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儿童在与抚养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联结”,具体表现为分离时的焦虑,重逢时的喜悦和亲近及平日的追随。公认的依恋形成的标志是儿童的分离焦虑和与之同时出现的怯生现象。判断依恋是否建立的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考察儿童与特定看护者分离而改由他人看护时的表现。然而,分离焦虑与怯生都是依恋选择性的表现,早期儿童在对特定个体倾注其依恋情感的同时,一般都会表现出对另一些生人的疏远与排斥,这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二者共同成为依恋形成的标志。本文中亲子依恋主要是指婴幼儿对其父、母亲或主要抚养者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
【关键词】
婴幼儿 决定 人际关系
为了了解依恋对一个人的影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罗做了一组令人震惊的实验。哈罗首先设计并制作了两种假的猴妈妈:一种猴妈妈是用铁丝编制而成;另一种猴妈妈则是在铁丝猴妈妈的外面套上一层海绵和毛绒棉布。哈罗首先把两个猴妈妈放在一个房间里。同时,将刚刚出生的一只小猴,放进这个房间,由两个假的猴妈妈同时喂养小猴。结果发现:如果将奶瓶放在铁丝猴妈妈身上,小猴只是在饿了的时候,才会到铁絲妈妈身上吃奶,而其余的时间都会依偎在布妈妈的怀里。而如果将奶瓶放在布的猴妈妈身上,小猴子则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和布的猴妈妈难舍难分。为了进一步的研究,哈罗又把两个假的猴妈妈分别放在两个单独的房间里,一群小猴子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放在布的猴妈妈房间里,另一组放在铁丝的猴妈妈房间里,分别由两个假的猴妈妈喂养。结果发现:布的猴妈妈房间里的小猴子性情温顺、和善;而铁丝猴妈妈房间里的小猴子则表现出焦虑、烦躁和不安,并且表现出强烈的侵略性和攻击性。哈罗后来又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完全与猴群隔离,并放在假的猴妈妈的房间里,由假的猴妈妈喂养。结果令人震惊:小猴子长大以后性格孤僻,不能与其它猴子很好地相处。到了性成熟的年龄,它们基本无法与异性进行交配;如果通过人工受孕的方式使它们怀孕,它们也会丢弃或虐待它的孩子,甚至杀死它们。哈罗关于小猴子的一系列实验给予我们人类的启示是:刚出生的婴儿需要与母亲通过接触安慰建立一种良好的依恋关系,否则就会使孩子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并影响孩子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有些粗心的妈妈忽略了与孩子的情感交往,觉得付出那么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应。其实,不管哪种气质的宝宝此时都已经能与他们所依恋的人进行有目的的交往了,并且形成了对他们的依恋,只是在外表上表现强烈或者平静而已。如果母亲在这一时期不与宝宝亲近,忽视宝宝的存在,依恋的质量就会大受影响,甚至无法形成良好的依恋。以后,母亲在不在宝宝都会无所谓,表现得非常冷漠、疏远。虽说这样的宝宝也能不过分依赖母亲而自主地探索环境,但是这种探索并不深入,而且质量较差。这样的宝宝往往给人的感觉比较安静,较少吵闹而且不大缠人。
既然回避型依恋是不安全的,那么它对孩子的成长必然有不利影响。一般来说,宝宝如果形成了不安全的回避型依恋,他们在今后的人际关系中则倾向于退缩、被动,对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也缺少适当的热情,人际交往空间从而会变得非常狭窄。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期,他们也不愿意信赖诸如朋友、恋人这样的亲密关系,不愿意向别人寻求帮助,也较少主动寻求爱。
宝宝一旦形成了这种依恋,他会出现哪些典型表现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这一类的宝宝处于陌生的环境中会显得困惑而又谨慎,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他们不敢主动探索周围的环境,倾向于过分地依附妈妈。
由此可见,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在心理学家认为幼儿与母亲或其他监护人之间建立的依恋关系将成为与其他个体建立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即依恋关系将影响幼儿与其他成人、同伴的社会关系。早期属于安全型依恋的幼儿4岁时被学前班教师评定为自尊心强、交际能力强、受欢迎、富有同情心、更自信,更合作,更友好,更热情,更有好奇心等。积极的母子依恋关系可以独立预测青少年心理适应的增强和烦恼的降低。安全依恋对于消极家庭事件的负面影响具有缓和作用,能缓解儿童的焦虑体验,早期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在面对压力生活事件时表现出更多的焦虑症状,研究进一步发现,早期母婴依恋的质量对于儿童6岁时的分离焦虑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容易发生分离焦虑。
【参考文献】
【1】社区论坛,2003(3)
【2】学前教育网,2009(05)
