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3-6岁是人的智力高速发展时期,将艺术领域的音乐和美术融合在一起,创建一种新型的幼儿艺术教育模式,使音乐与美术教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要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在发展幼儿创造力和表现力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艺术领域 音乐 美术 融合 共建
在以往的很长时间内,幼儿音乐与美术教育是两门独立的艺术课程,体现在许多幼儿园安排课程时音乐、美术互不联系,于是产生一种现象:一节音乐课,兴奋有余而形象感染不足,而一节美术课则静谧有余而活泼气氛欠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地把音乐、美术同划为“艺术”领域,使之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基本思想和原则:两者都能激发幼儿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两者都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两者都是幼儿的精神创造活动,同为发挥幼儿创造力的最佳载体。既然音乐与美术有如此多的共同点,我们为何不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新的艺术活动形式呢? 音美融合的课程模式为此应运而生。
音美融合的课程模式是以音乐活动(或美术活动)为主线,将绘画、雕塑、舞蹈、戏曲、音乐、歌曲、语言等艺术学科综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并将艺术表现的内容、情感、形式、风格融为一体,创造一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方法鲜活的的教学形式,引导幼儿在艺术能力上得到升华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觉得应从以下点入手。
一、关注音美融合中的情感体验
艺术活动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如果将音乐和美术一起,就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美术为主线的活动中相应地引用音乐,会给整个过程渲染一种与绘画主题相应的情感,营造相应的情感氛围,创设相应的意境,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感情。
如绘画活动《天鹅》中,教师把柴可夫斯基的名曲《天鹅湖》作为背景音乐,贯穿于整个活动的每一分钟。柔婉优美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把活动中的每一个人带进了古老而美丽的传说: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在云层中游移出没,在静静的天鹅湖畔栖息着美丽、高贵的白天鹅,时而展翅而飞,时而浮于水面,如此美丽的画面闪现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这种优雅氛围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
二、将音乐与线条融汇交通
线条是最幼稚的造型语汇,所有儿童的第一笔绘画都是有线条来表现的。线条又是最高级的造型语汇,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道出了线条的本质在于它的情感意味,即表达画家的精微感觉和细腻的情绪。
线是绘画作品中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由于线条的变化才会有不同的画面。线是视觉的艺术,而音乐则是听觉的艺术,两者的有机结合会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画面中线的语言、线的灵魂,线是有生命力的,不同的音乐可以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线条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感。
如小班活动《多彩的曲线》:活动中幼儿首先欣赏两段节奏快慢不同的乐曲,并为这两段音乐创编彩带舞动作,观察彩带在两段音乐中不同的形状,用笔记录下来,幼儿想象彩带的形状像什么,接着幼儿一边随音乐跳彩带舞,一边讲讲由这些动作想象到的故事,最后让幼儿随着这两段不同性质的音乐大胆地、自由地表现各种曲线(画曲线)。在这个活动中,彩带舞成了音乐和曲线之间的纽带,彩带在不同音乐中的变化也就是不同性质音乐中线条的表现。节奏快时,手部动作快,产生较为小而密集的曲线;节奏慢时手部动作随之较慢,则产生幅度大的曲线,加之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这些曲线变成了太阳、云朵、小鸟、海浪,海螺,水草等,美妙无比。
又如欣赏名画《梦》、《哭泣的女人》,我们一同配以音乐《江河水》、《小夜曲》共同欣赏。悲苦的音乐《江河水》配以作品《哭泣的女人》,恬美的音乐《小夜曲》配以作品《梦》。在这基础上,我们结合音乐与幼儿一起来分析两幅画中线条的表现手法,作品《梦》所采用的是弧线、曲线则与柔和、舒缓的音乐相对应;作品《哭泣的女人》采用的是折线、直线、三角线则与悲苦、凄凉的音乐相对应。让儿童从小就接触经典,开阔眼界,有利于他们能更加敏感地感知和选择线,并自觉地流露到写生中去。
