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久以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教导我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也正是通过一篇篇课文例子的教学,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并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吗?
那么,如何以课文为例子,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学用语文呢?下面我就个人的理解、教学实践及阅读收获谈点个人的认识。
一、选准句式训练点,内化例句举一反三,让美句积淀起来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学习范文。学生在感受文本丰富深厚的人文教育的同时,还要学习吸收文本中优美的表达方法。如教师教学《槐乡的五月》,文中写槐花盛开时,“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啪啪啪,小朋友跑来了……”,于是教师可将文中的写法变成了诗歌的形式,让学生做做小诗人,模仿文中的表达形式,写一写还有谁会兴高采烈地赶来,他们是怎样来的。学生写道:“扑扑扑,美丽的蝴蝶赶来了……,倏倏倏,柔和的微风飘来了……”,这样学生在模仿例句的表达中,不仅掌握了象声词的用法,体会了象声词的作用,而且很快地背诵了文中的例句。
二、选准感悟训练点,讨论交流,点拨启迪,让思维灵动起来
新课程强调,文本的学习要重视学生独特感悟。独特的感悟不是漫无目的的瞎想,它需要学生根据问题的引领,调动内潜的活跃思维和融入真实的情感。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时,教师紧紧抓住文本一句简单的问话“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让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引领孩子们走出了课文所框定的区域,走出了教材:
师:我们读了课文知道,作者不明白小男孩知道小鱼是捡不完的,他为什么还要捡?
生:那条小鱼在乎!因为它重新获得了生命。
生:每一条回到大海的小鱼都在乎,因为它们又能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师:还有谁会在乎呢?
生:小鱼的妈妈也在乎。因为它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回到大海啊!它在大海里等呀等,要是等来了一条小鱼,她会多么开心啊!
生:小鱼的好朋友也在乎,因为它们的朋友又回来了,它们会很开心的。
师:我们的小朋友非常善良,小鱼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父母和朋友,现在他们能回到大海,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啊!那么还有谁会在乎这些小鱼呢?
生:小男孩的爸爸妈妈也会在乎的。因为小男孩的爸爸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爱护小动物的孩子,会很高兴的。
师:说得真好,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爱护小动物。
生:地球也会在乎。因为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污染很严重,地球已经没有办法了。它如果知道人们开始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了,那一定会很高兴的。
师:那我们也要像小男孩一样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关爱小生命的好孩子。
……
这一片段,教师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入手来引导学生设想,巧妙地把孩子们的思维之门撞开了,课文的主题思想教育在学生想象交流中逐渐产生,学生的感受是真诚的,深刻的,更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了。
三、选准读写训练点,唤起真情,自由表达,让文字流淌起来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让学生学会自由表达。很多文本在内容和情感的表达上都很有特点,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习作小练笔的训练点,教师通过有意识地破解这些优秀的、典范的表达方式,就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运用。如《燕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师:我们知道了第一自然段写出了燕子的俊俏外形。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那燕子的其他部分为什么不写呢?你觉得作者这样写完整吗?
学生1:我觉得这样写不完整。我认为应该改成“一个轻巧的头,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雪白的肚子,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样才完整。
学生2:那还有爪子呢?
学生1:那再加上“细小的爪子”。
学生3:我觉得这样写太啰嗦了。
师:那你们认为怎样写才好呢?
师: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以读释疑)
学生3:还是课文里写得好,因为作者抓住了燕子的特点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最能体现燕子的特点的。
学生4:对,燕子小巧的头,细小的爪子和麻雀等许多鸟类都一样,不能体现燕子特点,可以略去不写。
师:你们说得真好,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燕子特点的部位写,并没有面面俱到。你能用这种写作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吗?
