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学生自杀、出走的事件屡见报道.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校学生承受了来自学业、家庭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已达到不平衡状态甚至不健康状态。而与此相对照的是,学生在学校的健教中得到的心理健康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的.我认为班主任—作为一个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肩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心理咨询的责任.
班主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如下:
一、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心理处于健康正常状态,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这是因为: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才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包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品德.个体如果处于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往往倾向于接受主流的社会规范价值观相悖的观念,对不良规范失去抵抗力从而形成不良品德.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离心理正常状态从而导致不适应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青少年学习生活的许多问题都离不开心理问题。不成功的班主任往往是警察式的或保姆式的,对学生的问题缺乏预见和对症下药的方法;成功的班主任把自己看成一个引导者而非学生的对立面,对于暴露出的问题不是忙着呵斥和禁止,而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懂得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心理辅导。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心理指导老师,是班主任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班主任师德提高的必经途径,因为要做到这种角色转换,就要求班主任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只有悦纳学生,才能使学生悦纳自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罚和变相体罚的问题,实现培育人和塑造人的目标。
二、有利于营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造成现今学生心理不建康的因素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从家庭方面看,独生子的现象使家长对子女的管理模式往往是:在物质享受上百般迁就;在学业上百般苛求.前者是他们缺少心理承受力的锻炼而后者又使他们面临压力,这样的管教模式会使青少年无休止陷入心理不平衡之中.同时,父母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又使家庭往往成为宣泄的场所,导致家庭氛围的下降,又加剧了其子女的心理不平衡.作为学校和家庭中介的班主任,有责任对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让家长们了解现阶段学生的发展状况,分析社会现况对学生的成长所带来的利与弊,了解新形势下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让他们都来参与学校的管理,共同做下一代的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学生健康成长.
三、有利于建立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从学校方面看,在呼唤素质教育的同时,毋用置疑,相当多的学校还是抱着考分这个饭碗不放.学生的“能力”都量化到分数上,分数竞争激烈,学生对自我价值认识不足,自信心缺乏,难以发挥内在潜力,常处于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心理状态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注意体察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动用心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培养;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消费、交际、择业、危机等方面的指导,既能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又能缓解学校教育的压力。在这样的班级体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有做主人的感觉,容易形成上进的,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一个好的班集体对人的一生有重要影响,原因就在于此。
四、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个别谈心:个别的、私下的谈话或书信交流会缩短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使学生感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学生,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一个独立的人,具有独立的人格,从而敞开心扉,虚心接受指导,解决问题。
(2)集体辅导: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课进行针对性强的集体辅导。例如:利用专题讲座进行学习方法的辅导;利用心理训练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解决某个情绪、行为问题。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类进步,我们不断探索如何发挥教育的功效。分数教育曾经耽误了一批有潜力的人才,在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认识到知识比考分重要,智慧比知识重要。而人格、个性是最具决定性的东西,青少年是人格、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肩负重任。
班主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如下:
一、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心理处于健康正常状态,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这是因为: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才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包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品德.个体如果处于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往往倾向于接受主流的社会规范价值观相悖的观念,对不良规范失去抵抗力从而形成不良品德.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离心理正常状态从而导致不适应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青少年学习生活的许多问题都离不开心理问题。不成功的班主任往往是警察式的或保姆式的,对学生的问题缺乏预见和对症下药的方法;成功的班主任把自己看成一个引导者而非学生的对立面,对于暴露出的问题不是忙着呵斥和禁止,而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懂得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心理辅导。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心理指导老师,是班主任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班主任师德提高的必经途径,因为要做到这种角色转换,就要求班主任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只有悦纳学生,才能使学生悦纳自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罚和变相体罚的问题,实现培育人和塑造人的目标。
二、有利于营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造成现今学生心理不建康的因素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从家庭方面看,独生子的现象使家长对子女的管理模式往往是:在物质享受上百般迁就;在学业上百般苛求.前者是他们缺少心理承受力的锻炼而后者又使他们面临压力,这样的管教模式会使青少年无休止陷入心理不平衡之中.同时,父母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又使家庭往往成为宣泄的场所,导致家庭氛围的下降,又加剧了其子女的心理不平衡.作为学校和家庭中介的班主任,有责任对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让家长们了解现阶段学生的发展状况,分析社会现况对学生的成长所带来的利与弊,了解新形势下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让他们都来参与学校的管理,共同做下一代的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学生健康成长.
三、有利于建立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从学校方面看,在呼唤素质教育的同时,毋用置疑,相当多的学校还是抱着考分这个饭碗不放.学生的“能力”都量化到分数上,分数竞争激烈,学生对自我价值认识不足,自信心缺乏,难以发挥内在潜力,常处于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心理状态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注意体察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动用心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培养;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消费、交际、择业、危机等方面的指导,既能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又能缓解学校教育的压力。在这样的班级体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有做主人的感觉,容易形成上进的,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一个好的班集体对人的一生有重要影响,原因就在于此。
四、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个别谈心:个别的、私下的谈话或书信交流会缩短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使学生感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学生,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一个独立的人,具有独立的人格,从而敞开心扉,虚心接受指导,解决问题。
(2)集体辅导: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课进行针对性强的集体辅导。例如:利用专题讲座进行学习方法的辅导;利用心理训练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解决某个情绪、行为问题。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类进步,我们不断探索如何发挥教育的功效。分数教育曾经耽误了一批有潜力的人才,在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认识到知识比考分重要,智慧比知识重要。而人格、个性是最具决定性的东西,青少年是人格、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肩负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