三、把握音乐与色彩的感觉
在一幅好的幼儿美术作品中,颜色的选配是非常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到幼儿作品的效果。如果颜色选配不当,即使再好的内容,也将黯然失色。
音乐与美术作品同能给人以感觉,人类的各种感觉把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通感,音乐同样能通过感觉与色彩达成共鸣。
如意愿画《音乐》:我准备了许多的颜料,让幼儿欣赏各种不同感觉的音乐:喜庆的《欢庆锣鼓》、《金蛇狂舞》,悲凉的《二泉映月》、细腻流畅的《茉莉花》,雄壮有力的《西班牙斗牛曲》……随后让幼儿说说每段音乐的不同感受,并提问如果让你把这段音乐用颜色来表示,你选什么颜色?为什么?最后幼儿在音乐声中凭着自己对乐曲的不同感受选择了相应的颜料。活动中,孩子们用红、橙来表现喜庆;用灰、黑、蓝来表现悲苦;用粉色表现柔美;用纯色表现明快……音乐让孩子感受到色彩的冷暖、色彩的明暗、色彩的对比。在活动中音乐与色彩的感觉是相通的,它们给人们的感觉在孩子们的画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激发音乐与绘画中的想象
在现代绘画作品如:毕加索、马蒂斯、夏加尔、蒙可、达利等大师的作品中,都有着像孩童天真稚趣的心,他们用自由自在的手法去表现自己的绘画构思,他们的画风很浪漫,让幼儿的思维在那诗一般的画面中自由地驰骋,也可以鼓励幼儿在模仿、游戏当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活跃他们的思路。
想象是幼儿创造性自我表现的基础,没有一件事物能够像音乐带给我们如此广阔的想象空间,因为对同一音乐,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不同的理解,就会产生一百种不同的奇特的想象。孩子们在音乐中大胆想象,他们可以超越常理和常规,也能超越时空,迈越古今,能让河水倒流、时间倒转,使各种常理常规重新变换。
《野蜂飞舞》是一首情绪欢快。节奏简练的小品。原作者是俄罗斯著名音乐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这首曲子是他的歌剧《萨尔丹沙皇的故事》中的幕间曲,音乐描写的是王子变成了一只野蜂,不停地飞舞,追叮他所厌恶的人。让孩子欣赏这首有趣的曲子,并把自己对曲子的感受画下来,是启发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又一良机。在欣赏歌曲之前,老师给孩子们每人发了纸和笔,让他们边听边画,把自己真实的感受画下来。乐曲一开始就是节奏鲜明、旋律时高时低、快如流水的音乐,孩子们一下子就给吸引住了。有的孩子拿着笔点着头,随音乐摆动着;有的孩子却一动不动地思考着什么。音乐开始了许久,孩子们才渐渐下笔,老师并没有给孩子太多的指导。只是提醒他们画出来的画没有错与对,只要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画下来就可以了,看谁画得最特别、最有趣。当欣赏完后。老师让孩子们互相交流一下。有的在两个小孩头顶上画了几个很大很大的雷电,表示要下雨了;有的画的是很多很多的波浪线表示岩浆;有的画的是下了一场很恐怖的台风雨;有的画的是海啸,就要淹到房子了……他们每个人想出来的情景都不一样,但却跟曲子所表现出来的快、急、变化有着相同的感受。音乐欣赏活动启发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孩子对乐曲的理解更为深刻,创造想象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音乐想象画《狮子王》中,我首先让幼儿欣赏乐曲《狮王进行曲》,音乐犹如兴奋的语言,对幼儿有极大的感染力,让幼儿在欣赏作品的同时结合音乐来想象在森林中发生的有关狮子王的故事,音乐中不同乐器演奏的不同旋律,演绎着由众多小动物围绕狮子王而展开的灰谐故事。在这基础上让幼儿进行创作绘画狮子王,情节、形态各异,形似拙劣实则奇妙。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幼儿的绘画,虽然同一题材,但画面和色彩各不相同,有的画得工整、细致;有的画得大胆、粗放;有的娴静,有的活泼。初看画面有些“乱”,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会惊奇地发现齐白石、毕加索、夏加尔等大师的影子蓄含在画面当中,表现在作品中有的奔放快畅发挥他们个性处的优点,并成功地体现到作品中去,使他们的画具有一种个性美,就会看到他们每一笔都会那么有神有生命力,他们的毫不造作,自然而自由,有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音美相融的课程模式,使我们不禁想到黑格尔在《美学》中一段言简意赅的话:“音乐和绘画都有密切的亲族关系,部分地由于在这两门艺术里内心生活的表现都占较大的比重,现在的艺术教学,在材料处理方面,绘画可以越过边境进入音乐的领域。”美术与音乐虽然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它们都受到共同的艺术规律的制约,因此它们之间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点。任何一位从事某一种艺术专业的人,都因该注意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关系,这样才能把艺术探索的步伐渗透到事物本质的深处去,在艺术的教育大海洋里触类旁通,相得益彰,取精用弘,以最好的艺术成就贡献给一代代幼苗。
