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长期在农村中学执教初中语文,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例如教材教具与图书影像等资料的不足,语文教师往往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而忽略了老师与学生自身丰富的“人力资源”,以致语文课程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极不利于师生语文素质的发展。怎样才能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呢?
一、借助师生的亲身体验,提高师生的语文素养
笔者执教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童年趣事”时,发现学生在阅读了课文之后,若有所思,有时还会窃窃私语。经了解,原来是我们的学生在作家们的娓娓叙说中受到了感染,唤醒了深藏心中的“金色童年”的许多回忆,联想到了某些趣事,忍不住说了起来。笔者伺机而动,干脆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童年趣事。于是,个个兴高采烈,说得眉飞色舞,什么把公鸡当飞机呀,摸青蛙摸出蛇了,熏老鼠窑红薯,捕鱼钓虾、摘果掏鸟蛋……课堂其乐融融,哪还有平日那昏昏欲睡的样子!由此我想,如果我们老师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体验,提供机会让学生去说去写,那里面该是多么丰富的宝藏啊!这不仅可以弥补农村中学许多教辅资料的不足,还足以让语文课堂乐趣无穷,还愁什么语文素质不能提高呢?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因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课程资源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途径。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成功地组织充满生机和灵动的教学活动。例如执教说明文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学习,根据自身的体验,或学做小导游,或扮演可爱的动物。这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高,师生在说笑玩乐中学习,轻松、活泼,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激发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怎么能不促进了语文能力的发展呢?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性来丰富我们的课程资源。因为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兴趣爱好、生活经历、智能发育等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正如鲁迅先生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一千个学生其实就是一千个课例,值得我们教师去特别地开发和利用。也许通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引导、促进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挖掘出丰富的课程资源,从而引导学生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
二、以教师的体验感染学生,丰富课程资源,让语文课堂充满灵动性
教师拥有成人的经历和丰富的知识宝藏,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而且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最有力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让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因为学生对大人们的世界是充满好奇心理的,尤其是自己尊敬的老师的一切。我们如果能够结合课程资源的特点,与学生一起或回忆童年,或讲述见闻,分享欢笑与痛苦,不仅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体现新课程改革师生平等的理念,而且还能丰富课程资源。
例如执教“至爱亲情”单元,笔者发现学生初读课文时,感觉是很平淡的,什么买橘送糖掷琴,并不觉得怎么动人动情。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一些个人的经历见闻和感受融入课堂:孩子病了,自己的揪心;探亲离家,亲人的伤感;痛苦时一声问候的感动,难过时一个抚摸的温暖,过节时一个祝福的兴奋……这些多么平常的小事,却又是多么难得的人间真情啊!渐渐地,我发现学生学得仔细认真多了。等学完单元课文,学生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时,教室里竟然哭声不断,或懊悔自己曾经顶撞父母,不能理解亲人的唠叨;或自责在父母需要安慰时自己的麻木与无动于衷;或感动于亲人的点滴关怀。这样的课堂,我还需说什么呢?
语文课程资源包罗万象,丰富多彩,而教师与学生则是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是丰富课程资源的根本,是让语文课程充满活力与智慧的音符。
(责编 覃亮生)
一、借助师生的亲身体验,提高师生的语文素养
笔者执教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童年趣事”时,发现学生在阅读了课文之后,若有所思,有时还会窃窃私语。经了解,原来是我们的学生在作家们的娓娓叙说中受到了感染,唤醒了深藏心中的“金色童年”的许多回忆,联想到了某些趣事,忍不住说了起来。笔者伺机而动,干脆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童年趣事。于是,个个兴高采烈,说得眉飞色舞,什么把公鸡当飞机呀,摸青蛙摸出蛇了,熏老鼠窑红薯,捕鱼钓虾、摘果掏鸟蛋……课堂其乐融融,哪还有平日那昏昏欲睡的样子!由此我想,如果我们老师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体验,提供机会让学生去说去写,那里面该是多么丰富的宝藏啊!这不仅可以弥补农村中学许多教辅资料的不足,还足以让语文课堂乐趣无穷,还愁什么语文素质不能提高呢?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因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课程资源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途径。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成功地组织充满生机和灵动的教学活动。例如执教说明文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学习,根据自身的体验,或学做小导游,或扮演可爱的动物。这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高,师生在说笑玩乐中学习,轻松、活泼,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激发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怎么能不促进了语文能力的发展呢?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性来丰富我们的课程资源。因为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兴趣爱好、生活经历、智能发育等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正如鲁迅先生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一千个学生其实就是一千个课例,值得我们教师去特别地开发和利用。也许通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引导、促进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挖掘出丰富的课程资源,从而引导学生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
二、以教师的体验感染学生,丰富课程资源,让语文课堂充满灵动性
教师拥有成人的经历和丰富的知识宝藏,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而且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最有力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让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因为学生对大人们的世界是充满好奇心理的,尤其是自己尊敬的老师的一切。我们如果能够结合课程资源的特点,与学生一起或回忆童年,或讲述见闻,分享欢笑与痛苦,不仅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体现新课程改革师生平等的理念,而且还能丰富课程资源。
例如执教“至爱亲情”单元,笔者发现学生初读课文时,感觉是很平淡的,什么买橘送糖掷琴,并不觉得怎么动人动情。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一些个人的经历见闻和感受融入课堂:孩子病了,自己的揪心;探亲离家,亲人的伤感;痛苦时一声问候的感动,难过时一个抚摸的温暖,过节时一个祝福的兴奋……这些多么平常的小事,却又是多么难得的人间真情啊!渐渐地,我发现学生学得仔细认真多了。等学完单元课文,学生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时,教室里竟然哭声不断,或懊悔自己曾经顶撞父母,不能理解亲人的唠叨;或自责在父母需要安慰时自己的麻木与无动于衷;或感动于亲人的点滴关怀。这样的课堂,我还需说什么呢?
语文课程资源包罗万象,丰富多彩,而教师与学生则是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是丰富课程资源的根本,是让语文课程充满活力与智慧的音符。
(责编 覃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