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一座山。
就像我们信任山的稳定性,我们信任他的作品,哪怕一幅小品,也让我们心安。而山的层次性也是他的层次性,我们从山下朝山上捋着走,看遍了每一岩层的不同植被,如同他儿时喜欢的“倒吃甘蔗”,我们一层添一层的清甜或清苦滋味,细腻绵长,回环不绝。
他的第一层,是奠基的层峦——给母亲的画像。唉,谁的母亲不是谁的奠基?那最底层、最沉默、最容易被忘记的奠基?她给你吃的(先时的乳汁,后来的茶饭)就奠基了,何况她会再捎带着附加给你些其他?譬如爱。
他从小失去母亲,稍长大一点,便每天缠着父亲追问母亲的样貌。父亲被儿子的深情所感动,于是不厌其详地叙述了母亲的形容和日常的衣着。他把这一切都牢牢地记在心中。八岁那年,他忽然向父亲要笔墨,说要给母亲画像。父亲说,你连母亲的模样都没见过,怎么画呢?他回答说:我就按照您说的画,一天不像画两天,两天不像画三天,一定要到画像了为止。于是他每天都在画,不分白天和黑夜。画好了就给父亲看,看了以后就按照父亲的意见修正。逐渐地,父亲惊喜地发现,母亲的像居然有几分相似了,唯独眼睛不太像。于是,他又用心地去琢磨,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终于有一天,他把再次画成的母亲像给父亲看,父亲竟然看呆,说:“像了,太像了,眼睛特别像呀。”
——通过几年的苦练,他终于掌握了点睛传神的绘画技巧。
他回报母亲的,是给她画上了最生动的眼睛,温柔之光照得千里。这种报答,足够母亲恬然安睡了。
他的第二层,不是《女史箴图》,又是什么呢?
这幅神奇的画作画的居然是当时的妇女道德规范,一个语录式的教材。如你所知,这样以教化为主的内容是很难画得脱俗而极其容易掉入宣传画的窠臼,他却有本事把它画成了传世的艺术珍品。
他画得有多传神,就有多用功。为了画好《女史箴图》中的一位人物——汉元帝刘奭宫中的女官冯婕妤,他心思独出。故事是这样的:冯婕妤随汉元帝去虎圈时,突然一头黑熊从笼中挣脱出来,扑向车驾,刘奭和护卫惊恐得不知所措,偏有冯婕妤挺身而出,护住刘奭,怒视黑熊,护卫们这才回过神来,用利器逼退黑熊。他为了逼真地将汉元帝在黑熊扑来时惊慌失措的神情再现出来,用以烘托冯婕妤的英勇镇定,不惜在黑夜里扮成怪物扑向守候他的夫人,把夫人吓得灵魂出窍,从中摄取形神。这个以身试验的事例有点极端,都有点以身饲虎的味道了,还有点傻,但的确是非大艺术家所不能为的——起码那份勇气一般人就没有。所以,有时我们说,一个好的艺术家是个英雄——这样讲,没有拔高艺术家,也是不委屈英雄的。
说起来不过是个唐人临本,也已残缺不全,仅存“玄熊攀槛”、“班婕有辞”、“同裳有疑”和“欢不可以渎”等九段模模糊糊的影像,像那些听起来很费耳朵的呲呲拉拉的黑胶老唱片。画面人物勾画线条细腻,有如他心思的细腻,仔细瞧,还可以从画缝里逼出节奏感和动态感来,一应所有的姿势和布置都十分清楚和妥帖。不夸张地说,在这里,人们对一幅阐明事理的图画所可期待的能事已尽——它具备了我们所称道的、中国艺术的全部高贵和优雅。
他的第三层,当然是著名的《洛神赋图》,一如明月出天山。
按理说,这是最不好画的一幅图画——它的故事越著名,里面的人物越美丽,就越众口难调。
