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门类,它的创作和表演都是肩负着传达美感和独特的情感、思想等重任。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情感作为不可或缺的元素成为舞蹈创作者不可忽略的一大主题,也成为衡量舞蹈作品是否具有生命力,是否成功的一把标尺。
关键词舞蹈创作 情感 不可或缺
中图分类号:J7文献标识码:A
如果说艺术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以满足人类审美需要的一种活动,那么任何一种艺术显然都无法离开情感的融入与展现。文学需要作家对整个人类社会乃至宇宙时空的审美感觉,音乐需要作曲家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时空的独特感受和情感倾诉,而舞蹈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八大艺术种类之一,作为一种形神合一的艺术门类,它的创作自然也离不开情感乃至心理的多重作用。事实上,作为一种在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身心交流的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舞蹈往往离不开音乐的伴奏,同时往往也离不开其它道具的多元辅助作用。而这一切无疑都是建立在舞蹈传达美感与感情的功用基础上的。《毛诗? 大序》中提出:“……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芭蕾舞剧的奠基人诺维尔也说:“人类的感情达到语言不足于表达的程度,舞蹈就会大大奏效,……作为人类感情顶峰的喊叫,也已显得不够。于是,喊叫被动作所取代。”这些理论说明了舞蹈艺术是人类抒情的最高形式。
1 舞蹈创作与情感表达
所谓舞蹈,用《现代汉语词典》的一般定义,即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可以表现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一般用音乐伴奏。”①显然,这种解释一方面讲舞蹈的动作要素揭示了出来,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它是一种有赖于生活积累而又不乏思想和情感的艺术样式。动作、情感等成了构成舞蹈艺术精粹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事实上,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懂得舞蹈艺术能够带给人精神层面的享受,表达欢乐等情感。汉代的焦赣在《易林·讼之中孚》一书中就曾说,“谢恩拜德,舞蹈欣跃,欢乐受福。” 指明了舞蹈表达恩情、展现欢乐情感的功用。因此,融入情感、表达情感便成了舞蹈创作的重要要求。舞蹈艺术工作者在创作舞蹈作品的时候无不将特定的情感融入在舞蹈作品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所谓情感,是一种“对外界刺激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②因此,舞蹈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和演出过程中,能否表达喜欢、愤怒、悲伤、恐惧乃至爱慕等情感已经成了衡量它创作成败的最重要标准之一。事实上,我国很早就有这种足以表现人类各种情感的舞蹈创作经验和舞蹈创作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中国舞蹈艺术融合了包括书法、绘画、音乐等其它诸多艺术样式,成就了中国舞蹈艺术独特的成就和精华。这一切,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飞舞,庄严的建筑也有飞檐表现着舞姿。中国艺术上这种善于运用舞蹈形式,辩证地结合着虚和实,这种独特的创造手法也贯穿在各种艺术里面,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③看过《千手观音》这个舞蹈的人都难以忘怀这个舞蹈带给人的视觉冲击,精神震撼和情感享受。而挖掘这种审美效果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千手观音》表演者们生动的表情、灵动多变的动作所傳达出来的那种娴静、安宁而又无比高贵的感情。另一方面则离不开《千手观音》创作者们对自身情感的注入和融汇。这种感情,超越了佛教梵音的空灵清澈,将观众引入一种人生与宇宙相融合的和谐完美的精神境界之中,从而也使作者、表演者和观众之间最大程度地达到了艺术美的创造与传承的统一面上来。
著名舞蹈教育家吕艺生则认为,“ 舞蹈自身的发展让舞蹈家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有灵魂的肉体,舞蹈艺术品既是舞者运动着的肉体生命,而且同时也是运动着的精神生命。舞蹈的本体不仅不仅是一个物理实在,更有着精神世界的深层内涵。”④显然,他的这段论述进一步说明了舞蹈创作一方面必须能够展现舞蹈者的肢体动作,借助于其自身的肢体表演传达对艺术和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对感情的融合和驾驭来传达舞蹈艺术所带给人的美感和情感。其实,任何一种艺术门类要想达到生动鲜活的表达效果,必须要有情感的融入,否则所有的艺术都是“死”的艺术;否则,所有的音乐、舞蹈,都只能是百无一用、毫无欣赏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死亡的“艺术”。因而,舞蹈的创作,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考虑感情的融入程度和融入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舞蹈这门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每一个人的人生而又高于生活、高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也只有这样,观众才能在舞蹈作品被创作出来之后真正领略到艺术的魅力和舞蹈的价值,也只有这样,观众才能在舞蹈美感和情感的熏陶之下真正融入舞蹈艺术的内部和本质中去。事实上,不独舞蹈,任何一种艺术样式在表演的时候,都无法离开必要的语言、动作或声音等表达方式,但是更重要的却是对一种情感的灌输、传达和交流。艺术的本真不仅是美,更是一种传达和享受,一种交流和互动。缺乏了必要的动作、语言、情感,艺术便无法展现其精彩和美感,而缺乏了必须的情感要素,艺术便无可避免的成了行尸走肉,成了“哑剧”,让人无法真正体味到鲜活的生命及其所表现的艺术价值和美感。艺术也从而失去了其最终的表达能力。
