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于2000年8月来到南京居住,对南京以及南京的美食是完全陌生的,我在一家留学中介公司打工,该公司的员工都比较朴素,所以平时请我吃的饭多是街巷,小道边随处可见的家常菜,或是新街口和王府大街某个隐蔽小店的牛肉米线.特殊情况下,比如要庆贺什么事情时,我们才会在饭店间里大吃一顿。
刚到南京的几个月过得很迷糊,饭菜如此不干净,环境如此不同,以至于常常生病,去了十来次医院。当时我的中文水平很低,所以脑袋真的不是很清楚,思维像那些小道一样曲折回旋。六个月后我对南京的生活稍微适应了一点,可以有意识地寻找美食。我在那些日子里发现,南京的饮食并没有那么差劲。可惜的是机缘总是不让我与它过分熟悉,美食一旦寻到就很快失去。
有一段时间我住在中山南路上一个全是高楼的住宅区。公司里的员工大多是女的,偶尔她们来我柬给我送材料或者商量事情,小区里的老太太们便说我有好几个女朋友。但是她们和我真的只有公事上的来往,惟有一个美女,也是我的同事,在我生病时来我住处照顾我。
她是我们公司的另一个外教,加拿大华裔,姓余,她那天提供的精神上的安慰以及药物和橙汁就是我们相处的好开端。之后我们约在外面吃饭,自然要找一个好地方。当时她住在大行宫,我们散步时看上了一家北京烤鸭店。虽然距离她家非常近,但那些复杂的小路依然让我们头大。第一次去点的几个菜都很清淡,很适合在西方长大的我们的口味;以后一直喜欢点半只烤鸭和那家店的一个特色菜——芦笋汤。这可能是西方人的食物观,我们一致认为新鲜芦笋是最好吃的蔬菜,嫩嫩的,但价钱挺贵。冷菜我们每次都点一道台湾豆腐。和那位长发飘飘、嗓音柔和、品位高雅的女孩在一起,我的心情很自在。
到了秋天她说要去广州打工。她走后不久,我发现她的电话不通,她就这样消失了一年。她离开南京时,我已经搬家到了汉中门的桃李王巷,又一个新的环境,周围没有熟悉的人,连老太太都对我投来陌生的猜疑的目光,那些日子我一个人在屋子里哭哭啼啼的,想她想得难受。到了想放纵自己的时候,既要回味那份温馨,又为纪念我失落的朋友,就回到大行官去吃烤鸭,结果老在那里稀里糊涂地迷路——那些巷子就像她的音讯一样消失在了九霄云外,整个地区被拆得一干二净。
从来中国直到2003年,我使用的名字都是我英文名Ian Clark的简单音译,“康逸安”。一看上去就像是个老外的名字,很想用一吨炸药把它毁了。可是我仍然喜欢那个“康”字。听说“康”字的来源是个铃铛的象形图,下面的“水”其实是铃铛发出的声音,康康康。我注意到我的公寓里的热水器是“帅康”牌后,就开始疯狂地搜寻有“康”字的产品。感冒了吃什么?康必得。什么和茶一起泡?康康牌枸杞等。喜欢“康康康”的声音是因为我太喜欢音乐,喜欢所有的“康”字是因为我有些艺术家的虚荣心吧。
2002年我在新街口的一家健身房锻炼,在回家必经的汉中路上,我注意到什么来着?“康佳快餐”。它不是那种小吃摊子,是比较干净正规的那种。我进去点了一个特色菜,皮蛋鸡丁,四川口味的,很好吃.后来我在健身的六个月里,习惯性地带着疲倦去享受那里的菜。一个学期结束时,公司又要派老师到外地,我就去了沈阳。在沈阳我的生活条件相当可以,当时也还有更多的外地项目等着我,可是我就在那时感悟到南京是个好地方,一直怀念着她。在沈阳旅居了三个月后,我如愿以偿地回到了南京,却发现汉中路那一段路边所有的房子和那家有“康”字的餐厅已完全拆光,成了草坪.
