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雾起时 我就在你的怀里
这林间 充满了湿润的芳香
充满了那不断重现的少年时光
雾散后
却已是一生
山空湖静
……
——席慕蓉《雾起时》
每年,新茶的上市总是备受关注,尤其是近几年,武夷岩茶、福鼎白茶以及云南古树普洱茶的强势崛起,茶市一派热闹喧嚣,仿佛熙熙攘攘,皆为茶来。白茶茶青价格普涨、茶商被曝炒作岩茶“天价茶”……这些大红大紫的“茗星”俨然成了热度十足的话题王。
相比之下,当年叱咤风云的红茶显得有些“寂寞”,至少是在名茶众多的福建市场如此。
时冷时热,此起彼伏,这是市场的自然规律,更何况还有茶客们挑剔的嘴。但是,任市场行情如何轮转变幻,好茶终究还是会经得起时间与味蕾双重考验的。
正当坊间热议这些“茗星”时,一款产自桐木关密林幽谷中的红茶,悄然在杯中泛起了一泓亮丽的琥珀色。
一如它的低调问世,它的外表看起来是那么地貌不惊人:没有肥嫩可人的芽叶,亦无金毫满披的华丽,而是有点不修边幅,条索乌黑,粗细不一,略显粗松。芽头几乎是凤毛麟角了,且细小瘦弱。然而,它嗅起来却有一股清新的甜香,很明晰,似是花香、果香与乳香的混溶。
从外形上看,它完好地继承了正山小种的正宗“血统”,制作原料系桐木关自然保护区内的原生菜茶品种,在当地也叫“奇种”。这是一类通过茶籽繁殖(有性繁殖)的群体种茶树,通常树丛矮小,枝干较细。在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前,几乎所有的地方名茶原料都是来源于此。较之无性系良种,以群体种原料制作的茶,条索虽参差不齐,香、味、韵却独具魅力。
所以,它很是令人期待。
茶,洁生不可污。一直都认为,若非为了仪式感,或者冲泡紧压茶和一些揉得比紧结的乌龙茶(如铁观音),润茶大可不必,大多数茶是可“直奔主题”的,但又不像专业审评那样铁面无私地通过闷泡来让优缺点一览无遗。
约五六秒后,第一道茶出汤。水蒸气,随盖而起,带出了温热的甜香,有一见如故之感。细嗅之,香虽浓郁,却不张扬,就像一首娓娓道来的歌,不疾不徐。把茶汤滤进一只玻璃分茶器,半透明的杯壁上,微微荡漾着金黄明亮的光泽,顿觉眼前一亮。
它的“活色生香”已是惊艳,其味其韵的表达又将如何“步步为营”呢?
轻抿一口,汤中糅合了柔美的花果香,还隐约带着点苔藓的清幽。汤感则如丝般细腻妥帖,仿佛与口舌融为了一体。徐徐咽下,润甜爽滑之感,如涟漪般从喉底慢慢晕开。
若说第一道只是试探,那么,接下来的更亲密接触,就会为它的迷人韵致所倾倒。
它的饱满与热情,在汤色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其实,红茶的诱惑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汤色。它,红艳、明快、清澈、剔透,不仅赏心悦目,而且让人联想到热烈、活泼、愉悦、纯净,心情因而被照亮了。要不然,当年拜伦也不会深情地为它讴歌:“我觉得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地有害……”
从第二道起,至第四道,它的香与味,丰富的层次感,就像抽絲剥茧一样,逐渐显现出来。
杯盖香和融于汤中之香,除了主导的花果香外,渐浓的苔藓味,似深山新雨后的湿润,又似云锁雾封的山林,充盈着潮湿的气息。当茶汤在口中轻荡回旋时,苔藓味会一点点释放弥散开来,就像行走在草木森然的密林中,腐叶、烂土、草木香交织着呼吸。饮之入喉,质感柔和圆融,甜润中还蕴藉着几分岩茶的醇厚。
这种微妙的体验,很难分得清是味觉、嗅觉抑或心理上,也难以用语言来准确地形容,都是似有若无,似与不似,恐怕也只能讨个巧,暂以“山野韵”名之吧。
韵,虽难以捉摸,却非无根之源。这款茶出自“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发源地一一桐木村。近乎条件反射,只要一看到“桐木村”或“桐木关”,就会情不自禁地感觉到弥漫在山林间的氤氲雾气,扑面而来。不同于班得瑞《迷雾森林》的清丽轻盈,它的朦胧里透着深邃辽阔,而有着“华东屋脊”之称的黄岗山又为它添了些许崔巍雄浑。陡峻的山,幽深的谷,蓊郁的森林,清冽的溪水,还有朝岚夕霭,烂石腐壤,是孕育佳茗的绝版秘境。400多年前,正山小种不正是以它那独一无二的香韵驰骋英伦乃至欧洲的吗?