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除了柴可夫斯基本人对音乐等艺术样式的深刻理解,显然还离不可这位艺术天才本身所固有的强烈的艺术感觉、艺术情感。柴可夫斯基生于19世纪中期的俄罗斯,是俄罗斯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几乎是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古典”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时而流露出热烈奔放、狂放不羁的情感,时而展现出温婉细腻的格调,在高山激流和深涧小溪之间来回奔腾。这种看似矛盾实则在他身上得到最好统一的艺术特征实际上是他独特个性特征的一个展现和寄托。柴可夫斯基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感情及其多变、情绪极其敏感的艺术家,他的一生,就是在这几种交替变化甚至同时发生的情感的寄托下来不断创造出经典的艺术作品来的。四幕芭蕾舞剧《天鹅湖》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在这部舞剧中,他融入了巨大的情感,将俄罗斯民族古老的神话传说和自己丰富的感情结合起来,从来给芭蕾舞剧《天鹅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活力。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那种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的情感。他在《天鹅湖》创作中所流露出来的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又充满激情的感情无疑都给《天鹅湖》提供了成为经典的最大可能。因而,在演出之后,这部作品立刻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经典。
2 小结
事实上,当一部充满着感情,洋溢着生命力和美感的舞蹈作品被创作出来的时候,舞蹈演员只要善于借助各种外在条件,融入个人情感,相信总能将舞蹈作品的美感巧妙的传达出来。那么,对创作者而言,要想在学习和工作中培养一种真正合适的舞蹈情,从而达到形与神的交流,身与心的沟通便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功。朱光潜就曾说:“艺术家见到一种意境或是感到一种情趣,一定要使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也能感到这种情趣,心里才能安顿,所以他才能把它表现出来,传达给旁人。”
总之,在舞蹈中,肢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直接支撑和展现,情感则是舞蹈艺术的基础。在舞蹈创作中不仅要注重舞蹈动作等的选择、编排,还要注重合适的舞蹈情感、生活情感、人生情感的注入。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舞蹈作品来。
注释
①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④吕艺生.舞蹈学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9.
关键词舞蹈创作 情感 不可或缺
中图分类号:J7文献标识码:A
如果说艺术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以满足人类审美需要的一种活动,那么任何一种艺术显然都无法离开情感的融入与展现。文学需要作家对整个人类社会乃至宇宙时空的审美感觉,音乐需要作曲家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时空的独特感受和情感倾诉,而舞蹈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八大艺术种类之一,作为一种形神合一的艺术门类,它的创作自然也离不开情感乃至心理的多重作用。事实上,作为一种在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身心交流的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舞蹈往往离不开音乐的伴奏,同时往往也离不开其它道具的多元辅助作用。而这一切无疑都是建立在舞蹈传达美感与感情的功用基础上的。《毛诗? 大序》中提出:“……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芭蕾舞剧的奠基人诺维尔也说:“人类的感情达到语言不足于表达的程度,舞蹈就会大大奏效,……作为人类感情顶峰的喊叫,也已显得不够。于是,喊叫被动作所取代。”这些理论说明了舞蹈艺术是人类抒情的最高形式。
1 舞蹈创作与情感表达
所谓舞蹈,用《现代汉语词典》的一般定义,即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可以表现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一般用音乐伴奏。”①显然,这种解释一方面讲舞蹈的动作要素揭示了出来,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它是一种有赖于生活积累而又不乏思想和情感的艺术样式。动作、情感等成了构成舞蹈艺术精粹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事实上,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懂得舞蹈艺术能够带给人精神层面的享受,表达欢乐等情感。汉代的焦赣在《易林·讼之中孚》一书中就曾说,“谢恩拜德,舞蹈欣跃,欢乐受福。” 指明了舞蹈表达恩情、展现欢乐情感的功用。因此,融入情感、表达情感便成了舞蹈创作的重要要求。舞蹈艺术工作者在创作舞蹈作品的时候无不将特定的情感融入在舞蹈作品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所谓情感,是一种“对外界刺激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②因此,舞蹈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和演出过程中,能否表达喜欢、愤怒、悲伤、恐惧乃至爱慕等情感已经成了衡量它创作成败的最重要标准之一。