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会计信息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所以會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本文详细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危害以及造成失真的具体成因,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治理对策,以期给广大读者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 会计信息 失真 危害 成因 对策
所谓的会计信息失真,即指的是会计信息未能对客观经济活动作出真实反映,从而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一种虚假资料,这些虚假的会计信息资料必然误导了使用者的相关决策。
1. 会计信息失真所具有的危害性
1.1干扰了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企业是社会生产中最基本的单位,为数众多的单个企业所提供的信息最终汇集成宏观经济信息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国家据此进行宏观调控,各机构据此做出判断决策,使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最优配置。普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妨碍了宏观信息的真实有效性,最终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造成巨大灾难。
1.2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加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失真的会计信息,使信息使用者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依据缺乏可靠性、科学性,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在宏观管理上使企业陷入被动,投资者和融资者也将丧失信心,财务状况就会恶化。长期下去,必将削弱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发展。
1.3市场经济中,会计信息的资源优先配置作用难以发挥,损害公共利益。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带有公共性质的社会产品,与债权人信贷决策、投资者投资决策、企业内部管理建设、政府宏观、微观调控、及对企业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评价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同企业利益相关的债权人、投资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投资行为和相关决策,对各利益相关者造成不利影响,还将制约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1.4导致了违法违纪活动和经济犯罪活动的发生。企业能够以货币衡量的经济活动最终都将进入会计循环以会计信息的形式得以表现,其所反映的内容最终决定了各主体的利益得失,是各经济主体之间利害关系的凝结点。同时,生成会计信息比生产其他产品成本低得多。正是这两个特点刺激了一些人利用会计信息失真进行违法违纪和犯罪活动。企业发现辛苦一年的经营所得远不及会计人员动动手笔来得方便实惠,低劣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经会计粉饰可变成骄人业绩,带来贷款、股本和“节省”下来的利税。一些经营者更是进行经济犯罪以损公肥私。近年来,贪污、挪用百万甚至千万的案件也时有发生,这些无不是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掩护下完成的。
2.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2.1准则的制定过程具有不确定因素。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由政府负责制定,在制定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会计行业人士的参与,与此同时政府还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广泛地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充分体现了既民主又集中的机制。但是会计准则是由人来制定的,人们在制定法规、制度的过程中必然或多或少地掺杂进一些个人的主观判断,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有限性和认识对象的复杂性,使得各种规范本身就不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因而在这些法规、准则的指导下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就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2会计规则本身的不完美。会计规则中对于一些重要信息的披露没有做出规定或规定得不够恰当。例如:对金融衍生工具等表外业务的技术规范很少或根本没有,但事实上它们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另外,会计规则中的内容有的落后于经济现实,缺乏可操作性。例如:会计制度规定短期投资应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市价低于成本的部分应当记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短期投资中上市交易的证券市价可根据交易所提供的收盘价确定,而非上市短期证券的市价很难准确的确定。会计制度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会计实务操作中的随意性较强,企业就可以通过调节市价的具体比例估计数来调节利润,使会计信息失真。笔者认为可以引入评估机制对市价进行确定,从而进一步完善会计规则。
2.3社会风气不正,导致会计信息虚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较快,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和企业的经济自律在许多方面跟不上,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无序和不健康因素,必然反映到会计工作中。企业领导追求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滥发奖金、实物,对有关单位的领导请客送礼,为控制经营目标而人为虚增利润或隐瞒利润。这些违纪行为,是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由于会计不能将这些如实反映在账上,只能编造假账、假报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4监督机制的弱化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分为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对于内部会计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控制乏力,内部管理混乱,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应有的真实性、准确性。对于社会监督,首先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独立性不够;其次是收费制度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合理;再者部分注册会计师自身业务水平有限,职业道德的淡化,权利与责任的不对称,都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普遍存在。对于政府监督,其力度明显不够:一方面政府部门不能有效地制止与防范利用会计报表弄虚作假的行为;另一方面,财政、审计、税务和工商管理等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难以形成合力,从而导致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重视不够、监督不够、处罚力度不够.
