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认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数学源于生活并终将实践于生活中,所以数学教学也必然离不开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同生活紧密相连,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习得知识,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生活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更加要求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使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具体化,从而准确掌握并能合理应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时,要对数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进行深入挖掘,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讲解知识。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来学习,更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所具有的趣味性、逻辑性以及形象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益,有助于营造高效的教学课堂。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课堂教学活动以导入为开端,导入的效果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包括学习兴趣、情感激发、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注意力等,继而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给小学数学提出的要求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对导入进行生活化设计,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引导,这样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可信度,还能让学生对数学内容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浓厚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例如某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数一数”的内容时,让学生将双手伸出来,数一数自己一只手有多少根手指、双手共有多少根手指。学生通过实物查数,发现自己一只手有五根手指,两只手有十根手指。采用这种与实际紧密联系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对于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寻求答案,产生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感受,可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主动探索,在生活中学习,提高学习热情。
二、课堂教学情境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减少新知识给学生带来的陌生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降低了知识习得的难度。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基于生活的视角,营造这样的教学情境:小明的妈妈手里有个苹果,她将苹果分为一大一小两半给小明和弟弟,小明和弟弟都很喜欢苹果,都想要吃大的一半。无论谁吃到较小的一半,都会比较生气,觉得妈妈的分配有失公平。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小明妈妈应该怎样分,才能让小明和弟弟都觉得公平呢?”学生会说:“两半苹果一样大,就是公平的。”教师可以继续提问:“两半的苹果还能称其为一个苹果吗?”借此,教师就可以引入分数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们认识二分之一概念。情景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分数的概念。
在教授学生“第几”和“几”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晨间会操时的队形进行排队站列,向同学提问:“一队有多少人?从自己的前方开始数,自己站在第几位?从自己所在队列的后方开始数,自己站在第几位?”排队的形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继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第几”与“几”的概念进行区分与联系。通过这种模式进行情景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帮助他们准确了解数学知识,还能将所学知识正确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兴趣,促使他们在处理生活问题时,能够形成数学思维,有效运用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践、游戏以及实物演示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创建,帮助学生在具象化事物中习得数学知识。
三、教材教学知识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还要帮其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学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思考并解决数学问题,习得数学知识。教材知识的生活化,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基本图形知识时,教师可以只对图形的形状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具体说出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存在形式。学生通过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可以发现很多生活实物中都体现了不同的数学图形。
采用这种回归生活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再受到教材的束缚。从生活中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积极思考,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知识回归生活是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的关键环节。
四、训练习题生活化
课堂练习是教师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测的重要方式,也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方式。习题训练是数学教学中重要而又枯燥的内容,所以教学生活化离不开训练习题的生活化。生活化的习题更能给学生亲切感和熟悉感。例如在教学简便算法时,教师可以设计出一道等式:186-98=186-100+2。很多同学会无法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情境假设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如:“小明和爸爸去商场买东西,爸爸手里有186元钱,爸爸买了一袋面,价格为98元,结账时,爸爸拿了100元付账,收银员找给小明爸爸2元钱,即186-100+2。”通过这种联系实际的方式,可以将抽象化的数学练习,用具体的生活实际展现给学生,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用生活经验掌握数学概念,还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理论,从而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
在教学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体育课时都喜欢做什么运动?”这样,学生在体育课时便会注意观察周边同学的情况,开始初步接触信息收集与整理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探索出信息收集与整理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 五、教学语言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不断进行沟通。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成果会受到教师教学语言的影响。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抽象化的数学理论与概念具体化,从而帮助其准确了解与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传授教材内容,要告知学生知识概念与理论的背景、来源,让学生对数据间的联系有着明确的认知,才能促使学生对数学题意进行准确理解。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具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密切相连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授过程中,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确保学生对其所教授的知识能够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小学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认知特点以及身心特征等进行深入了解,设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语言,实现教学语言的生动化、形象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难懂的知识进行详细了解,方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生分辨“<”与“>”时,教师可以用数字进行举例:8>6。教师可以问学生:“是8比6大,还是6比8大?”学生会说8比6大,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符号开口处所朝着的方向,便是较大的一方。这样便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区分开“<”与“>”两个符号的含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收集数学信息。同时,教师也要避免单方向学生灌输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进行搜索。小学数学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形成一定的认知之后,便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巨大的积极性,继而在实际生活中紧密联系数学知识,不断进行数学信息搜集、观察、提问、猜测、验证等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巩固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之中。将小学数学进行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对数学世界产生极大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在实际生活中不断进行数学思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现教学导入、教学情境、习题讲解、教学语言的生活化,并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并在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与责任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会娟.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J].群文天地,2013,(02).
[2]鄢 茹.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01).
[3]刘瑞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全面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进程[J].学周刊,2013,(19).
[5]闫明权.小学数学教学要生活化[J].求知导刊,2014,(10).[6]刘景会,许桂芝.小学数学与生活的巧妙联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
[7]刘志敏.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2).
