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切题三法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ng_h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题作文是目前深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一种作文训练方式,我想就自己对话题作文的切题形式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话题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话题作文是作文训练中深受师生欢迎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也是时下普遍采用的一种训练形式。这种形式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取消了命题作文中的种种桎梏。命题作文有一些限制,学生作文时往往无话可说,即使勉强写完,也无非是套话和空话。相反,话题作文只是给了学生一个写作的诱因,调动起了学生丰富的经验积累,激活了学生无尽的想象空间,诱导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很乐意把自己的生活积累表达出来,把情感体现宣泄出来,彻底消除了无话可说的窘境,真正体现了“我手写我心,我心诉我情”的创作原则。但是在几年的写作教学中,笔者也看到了话题作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远离话题,不着边际,这是不善于切题的毛病。
  目前,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话题作文如何切题。什么是切题?就是拿到一个话题后,怎样入手才不致偏离话题,而又合乎情理地写出一篇作文。我曾让学生做过两篇作文,一篇是以“和谐”为话题的作文,一篇是以“水”为话题的作文。这两篇作文写得都很失败。失败的根由,我分析了一下有一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学生不会切题。拿“和谐”为话题的那次训练来说,大家只是把“和谐”当成了抽象的概念对待,所写内容都是从广播、电视、报刊得来的笼统的提法,阔大而空洞。都把视点放到了“构建和谐家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这样的内容范围太大了,我们没有那样的能力写好它。再拿“水”为话题的作文来说,我原本以为会写得好一点,因为这是我们学完“临水骋怀”那个单元后的一次作文训练。该单元的文章都是关于水的,好几篇是山水游记,还有一篇《水之歌,水之思》是对水与人类生活的思考。但训练结果大出我所料,同学们受了环境与生态这样的老生常谈的定势思维的影响,全都写成了水资源遭到破坏的生态问题作文。写生态问题并不错,错就错在了完全套用地理课本的知识,千篇一律,没有个人的独特的认识和情感体验。这两次作文训练的失败,引起了我对话题作文的思考,把几年来话题作文的状况作了一些分析研究,我认为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学生在话题作文的写作中不善于切题。
  二、话题作文切题三法
  如何引导学生准确切入话题呢?笔者总结出了三个方法。
  话题作文的切题方法之一:大题小作。
  所谓大题小作,就是把一个宽泛的话题切分,切分成一个个我们可以把握的小事件来写。这个方法适合于一些以抽象意义为话题的作文。我们仍以“和谐”话题的作文为例来讲解这种方法的运用。
  1.从话题所涉及的范围上分析。和谐可以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甚至国际。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将怎样构思这篇作文的?可以引导学生从家庭和睦、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社会上的和气表现、国际环境中的战争和恐怖等现象入手。
  2.从和谐产生的因素上来分析。友爱可以产生和谐,信任可以产生和谐等。引导同学们还可想想,其他的哪些因素同样可以产生和谐呢?这样一分析,我们就可以写一件友爱催生和谐的事件。
  3.从和谐导致的结果来分析。我们想想,和谐可以引来什么结结果呢?
  4.从和谐的对象说,有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家和万事兴,和气能生财,和谐促发展。我们就可围绕这些意义去选择材料,写出具体可感的事例来。
  话题作文的切题方法之二:小题大作。
  所谓小题大做,就是把一个以具体事物为话题的作文题目,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将写作范围扩大化。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小题大作需要的关键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思维,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小题大作。我们还是以“水”为例来讲解这种切题方法。
  “水”是一种具体的事物,在文学创作中的事物就是文学形象。这个形象太具体化了,我们不好下手。那么,就来个小题大作吧。
  1.由水联想到一些水的故事。我们周围都发生过哪些关于水的故事呢?