【关键词】艺术领域 音乐 美术 融合 共建
在以往的很长时间内,幼儿音乐与美术教育是两门独立的艺术课程,体现在许多幼儿园安排课程时音乐、美术互不联系,于是产生一种现象:一节音乐课,兴奋有余而形象感染不足,而一节美术课则静谧有余而活泼气氛欠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地把音乐、美术同划为“艺术”领域,使之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基本思想和原则:两者都能激发幼儿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两者都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两者都是幼儿的精神创造活动,同为发挥幼儿创造力的最佳载体。既然音乐与美术有如此多的共同点,我们为何不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新的艺术活动形式呢? 音美融合的课程模式为此应运而生。
音美融合的课程模式是以音乐活动(或美术活动)为主线,将绘画、雕塑、舞蹈、戏曲、音乐、歌曲、语言等艺术学科综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并将艺术表现的内容、情感、形式、风格融为一体,创造一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方法鲜活的的教学形式,引导幼儿在艺术能力上得到升华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觉得应从以下点入手。
一、关注音美融合中的情感体验
艺术活动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如果将音乐和美术一起,就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美术为主线的活动中相应地引用音乐,会给整个过程渲染一种与绘画主题相应的情感,营造相应的情感氛围,创设相应的意境,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感情。
如绘画活动《天鹅》中,教师把柴可夫斯基的名曲《天鹅湖》作为背景音乐,贯穿于整个活动的每一分钟。柔婉优美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把活动中的每一个人带进了古老而美丽的传说: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在云层中游移出没,在静静的天鹅湖畔栖息着美丽、高贵的白天鹅,时而展翅而飞,时而浮于水面,如此美丽的画面闪现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这种优雅氛围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
二、将音乐与线条融汇交通
线条是最幼稚的造型语汇,所有儿童的第一笔绘画都是有线条来表现的。线条又是最高级的造型语汇,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道出了线条的本质在于它的情感意味,即表达画家的精微感觉和细腻的情绪。
线是绘画作品中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由于线条的变化才会有不同的画面。线是视觉的艺术,而音乐则是听觉的艺术,两者的有机结合会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画面中线的语言、线的灵魂,线是有生命力的,不同的音乐可以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线条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感。
如小班活动《多彩的曲线》:活动中幼儿首先欣赏两段节奏快慢不同的乐曲,并为这两段音乐创编彩带舞动作,观察彩带在两段音乐中不同的形状,用笔记录下来,幼儿想象彩带的形状像什么,接着幼儿一边随音乐跳彩带舞,一边讲讲由这些动作想象到的故事,最后让幼儿随着这两段不同性质的音乐大胆地、自由地表现各种曲线(画曲线)。在这个活动中,彩带舞成了音乐和曲线之间的纽带,彩带在不同音乐中的变化也就是不同性质音乐中线条的表现。节奏快时,手部动作快,产生较为小而密集的曲线;节奏慢时手部动作随之较慢,则产生幅度大的曲线,加之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这些曲线变成了太阳、云朵、小鸟、海浪,海螺,水草等,美妙无比。
又如欣赏名画《梦》、《哭泣的女人》,我们一同配以音乐《江河水》、《小夜曲》共同欣赏。悲苦的音乐《江河水》配以作品《哭泣的女人》,恬美的音乐《小夜曲》配以作品《梦》。在这基础上,我们结合音乐与幼儿一起来分析两幅画中线条的表现手法,作品《梦》所采用的是弧线、曲线则与柔和、舒缓的音乐相对应;作品《哭泣的女人》采用的是折线、直线、三角线则与悲苦、凄凉的音乐相对应。让儿童从小就接触经典,开阔眼界,有利于他们能更加敏感地感知和选择线,并自觉地流露到写生中去。
三、把握音乐与色彩的感觉
