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初中物理“问题导学”策略内涵是:以提出和解决问题为基本教学环节,强化问题解决过程和完成确定的教学目标,立足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并提升其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经长期教学实践研究,归纳出运用“问题导学”策略关键:一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三是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引导学生拓展延伸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导学”策略;内涵;实践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意思是: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基石。物理教学是科学教育的一部分,整个物理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问题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问题导学”。而“问题导学”的“导”尤为显得重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所以教师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 “问题导学”策略的内涵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导学”策略是联系一定教学目标,针对一定生活情境或实验事实,以有效问题的发现与甄别为起点,以教师的精确讲解、实验情境的验证与追问以及样例示范为推动,并借助变式练习、拓展练习和同伴互助、个性化辅导等活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落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意义建构,提升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思维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初中物理“问题导学”策略是以提出和解决问题为基本教学环节,强化问题解决过程和完成确定的教学目标,立足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并提升其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问题导学”策略在实施过程中,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1)在教学活动上,主要依靠教师来组织进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活动的有效性,重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功能。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借助教师的组织进行积极的思考并针对自己的问题实施学习活动。(2)在教学方法上,以问题情境创设为切入点,以有效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为主线,以教师精确的讲授、示范和学生练习为主,重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为中心,以师生合作探究、学生同伴互助、个性化辅导等方式配合讲授。(3)在教学过程中,更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认识问题情境出发,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展开,注重追问,把握教学节奏给学生留反省时间,并以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促进学生发现和解决自己在应用知识、迁移方法过程中的新问题。意义接受和意义建构是教学的中心一环,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问题导学”策略的实践
2.1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 “发现提出问题”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學中许多教师为了所谓的“节省时间”,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
科学探究的问题应该是学生自己需要的问题,也就是学生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不应该是老师强加于学生的。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创设一个好的物理情境,一个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够让学生在物理情境中走向生活,引发共鸣,从而走向问题。
案例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见过菜场上卖菜的人使用杆秤来称菜吗?有些不法的商贩会通过一些手段来达到短斤缺量赚黑心钱的目的,如果是你被斩了,你是否知道呢?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议论纷纷。他们不约而同的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小贩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呢?”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被激发了。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用实际的杆秤演示给学生看:称同一个物体的质量,用两个质量不同的秤砣去称量。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请两位学生配合一起实验,结果学生们发现用质量小的秤砣称出的物体质量大。学生们恍然大悟:小贩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谋取黑心钱的。紧接着,学生们又有了新的问题:“为什么用质量小的秤砣称出的物体的质量大呢?”学生们探究的欲望再一次被激发了。在接下来的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研究中,学生们探究情绪高涨。可见教师设计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物理情境,并能适时地进行必要的引导,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情境中,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如问题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也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同时可以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
2.2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学生发现提出了问题,怎样解决?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当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发现提出问题后,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引导学生寻找、收集资料,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组织学生讨论猜想、主题探究活动等。
为了能让学生满怀兴奋与激情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有层次的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土壤,问题是教学的心脏,问题的有效产生和发现往往认为是高质量教学的逻辑生长点 。有了教师预设的问题作为引导,学生们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能收到不同的效果。有时学生们还会有新的问题产生,教师一定不能否定或马虎应对,而是应该抓住时机鼓励和积极引导学生或帮助学生一起探究解决问题。这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赞赏,更是一次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 案例2:在 “物质密度”教学中,学生知道:水和酒精可由气味鉴别,铜块和铝块可由颜色鉴别。接下来,教师拿出两块颜色相同物体(涂了白漆),告诉学生是铜块和铝块,请学生来鉴别。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进行了猜想,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有学生提出用质量来鉴别,理由是铜的质量比铝的大。这时教师让学生测量桌上铜块和铝块的质量,结果否定了上述猜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发现:应该保持两物体的体积相同。物体质量不仅和构成它的物质有关,而且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这时教师作必要的引导:1)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2)提出问题:①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②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是否相等?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别探究。同时提出以下问题:①为了研究上述猜想,你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②需要什么材料?③如何利用它们测量需要的量?