  比如争水风波、农村改水、邻里借水、珍惜用水、抗洪救灾等。这些事中都有很多感人的事迹可歌可写。
  2.关于水的思考。水是强大的,我们赞美水;水是温柔的,我们爱她的温柔;水是生命的源泉,是文明的摇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这样一分析,学生对水这个具象就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认识,创作的思路一下被打开。
  话题作文的切题方法之三:避实就虚。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讲过虚实结合。实是实在的事件和景物,虚是想象的事物或象征性的意义。拿到一个话题,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再作构思,能否从象征的角度去构想,寄托一个象征的意义于习见的事物。我们还是以“水”为例来讲。
  1.从水想到了水的无所不包,可以赞美包容一切、宽容一切的美德。
  2.从水想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由此写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主题。
  3.从水的蜿蜒向前,我们想到人的顽强不屈,百折不挠。
  这三个构想都是赋予水象征意义,可以写成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散文。用避实就虚的方法,可以在平淡中见出新奇,在琐屑中看出哲理。
  ★作者单位:甘肃民乐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屈原的形象,无疑是很复杂的:他是杰出的诗人,后代文人的精神标杆;同时又是楚国失败的改革的牺牲品。他怀着绝望投汨罗江自杀,断绝了楚国的最后希望,为后人留下一声长长的叹息。作为后人,我们有必要探求他的改革悲剧,以供参考。  屈原改革失败,有以下因素:(1)性格因素。屈原特立独行,不屑与小人为伍,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嘲讽。“燕雀乌鹊,巢堂坛兮”“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字里行间充满鄙夷与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一新课改过程中,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对课程管理政策实施改革和创新,特别是有关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提法和实施正越来越引起社会相关人士的关注和期待。但对于“校本课程开发”如何有效地予以操作和实施,我国很多农村中小学却感到很茫然,不知从何人手,长时间在校本课程开发的门槛前徘徊着,显然这对于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的快速推进是很不利的。正是基
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力量,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
散文是文学知识中最具情感、智慧、审美的表现形式,散文的笔法多样,自由活泼,自古以来就是文学家抒发情感的文学样式。初中语文学习中,散文占据语文知识点较大的部分,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散文阅读与理解能力,通过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与审美体验,使学生的文学能力得以提升,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具体实施策略上,教师应可以参考借鉴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情感美  初中很多散文都蕴含了作者及其
语文课本剧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教学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将课本内容改编成表演剧,让学生分角色饰演,进而直观清晰地呈现课文内容。新课程改革呼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而语文课本剧能够为初中生创造个性发展的舞台,也能让学生增强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让学生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利用语文课本剧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具有
作为一名教师,我每天带着学生在知识殿堂中漫步徐行,在文艺海洋中尽情遨游,在时空交替中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结晶的甜蜜醇香,感悟着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思索着新课改的势在必行,探索着适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通过探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我深切地感悟到: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最感棘手的事,也是学生最感头痛的事,尽管我们的教师兢兢业业,呕心力血,学生刻苦努力,一丝不苟。但学生的阅读成效始终不尽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伴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变化,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在基础教育乃至国家发展中的奠基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主题阅读应运而生。  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是快餐化的浅阅读,阅读材料由文本变成电子设备。在这样一个被称为“读图的时代”,文本阅读显得弥足珍贵。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而且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塑造学生的心灵,是学生利用现有资料构筑意义的过程。诚然,主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考场上的重头戏。然而最重要的恰是最难把握的,除去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外,如何在教学上找到一个能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是很多一线教师较为头疼的问题。如何在高三后半学期,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成绩,给学生一个行之有效,可操可控的方法,更是让很多教师困惑的问题。笔者就高三后期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出以下设想。  一、抓住课本,梳理素材  临近高考,许多学生和老师喜欢
一、问题的提出  (一)戏剧单元教学实际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高中课本中有两个单元的戏剧。这个分类虽以“戏剧”为目录,但其呈现给学生的只是戏剧文本。戏剧与戏剧文本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如何让语文教学的特性在“戏剧”中体现?如何使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情趣在“戏剧”中融注贯通?如何让生活冲突与“戏剧”的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