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高学生的游泳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务必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坚持水陆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想学生所思,给学生所需,解学生所困,让学生的游泳技能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水感培养;技能训练;力量训练;游泳技术
游泳既可以改善肌肉功能系統、提高人体肺活量,又可以增加增强人体抵抗力、完善皮肤血液循环系统,鉴于诸多的游泳运动优势,高中体育教学开设游泳课是适合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游泳教学往往涉及安全与游泳池显著的客观因素,许多学校还是忽略了这一重点内容。因此,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严格按照高中体育新课标开展游泳教学活动,为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保驾护航。
一、 注重水感培养,激发游泳兴趣
在游泳过程中的水感适度与外界水体的温度、学生自身身体的状况和平衡力具有内在联系,对于初学游泳者而言,假如水感好,就会通过自身手臂、双脚、胳膊来产生水的触觉后正确判断自身的平衡程度,并对用力状态进行合理评估。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游泳时,既要让他们熟悉水环境,又要提高水感适应能力:
1.调节心理平衡,做好准备活动
很多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游泳时往往产生“恐水”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与游泳训练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高中游泳教学中,既要适度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又要做好游泳前的准备活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其一,未雨绸缪,认真预设教学计划;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在明确树立三维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规范化的准备活动,可以通过纸上谈兵的方式进行理论化指导,采用简洁、生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游泳过程中的一些要领,从而让学生不断提升水感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把将游泳者在水中的状态比喻为“水中浮体”,并做出蹦跳、爬行等相应的动作演示,以利于学生下水进行模仿训练,从而了解自身在水体中的状态,初步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同时,促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身体平衡,提高自身的调控能力。
其二,当学生完成第一阶段的模仿性练习后,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参与呼吸方法的训练,合理增减吐气与呼气之间的时间间隙,进一步增加吐气、呼气的动作频率,诸如“3s—5s—10s”;同时,紧密结合不同学生水感适应性,还可以让学生在岸上把头部伸入水中训练,从而有效降低学生的恐惧心理,不断提升水感呼吸体验。
2.坚持因材施教,培养本体感觉
随着学生在水体中的位置发生变化,各自的身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压力方面的作用,不仅直接影响身体重心的位置,而且相对应的视听感官系统也同步产生变化,使他们切身感悟游泳时的独特感觉。因此,教师应激励学生结合自身的本体感知水体的浮力和重力,逐渐感知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源,自觉控制好游泳状态中的具体位置。为了培养学生水中本体感觉,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水中划水胳膊、手部等标准化的动作,并在水下进行模仿性训练,重点掌握一只手握拳另一只手不握拳的交替动作以及两手同时握拳练习,以利于高效促进学生在水下获取动力;二是学生在水下进行具体化的游泳动作的训练时,除了合理减小肘关节的运动幅度外,还可以在手臂划水的过程中,灵活缩短手臂的划水路线,从而感知动作的流畅性和水体的阻力,逐步纠正一些错误动作,并使学生在划水过程中提升本体感觉。
二、优化技能训练,夯实游泳基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其核心目标,尤其在高中游泳教学中,只有不断优化技能训练,才能夯实学生的游泳基础。标准化的游泳动作能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游泳的窍门,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游泳的动作准确到位这一环节,一般可以让学生在岸上针对某一个游泳动作进行反复的训练,在掌握其精髓的基础上再到游泳池里进行实践比较理想;当然,由于学生学习游泳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乏味过程,不少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假如听之任之,那就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泳技能训练的指导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笔者在执教游泳基本功训练项目时,在进入游泳池中精心选择潜水区,先让学生脖颈下的躯体全部浸泡在水中,逐步感知水的浮力;当学生对水的浮力产生一定的认知感应后,就采取身体悬浮用脚进行拍水训练,逐步让学生掌握游泳技巧。
三、注重力量训练,提高游泳水平
核心力量训练是提高学生游泳成绩的关键环节,但学生的力量素质主要依靠陆上训练积累而成,这是提高学生爆发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学生的陆上力量训练方式必须结合其技术及原动肌的特点进行,具体可以抓住两个“必须”:
1.必须注重拉力训练
教师在进行陆上力量专项训练时,务必斟酌在水上训练的动作特点,力争实现水陆两个层面训练时的动作原理和负荷方向保持高度一致,诸如等动拉力、滑轮拉力和橡皮拉力等三种陆上力量训练的形式是切实可行的措施。
2.必须巩固腰腹力量
学生在游泳时,腿部和双臂力量都源自腰腹,这是身体核心部分的力量。一般而言,游泳往往在流动的水环境中进行的,学生就不会犹如打高尔夫球时探寻到一个固定的发力点。因此,学生的身体产生力量主要靠腰腹来支撑;同时,腰腹既能保持游泳中身体位置平稳的作用,又能承担着推动身体前行的功效。可见,锻炼学生腰腹的力量至关重要,强劲的腰腹力量能使运动员在游泳过程中维持理想的身体位置,不仅减少了水中的阻力,使臂、腿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使学生免受受伤的困扰。