图画取材于三国时期诗人曹子建的著名诗篇《洛神赋》。子建是曹操的第三子,是魏国开国君主曹丕的同母弟弟。传说子建和哥哥一同爱上了袁绍的儿媳甄氏。曹操打败袁绍以后,把甄氏许配给了曹丕为妻。甄氏在曹丕处郁郁不乐,不久死去。子建为此感伤不已,遂赋洛神奇文,借写与神话中的洛神相会,表达了对甄氏的思念爱慕之情,以人神恋爱的梦幻境界隐托他失恋后伤感的情感境界,是一篇哀伤美丽的恋爱诗。他根据这一题意,把子建的思慕之情形象化了。在《洛神赋图》画卷中,洛神多次出现,或在水面凌波回顾,或在云间遨游,平平仄仄地,步履翩跹,其神态之飘逸,衣带之摆荡,集中体现了他的画法。
更重要的是,这幅画一如既往地露出“传神”的妙趣:如画卷开头一段,描写子建在黄昏时节来到洛水之旁,马匹在林间休息,而洛神恍惚出现在荡漾的碧波上。她手持尘尾,香风拂拂,一双眼睛低垂着,谁都能看出她的哀愁。她似来还去,又含着无限的思慕之情,神情关切而迟疑,直到他出现,她的眼里才现了光芒。而后,他与洛神互赠礼物,众神和她的同伴在空中游玩嬉戏,这时洛水风平浪静,水神击鼓,创世神女娲在唱歌,他与洛神驾着云车出游……最后,洛神消失于洛河之中。而岸边的子建啊,他整夜不眠,焦急等待于河边,仪态娴雅清贵,身旁有多人来往忙碌,映衬着他眼神里流露出的深深依恋和怅惘……你看这位气质忧郁的诗人,在翠柳丛石的岸边漫步,突然不经意地发现崖畔洛水之上飘来了他思念已久的美丽照人的女神时如痴如醉的神情吧,你看他生怕惊动女神、下意识轻轻地用双手拦住侍从们、目光中充满了乍见爱人时又惊又喜的神态吧,多么高妙!高妙就高妙在他在处理子建的侍从时,将他们用庸笔故意画得程式化,用侍从们呆滞的目光、木然的表情,反托出了子建欣喜难捺又夹杂了些许惆怅的神情,使画面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主要人物呼之欲出——在艺术品里,主要矛盾凸现了,如此就成功了大半。这时我们看到的子建神情是既專注又讶异,让人猜出他内心激荡而外表又不得不掩饰为矜持退后的复杂心情——这是语言所难以表达的,想必才高八斗的子建本人对此也难以尽述。他用画笔代答了:凡是子建刻意着墨的地方,尤其是那种与心爱的人终究不能结成眷属以朝夕相伴的迷茫、痛苦和失望,全都活在了卷子上——他哪里是在画人?近前来看,满卷尽是锥心的相思。
他首创的这种“传神”的笔法,后来成为中国画不变的法则之一,成为中国画的“诗眼”——从生活到艺术,哪有不变的事物?“传神”不变。这是他的画最大的特色,也是给予了他最大自信的技巧——他说:“四体研虽,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中。”他坚信,在人体上,眼睛是最能打动人的部位——其实呢,你去看一看马的眼睛、梅花鹿、小狗和麻雀的眼睛,它们无一例外不是因为有一双格外灵动活泼的眼睛而赢得爱人乃至我们的心的。 特别有意思的是,他画人物,经常人画好了就是不点眼睛,有时几年也不点。一次,他曾给人家画扇面,扇面上是三国大诗人阮籍、嵇康的像,随象多变,十分生动。但都没有点上眼珠,就把画给了人家。扇子的主人问他为什么不画上眼珠,他对人家郑重其事而略带调侃地说:“怎么能点上眼珠呢?点了就要说话,变成活人了。”还有,他曾在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做过参军(掌管文书的官),他很想给殷画像,但殷因为自己的眼睛有毛病,怕画出来不好看,就坚决推辞。他看透了他的心思,就坦率地对殷说:“眼睛有毛病是没有关系的。我在画的时候,可以一样把瞳仁画清楚,画后只要用干笔在上面轻轻扫过,就可以画出你眼睛的特征,就像遮在薄云后面的月亮,将会更美。”这番话把殷仲堪说得很高兴。