我目前住在长江路文化街,两年以前搬进来时,这儿是没有什么“文化’可言的。骑车时要在凹凸不平的人行道上、摩肩接踵的人群中蛇一般的前行。院门口的小巷既肮脏又黑暗,惟一的好处是买东西方便。
当时我要好好地养胃,必须吃松软且清淡的东西,所以我到麦利园面包店去买东西吃。有一天我发现他们那边的丹麦面包真的很好吃。一段时间内我让我的几个朋友都对它上瘾了,他们在我家里,将一块丹麦面包抹上点黄油,然后放到微波炉里烘二十秒,非常香。一天我上晚班前接了个电话,是我的一个朋友邀请我明天去她家吃中饭,另外要求我替她买三四个丹麦面包。我答应了她,结果却发现长江路的“麦利园”不复存在了。我目瞪口呆,在废墟上找了又找,看有没有留下什么新地址的钱索,可是什么也没看到。订餐电话因没有用过而丢掉了,以至于我每天早餐都感觉到美食严重匮乏。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向我所有的朋友和同事打听麦利园的分店,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告诉我。也许是一种补偿,小巷里的路修平整了,能舒舒服服地骑自行车了。
记得三年前初到这座城市时,我对南京的第一印象是在人行道上横冲直撞的马自达,还有违章行驶的汽车。我还记得行人在横穿新街口广场,骗子在慢车道上拼命地找人算命。的朋友避免经过新街口广场,而是喜欢骑车逛那些错综复杂的胡同,嘴上老挂着“很有味道”那句话。这句话略带双关,因为胡同里确实充盈着很多很浓的“味道”!虽然南京被梧桐围绕的小道看上去很浪漫,但总体来讲还是太拥挤。比如我们邓府巷里被迁移的人数就有一万左右——那仅仅是一小段道路两边的人口,真是惊人。
老南京通过很多巨大的公共设施改造工程,已经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比较国际化的城市。我旅居过三个地方,体会了上海、东北和西北的居住情况,最后还是认为南京最好。可是只剩一件事情让我恼火:规划部门为什么偏要抢走我的美食呢?陶亦然追求美食对社会又能有什么不良的影响呢?希望有关部门能通知我最好的烤鸭店、快餐店、面包店到底在哪里,目前的地址会保留多久……这样的话对我来说南京就完美了。
编辑/赵小珏
刚到南京的几个月过得很迷糊,饭菜如此不干净,环境如此不同,以至于常常生病,去了十来次医院。当时我的中文水平很低,所以脑袋真的不是很清楚,思维像那些小道一样曲折回旋。六个月后我对南京的生活稍微适应了一点,可以有意识地寻找美食。我在那些日子里发现,南京的饮食并没有那么差劲。可惜的是机缘总是不让我与它过分熟悉,美食一旦寻到就很快失去。
有一段时间我住在中山南路上一个全是高楼的住宅区。公司里的员工大多是女的,偶尔她们来我柬给我送材料或者商量事情,小区里的老太太们便说我有好几个女朋友。但是她们和我真的只有公事上的来往,惟有一个美女,也是我的同事,在我生病时来我住处照顾我。
她是我们公司的另一个外教,加拿大华裔,姓余,她那天提供的精神上的安慰以及药物和橙汁就是我们相处的好开端。之后我们约在外面吃饭,自然要找一个好地方。当时她住在大行宫,我们散步时看上了一家北京烤鸭店。虽然距离她家非常近,但那些复杂的小路依然让我们头大。第一次去点的几个菜都很清淡,很适合在西方长大的我们的口味;以后一直喜欢点半只烤鸭和那家店的一个特色菜——芦笋汤。这可能是西方人的食物观,我们一致认为新鲜芦笋是最好吃的蔬菜,嫩嫩的,但价钱挺贵。冷菜我们每次都点一道台湾豆腐。和那位长发飘飘、嗓音柔和、品位高雅的女孩在一起,我的心情很自在。