各组同学相互交流各自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形成合作学习的群体,相互启发,合作设计解决问题的框架和思路,并把自己小组研究的情况介绍给其他小组,再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质疑和咨询,在各小组交换意见之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共同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最后各小组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适当进行点拨评价,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1)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不变量(即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一般不相同,质量与体积之比一般不相等。综合(1)(2)可知: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一定的,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进而得出密度的定义和密度的公式。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自主探索、交流、自由发表见解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生成的过程,自主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3 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物理学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发展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更应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利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于社会。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例如引导学生安装一些简单的电路,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等;怎样计算家用电器的耗电量;在学校里,怎样做到安全用电,对课本上的实验怎样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进行改进,在生活中怎样改进家庭中的燃具,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大气污染等等。
2.4 引导学生拓展延伸问题
新知识点形成以后,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使知识得以迁移、发展的拓展延伸性的问题,它是课堂教学最后环节设置的起点或问题悬念,目的是使学生的课内解题兴趣转化为课外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产生“言有尽,意无穷”之感,并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心境状态。这类问题的最终目的在于促成课内向课外的无限延伸。
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选定一两个迁移和发展点,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深层次的方法和思路。这一环节,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拓展延伸性问题的设置实质上也是鼓励教师上一堂“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课,让课堂上的“学会”延伸为课外的“乐学”和“会学”,并為下次课作好教学链接。
例如“内能”教学中,在结束本节课前,围绕课堂所学内容及已有知识,教师出示这样一个问题:若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则物体温度是否一定升高?问题一出来,学生们便积极思考,各抒己见起来。可见学生的求知欲又一次被激发了,此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的纷纷议论中结束这节课了。
3 结语
总之,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激发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让学生自由地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勇于提出猜想,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其在人生价值、情感、智能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让每名同学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不但在目前学会如何学习,更要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原亮.高中物理“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6-7.
[2]李春阳 黄河清.“问题导学”下的探究课教学模式〔J〕.广西教育,2011(7):12-15.
[3]吴志明.课堂提问:演绎精彩的师生对话浅[J].中国教育学刊,2010(12):73-74.
[4]叶根弟.浅谈中学物理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2(6):2-5.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导学”策略;内涵;实践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意思是: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基石。物理教学是科学教育的一部分,整个物理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问题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问题导学”。而“问题导学”的“导”尤为显得重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所以教师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 “问题导学”策略的内涵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导学”策略是联系一定教学目标,针对一定生活情境或实验事实,以有效问题的发现与甄别为起点,以教师的精确讲解、实验情境的验证与追问以及样例示范为推动,并借助变式练习、拓展练习和同伴互助、个性化辅导等活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落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意义建构,提升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思维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初中物理“问题导学”策略是以提出和解决问题为基本教学环节,强化问题解决过程和完成确定的教学目标,立足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并提升其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问题导学”策略在实施过程中,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1)在教学活动上,主要依靠教师来组织进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活动的有效性,重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功能。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借助教师的组织进行积极的思考并针对自己的问题实施学习活动。(2)在教学方法上,以问题情境创设为切入点,以有效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为主线,以教师精确的讲授、示范和学生练习为主,重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为中心,以师生合作探究、学生同伴互助、个性化辅导等方式配合讲授。(3)在教学过程中,更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认识问题情境出发,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展开,注重追问,把握教学节奏给学生留反省时间,并以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促进学生发现和解决自己在应用知识、迁移方法过程中的新问题。意义接受和意义建构是教学的中心一环,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问题导学”策略的实践
2.1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 “发现提出问题”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學中许多教师为了所谓的“节省时间”,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
科学探究的问题应该是学生自己需要的问题,也就是学生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不应该是老师强加于学生的。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创设一个好的物理情境,一个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够让学生在物理情境中走向生活,引发共鸣,从而走向问题。