還有一个类似传奇的故事传扬得很远:据说他20岁时,建康(现在的南京)修建瓦官寺,寺僧向士大夫募捐,没有一个人捐款超过十万钱,他却慷慨认捐一百万。他家境一向赤贫,大家认为他是讲讲大话,不可能兑现。后来,寺僧来要钱了,他只要他们在寺中粉刷一堵墙壁。寺僧依他做了。于是,他关起门来,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墙壁上画了一幅佛教故事中的维摩诘像。当像已经画成、只等给画上的人物点眼睛的时候,他叫寺僧开寺请人入观,并规定说:“第一天来看的人要施舍十万钱,第二天施舍五万,第三天就随便他们施舍好了。”到接待观众的第一天,他当众为画上的人物点上了眼睛。画像神采焕发,那端正华严的清刚气息罩住了整个寺院,所有的人都为这种气息所吸引,于是,眨眼的工夫,施舍金额累积,已经远远超出所需认捐的一百万钱。
这当然不是钱的问题,正如他最著名的画作价值四百两黄金这样当时的天文数字也不是数字的问题一样。他的价值是无价的。他就是他的画笔上长出的软黄金。
一说就远,扯回来。他的山水画、诗歌、画论……是他的第四、第五、第六……层,那些一样苍翠、不同植被的好风景,是摸索着登上他这座大山所不能绕行而须慢走欣赏的。
他不摇不动、沉着安坐而双目如电的大气象,让我有时凝望,忘记了呼吸。
他就是顾恺之(346—407)——中国东晋时期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初任通直散骑常侍。因祖辈都是晋朝官吏、书香人家,他很小就博览群书,展露才华,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擅画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有“才绝、画绝、痴绝”的美称。“才绝”是说他聪颖,多才多艺;“画绝”是说他擅长绘画;“痴绝”就是他对艺术研究专心致志的精神。与陆探微、张僧繇并称“画界三杰”。
就像我们信任山的稳定性,我们信任他的作品,哪怕一幅小品,也让我们心安。而山的层次性也是他的层次性,我们从山下朝山上捋着走,看遍了每一岩层的不同植被,如同他儿时喜欢的“倒吃甘蔗”,我们一层添一层的清甜或清苦滋味,细腻绵长,回环不绝。
他的第一层,是奠基的层峦——给母亲的画像。唉,谁的母亲不是谁的奠基?那最底层、最沉默、最容易被忘记的奠基?她给你吃的(先时的乳汁,后来的茶饭)就奠基了,何况她会再捎带着附加给你些其他?譬如爱。
他从小失去母亲,稍长大一点,便每天缠着父亲追问母亲的样貌。父亲被儿子的深情所感动,于是不厌其详地叙述了母亲的形容和日常的衣着。他把这一切都牢牢地记在心中。八岁那年,他忽然向父亲要笔墨,说要给母亲画像。父亲说,你连母亲的模样都没见过,怎么画呢?他回答说:我就按照您说的画,一天不像画两天,两天不像画三天,一定要到画像了为止。于是他每天都在画,不分白天和黑夜。画好了就给父亲看,看了以后就按照父亲的意见修正。逐渐地,父亲惊喜地发现,母亲的像居然有几分相似了,唯独眼睛不太像。于是,他又用心地去琢磨,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终于有一天,他把再次画成的母亲像给父亲看,父亲竟然看呆,说:“像了,太像了,眼睛特别像呀。”
——通过几年的苦练,他终于掌握了点睛传神的绘画技巧。
他回报母亲的,是给她画上了最生动的眼睛,温柔之光照得千里。这种报答,足够母亲恬然安睡了。
他的第二层,不是《女史箴图》,又是什么呢?
