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举行二年级“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由两位年轻教师同时执教《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一课。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我们两个备课小组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教材中如何组织学生用小棒进行操作作了一番热烈的商讨,有的老师认为应该在学生列竖式计算时进行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也有老师认为应该在学生列竖式得出结论后进行操作,旨在验证和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讨论后,由两位执教老师自己进行设计和把握,然后现场做课。
一、教学回放
【教师A】
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板书:48×2= ,然后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大约得多少。
2.在学生说出估算结果后,组织学生操作:摆小棒。
提问:谁能用小棒来摆一摆,求出结果?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小棒,自己在桌上摆一摆!
于是学生倒出小棒,由于比较多,总共8个整捆带两个8根,在倒的过程中,很多小棒掉在地上,于是又有了板凳挪动声,小朋友们去捡掉在地上的小棒,然后开始操作,摆小棒。
3.几分钟后,老师叫停,组织学生反馈刚才的操作过程。
在学生反馈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完成相应的操作过程。
4.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列竖式解答。
【教师B】
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板书:48×2= ,然后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大约得多少。
2.会不会算48×2=多少呢?拿出自己的练习本先算一算。
学生尝试练习,我当时注意了一下,这个试算的过程大概不足一分钟,有部分学生来不及算。
然后组织反馈。
在学生反馈的过程中,结果有96及其他好几种答案。
师提问:答案很多,那究竟是多少呢?
3.组织学生操作。
在刚才的提问下,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摆小棒,学生操作出现的情况与老师A差不多。
4.组织交流自己的摆法。
二、现象分析
在上述两位老师组织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我来回巡视,深入观察小朋友们的操作过程。结果发现,在操作时,大多数学生不会摆,更不知道在这里用小棒摆的目的和作用,极少数学生还是在我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的,反馈时也只有我指导的学生能说出摆小棒的过程,两位教师用自己的“演示”代替了学生的摆。在这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操作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式”“摆设”,没能有效地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而教材考虑这个操作的环节,是有明确意图的。此处让学生摆小棒,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领悟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为什么要进位。显然,两位老师没有吃透教材,没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的。
结合平时的听课,我发现,在操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操作的时机不当;2.操作的要求、方法和目的不明;3.在操作的过程中缺乏思考和“内化”等。多数学生要么就是充当教师指令的“操作工”,要么就是不会操作,乘机玩耍。
三、对策思考
新课标将“动手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要求让学生亲历“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得知识、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针对上述教学案例中出现的现象,如何引导教师扎实而有效地开展操作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让操作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方法如下:
1.适时适度——操作时把握时机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到数学领域中去探索,必须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必须突出重点,注重对操作的调控。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对引导学生操作的时间和时机,必须进行科学的调控,适时适度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使教学重点在最佳时间内突出。
例如上述案例的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在学生估算出结果后,组织学生进行“摆小棒”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两位数乘一位数过程中“进位”的算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明确目的——操作中促进思考
为了使课堂教学中学具的操作更好地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克服学生盲目操作和漫无边际的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操作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调控,使学生思维有目标,操作有方向,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新知。为此在学具操作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① 操作什么东西,目的是什么;② 怎样进行操作;③ 操作的具体数量是多少。
在上述案例中,多数学生不会摆小棒,也不知道摆的目的是什么,操作完全成了一种摆设,为了操作而操作。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在操作前,应细化操作的要求,提出操作目的和要求。如,操作时,把整捆的放在一边,达到10根小棒怎么办?操作后,整捆是多少捆?还剩下几根?让学生带着要求、目的和问题进行操作,同时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要加强指导,让学生经历把16根小棒中的10根捆成一捆的过程,为竖式计算中突出“进位”这一重点埋下伏笔,从而更好地理解算理。
3.深化认知——操作后实现内化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因此,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成了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可我发现,现在有很多操作活动仅停留在实际操作的层面,没有能够使学生通过活动来实现知识的内化。其实,操作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如上述案例中,面对出现的问题,学生尝试先用操作来探究结果,其核心是让学生体验这种类型的计算需要“进位”,进而在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进位,以此来促进学生对进位的感性认识,从而让学生把操作中积累的经验迁移到笔算的过程中,促使他们把直观的操作经验向内在的思维活动转化,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认知发展的规律,充分把握教材编排体系的特点、编排意图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有的放矢地加强实物、学具的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规律,在操作中深化认识,让学生经历“思维—操作—再思维—再操作”的过程,使他们在不断的学习活动中,思维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深化,让操作真正从“形式”走向“有效”。
一、教学回放
【教师A】
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板书:48×2= ,然后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大约得多少。
2.在学生说出估算结果后,组织学生操作:摆小棒。
提问:谁能用小棒来摆一摆,求出结果?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小棒,自己在桌上摆一摆!
