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须弥山意象图式看佛教的审美观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482a3710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宁夏须弥山石窟自然地貌与佛教宇宙神山的内在联系,对“须弥山”意象图式所体现的佛教宇宙结构模式进行解读,阐述了“须弥山”意象图式所蕴含的佛教的宇宙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佛教审美观及其在须弥山石窟艺术中的体现。
  【关键词】须弥山;意象图式; 佛教;宇宙观;审美观
  一、须弥山石窟自然地貌与佛教宇宙神山——“须弥山”的内在联系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市西北黄铎堡乡(现称须弥山乡),地质结构上属于“丹霞地貌”,具有迥异于周围其他地貌的特点,在视觉上近似于经典描述中佛教胜境所具有的奇妙效果。目前为止须弥山石窟共存有132个石窟,其中的70窟雕有佛像。依据地理位置分为隋唐时期的“大佛楼”区,北魏时期的“子孙宫”区,北周时期的“圆光寺”区、“相国寺”区,隋唐时期开凿的“相国寺”区、“桃花洞”区,等等。从须弥山石窟整体地貌来看,几座相互叠加的小山峰迂回交错,状若盛开的莲花,山体所呈现出来的造型与佛教经典中所描述的“须弥山”外貌神合。从远处观看,在空旷的天地之间,一朵妙法莲花开放在广袤的大地、山川,构成佛国神山“须弥圣境”的缩影。
  二、由“须弥山”意象图式看佛教的宇宙观
  “须弥山”是梵文的音译,汉意为“妙高”“安明”等,指印度传说中的佛教名山。“须弥山”的名字也出现在亚洲各地的宗教和世界观中,并形成各种神奇的意象图式。其中结构较为明确、描绘较为形象的是藏传佛教的神秘的唐卡。在唐卡中绘成的“须弥山”形状非常令人惊异。按照藏传佛教“时轮部”①的说法,“须弥山”的形状与地球相似,它的下面是半球形,上面是球形的,是一个最为标准的宇宙“曼陀罗”②。其中的各种含义构成了代表教义的宇宙模型,用来比喻佛大彻大悟的境界。有学者提出,西藏佛塔构造中蕴含着佛教“须弥山”的寓意——“须弥山”就是佛塔,佛塔就是“须弥山”的寓意,是一座生命轮回转换的驿站。……总体而言,环绕须弥山的结构细处隐藏着流动变幻的宇宙原理、佛教理念和对佛陀的皈依之心等。在宗教理念上,“须弥山”世界就是象征佛教真理或者是冥想过程的缩影,是修佛之人心目中的宇宙模型。
  从内容看,“须弥山”图中所描绘的是佛教创造出的“宇宙之山”的意象图式,是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它立于修炼者的内心,隐藏着神奇的,能够得到开悟的智慧和法则。这种意象图式所表达的就是佛教理念在人身体与心灵上相互动的显现过程。对此,佛教经典《俱舍论》解释了“须弥山”之外四个洲的造型中所隐藏的秘密。如果我们将北、东、南和西四个洲的基本造型依次叠起来,在上面再堆上“须弥山”的形状,就组成了藏传佛教中的“五塔轮”结构,这五个洲的样式分别象征地、水、火、风、空的造型,这样就形成了一座构成世界万象生成与运行规律的“须弥山”世界结构。除了象征世界的构成元素外,在佛教理念上,“须弥山”又是佛涅槃、再生和永恒的“象征”。作为传达信息的手段之一,“象征”被黑格尔规定为几个方面的特征:“一、形象与意义的统一。二、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统—。”③可见,“象征”的价值不仅在于拥有内涵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转换功能。“象征”手法在宗教艺术中经常被采用,如宗教艺术中的符号和代表某种意义的标志就是运用“象征”去表现寓意。“须弥山”意象图式所表现的关于世界模式的构想就是佛教宇宙意义的“象征”与转换。
  在结构上,佛教的世界可归纳为两个部分:一是“有情世界”,二是“物质世界”。从“须弥山”山底开始,随着层次越往上,欲望的强烈程度越来越弱。“须弥山”模式所表现的上面这些结构,反映了佛教对于宇宙时空的整体看法,具有逻辑性和稳定性。这一结构在参悟者心中树立了高大、稳固的宇宙模式,使佛教教义在传播中获得了真实可感的参照。这一模式使佛教理念、教义与佛像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从内在精神与修行活动的统一性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三、“须弥山”意象图式所反映出的佛教审美观
  反映佛教世界观的《般若经》主张“性空假有”,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在的自性”,但也并非虚无。只有获得般若智慧,才能突破假象,把握佛教真谛,获得觉悟。佛教认识论的“色空观”认为“色”指事物的形相或表面,“空”指事物的本源,两者构成了“对立面相互转化”的关系。佛教正是通过超越现实,征服个体欲望而获得觉醒。这种超功利性的体悟过程与艺术的审美方式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佛教的理想境界“西方净土”是一个“极乐世界”④,是一个佛教修行者毕生追求但很难实现的夙愿。只有突破生死的障碍,采取精神超越的方式,才能抵达这一目标。正是出于这种目的,佛教建立了自己的“生死轮回”说,认为人的精神与肉体,生与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死亡是新生的起点,是前生、今世与来世这种不断轮回链条上的一环。人生在世只是这一循环过程中一小点的贮存,是一种虚幻,并不具有真实存在的永恒意义。进行修行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摆脱这种不确定性而获得永恒的精神性的存在,达到佛教理想的境界。而实现这一追求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想象”的力量。在这一点上,艺术与宗教获得了共同的思想基础。艺术想象成了佛教精神超越的有力工具。“想象是宗教艺术形成神秘磁力的重要因素,成为宗教艺术家跨越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这一大峡谷的桥梁”。⑤对这种境界的追求,在佛教艺术中典型地体现在“须弥山”的构造上,其整体轮廓和层层上升的精密结构,都体现出佛教对这种理想境界的追求。