这幅神奇的画作画的居然是当时的妇女道德规范,一个语录式的教材。如你所知,这样以教化为主的内容是很难画得脱俗而极其容易掉入宣传画的窠臼,他却有本事把它画成了传世的艺术珍品。
他画得有多传神,就有多用功。为了画好《女史箴图》中的一位人物——汉元帝刘奭宫中的女官冯婕妤,他心思独出。故事是这样的:冯婕妤随汉元帝去虎圈时,突然一头黑熊从笼中挣脱出来,扑向车驾,刘奭和护卫惊恐得不知所措,偏有冯婕妤挺身而出,护住刘奭,怒视黑熊,护卫们这才回过神来,用利器逼退黑熊。他为了逼真地将汉元帝在黑熊扑来时惊慌失措的神情再现出来,用以烘托冯婕妤的英勇镇定,不惜在黑夜里扮成怪物扑向守候他的夫人,把夫人吓得灵魂出窍,从中摄取形神。这个以身试验的事例有点极端,都有点以身饲虎的味道了,还有点傻,但的确是非大艺术家所不能为的——起码那份勇气一般人就没有。所以,有时我们说,一个好的艺术家是个英雄——这样讲,没有拔高艺术家,也是不委屈英雄的。
说起来不过是个唐人临本,也已残缺不全,仅存“玄熊攀槛”、“班婕有辞”、“同裳有疑”和“欢不可以渎”等九段模模糊糊的影像,像那些听起来很费耳朵的呲呲拉拉的黑胶老唱片。画面人物勾画线条细腻,有如他心思的细腻,仔细瞧,还可以从画缝里逼出节奏感和动态感来,一应所有的姿势和布置都十分清楚和妥帖。不夸张地说,在这里,人们对一幅阐明事理的图画所可期待的能事已尽——它具备了我们所称道的、中国艺术的全部高贵和优雅。
他的第三层,当然是著名的《洛神赋图》,一如明月出天山。
按理说,这是最不好画的一幅图画——它的故事越著名,里面的人物越美丽,就越众口难调。
图画取材于三国时期诗人曹子建的著名诗篇《洛神赋》。子建是曹操的第三子,是魏国开国君主曹丕的同母弟弟。传说子建和哥哥一同爱上了袁绍的儿媳甄氏。曹操打败袁绍以后,把甄氏许配给了曹丕为妻。甄氏在曹丕处郁郁不乐,不久死去。子建为此感伤不已,遂赋洛神奇文,借写与神话中的洛神相会,表达了对甄氏的思念爱慕之情,以人神恋爱的梦幻境界隐托他失恋后伤感的情感境界,是一篇哀伤美丽的恋爱诗。他根据这一题意,把子建的思慕之情形象化了。在《洛神赋图》画卷中,洛神多次出现,或在水面凌波回顾,或在云间遨游,平平仄仄地,步履翩跹,其神态之飘逸,衣带之摆荡,集中体现了他的画法。
更重要的是,这幅画一如既往地露出“传神”的妙趣:如画卷开头一段,描写子建在黄昏时节来到洛水之旁,马匹在林间休息,而洛神恍惚出现在荡漾的碧波上。她手持尘尾,香风拂拂,一双眼睛低垂着,谁都能看出她的哀愁。她似来还去,又含着无限的思慕之情,神情关切而迟疑,直到他出现,她的眼里才现了光芒。而后,他与洛神互赠礼物,众神和她的同伴在空中游玩嬉戏,这时洛水风平浪静,水神击鼓,创世神女娲在唱歌,他与洛神驾着云车出游……最后,洛神消失于洛河之中。而岸边的子建啊,他整夜不眠,焦急等待于河边,仪态娴雅清贵,身旁有多人来往忙碌,映衬着他眼神里流露出的深深依恋和怅惘……你看这位气质忧郁的诗人,在翠柳丛石的岸边漫步,突然不经意地发现崖畔洛水之上飘来了他思念已久的美丽照人的女神时如痴如醉的神情吧,你看他生怕惊动女神、下意识轻轻地用双手拦住侍从们、目光中充满了乍见爱人时又惊又喜的神态吧,多么高妙!高妙就高妙在他在处理子建的侍从时,将他们用庸笔故意画得程式化,用侍从们呆滞的目光、木然的表情,反托出了子建欣喜难捺又夹杂了些许惆怅的神情,使画面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主要人物呼之欲出——在艺术品里,主要矛盾凸现了,如此就成功了大半。这时我们看到的子建神情是既專注又讶异,让人猜出他内心激荡而外表又不得不掩饰为矜持退后的复杂心情——这是语言所难以表达的,想必才高八斗的子建本人对此也难以尽述。他用画笔代答了:凡是子建刻意着墨的地方,尤其是那种与心爱的人终究不能结成眷属以朝夕相伴的迷茫、痛苦和失望,全都活在了卷子上——他哪里是在画人?近前来看,满卷尽是锥心的相思。