3.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对策
3.1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时,尽量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在会计规则制定过程中政府应广泛征求各级财政部门、国务院相关部门以及多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意见,并召开系列座谈会、论证会,与法律界、会计界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在大部分问题上形成各界广泛认同的意见,减少会计规则制定过程中受主观因素影响的可能性。
3.2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内容。首先,修改会计规则中落后于经济现实,缺乏可操作性的内容。例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根据实际情况,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可以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又可以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而递延法本身存在不够科学的地方,已属被国际会计准则淘汰的内容,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就应该采用债务法,应淘汰递延法。其次,会计规则对一些重要信息的披露没有做出规定或规定不够恰当的地方,需进行补充和完善。例如:《会计法》在违法处罚规定中,使用“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等词语,缺少标准,笔者认为,可以引入评估机制,确认具体数量标准。 3.3强化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从提升素质的角度防范会计信息的失真。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保证。首先,财会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随时了解掌握国家有关部门新的政策、法规、制度,全面掌握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作出判断和监督,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创造条件。其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坚决按照党和国家的财经纪律和有关规章制度办事、核算,严格监督,树立全局观念,在业务工作中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严守法纪,坚持原则,廉洁奉公,敬业奉献,真正肩负起《会计法》赋予的光荣职责,确保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
3.4强化审计监督,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监督作用,同时要加强对事务所的监督和管理,纯洁注册会计师队伍,树立注册会计师良好的行业风气。对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事务所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吊销其营业执照。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建立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素质过硬、社会信誉高的注册会计师队伍。此外,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应让内部审计人员接受董事会的直接领导,将审计情况直接向董事会报告,以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最后,政府各个审计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与联系,形成合力,有效的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监管与致力。
小结
会计信息失真是普遍存在的且较为严重的一个社会问题,为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确保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就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实际中,应强调信息失真防范的重要性,结合各单位具体情况,借鉴上述防范策略,科学合理地开展实施,以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刘忆容. 企業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01) .
[2]邹勤. 浅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 2005,(29) .
[3]刘琳琳. 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高新区, 2004,(03) .
[4]孙康. 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的探讨[J]. 商场现代化, 2007,(24) .
(作者单位:日照日青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关键词】 会计信息 失真 危害 成因 对策
所谓的会计信息失真,即指的是会计信息未能对客观经济活动作出真实反映,从而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一种虚假资料,这些虚假的会计信息资料必然误导了使用者的相关决策。
1. 会计信息失真所具有的危害性
1.1干扰了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企业是社会生产中最基本的单位,为数众多的单个企业所提供的信息最终汇集成宏观经济信息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国家据此进行宏观调控,各机构据此做出判断决策,使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最优配置。普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妨碍了宏观信息的真实有效性,最终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造成巨大灾难。
1.2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加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失真的会计信息,使信息使用者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依据缺乏可靠性、科学性,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在宏观管理上使企业陷入被动,投资者和融资者也将丧失信心,财务状况就会恶化。长期下去,必将削弱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发展。
1.3市场经济中,会计信息的资源优先配置作用难以发挥,损害公共利益。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带有公共性质的社会产品,与债权人信贷决策、投资者投资决策、企业内部管理建设、政府宏观、微观调控、及对企业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评价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同企业利益相关的债权人、投资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投资行为和相关决策,对各利益相关者造成不利影响,还将制约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1.4导致了违法违纪活动和经济犯罪活动的发生。企业能够以货币衡量的经济活动最终都将进入会计循环以会计信息的形式得以表现,其所反映的内容最终决定了各主体的利益得失,是各经济主体之间利害关系的凝结点。同时,生成会计信息比生产其他产品成本低得多。正是这两个特点刺激了一些人利用会计信息失真进行违法违纪和犯罪活动。企业发现辛苦一年的经营所得远不及会计人员动动手笔来得方便实惠,低劣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经会计粉饰可变成骄人业绩,带来贷款、股本和“节省”下来的利税。一些经营者更是进行经济犯罪以损公肥私。近年来,贪污、挪用百万甚至千万的案件也时有发生,这些无不是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掩护下完成的。