事实上,我国很早就有这种足以表现人类各种情感的舞蹈创作经验和舞蹈创作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中国舞蹈艺术融合了包括书法、绘画、音乐等其它诸多艺术样式,成就了中国舞蹈艺术独特的成就和精华。这一切,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飞舞,庄严的建筑也有飞檐表现着舞姿。中国艺术上这种善于运用舞蹈形式,辩证地结合着虚和实,这种独特的创造手法也贯穿在各种艺术里面,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③看过《千手观音》这个舞蹈的人都难以忘怀这个舞蹈带给人的视觉冲击,精神震撼和情感享受。而挖掘这种审美效果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千手观音》表演者们生动的表情、灵动多变的动作所傳达出来的那种娴静、安宁而又无比高贵的感情。另一方面则离不开《千手观音》创作者们对自身情感的注入和融汇。这种感情,超越了佛教梵音的空灵清澈,将观众引入一种人生与宇宙相融合的和谐完美的精神境界之中,从而也使作者、表演者和观众之间最大程度地达到了艺术美的创造与传承的统一面上来。
著名舞蹈教育家吕艺生则认为,“ 舞蹈自身的发展让舞蹈家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有灵魂的肉体,舞蹈艺术品既是舞者运动着的肉体生命,而且同时也是运动着的精神生命。舞蹈的本体不仅不仅是一个物理实在,更有着精神世界的深层内涵。”④显然,他的这段论述进一步说明了舞蹈创作一方面必须能够展现舞蹈者的肢体动作,借助于其自身的肢体表演传达对艺术和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对感情的融合和驾驭来传达舞蹈艺术所带给人的美感和情感。其实,任何一种艺术门类要想达到生动鲜活的表达效果,必须要有情感的融入,否则所有的艺术都是“死”的艺术;否则,所有的音乐、舞蹈,都只能是百无一用、毫无欣赏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死亡的“艺术”。因而,舞蹈的创作,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考虑感情的融入程度和融入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舞蹈这门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每一个人的人生而又高于生活、高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也只有这样,观众才能在舞蹈作品被创作出来之后真正领略到艺术的魅力和舞蹈的价值,也只有这样,观众才能在舞蹈美感和情感的熏陶之下真正融入舞蹈艺术的内部和本质中去。事实上,不独舞蹈,任何一种艺术样式在表演的时候,都无法离开必要的语言、动作或声音等表达方式,但是更重要的却是对一种情感的灌输、传达和交流。艺术的本真不仅是美,更是一种传达和享受,一种交流和互动。缺乏了必要的动作、语言、情感,艺术便无法展现其精彩和美感,而缺乏了必须的情感要素,艺术便无可避免的成了行尸走肉,成了“哑剧”,让人无法真正体味到鲜活的生命及其所表现的艺术价值和美感。艺术也从而失去了其最终的表达能力。
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除了柴可夫斯基本人对音乐等艺术样式的深刻理解,显然还离不可这位艺术天才本身所固有的强烈的艺术感觉、艺术情感。柴可夫斯基生于19世纪中期的俄罗斯,是俄罗斯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几乎是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古典”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时而流露出热烈奔放、狂放不羁的情感,时而展现出温婉细腻的格调,在高山激流和深涧小溪之间来回奔腾。这种看似矛盾实则在他身上得到最好统一的艺术特征实际上是他独特个性特征的一个展现和寄托。柴可夫斯基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感情及其多变、情绪极其敏感的艺术家,他的一生,就是在这几种交替变化甚至同时发生的情感的寄托下来不断创造出经典的艺术作品来的。四幕芭蕾舞剧《天鹅湖》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在这部舞剧中,他融入了巨大的情感,将俄罗斯民族古老的神话传说和自己丰富的感情结合起来,从来给芭蕾舞剧《天鹅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活力。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那种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的情感。他在《天鹅湖》创作中所流露出来的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又充满激情的感情无疑都给《天鹅湖》提供了成为经典的最大可能。因而,在演出之后,这部作品立刻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经典。
2 小结
事实上,当一部充满着感情,洋溢着生命力和美感的舞蹈作品被创作出来的时候,舞蹈演员只要善于借助各种外在条件,融入个人情感,相信总能将舞蹈作品的美感巧妙的传达出来。那么,对创作者而言,要想在学习和工作中培养一种真正合适的舞蹈情,从而达到形与神的交流,身与心的沟通便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功。朱光潜就曾说:“艺术家见到一种意境或是感到一种情趣,一定要使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也能感到这种情趣,心里才能安顿,所以他才能把它表现出来,传达给旁人。”
总之,在舞蹈中,肢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直接支撑和展现,情感则是舞蹈艺术的基础。在舞蹈创作中不仅要注重舞蹈动作等的选择、编排,还要注重合适的舞蹈情感、生活情感、人生情感的注入。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舞蹈作品来。
注释
①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④吕艺生.舞蹈学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