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缺陷导致当今青少年的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挑战,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努力,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的诚信教育和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大众传媒;负面影响;民族精神;诚信;价值观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灰色”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他们的心理和个性的成长问题是容易被人忽视。来自长辈的“百依百顺”、“姑息纵容”、“包办代替”、“筑隔离墙”、“望孙成龙”,延后了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阻碍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发展。久而久之,他们在情绪情感上出现不健全的倾向,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
主要原因是因为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和学校的过度保护,使学生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锻炼。家长们对孩子的态度往往是除了学习以外,其他事都一手包办,这导致许多的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素质不全面,使当代青少年人生价值观趋于功利和现实,往往把人生关注的目标投向个人的事业发展和家庭物质生活水平,具有明显的自私、冷漠、封闭。另外,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西方的各种政治文化思潮越来越多地传到中国。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青少年无所适从,从而产生思想道德危机。
二、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的不良因素造成心灵污染
在当代社会,电视电影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承担了繁荣文化事业和为公众服务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电视频道日益增多,影视作品日益丰富,但大量作品的品位反而下降了,各种浅薄和庸俗的内容充斥屏幕。一部青春偶像剧《流星花园》在热播期间,虽然引起褒贬争论,但国内青少年的观看却几乎达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受到影视传媒中坏的、假的、恶的不良影响,造成青少年的早熟、消费主义、暴力、价值观混乱等不良品质。因此,影视传媒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大众传媒形形色色、纷繁复杂,不仅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恶丑,特别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许多新的游戏规则没有建立完善,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被渲染夸大。
三、虚拟网络的低俗带来道德失范
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便捷的学习和娱乐工具,增强了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包容性和心理承受力,有利于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同时,网络文化也强烈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低俗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产生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错误信息的误导、垃圾信息的冲击、网络沉迷、人际关系冷漠、法律观念淡漠、追求文化“快餐”、心态浮躁、削弱创新能力、网络犯罪等。虚拟空间使青少年淡化了现实关注和道德约束,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网上交流的无约束性,隐蔽性,使青少年思想道德行为失范。
四、市场经济的缺陷导致思想道德水平低下
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追逐价值,也就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人无法不尊重资本,人被迫跟着钱走。求利本身属价值中立,在市场经济中求利具有合理性,是无可非议和无可指责的。但是,市场经济有其不可克服的缺点使其在发展的结果必然导致思想道德的滑坡。我国目前正处在市场经济发育的早期,与之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体系正在形成和构建之中,这时人的自然属性优先得到肯定,使得人的自然需求受到畸型关注,国家的宏观调控只能降低市场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却不能完全克服市场的不足。从而导致物欲横流,贪婪攫取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等的横行,而人的社会责任、公共义务、崇尚道德等属于社会属性的东西却被忽略了。
学校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德育的主战场,抓好中小学生德育,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首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用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要把“教书育人”作为广大教师工作核心的职业道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以亲切、鲜活、积极、向上、崇高、自信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以为人师表的美好形象为学生树立起人生的标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第二,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要使三者保持畅通的信息传输,互通情报,各负其责,共担重任。特别要注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影响。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正确的教育引导方法,打破普遍存在于家长与中小学生子女之间难于逾越的“代沟”。
第三,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光荣,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耻辱的观念。充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同时注意抓住学生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重要时机,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第四,加强诚信教育以及文明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开展诚信教育和学习“守则和规范”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校内外结合、课内外培养“诚信师生”,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平台,为学生提供一把走向生活的金灿灿的钥匙。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中学)
【关键词】大众传媒;负面影响;民族精神;诚信;价值观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灰色”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他们的心理和个性的成长问题是容易被人忽视。来自长辈的“百依百顺”、“姑息纵容”、“包办代替”、“筑隔离墙”、“望孙成龙”,延后了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阻碍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发展。久而久之,他们在情绪情感上出现不健全的倾向,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
主要原因是因为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和学校的过度保护,使学生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锻炼。家长们对孩子的态度往往是除了学习以外,其他事都一手包办,这导致许多的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素质不全面,使当代青少年人生价值观趋于功利和现实,往往把人生关注的目标投向个人的事业发展和家庭物质生活水平,具有明显的自私、冷漠、封闭。另外,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西方的各种政治文化思潮越来越多地传到中国。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青少年无所适从,从而产生思想道德危机。
二、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的不良因素造成心灵污染
在当代社会,电视电影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承担了繁荣文化事业和为公众服务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电视频道日益增多,影视作品日益丰富,但大量作品的品位反而下降了,各种浅薄和庸俗的内容充斥屏幕。一部青春偶像剧《流星花园》在热播期间,虽然引起褒贬争论,但国内青少年的观看却几乎达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受到影视传媒中坏的、假的、恶的不良影响,造成青少年的早熟、消费主义、暴力、价值观混乱等不良品质。因此,影视传媒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大众传媒形形色色、纷繁复杂,不仅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恶丑,特别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许多新的游戏规则没有建立完善,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被渲染夸大。
三、虚拟网络的低俗带来道德失范
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便捷的学习和娱乐工具,增强了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包容性和心理承受力,有利于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同时,网络文化也强烈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低俗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产生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错误信息的误导、垃圾信息的冲击、网络沉迷、人际关系冷漠、法律观念淡漠、追求文化“快餐”、心态浮躁、削弱创新能力、网络犯罪等。虚拟空间使青少年淡化了现实关注和道德约束,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网上交流的无约束性,隐蔽性,使青少年思想道德行为失范。
四、市场经济的缺陷导致思想道德水平低下
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追逐价值,也就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人无法不尊重资本,人被迫跟着钱走。求利本身属价值中立,在市场经济中求利具有合理性,是无可非议和无可指责的。但是,市场经济有其不可克服的缺点使其在发展的结果必然导致思想道德的滑坡。我国目前正处在市场经济发育的早期,与之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体系正在形成和构建之中,这时人的自然属性优先得到肯定,使得人的自然需求受到畸型关注,国家的宏观调控只能降低市场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却不能完全克服市场的不足。从而导致物欲横流,贪婪攫取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等的横行,而人的社会责任、公共义务、崇尚道德等属于社会属性的东西却被忽略了。
学校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德育的主战场,抓好中小学生德育,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首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用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要把“教书育人”作为广大教师工作核心的职业道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以亲切、鲜活、积极、向上、崇高、自信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以为人师表的美好形象为学生树立起人生的标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第二,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要使三者保持畅通的信息传输,互通情报,各负其责,共担重任。特别要注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影响。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正确的教育引导方法,打破普遍存在于家长与中小学生子女之间难于逾越的“代沟”。
第三,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光荣,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耻辱的观念。充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同时注意抓住学生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重要时机,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第四,加强诚信教育以及文明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开展诚信教育和学习“守则和规范”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校内外结合、课内外培养“诚信师生”,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平台,为学生提供一把走向生活的金灿灿的钥匙。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