学生5:一顶红红的鸡冠,一个高高昂起的头,一身光彩夺目的羽毛,凑成了骄傲的大公鸡。
学生7: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红红的眼睛,一身雪白的毛,加上短短的尾巴,就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
……
在这些片断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适当点拨,为学生的思维起着“搭桥引路”的作用。然后又巧妙地创设说话情境,让学生们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做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真正实现了“用语文”的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以课文为例子,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学用语文呢?下面我就个人的理解、教学实践及阅读收获谈点个人的认识。
一、选准句式训练点,内化例句举一反三,让美句积淀起来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学习范文。学生在感受文本丰富深厚的人文教育的同时,还要学习吸收文本中优美的表达方法。如教师教学《槐乡的五月》,文中写槐花盛开时,“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啪啪啪,小朋友跑来了……”,于是教师可将文中的写法变成了诗歌的形式,让学生做做小诗人,模仿文中的表达形式,写一写还有谁会兴高采烈地赶来,他们是怎样来的。学生写道:“扑扑扑,美丽的蝴蝶赶来了……,倏倏倏,柔和的微风飘来了……”,这样学生在模仿例句的表达中,不仅掌握了象声词的用法,体会了象声词的作用,而且很快地背诵了文中的例句。
二、选准感悟训练点,讨论交流,点拨启迪,让思维灵动起来
新课程强调,文本的学习要重视学生独特感悟。独特的感悟不是漫无目的的瞎想,它需要学生根据问题的引领,调动内潜的活跃思维和融入真实的情感。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时,教师紧紧抓住文本一句简单的问话“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让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引领孩子们走出了课文所框定的区域,走出了教材:
师:我们读了课文知道,作者不明白小男孩知道小鱼是捡不完的,他为什么还要捡?
生:那条小鱼在乎!因为它重新获得了生命。
生:每一条回到大海的小鱼都在乎,因为它们又能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师:还有谁会在乎呢?
生:小鱼的妈妈也在乎。因为它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回到大海啊!它在大海里等呀等,要是等来了一条小鱼,她会多么开心啊!
生:小鱼的好朋友也在乎,因为它们的朋友又回来了,它们会很开心的。
师:我们的小朋友非常善良,小鱼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父母和朋友,现在他们能回到大海,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啊!那么还有谁会在乎这些小鱼呢?
生:小男孩的爸爸妈妈也会在乎的。因为小男孩的爸爸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爱护小动物的孩子,会很高兴的。
师:说得真好,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爱护小动物。
生:地球也会在乎。因为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污染很严重,地球已经没有办法了。它如果知道人们开始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了,那一定会很高兴的。
师:那我们也要像小男孩一样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关爱小生命的好孩子。
……
这一片段,教师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入手来引导学生设想,巧妙地把孩子们的思维之门撞开了,课文的主题思想教育在学生想象交流中逐渐产生,学生的感受是真诚的,深刻的,更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了。
三、选准读写训练点,唤起真情,自由表达,让文字流淌起来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让学生学会自由表达。很多文本在内容和情感的表达上都很有特点,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习作小练笔的训练点,教师通过有意识地破解这些优秀的、典范的表达方式,就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运用。如《燕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师:我们知道了第一自然段写出了燕子的俊俏外形。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那燕子的其他部分为什么不写呢?你觉得作者这样写完整吗?
学生1:我觉得这样写不完整。我认为应该改成“一个轻巧的头,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雪白的肚子,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样才完整。
学生2:那还有爪子呢?
学生1:那再加上“细小的爪子”。
学生3:我觉得这样写太啰嗦了。
师:那你们认为怎样写才好呢?
师: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以读释疑)
学生3:还是课文里写得好,因为作者抓住了燕子的特点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最能体现燕子的特点的。
学生4:对,燕子小巧的头,细小的爪子和麻雀等许多鸟类都一样,不能体现燕子特点,可以略去不写。
师:你们说得真好,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燕子特点的部位写,并没有面面俱到。你能用这种写作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吗?
学生5:一顶红红的鸡冠,一个高高昂起的头,一身光彩夺目的羽毛,凑成了骄傲的大公鸡。
学生7: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红红的眼睛,一身雪白的毛,加上短短的尾巴,就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
……
在这些片断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适当点拨,为学生的思维起着“搭桥引路”的作用。然后又巧妙地创设说话情境,让学生们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做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真正实现了“用语文”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