  四、佛教审美境界的追求途径——观像、参佛、悟道
  为了实现理想境界的追求目标,佛教采用“像教合一”的传播方式,以石窟形式雕凿了大量佛像,目的是通过观像、坐禅法来悟道。佛教传入我国初期,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在东晋时期著名僧人慧远提出了“法身”理论,为佛教造像运动提供了更深厚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佛陀的“法身”虽无形无名,但却可以表现为有形的万有。梁代僧人慧皎又认为:“敬佛像如佛身,则法身应矣。”⑥就这样,对于法身的塑造成为僧侣及修佛之人的热烈追求。这种思潮影响了佛教石窟造像艺术,作为佛教审美境界追求的途径,观像、参佛、悟道就成为须弥山石窟艺术创作宗旨和审美境界的追求贯穿始终。具体表现在须弥山早期石窟描绘的“佛本生故事”,中期石窟表现“生死轮回”“往生净土”等主题,结合艺术的民族化形象塑造元素,注重对现实感受的刻画等,都是通过艺术家的想象,通过观像、参佛、悟道的形象化描绘,给参禅修佛之人提供了一个可感的参照,将佛教经典教义所主张的世界展示出来,把对艺术形象的审美体验与在参禅拜佛过程中的心理体验结合起来,以期在精神上达到佛教的理想境界。
  总之,须弥山石窟的自然地貌与佛教中的宇宙中心“须弥山”在形象上存在着内在联系。“须弥山”意象图式所反映出的佛教审美观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思想基础,而历代雕凿的石窟艺术是佛教修行者与雕刻艺术家对于佛国天界的朝圣,对于他们心中永恒的宇宙神山的虔诚向往,也是对佛教审美境界的不懈追求。
  注释 :
  ①藏族人最熟悉的宇宙结构的两种说法:一种来自《俱舍论》,一种来自《时轮经》。
  ②曼陀罗:梵文,原义为圆形,指“坛”“坛场”“坛城”等。
  ③黑格尔.美学(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④梵文,直译是乐有。最早出自于鸠摩罗什的《阿弥陀经》。
  ⑤蒋述卓.宗教艺术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⑥[梁]释慧皎.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
  参考文献:
  [1]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在大规模的高校重组过程中,档案承担了记录史实、传承文化、承载情感的重要作用.重组后的高校应当主动发挥档案工作的主体性作用,特别注重保留已经消失高校的文化档案,防止合
在液体或超声波风洞试验中,有许多相关的临界压力和流量的测量问题需要使用小型、宽量程的、高频的压力传感器。例如,一种风洞试验,它在1~30毫秒的运行时间中具有的测量范围
“做中学”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做中学”理论对于当下教学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学习,设计生活化问题情境引发探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的内容要求在2003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粤教版 《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 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编写,通过“体现内容要求变化”“突出物
课题共同体是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依据自愿参与原则组合而成,拥有一个共同研究课题的实践共同体.本文从目标导向下的共同体组织建构、 规范体系下的共同体制度建构、 任务驱动
构建以培育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而议题式教学正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议题式教学
南昌瓷板画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富有浓厚的民俗文化特征,是赣鄱文化的代表形式,在我国乃至国际绘画艺术方面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南昌瓷板画以其独特的绘画形式与艺术效
实验是初中物理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物理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落实得并不到位.一线教师需要把目光从应试转向人才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探究
学生传统的学习思维活动具有隐蔽性,教师很难把握和了解,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 怎么想,而可视化思维活动能把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教师能“看到”学生们思维的过
皮影即“影戏人”,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且富含特色的民间戏曲艺术.我国南北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许多内容、形式各不相同的皮影戏,至今还存在着许多风格迥异的流派.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