在一幅好的幼儿美术作品中,颜色的选配是非常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到幼儿作品的效果。如果颜色选配不当,即使再好的内容,也将黯然失色。
音乐与美术作品同能给人以感觉,人类的各种感觉把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通感,音乐同样能通过感觉与色彩达成共鸣。
如意愿画《音乐》:我准备了许多的颜料,让幼儿欣赏各种不同感觉的音乐:喜庆的《欢庆锣鼓》、《金蛇狂舞》,悲凉的《二泉映月》、细腻流畅的《茉莉花》,雄壮有力的《西班牙斗牛曲》……随后让幼儿说说每段音乐的不同感受,并提问如果让你把这段音乐用颜色来表示,你选什么颜色?为什么?最后幼儿在音乐声中凭着自己对乐曲的不同感受选择了相应的颜料。活动中,孩子们用红、橙来表现喜庆;用灰、黑、蓝来表现悲苦;用粉色表现柔美;用纯色表现明快……音乐让孩子感受到色彩的冷暖、色彩的明暗、色彩的对比。在活动中音乐与色彩的感觉是相通的,它们给人们的感觉在孩子们的画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激发音乐与绘画中的想象
在现代绘画作品如:毕加索、马蒂斯、夏加尔、蒙可、达利等大师的作品中,都有着像孩童天真稚趣的心,他们用自由自在的手法去表现自己的绘画构思,他们的画风很浪漫,让幼儿的思维在那诗一般的画面中自由地驰骋,也可以鼓励幼儿在模仿、游戏当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活跃他们的思路。
想象是幼儿创造性自我表现的基础,没有一件事物能够像音乐带给我们如此广阔的想象空间,因为对同一音乐,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不同的理解,就会产生一百种不同的奇特的想象。孩子们在音乐中大胆想象,他们可以超越常理和常规,也能超越时空,迈越古今,能让河水倒流、时间倒转,使各种常理常规重新变换。
《野蜂飞舞》是一首情绪欢快。节奏简练的小品。原作者是俄罗斯著名音乐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这首曲子是他的歌剧《萨尔丹沙皇的故事》中的幕间曲,音乐描写的是王子变成了一只野蜂,不停地飞舞,追叮他所厌恶的人。让孩子欣赏这首有趣的曲子,并把自己对曲子的感受画下来,是启发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又一良机。在欣赏歌曲之前,老师给孩子们每人发了纸和笔,让他们边听边画,把自己真实的感受画下来。乐曲一开始就是节奏鲜明、旋律时高时低、快如流水的音乐,孩子们一下子就给吸引住了。有的孩子拿着笔点着头,随音乐摆动着;有的孩子却一动不动地思考着什么。音乐开始了许久,孩子们才渐渐下笔,老师并没有给孩子太多的指导。只是提醒他们画出来的画没有错与对,只要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画下来就可以了,看谁画得最特别、最有趣。当欣赏完后。老师让孩子们互相交流一下。有的在两个小孩头顶上画了几个很大很大的雷电,表示要下雨了;有的画的是很多很多的波浪线表示岩浆;有的画的是下了一场很恐怖的台风雨;有的画的是海啸,就要淹到房子了……他们每个人想出来的情景都不一样,但却跟曲子所表现出来的快、急、变化有着相同的感受。音乐欣赏活动启发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孩子对乐曲的理解更为深刻,创造想象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音乐想象画《狮子王》中,我首先让幼儿欣赏乐曲《狮王进行曲》,音乐犹如兴奋的语言,对幼儿有极大的感染力,让幼儿在欣赏作品的同时结合音乐来想象在森林中发生的有关狮子王的故事,音乐中不同乐器演奏的不同旋律,演绎着由众多小动物围绕狮子王而展开的灰谐故事。在这基础上让幼儿进行创作绘画狮子王,情节、形态各异,形似拙劣实则奇妙。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幼儿的绘画,虽然同一题材,但画面和色彩各不相同,有的画得工整、细致;有的画得大胆、粗放;有的娴静,有的活泼。初看画面有些“乱”,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会惊奇地发现齐白石、毕加索、夏加尔等大师的影子蓄含在画面当中,表现在作品中有的奔放快畅发挥他们个性处的优点,并成功地体现到作品中去,使他们的画具有一种个性美,就会看到他们每一笔都会那么有神有生命力,他们的毫不造作,自然而自由,有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音美相融的课程模式,使我们不禁想到黑格尔在《美学》中一段言简意赅的话:“音乐和绘画都有密切的亲族关系,部分地由于在这两门艺术里内心生活的表现都占较大的比重,现在的艺术教学,在材料处理方面,绘画可以越过边境进入音乐的领域。”美术与音乐虽然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它们都受到共同的艺术规律的制约,因此它们之间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点。任何一位从事某一种艺术专业的人,都因该注意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关系,这样才能把艺术探索的步伐渗透到事物本质的深处去,在艺术的教育大海洋里触类旁通,相得益彰,取精用弘,以最好的艺术成就贡献给一代代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