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子陵鱼

来源 :饮食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95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桐庐位于美丽的富春江畔,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风光旖旎,而且还盛产鱼虾蟹贝等各种江鲜,其中尤以子陵鱼味道最为鲜美。此鱼晶莹剔透、长不盈寸,样子有点像太湖的银鱼,但味道却在其之上。无论煎炸焖煮或制成鱼干,都是一道别具风味的美食。
  子陵鱼不仅味美,它的来历也颇有传奇色彩。相传东汉初期,严子陵隐居富春山、垂钓于七里泷。光武帝刘秀因大业初创急需人才,就派人手捧锦袍玉带,邀请其进京辅佐国事。严子陵推辞再三,他对来人说:“麻烦请转告皇帝,钓鱼之人何需锦袍玉带!”说罢,随手撕了锦袍玉带向富春江抛去,谁知那丝丝缕缕的锦袍玉带,刚接触江水就立刻变成了一尾尾鳞光闪闪的小鱼。此鱼每年立夏前后,就会游到位于七里泷的钓台下来拜谒严子陵,非要磕破鼻子方休,年年代代如此。后人感其诚,于是称此银针似的小鱼为子陵鱼。
  其实,子陵鱼喜欢七里泷的主要原因是此地位于富春江上游,江流平缓、水质明净,是它们生长得天独厚的理想环境。每年五六月间,大批的子陵鱼会溯江而上,前来繁殖后代。为避免被江水冲走,它们用胸鳍进化成的吸盘紧紧地吸附于石壁之上,一边缓缓地逆流奋进,一边吞吃水中的丰盛饵料。放眼望去,江水中密密匝匝的全是它们细小的身影。此时,也正是捕捞它们的最好时节,当地渔民用纱布制成推网,一网下去就能捞到好几斤。
  刚捕捞上来的子陵鱼肉质鲜嫩,无论红烧、做羹或炒蛋,都别有风味。记得有一次我与朋友去桐庐游玩,听当地人介绍子陵鱼后,一帮“吃货”就再也没心思看风景了,匆匆游完瑶琳仙境,就驾车直奔富春江畔去寻找传说中的美食。当一大盆香气扑鼻的子陵鱼羹上席时,自诩美食家的老王就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那柔若无骨的子陵鱼入口即化,味道果然鲜美无比。看到老王竖起大拇指连声叫好,在座的“绅士淑女”们一下子露出了饿狼本色,在调羹“乒乒乓乓”的碰撞声中,一大盆鱼羹顷刻就被一扫而空。
  子陵鱼除了鲜吃,还可以制成鱼干。每年鱼汛时,当地渔民会将那些吃不完的子陵鱼冲洗后放在烈日下暴晒,几天过后就成了香喷喷的鱼干。子陵鱼干以小为贵,样子像宁波特产“海蜒”,但它通体金黄,如同熠熠闪光的碎金。子陵鱼干适于做汤、蒸蛋、烩蘑菇、酱醋凉拌等。当然啦,你若想吃口味重点的,不妨先用生姜、花椒、大蒜、干辣椒等炝锅,等出香味后,就倒入三四两鱼干快速翻炒几下,起锅前放些细盐再洒点黄酒增香,一盆香酥可口的麻辣子陵鱼干就大功告成了。
其他文献
审稿是从新闻出版专业角度,对书稿进行科学分析判断并加以优化的理性活动。在审稿过程中,编辑需要根据国家法律和政策,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进行修改,审查稿件有无知识性、格式性错误,及时发现原稿中各种差错并润改提升,以实现提升原稿质量、达到出版或发表要求的目的。因此,审稿是编辑流程的中心环节,审稿是否得当有效,对实现选题意图和出版物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  审稿基本功的养成  一名合格的审稿编辑,最基本
一、引言对环境污染现象,传统的经济学解释是外部性.外部性有正负之分,不管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导致资源配置个人最优与社会最优的不一致,为此,庇古认为应该采取"征
新媒体技术催生的网络翻译对传统翻译带来了挑战,传统翻译和网络翻译的关系是融合还是对抗,这是网络翻译兴起时代对两者关系提出的思考。传统翻译和网络翻译是翻译事业的两个主
我是一名在职教师,过去身体基础还是相当不错的。如今52岁正处于更年期的多事之秋,与众多姐妹一样,身体也出现了诸多不适症状。时不时就潮热汗出,上下楼梯膝盖酸软,经常觉着腰背酸痛。  为此,我格外注意运动健身,进而使身体逐渐进入到了良性循环状态。几年来,我基本坚持每天一小时左右的体育锻炼时间,无论多忙都不间断。在学校的运动场上保持有规律地做些活动。先是快走4圈~5圈,其间包括甩开臂膀有利于肩背的大步快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作文批改方式还需继续探索,深化改进,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写作教学效率提高的目的。为此,笔者将学生相互批改作文的做法加以补充和完善,融批改与评为一体,发展成为“两评两改”的方式,符合认识论的观点,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整个评改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所谓“两评两改”,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之间的互相评改,具体做法包含如下两个大步骤。  第一步,学生课堂习作写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古诗词,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是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结合,它在陶冶人们的情
“皮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几年推出的大型系列图书,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我国的“皮书”出版既有成功经验,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出版营销模式方面,“皮书”出版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18岁的我从农村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我的“第二故乡”是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当地盛产一种皮薄且周身带有漂亮花纹的蛤蜊,其肉之滑嫩、味之鲜美,多年之后我仍然记得。  初次尝鲜是秋末一个温暖的假日。那天,天蓝蓝,海蓝蓝,大潮退去,沙软潮平。老班长一改往日训练场上的冷峻,兴奋地说:“小高,走,咱们赶海去。”冷不丁儿听到“赶海”这个词,我一时没明白是什么意思,忙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