于是学生倒出小棒,由于比较多,总共8个整捆带两个8根,在倒的过程中,很多小棒掉在地上,于是又有了板凳挪动声,小朋友们去捡掉在地上的小棒,然后开始操作,摆小棒。
3.几分钟后,老师叫停,组织学生反馈刚才的操作过程。
在学生反馈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完成相应的操作过程。
4.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列竖式解答。
【教师B】
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板书:48×2= ,然后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大约得多少。
2.会不会算48×2=多少呢?拿出自己的练习本先算一算。
学生尝试练习,我当时注意了一下,这个试算的过程大概不足一分钟,有部分学生来不及算。
然后组织反馈。
在学生反馈的过程中,结果有96及其他好几种答案。
师提问:答案很多,那究竟是多少呢?
3.组织学生操作。
在刚才的提问下,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摆小棒,学生操作出现的情况与老师A差不多。
4.组织交流自己的摆法。
二、现象分析
在上述两位老师组织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我来回巡视,深入观察小朋友们的操作过程。结果发现,在操作时,大多数学生不会摆,更不知道在这里用小棒摆的目的和作用,极少数学生还是在我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的,反馈时也只有我指导的学生能说出摆小棒的过程,两位教师用自己的“演示”代替了学生的摆。在这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操作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式”“摆设”,没能有效地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而教材考虑这个操作的环节,是有明确意图的。此处让学生摆小棒,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领悟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为什么要进位。显然,两位老师没有吃透教材,没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的。
结合平时的听课,我发现,在操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操作的时机不当;2.操作的要求、方法和目的不明;3.在操作的过程中缺乏思考和“内化”等。多数学生要么就是充当教师指令的“操作工”,要么就是不会操作,乘机玩耍。
三、对策思考
新课标将“动手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要求让学生亲历“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得知识、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针对上述教学案例中出现的现象,如何引导教师扎实而有效地开展操作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让操作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方法如下:
1.适时适度——操作时把握时机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到数学领域中去探索,必须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必须突出重点,注重对操作的调控。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对引导学生操作的时间和时机,必须进行科学的调控,适时适度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使教学重点在最佳时间内突出。
例如上述案例的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在学生估算出结果后,组织学生进行“摆小棒”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两位数乘一位数过程中“进位”的算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明确目的——操作中促进思考
为了使课堂教学中学具的操作更好地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克服学生盲目操作和漫无边际的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操作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调控,使学生思维有目标,操作有方向,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新知。为此在学具操作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① 操作什么东西,目的是什么;② 怎样进行操作;③ 操作的具体数量是多少。
在上述案例中,多数学生不会摆小棒,也不知道摆的目的是什么,操作完全成了一种摆设,为了操作而操作。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在操作前,应细化操作的要求,提出操作目的和要求。如,操作时,把整捆的放在一边,达到10根小棒怎么办?操作后,整捆是多少捆?还剩下几根?让学生带着要求、目的和问题进行操作,同时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要加强指导,让学生经历把16根小棒中的10根捆成一捆的过程,为竖式计算中突出“进位”这一重点埋下伏笔,从而更好地理解算理。
3.深化认知——操作后实现内化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因此,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成了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可我发现,现在有很多操作活动仅停留在实际操作的层面,没有能够使学生通过活动来实现知识的内化。其实,操作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如上述案例中,面对出现的问题,学生尝试先用操作来探究结果,其核心是让学生体验这种类型的计算需要“进位”,进而在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进位,以此来促进学生对进位的感性认识,从而让学生把操作中积累的经验迁移到笔算的过程中,促使他们把直观的操作经验向内在的思维活动转化,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认知发展的规律,充分把握教材编排体系的特点、编排意图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有的放矢地加强实物、学具的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规律,在操作中深化认识,让学生经历“思维—操作—再思维—再操作”的过程,使他们在不断的学习活动中,思维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深化,让操作真正从“形式”走向“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