到了秋天她说要去广州打工。她走后不久,我发现她的电话不通,她就这样消失了一年。她离开南京时,我已经搬家到了汉中门的桃李王巷,又一个新的环境,周围没有熟悉的人,连老太太都对我投来陌生的猜疑的目光,那些日子我一个人在屋子里哭哭啼啼的,想她想得难受。到了想放纵自己的时候,既要回味那份温馨,又为纪念我失落的朋友,就回到大行官去吃烤鸭,结果老在那里稀里糊涂地迷路——那些巷子就像她的音讯一样消失在了九霄云外,整个地区被拆得一干二净。
从来中国直到2003年,我使用的名字都是我英文名Ian Clark的简单音译,“康逸安”。一看上去就像是个老外的名字,很想用一吨炸药把它毁了。可是我仍然喜欢那个“康”字。听说“康”字的来源是个铃铛的象形图,下面的“水”其实是铃铛发出的声音,康康康。我注意到我的公寓里的热水器是“帅康”牌后,就开始疯狂地搜寻有“康”字的产品。感冒了吃什么?康必得。什么和茶一起泡?康康牌枸杞等。喜欢“康康康”的声音是因为我太喜欢音乐,喜欢所有的“康”字是因为我有些艺术家的虚荣心吧。
2002年我在新街口的一家健身房锻炼,在回家必经的汉中路上,我注意到什么来着?“康佳快餐”。它不是那种小吃摊子,是比较干净正规的那种。我进去点了一个特色菜,皮蛋鸡丁,四川口味的,很好吃.后来我在健身的六个月里,习惯性地带着疲倦去享受那里的菜。一个学期结束时,公司又要派老师到外地,我就去了沈阳。在沈阳我的生活条件相当可以,当时也还有更多的外地项目等着我,可是我就在那时感悟到南京是个好地方,一直怀念着她。在沈阳旅居了三个月后,我如愿以偿地回到了南京,却发现汉中路那一段路边所有的房子和那家有“康”字的餐厅已完全拆光,成了草坪.
我目前住在长江路文化街,两年以前搬进来时,这儿是没有什么“文化’可言的。骑车时要在凹凸不平的人行道上、摩肩接踵的人群中蛇一般的前行。院门口的小巷既肮脏又黑暗,惟一的好处是买东西方便。
当时我要好好地养胃,必须吃松软且清淡的东西,所以我到麦利园面包店去买东西吃。有一天我发现他们那边的丹麦面包真的很好吃。一段时间内我让我的几个朋友都对它上瘾了,他们在我家里,将一块丹麦面包抹上点黄油,然后放到微波炉里烘二十秒,非常香。一天我上晚班前接了个电话,是我的一个朋友邀请我明天去她家吃中饭,另外要求我替她买三四个丹麦面包。我答应了她,结果却发现长江路的“麦利园”不复存在了。我目瞪口呆,在废墟上找了又找,看有没有留下什么新地址的钱索,可是什么也没看到。订餐电话因没有用过而丢掉了,以至于我每天早餐都感觉到美食严重匮乏。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向我所有的朋友和同事打听麦利园的分店,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告诉我。也许是一种补偿,小巷里的路修平整了,能舒舒服服地骑自行车了。
记得三年前初到这座城市时,我对南京的第一印象是在人行道上横冲直撞的马自达,还有违章行驶的汽车。我还记得行人在横穿新街口广场,骗子在慢车道上拼命地找人算命。的朋友避免经过新街口广场,而是喜欢骑车逛那些错综复杂的胡同,嘴上老挂着“很有味道”那句话。这句话略带双关,因为胡同里确实充盈着很多很浓的“味道”!虽然南京被梧桐围绕的小道看上去很浪漫,但总体来讲还是太拥挤。比如我们邓府巷里被迁移的人数就有一万左右——那仅仅是一小段道路两边的人口,真是惊人。
老南京通过很多巨大的公共设施改造工程,已经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比较国际化的城市。我旅居过三个地方,体会了上海、东北和西北的居住情况,最后还是认为南京最好。可是只剩一件事情让我恼火:规划部门为什么偏要抢走我的美食呢?陶亦然追求美食对社会又能有什么不良的影响呢?希望有关部门能通知我最好的烤鸭店、快餐店、面包店到底在哪里,目前的地址会保留多久……这样的话对我来说南京就完美了。
编辑/赵小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