茶的主人梁天雄说,此茶生长于密林的深处。花谢花开,芽短芽长,在被发现以前,它们在山林中已是“隐逸”了30多个春秋。因与草木错杂丛生,加之地形复杂,采摘十分不易,言其“终朝采摘不盈掬”也毫不过分。“太嫩的(茶)很难采,只能采一芽二三叶,一季下来,毛茶产量也就30斤左右”。
但凡好茶,一半天赋,一半人作。茶生于野,自是有着不羁的个性。但是,在“非遗”传承人梁骏德眼中,它是一枚茶,更是一件值得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他相信,茶有生命,亦有灵性,你珍惜它,它亦善待你。于是,梁师傅以一颗精益求精的匠心注入,藉由双手与芽叶的“对话”,酝酿出它难以复制的山野韵致。
“香如花果,柔如暖阳,绵如绸缎”。这是梁师傅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第五道后,香气与滋味的层次感还是保持地很好,尤其是那标志性的苔藓味,在口中萦绕,丝丝清凉。金黄澄澈的茶汤,清甜顺滑,温煦得有如悄悄爬进窗的春阳。
汤色渐成浅金黄,不觉已是过了十道,茶阑人静,却还意犹未尽。当我准备续壶煮水时,惊奇地发现:开汤时有意预留的头道茶,也就是岩茶玩家们所谓的“还魂汤”,原本红艳明亮的汤色竟变得浑浊,就像英国人喝下午茶时必不可少的奶茶!
我端杯细啜,饱满绵密的汤感又把我带到初识它时的美好回忆中。蓦地,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难道这就是教科书中所谓的“冷后浑”现象?!这一术语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在所有与红茶有关的书中,都将它作为判断优质红茶的标志,而我所接触过的红茶中却几乎没有或者说从未见过如此清晰显著的表现,让人惊喜。
好茶,“浑”然自成,浑然天成。
链接
冷后浑: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荼黄素、茶红素与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而微带苦味的咖啡碱形成络合物。红茶汤冷却后常有乳状物析出,使茶汤呈黄浆色浑浊,这就是红茶的“冷后浑”现象。它与茶汤的鲜爽度和浓强度有关。因此,它可间接判断茶汤品质。一般冷后浑较快,黄浆状明显,乳状物颜色较鲜明,汤质较好。
这林间 充满了湿润的芳香
充满了那不断重现的少年时光
雾散后
却已是一生
山空湖静
……
——席慕蓉《雾起时》
每年,新茶的上市总是备受关注,尤其是近几年,武夷岩茶、福鼎白茶以及云南古树普洱茶的强势崛起,茶市一派热闹喧嚣,仿佛熙熙攘攘,皆为茶来。白茶茶青价格普涨、茶商被曝炒作岩茶“天价茶”……这些大红大紫的“茗星”俨然成了热度十足的话题王。
相比之下,当年叱咤风云的红茶显得有些“寂寞”,至少是在名茶众多的福建市场如此。
时冷时热,此起彼伏,这是市场的自然规律,更何况还有茶客们挑剔的嘴。但是,任市场行情如何轮转变幻,好茶终究还是会经得起时间与味蕾双重考验的。
正当坊间热议这些“茗星”时,一款产自桐木关密林幽谷中的红茶,悄然在杯中泛起了一泓亮丽的琥珀色。
一如它的低调问世,它的外表看起来是那么地貌不惊人:没有肥嫩可人的芽叶,亦无金毫满披的华丽,而是有点不修边幅,条索乌黑,粗细不一,略显粗松。芽头几乎是凤毛麟角了,且细小瘦弱。然而,它嗅起来却有一股清新的甜香,很明晰,似是花香、果香与乳香的混溶。
从外形上看,它完好地继承了正山小种的正宗“血统”,制作原料系桐木关自然保护区内的原生菜茶品种,在当地也叫“奇种”。这是一类通过茶籽繁殖(有性繁殖)的群体种茶树,通常树丛矮小,枝干较细。在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前,几乎所有的地方名茶原料都是来源于此。较之无性系良种,以群体种原料制作的茶,条索虽参差不齐,香、味、韵却独具魅力。
所以,它很是令人期待。
茶,洁生不可污。一直都认为,若非为了仪式感,或者冲泡紧压茶和一些揉得比紧结的乌龙茶(如铁观音),润茶大可不必,大多数茶是可“直奔主题”的,但又不像专业审评那样铁面无私地通过闷泡来让优缺点一览无遗。
约五六秒后,第一道茶出汤。水蒸气,随盖而起,带出了温热的甜香,有一见如故之感。细嗅之,香虽浓郁,却不张扬,就像一首娓娓道来的歌,不疾不徐。把茶汤滤进一只玻璃分茶器,半透明的杯壁上,微微荡漾着金黄明亮的光泽,顿觉眼前一亮。
它的“活色生香”已是惊艳,其味其韵的表达又将如何“步步为营”呢?