案例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见过菜场上卖菜的人使用杆秤来称菜吗?有些不法的商贩会通过一些手段来达到短斤缺量赚黑心钱的目的,如果是你被斩了,你是否知道呢?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议论纷纷。他们不约而同的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小贩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呢?”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被激发了。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用实际的杆秤演示给学生看:称同一个物体的质量,用两个质量不同的秤砣去称量。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请两位学生配合一起实验,结果学生们发现用质量小的秤砣称出的物体质量大。学生们恍然大悟:小贩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谋取黑心钱的。紧接着,学生们又有了新的问题:“为什么用质量小的秤砣称出的物体的质量大呢?”学生们探究的欲望再一次被激发了。在接下来的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研究中,学生们探究情绪高涨。可见教师设计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物理情境,并能适时地进行必要的引导,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情境中,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如问题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也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同时可以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
2.2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学生发现提出了问题,怎样解决?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当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发现提出问题后,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引导学生寻找、收集资料,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组织学生讨论猜想、主题探究活动等。
为了能让学生满怀兴奋与激情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有层次的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土壤,问题是教学的心脏,问题的有效产生和发现往往认为是高质量教学的逻辑生长点 。有了教师预设的问题作为引导,学生们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能收到不同的效果。有时学生们还会有新的问题产生,教师一定不能否定或马虎应对,而是应该抓住时机鼓励和积极引导学生或帮助学生一起探究解决问题。这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赞赏,更是一次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 案例2:在 “物质密度”教学中,学生知道:水和酒精可由气味鉴别,铜块和铝块可由颜色鉴别。接下来,教师拿出两块颜色相同物体(涂了白漆),告诉学生是铜块和铝块,请学生来鉴别。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进行了猜想,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有学生提出用质量来鉴别,理由是铜的质量比铝的大。这时教师让学生测量桌上铜块和铝块的质量,结果否定了上述猜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发现:应该保持两物体的体积相同。物体质量不仅和构成它的物质有关,而且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这时教师作必要的引导:1)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2)提出问题:①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②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是否相等?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别探究。同时提出以下问题:①为了研究上述猜想,你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②需要什么材料?③如何利用它们测量需要的量?各组同学相互交流各自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形成合作学习的群体,相互启发,合作设计解决问题的框架和思路,并把自己小组研究的情况介绍给其他小组,再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质疑和咨询,在各小组交换意见之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共同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最后各小组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适当进行点拨评价,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1)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不变量(即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一般不相同,质量与体积之比一般不相等。综合(1)(2)可知: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一定的,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进而得出密度的定义和密度的公式。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自主探索、交流、自由发表见解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生成的过程,自主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3 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物理学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发展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更应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利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于社会。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例如引导学生安装一些简单的电路,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等;怎样计算家用电器的耗电量;在学校里,怎样做到安全用电,对课本上的实验怎样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进行改进,在生活中怎样改进家庭中的燃具,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大气污染等等。
2.4 引导学生拓展延伸问题
新知识点形成以后,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使知识得以迁移、发展的拓展延伸性的问题,它是课堂教学最后环节设置的起点或问题悬念,目的是使学生的课内解题兴趣转化为课外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产生“言有尽,意无穷”之感,并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心境状态。这类问题的最终目的在于促成课内向课外的无限延伸。
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选定一两个迁移和发展点,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深层次的方法和思路。这一环节,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拓展延伸性问题的设置实质上也是鼓励教师上一堂“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课,让课堂上的“学会”延伸为课外的“乐学”和“会学”,并為下次课作好教学链接。
例如“内能”教学中,在结束本节课前,围绕课堂所学内容及已有知识,教师出示这样一个问题:若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则物体温度是否一定升高?问题一出来,学生们便积极思考,各抒己见起来。可见学生的求知欲又一次被激发了,此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的纷纷议论中结束这节课了。
3 结语
总之,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激发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让学生自由地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勇于提出猜想,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其在人生价值、情感、智能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让每名同学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不但在目前学会如何学习,更要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原亮.高中物理“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6-7.
[2]李春阳 黄河清.“问题导学”下的探究课教学模式〔J〕.广西教育,2011(7):12-15.
[3]吴志明.课堂提问:演绎精彩的师生对话浅[J].中国教育学刊,2010(12):73-74.
[4]叶根弟.浅谈中学物理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