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会计信息 失真 治理途径
1.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及危害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们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会计信息失真突出表现在:
1.1原始凭证失真
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1.2财务账目管理混乱
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
1.3会计报表虚假
具体表现在撇开账簿,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4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
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的表现是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的表现是该进专项资金的直接进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表现为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混乱,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表现在:一是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家财政收入和税收锐减,危害国家利益。二是干扰国家宏观管理。三是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四是为各种经济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
2.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形成的原因
2.1会计法规系统的不健全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已初见规模。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具体准则共同起作用,状况较乱。《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不足之处。可操作性不强,急需进行修改,出台相应的实施措施。
2.2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缺陷
个别企业利用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缺陷,采取合法而不合理的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提高企业利润,利用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虚拟资产、利息资本化、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和进行违规会计处理,造成了企业经济交易的失真,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3社会审计监督不力
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在人员数量上,现有注册会计师与《公司法》关于所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度报表都要经注会审计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在审计质量,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上,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素质偏低、偏离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松驰的问题。
2.4企业内部监督不力
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单位的会计本身监督,改革赋予了企业自主权和会计核算的灵活性,但一些单位领导者自有理论:当会计人员对编造虚假会计信息持不同意见时,他说:“我是负责人,我说了算”;当问题被有关监督部门查出时,他说:“我是领导,如何记帐我不懂,那是会计的事”;错误的思想认识,造成会计核算失真等问题日益严重,内部监督在不少企业可以说基本失控。
2.5单位负责人指导思想不正
有些单位负责人利用手中权力,为了个人私利或本企业利益,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甚至强令会计人员作假,搞“厂长成本、书记利润”、“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搞账外账、小金库,大搞短期行为,使会计信息失真。
2.6会计人员素质低
一方面,在一线从事财会工作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数甚少,会计后续教育缺乏力度,许多会计师并不熟悉新的会计制度,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敢于同违规违纪作斗争的少。
2.7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
会计人员出于自我保护,屈服于单位领导,会计核算缺乏独立性,内部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
2.8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不合理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把注意力集中在利润、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性评价指标上,而较少运用和分析一些相关的非财务性评价指标。
2.9会计理论不完善
如会计期间假设,是人为地划分时期,其结果必然与客观事实有差距;货币计量假设,假设币值不变,遇到通货膨胀时,货币计量假设基础上核算的会计信息就不能如实反映客观情况。
2.10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
尽管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反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
3.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途径
由多种原因形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应当采用多种途径进行综合治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途径主要包括:
3.1加强会计法规建设
我国目前正在运用的《会计法》还有不足之处,明确法律责任,详细规定处罚的具体标准,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逐步废止企业会计制度,使指导会计工作的技术标准只有《企业会计准则》和各项具体准则,使具体业务核算必须遵循相应具体准则的规定,防范会计舞弊,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3.2加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建设及强化会计监督
运用计算機进行会计核算,可以使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和生成有了相对统一的规范,可有效克服因手工操作出现的失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同时,会计监督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3.3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使之与政府、财政、银行、审计、税务、企业等经济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3.4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对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錄、汇总等过程和相关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可及时发现并有效纠正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经济管理活动。
3.5提高单位领导的会计法规意识
必须组织单位领导学习会计法规,使单位领导提高会计法规意识;端正指导思想,明确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
3.6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首先,将对外提供真实信息作为聘任、考核会计人员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切实抓好会计证的管理,以保证持证会计人员真正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保证会计证的权威性、严肃性。再次,要使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落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
3.7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改变会计人员隶属关系,变企业单位所有为社会所有。成立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会计服务机构,负责对会计人员进行登记、考核、培养,负责提供派出会计的应有待遇,使会计与用人单位不再具有人身依附关系。
3.8改进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及明晰企业产权,强化约束机制
3.9加强会计理论研究,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3.10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力度,除了对有关的财会人员处罚外,特别要对指使造假的有关领导进行严厉的处罚,治理了造假的源头才能大量减少会计信息的失真。
总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一要从宏观方面入手,真正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监督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使企业、单位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营;二要从微观角度入手,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继续教育,加强单位内部制度的建设,强化内部监督,遵守国际规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把握好这两个方面,真正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将指日可待。
作者简介:赵馨(1971年)女 安阳同心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单位:安阳同心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会计信息 失真 治理途径