烟无常形,教无定法。提高学生的游泳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愿大家群策群力,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坚持水陆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想学生所思,给学生所需,解学生所困,让学生的游泳技能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水感培养;技能训练;力量训练;游泳技术
游泳既可以改善肌肉功能系統、提高人体肺活量,又可以增加增强人体抵抗力、完善皮肤血液循环系统,鉴于诸多的游泳运动优势,高中体育教学开设游泳课是适合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游泳教学往往涉及安全与游泳池显著的客观因素,许多学校还是忽略了这一重点内容。因此,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严格按照高中体育新课标开展游泳教学活动,为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保驾护航。
一、 注重水感培养,激发游泳兴趣
在游泳过程中的水感适度与外界水体的温度、学生自身身体的状况和平衡力具有内在联系,对于初学游泳者而言,假如水感好,就会通过自身手臂、双脚、胳膊来产生水的触觉后正确判断自身的平衡程度,并对用力状态进行合理评估。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游泳时,既要让他们熟悉水环境,又要提高水感适应能力:
1.调节心理平衡,做好准备活动
很多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游泳时往往产生“恐水”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与游泳训练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高中游泳教学中,既要适度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又要做好游泳前的准备活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其一,未雨绸缪,认真预设教学计划;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在明确树立三维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规范化的准备活动,可以通过纸上谈兵的方式进行理论化指导,采用简洁、生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游泳过程中的一些要领,从而让学生不断提升水感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把将游泳者在水中的状态比喻为“水中浮体”,并做出蹦跳、爬行等相应的动作演示,以利于学生下水进行模仿训练,从而了解自身在水体中的状态,初步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同时,促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身体平衡,提高自身的调控能力。
其二,当学生完成第一阶段的模仿性练习后,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参与呼吸方法的训练,合理增减吐气与呼气之间的时间间隙,进一步增加吐气、呼气的动作频率,诸如“3s—5s—10s”;同时,紧密结合不同学生水感适应性,还可以让学生在岸上把头部伸入水中训练,从而有效降低学生的恐惧心理,不断提升水感呼吸体验。
2.坚持因材施教,培养本体感觉
随着学生在水体中的位置发生变化,各自的身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压力方面的作用,不仅直接影响身体重心的位置,而且相对应的视听感官系统也同步产生变化,使他们切身感悟游泳时的独特感觉。因此,教师应激励学生结合自身的本体感知水体的浮力和重力,逐渐感知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源,自觉控制好游泳状态中的具体位置。为了培养学生水中本体感觉,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水中划水胳膊、手部等标准化的动作,并在水下进行模仿性训练,重点掌握一只手握拳另一只手不握拳的交替动作以及两手同时握拳练习,以利于高效促进学生在水下获取动力;二是学生在水下进行具体化的游泳动作的训练时,除了合理减小肘关节的运动幅度外,还可以在手臂划水的过程中,灵活缩短手臂的划水路线,从而感知动作的流畅性和水体的阻力,逐步纠正一些错误动作,并使学生在划水过程中提升本体感觉。
二、优化技能训练,夯实游泳基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其核心目标,尤其在高中游泳教学中,只有不断优化技能训练,才能夯实学生的游泳基础。标准化的游泳动作能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游泳的窍门,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游泳的动作准确到位这一环节,一般可以让学生在岸上针对某一个游泳动作进行反复的训练,在掌握其精髓的基础上再到游泳池里进行实践比较理想;当然,由于学生学习游泳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乏味过程,不少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假如听之任之,那就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泳技能训练的指导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笔者在执教游泳基本功训练项目时,在进入游泳池中精心选择潜水区,先让学生脖颈下的躯体全部浸泡在水中,逐步感知水的浮力;当学生对水的浮力产生一定的认知感应后,就采取身体悬浮用脚进行拍水训练,逐步让学生掌握游泳技巧。
三、注重力量训练,提高游泳水平
核心力量训练是提高学生游泳成绩的关键环节,但学生的力量素质主要依靠陆上训练积累而成,这是提高学生爆发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学生的陆上力量训练方式必须结合其技术及原动肌的特点进行,具体可以抓住两个“必须”:
1.必须注重拉力训练
教师在进行陆上力量专项训练时,务必斟酌在水上训练的动作特点,力争实现水陆两个层面训练时的动作原理和负荷方向保持高度一致,诸如等动拉力、滑轮拉力和橡皮拉力等三种陆上力量训练的形式是切实可行的措施。
2.必须巩固腰腹力量
学生在游泳时,腿部和双臂力量都源自腰腹,这是身体核心部分的力量。一般而言,游泳往往在流动的水环境中进行的,学生就不会犹如打高尔夫球时探寻到一个固定的发力点。因此,学生的身体产生力量主要靠腰腹来支撑;同时,腰腹既能保持游泳中身体位置平稳的作用,又能承担着推动身体前行的功效。可见,锻炼学生腰腹的力量至关重要,强劲的腰腹力量能使运动员在游泳过程中维持理想的身体位置,不仅减少了水中的阻力,使臂、腿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使学生免受受伤的困扰。
烟无常形,教无定法。提高学生的游泳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愿大家群策群力,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坚持水陆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想学生所思,给学生所需,解学生所困,让学生的游泳技能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