2.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2.1准则的制定过程具有不确定因素。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由政府负责制定,在制定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会计行业人士的参与,与此同时政府还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广泛地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充分体现了既民主又集中的机制。但是会计准则是由人来制定的,人们在制定法规、制度的过程中必然或多或少地掺杂进一些个人的主观判断,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有限性和认识对象的复杂性,使得各种规范本身就不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因而在这些法规、准则的指导下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就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2会计规则本身的不完美。会计规则中对于一些重要信息的披露没有做出规定或规定得不够恰当。例如:对金融衍生工具等表外业务的技术规范很少或根本没有,但事实上它们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另外,会计规则中的内容有的落后于经济现实,缺乏可操作性。例如:会计制度规定短期投资应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市价低于成本的部分应当记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短期投资中上市交易的证券市价可根据交易所提供的收盘价确定,而非上市短期证券的市价很难准确的确定。会计制度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会计实务操作中的随意性较强,企业就可以通过调节市价的具体比例估计数来调节利润,使会计信息失真。笔者认为可以引入评估机制对市价进行确定,从而进一步完善会计规则。
2.3社会风气不正,导致会计信息虚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较快,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和企业的经济自律在许多方面跟不上,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无序和不健康因素,必然反映到会计工作中。企业领导追求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滥发奖金、实物,对有关单位的领导请客送礼,为控制经营目标而人为虚增利润或隐瞒利润。这些违纪行为,是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由于会计不能将这些如实反映在账上,只能编造假账、假报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4监督机制的弱化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分为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对于内部会计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控制乏力,内部管理混乱,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应有的真实性、准确性。对于社会监督,首先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独立性不够;其次是收费制度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合理;再者部分注册会计师自身业务水平有限,职业道德的淡化,权利与责任的不对称,都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普遍存在。对于政府监督,其力度明显不够:一方面政府部门不能有效地制止与防范利用会计报表弄虚作假的行为;另一方面,财政、审计、税务和工商管理等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难以形成合力,从而导致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重视不够、监督不够、处罚力度不够.
3.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对策
3.1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时,尽量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在会计规则制定过程中政府应广泛征求各级财政部门、国务院相关部门以及多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意见,并召开系列座谈会、论证会,与法律界、会计界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在大部分问题上形成各界广泛认同的意见,减少会计规则制定过程中受主观因素影响的可能性。
3.2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内容。首先,修改会计规则中落后于经济现实,缺乏可操作性的内容。例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根据实际情况,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可以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又可以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而递延法本身存在不够科学的地方,已属被国际会计准则淘汰的内容,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就应该采用债务法,应淘汰递延法。其次,会计规则对一些重要信息的披露没有做出规定或规定不够恰当的地方,需进行补充和完善。例如:《会计法》在违法处罚规定中,使用“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等词语,缺少标准,笔者认为,可以引入评估机制,确认具体数量标准。 3.3强化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从提升素质的角度防范会计信息的失真。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保证。首先,财会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随时了解掌握国家有关部门新的政策、法规、制度,全面掌握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作出判断和监督,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创造条件。其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坚决按照党和国家的财经纪律和有关规章制度办事、核算,严格监督,树立全局观念,在业务工作中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严守法纪,坚持原则,廉洁奉公,敬业奉献,真正肩负起《会计法》赋予的光荣职责,确保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
3.4强化审计监督,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监督作用,同时要加强对事务所的监督和管理,纯洁注册会计师队伍,树立注册会计师良好的行业风气。对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事务所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吊销其营业执照。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建立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素质过硬、社会信誉高的注册会计师队伍。此外,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应让内部审计人员接受董事会的直接领导,将审计情况直接向董事会报告,以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最后,政府各个审计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与联系,形成合力,有效的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监管与致力。
小结
会计信息失真是普遍存在的且较为严重的一个社会问题,为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确保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就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实际中,应强调信息失真防范的重要性,结合各单位具体情况,借鉴上述防范策略,科学合理地开展实施,以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刘忆容. 企業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01) .
[2]邹勤. 浅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 2005,(29) .
[3]刘琳琳. 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高新区, 2004,(03) .
[4]孙康. 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的探讨[J]. 商场现代化, 2007,(24) .
(作者单位:日照日青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