轻抿一口,汤中糅合了柔美的花果香,还隐约带着点苔藓的清幽。汤感则如丝般细腻妥帖,仿佛与口舌融为了一体。徐徐咽下,润甜爽滑之感,如涟漪般从喉底慢慢晕开。
若说第一道只是试探,那么,接下来的更亲密接触,就会为它的迷人韵致所倾倒。
它的饱满与热情,在汤色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其实,红茶的诱惑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汤色。它,红艳、明快、清澈、剔透,不仅赏心悦目,而且让人联想到热烈、活泼、愉悦、纯净,心情因而被照亮了。要不然,当年拜伦也不会深情地为它讴歌:“我觉得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地有害……”
从第二道起,至第四道,它的香与味,丰富的层次感,就像抽絲剥茧一样,逐渐显现出来。
杯盖香和融于汤中之香,除了主导的花果香外,渐浓的苔藓味,似深山新雨后的湿润,又似云锁雾封的山林,充盈着潮湿的气息。当茶汤在口中轻荡回旋时,苔藓味会一点点释放弥散开来,就像行走在草木森然的密林中,腐叶、烂土、草木香交织着呼吸。饮之入喉,质感柔和圆融,甜润中还蕴藉着几分岩茶的醇厚。
这种微妙的体验,很难分得清是味觉、嗅觉抑或心理上,也难以用语言来准确地形容,都是似有若无,似与不似,恐怕也只能讨个巧,暂以“山野韵”名之吧。
韵,虽难以捉摸,却非无根之源。这款茶出自“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发源地一一桐木村。近乎条件反射,只要一看到“桐木村”或“桐木关”,就会情不自禁地感觉到弥漫在山林间的氤氲雾气,扑面而来。不同于班得瑞《迷雾森林》的清丽轻盈,它的朦胧里透着深邃辽阔,而有着“华东屋脊”之称的黄岗山又为它添了些许崔巍雄浑。陡峻的山,幽深的谷,蓊郁的森林,清冽的溪水,还有朝岚夕霭,烂石腐壤,是孕育佳茗的绝版秘境。400多年前,正山小种不正是以它那独一无二的香韵驰骋英伦乃至欧洲的吗?
茶的主人梁天雄说,此茶生长于密林的深处。花谢花开,芽短芽长,在被发现以前,它们在山林中已是“隐逸”了30多个春秋。因与草木错杂丛生,加之地形复杂,采摘十分不易,言其“终朝采摘不盈掬”也毫不过分。“太嫩的(茶)很难采,只能采一芽二三叶,一季下来,毛茶产量也就30斤左右”。
但凡好茶,一半天赋,一半人作。茶生于野,自是有着不羁的个性。但是,在“非遗”传承人梁骏德眼中,它是一枚茶,更是一件值得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他相信,茶有生命,亦有灵性,你珍惜它,它亦善待你。于是,梁师傅以一颗精益求精的匠心注入,藉由双手与芽叶的“对话”,酝酿出它难以复制的山野韵致。
“香如花果,柔如暖阳,绵如绸缎”。这是梁师傅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第五道后,香气与滋味的层次感还是保持地很好,尤其是那标志性的苔藓味,在口中萦绕,丝丝清凉。金黄澄澈的茶汤,清甜顺滑,温煦得有如悄悄爬进窗的春阳。
汤色渐成浅金黄,不觉已是过了十道,茶阑人静,却还意犹未尽。当我准备续壶煮水时,惊奇地发现:开汤时有意预留的头道茶,也就是岩茶玩家们所谓的“还魂汤”,原本红艳明亮的汤色竟变得浑浊,就像英国人喝下午茶时必不可少的奶茶!
我端杯细啜,饱满绵密的汤感又把我带到初识它时的美好回忆中。蓦地,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难道这就是教科书中所谓的“冷后浑”现象?!这一术语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在所有与红茶有关的书中,都将它作为判断优质红茶的标志,而我所接触过的红茶中却几乎没有或者说从未见过如此清晰显著的表现,让人惊喜。
好茶,“浑”然自成,浑然天成。
链接
冷后浑: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荼黄素、茶红素与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而微带苦味的咖啡碱形成络合物。红茶汤冷却后常有乳状物析出,使茶汤呈黄浆色浑浊,这就是红茶的“冷后浑”现象。它与茶汤的鲜爽度和浓强度有关。因此,它可间接判断茶汤品质。一般冷后浑较快,黄浆状明显,乳状物颜色较鲜明,汤质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