[8]李满仓.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2).(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生活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更加要求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使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具体化,从而准确掌握并能合理应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时,要对数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进行深入挖掘,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讲解知识。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来学习,更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所具有的趣味性、逻辑性以及形象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益,有助于营造高效的教学课堂。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课堂教学活动以导入为开端,导入的效果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包括学习兴趣、情感激发、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注意力等,继而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给小学数学提出的要求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对导入进行生活化设计,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引导,这样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可信度,还能让学生对数学内容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浓厚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例如某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数一数”的内容时,让学生将双手伸出来,数一数自己一只手有多少根手指、双手共有多少根手指。学生通过实物查数,发现自己一只手有五根手指,两只手有十根手指。采用这种与实际紧密联系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对于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寻求答案,产生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感受,可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主动探索,在生活中学习,提高学习热情。
二、课堂教学情境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减少新知识给学生带来的陌生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降低了知识习得的难度。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基于生活的视角,营造这样的教学情境:小明的妈妈手里有个苹果,她将苹果分为一大一小两半给小明和弟弟,小明和弟弟都很喜欢苹果,都想要吃大的一半。无论谁吃到较小的一半,都会比较生气,觉得妈妈的分配有失公平。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小明妈妈应该怎样分,才能让小明和弟弟都觉得公平呢?”学生会说:“两半苹果一样大,就是公平的。”教师可以继续提问:“两半的苹果还能称其为一个苹果吗?”借此,教师就可以引入分数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们认识二分之一概念。情景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分数的概念。
在教授学生“第几”和“几”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晨间会操时的队形进行排队站列,向同学提问:“一队有多少人?从自己的前方开始数,自己站在第几位?从自己所在队列的后方开始数,自己站在第几位?”排队的形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继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第几”与“几”的概念进行区分与联系。通过这种模式进行情景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帮助他们准确了解数学知识,还能将所学知识正确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兴趣,促使他们在处理生活问题时,能够形成数学思维,有效运用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践、游戏以及实物演示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创建,帮助学生在具象化事物中习得数学知识。
三、教材教学知识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还要帮其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学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思考并解决数学问题,习得数学知识。教材知识的生活化,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基本图形知识时,教师可以只对图形的形状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具体说出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存在形式。学生通过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可以发现很多生活实物中都体现了不同的数学图形。
采用这种回归生活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再受到教材的束缚。从生活中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积极思考,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知识回归生活是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的关键环节。
四、训练习题生活化
课堂练习是教师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测的重要方式,也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方式。习题训练是数学教学中重要而又枯燥的内容,所以教学生活化离不开训练习题的生活化。生活化的习题更能给学生亲切感和熟悉感。例如在教学简便算法时,教师可以设计出一道等式:186-98=186-100+2。很多同学会无法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情境假设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如:“小明和爸爸去商场买东西,爸爸手里有186元钱,爸爸买了一袋面,价格为98元,结账时,爸爸拿了100元付账,收银员找给小明爸爸2元钱,即186-100+2。”通过这种联系实际的方式,可以将抽象化的数学练习,用具体的生活实际展现给学生,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用生活经验掌握数学概念,还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理论,从而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
在教学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体育课时都喜欢做什么运动?”这样,学生在体育课时便会注意观察周边同学的情况,开始初步接触信息收集与整理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探索出信息收集与整理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 五、教学语言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不断进行沟通。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成果会受到教师教学语言的影响。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抽象化的数学理论与概念具体化,从而帮助其准确了解与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传授教材内容,要告知学生知识概念与理论的背景、来源,让学生对数据间的联系有着明确的认知,才能促使学生对数学题意进行准确理解。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具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密切相连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授过程中,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确保学生对其所教授的知识能够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小学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认知特点以及身心特征等进行深入了解,设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语言,实现教学语言的生动化、形象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难懂的知识进行详细了解,方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生分辨“<”与“>”时,教师可以用数字进行举例:8>6。教师可以问学生:“是8比6大,还是6比8大?”学生会说8比6大,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符号开口处所朝着的方向,便是较大的一方。这样便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区分开“<”与“>”两个符号的含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收集数学信息。同时,教师也要避免单方向学生灌输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进行搜索。小学数学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形成一定的认知之后,便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巨大的积极性,继而在实际生活中紧密联系数学知识,不断进行数学信息搜集、观察、提问、猜测、验证等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巩固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之中。将小学数学进行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对数学世界产生极大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在实际生活中不断进行数学思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现教学导入、教学情境、习题讲解、教学语言的生活化,并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并在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与责任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会娟.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J].群文天地,2013,(02).
[2]鄢 茹.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01).
[3]刘瑞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全面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进程[J].学周刊,2013,(19).
[5]闫明权.小学数学教学要生活化[J].求知导刊,2014,(10).[6]刘景会,许桂芝.小学数学与生活的巧妙联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
[7]刘志敏.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2).
[8]李满仓.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2).(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