他首创的这种“传神”的笔法,后来成为中国画不变的法则之一,成为中国画的“诗眼”——从生活到艺术,哪有不变的事物?“传神”不变。这是他的画最大的特色,也是给予了他最大自信的技巧——他说:“四体研虽,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中。”他坚信,在人体上,眼睛是最能打动人的部位——其实呢,你去看一看马的眼睛、梅花鹿、小狗和麻雀的眼睛,它们无一例外不是因为有一双格外灵动活泼的眼睛而赢得爱人乃至我们的心的。 特别有意思的是,他画人物,经常人画好了就是不点眼睛,有时几年也不点。一次,他曾给人家画扇面,扇面上是三国大诗人阮籍、嵇康的像,随象多变,十分生动。但都没有点上眼珠,就把画给了人家。扇子的主人问他为什么不画上眼珠,他对人家郑重其事而略带调侃地说:“怎么能点上眼珠呢?点了就要说话,变成活人了。”还有,他曾在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做过参军(掌管文书的官),他很想给殷画像,但殷因为自己的眼睛有毛病,怕画出来不好看,就坚决推辞。他看透了他的心思,就坦率地对殷说:“眼睛有毛病是没有关系的。我在画的时候,可以一样把瞳仁画清楚,画后只要用干笔在上面轻轻扫过,就可以画出你眼睛的特征,就像遮在薄云后面的月亮,将会更美。”这番话把殷仲堪说得很高兴。
還有一个类似传奇的故事传扬得很远:据说他20岁时,建康(现在的南京)修建瓦官寺,寺僧向士大夫募捐,没有一个人捐款超过十万钱,他却慷慨认捐一百万。他家境一向赤贫,大家认为他是讲讲大话,不可能兑现。后来,寺僧来要钱了,他只要他们在寺中粉刷一堵墙壁。寺僧依他做了。于是,他关起门来,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墙壁上画了一幅佛教故事中的维摩诘像。当像已经画成、只等给画上的人物点眼睛的时候,他叫寺僧开寺请人入观,并规定说:“第一天来看的人要施舍十万钱,第二天施舍五万,第三天就随便他们施舍好了。”到接待观众的第一天,他当众为画上的人物点上了眼睛。画像神采焕发,那端正华严的清刚气息罩住了整个寺院,所有的人都为这种气息所吸引,于是,眨眼的工夫,施舍金额累积,已经远远超出所需认捐的一百万钱。
这当然不是钱的问题,正如他最著名的画作价值四百两黄金这样当时的天文数字也不是数字的问题一样。他的价值是无价的。他就是他的画笔上长出的软黄金。
一说就远,扯回来。他的山水画、诗歌、画论……是他的第四、第五、第六……层,那些一样苍翠、不同植被的好风景,是摸索着登上他这座大山所不能绕行而须慢走欣赏的。
他不摇不动、沉着安坐而双目如电的大气象,让我有时凝望,忘记了呼吸。
他就是顾恺之(346—407)——中国东晋时期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初任通直散骑常侍。因祖辈都是晋朝官吏、书香人家,他很小就博览群书,展露才华,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擅画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有“才绝、画绝、痴绝”的美称。“才绝”是说他聪颖,多才多艺;“画绝”是说他擅长绘画;“痴绝”就是他对艺术研究专心致志的精神。与陆探微、张僧繇并称“画界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