1.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及危害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们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会计信息失真突出表现在:
1.1原始凭证失真
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1.2财务账目管理混乱
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
1.3会计报表虚假
具体表现在撇开账簿,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4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
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的表现是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的表现是该进专项资金的直接进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表现为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混乱,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表现在:一是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家财政收入和税收锐减,危害国家利益。二是干扰国家宏观管理。三是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四是为各种经济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
2.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形成的原因
2.1会计法规系统的不健全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已初见规模。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具体准则共同起作用,状况较乱。《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不足之处。可操作性不强,急需进行修改,出台相应的实施措施。
2.2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缺陷
个别企业利用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缺陷,采取合法而不合理的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提高企业利润,利用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虚拟资产、利息资本化、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和进行违规会计处理,造成了企业经济交易的失真,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3社会审计监督不力
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在人员数量上,现有注册会计师与《公司法》关于所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度报表都要经注会审计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在审计质量,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上,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素质偏低、偏离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松驰的问题。
2.4企业内部监督不力
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单位的会计本身监督,改革赋予了企业自主权和会计核算的灵活性,但一些单位领导者自有理论:当会计人员对编造虚假会计信息持不同意见时,他说:“我是负责人,我说了算”;当问题被有关监督部门查出时,他说:“我是领导,如何记帐我不懂,那是会计的事”;错误的思想认识,造成会计核算失真等问题日益严重,内部监督在不少企业可以说基本失控。
2.5单位负责人指导思想不正
有些单位负责人利用手中权力,为了个人私利或本企业利益,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甚至强令会计人员作假,搞“厂长成本、书记利润”、“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搞账外账、小金库,大搞短期行为,使会计信息失真。
2.6会计人员素质低
一方面,在一线从事财会工作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数甚少,会计后续教育缺乏力度,许多会计师并不熟悉新的会计制度,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敢于同违规违纪作斗争的少。
2.7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
会计人员出于自我保护,屈服于单位领导,会计核算缺乏独立性,内部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
2.8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不合理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把注意力集中在利润、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性评价指标上,而较少运用和分析一些相关的非财务性评价指标。
2.9会计理论不完善
如会计期间假设,是人为地划分时期,其结果必然与客观事实有差距;货币计量假设,假设币值不变,遇到通货膨胀时,货币计量假设基础上核算的会计信息就不能如实反映客观情况。
2.10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
尽管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反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
3.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途径
由多种原因形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应当采用多种途径进行综合治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途径主要包括:
3.1加强会计法规建设
我国目前正在运用的《会计法》还有不足之处,明确法律责任,详细规定处罚的具体标准,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逐步废止企业会计制度,使指导会计工作的技术标准只有《企业会计准则》和各项具体准则,使具体业务核算必须遵循相应具体准则的规定,防范会计舞弊,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3.2加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建设及强化会计监督
运用计算機进行会计核算,可以使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和生成有了相对统一的规范,可有效克服因手工操作出现的失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同时,会计监督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3.3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使之与政府、财政、银行、审计、税务、企业等经济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3.4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对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錄、汇总等过程和相关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可及时发现并有效纠正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经济管理活动。
3.5提高单位领导的会计法规意识
必须组织单位领导学习会计法规,使单位领导提高会计法规意识;端正指导思想,明确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
3.6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首先,将对外提供真实信息作为聘任、考核会计人员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切实抓好会计证的管理,以保证持证会计人员真正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保证会计证的权威性、严肃性。再次,要使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落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
3.7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改变会计人员隶属关系,变企业单位所有为社会所有。成立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会计服务机构,负责对会计人员进行登记、考核、培养,负责提供派出会计的应有待遇,使会计与用人单位不再具有人身依附关系。
3.8改进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及明晰企业产权,强化约束机制
3.9加强会计理论研究,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3.10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力度,除了对有关的财会人员处罚外,特别要对指使造假的有关领导进行严厉的处罚,治理了造假的源头才能大量减少会计信息的失真。
总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一要从宏观方面入手,真正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监督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使企业、单位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营;二要从微观角度入手,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继续教育,加强单位内部制度的建设,强化内部监督,遵守国际规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把握好这两个方面,真正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将指日可待。
作者简介:赵馨(1971年)女 安阳同心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单位:安阳同心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