【3】马伶.熟悉环境下幼儿对抚养着依恋行为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儿童在与抚养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联结”,具体表现为分离时的焦虑,重逢时的喜悦和亲近及平日的追随。公认的依恋形成的标志是儿童的分离焦虑和与之同时出现的怯生现象。判断依恋是否建立的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考察儿童与特定看护者分离而改由他人看护时的表现。然而,分离焦虑与怯生都是依恋选择性的表现,早期儿童在对特定个体倾注其依恋情感的同时,一般都会表现出对另一些生人的疏远与排斥,这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二者共同成为依恋形成的标志。本文中亲子依恋主要是指婴幼儿对其父、母亲或主要抚养者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
【关键词】
婴幼儿 决定 人际关系
为了了解依恋对一个人的影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罗做了一组令人震惊的实验。哈罗首先设计并制作了两种假的猴妈妈:一种猴妈妈是用铁丝编制而成;另一种猴妈妈则是在铁丝猴妈妈的外面套上一层海绵和毛绒棉布。哈罗首先把两个猴妈妈放在一个房间里。同时,将刚刚出生的一只小猴,放进这个房间,由两个假的猴妈妈同时喂养小猴。结果发现:如果将奶瓶放在铁丝猴妈妈身上,小猴只是在饿了的时候,才会到铁絲妈妈身上吃奶,而其余的时间都会依偎在布妈妈的怀里。而如果将奶瓶放在布的猴妈妈身上,小猴子则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和布的猴妈妈难舍难分。为了进一步的研究,哈罗又把两个假的猴妈妈分别放在两个单独的房间里,一群小猴子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放在布的猴妈妈房间里,另一组放在铁丝的猴妈妈房间里,分别由两个假的猴妈妈喂养。结果发现:布的猴妈妈房间里的小猴子性情温顺、和善;而铁丝猴妈妈房间里的小猴子则表现出焦虑、烦躁和不安,并且表现出强烈的侵略性和攻击性。哈罗后来又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完全与猴群隔离,并放在假的猴妈妈的房间里,由假的猴妈妈喂养。结果令人震惊:小猴子长大以后性格孤僻,不能与其它猴子很好地相处。到了性成熟的年龄,它们基本无法与异性进行交配;如果通过人工受孕的方式使它们怀孕,它们也会丢弃或虐待它的孩子,甚至杀死它们。哈罗关于小猴子的一系列实验给予我们人类的启示是:刚出生的婴儿需要与母亲通过接触安慰建立一种良好的依恋关系,否则就会使孩子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并影响孩子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有些粗心的妈妈忽略了与孩子的情感交往,觉得付出那么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应。其实,不管哪种气质的宝宝此时都已经能与他们所依恋的人进行有目的的交往了,并且形成了对他们的依恋,只是在外表上表现强烈或者平静而已。如果母亲在这一时期不与宝宝亲近,忽视宝宝的存在,依恋的质量就会大受影响,甚至无法形成良好的依恋。以后,母亲在不在宝宝都会无所谓,表现得非常冷漠、疏远。虽说这样的宝宝也能不过分依赖母亲而自主地探索环境,但是这种探索并不深入,而且质量较差。这样的宝宝往往给人的感觉比较安静,较少吵闹而且不大缠人。
既然回避型依恋是不安全的,那么它对孩子的成长必然有不利影响。一般来说,宝宝如果形成了不安全的回避型依恋,他们在今后的人际关系中则倾向于退缩、被动,对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也缺少适当的热情,人际交往空间从而会变得非常狭窄。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期,他们也不愿意信赖诸如朋友、恋人这样的亲密关系,不愿意向别人寻求帮助,也较少主动寻求爱。
宝宝一旦形成了这种依恋,他会出现哪些典型表现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这一类的宝宝处于陌生的环境中会显得困惑而又谨慎,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他们不敢主动探索周围的环境,倾向于过分地依附妈妈。
由此可见,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在心理学家认为幼儿与母亲或其他监护人之间建立的依恋关系将成为与其他个体建立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即依恋关系将影响幼儿与其他成人、同伴的社会关系。早期属于安全型依恋的幼儿4岁时被学前班教师评定为自尊心强、交际能力强、受欢迎、富有同情心、更自信,更合作,更友好,更热情,更有好奇心等。积极的母子依恋关系可以独立预测青少年心理适应的增强和烦恼的降低。安全依恋对于消极家庭事件的负面影响具有缓和作用,能缓解儿童的焦虑体验,早期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在面对压力生活事件时表现出更多的焦虑症状,研究进一步发现,早期母婴依恋的质量对于儿童6岁时的分离焦虑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容易发生分离焦虑。
【参考文献】
【1】社区论坛,2003(3)
【2】学前教育网,2009(05)
【3】马伶.熟悉环境下幼儿对抚养着依恋行为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