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诵读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系统工程,也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为学生成长奠基的文化之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经典诵读”又称“读经”“中西文化导读”或“古诗文诵读”。它是倡导利用13岁以前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以夯实文化修养基础,健全儿童的人格、道德和智慧,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自从新疆昌吉市第八小学开展了经典诵读进课堂活动之后,学校充分利用了经典诗文短小精悍、内容丰富、易抄写等特点,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了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达到了相辅相成、良性循环的目的。
在读中营造气氛,激发语文兴趣
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学生读得多了,自然会“腹有诗书气自华”。每天早午读各10分钟,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诵读古诗,教室里书声琅琅,学生们情绪激昂,形成了课堂上浓厚的文学氛围,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不仅使学生积累了知识,还激发、培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如让学生吟咏背诵《弟子规》《三字经》,使学生耳濡目染圣贤智慧思想的同时,潜移默化其气质,长期的诵读熏习,养成了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同时,经常诵读经典诗文,能让学生感受文字的节奏,培养语感。好文章诵读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不知不觉变成学生自己能力的一部分。长期的诵读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学生的心智,使学生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克服了胆怯心理,增加了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在写中加深理解,灵巧运用诗词
“多读胸中藏汇,勤写笔下生花”,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诗词本,及时记载下自己课内外诵读的古诗文,写下读古诗文的感想、受到的启发,同时,学生也可将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意境配上图画,也可以改写成现代诗文,配上现代诗画。
如学习了《西湖·夜行黄沙道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讲述田园生活的宁静优美、丰收的喜悦,引导学生写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再画出诗句中的场景。
如学习了《清平乐·村居》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通过讲述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表现了生活的乐趣。首先引导学生写出感受,再画出诗中的场景,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古诗的含义。
又如在学习了古诗《秋思》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用上积累的古诗词、格言警句或精美句段。有的学生在写到诗人张籍怀念故乡时引用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有的学生在写到张籍给父母写信时引用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通过语言训练,孩子们能够在习作中引经据典,逐渐做到了学以致用。
在活动中积累知识,培养语感节奏
诵读是对古诗的整体欣赏、品味的过程,而表演古诗则是进一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感受古诗的情景美。在古诗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孩子们利用四人小组合作,把古诗编演成情景剧,当堂排、练、演,通过表演,孩子们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如学习了《清明》这首诗,课堂上三四个孩子分成一组,设计剧情,编写了台词,其中有:(甲)“小孩,打扰了,借问一下,这里附近有酒馆吗?”(乙):“回先生的话,那边的杏花村边就有一家。”如学习了《清平乐·村居》这首古诗,孩子们四人小组编写的台词中有:(甲)“那满头白发的老爷爷、老奶奶是谁家的呀?”(乙):“那是一对白发的老夫妻,刚刚喝了点酒,正在聊天呢。”通过情景剧的表演,同学们对古诗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积累了知识,培养了语感。
积极参加学校每年组织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背成诵。《沁园春》的大气、《水调歌头》的舒缓……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表达了对经典诗文的理解和感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古诗文的熏陶和感染。
家校配合促进经典诵读。孩子的成长是家校共同教育的问题。为了取得家长配合,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向家长介绍经典诵读的教育意义和实施方法。有的家庭中购置了古诗文的书籍、影像资料,和孩子一起读背古诗词;有的家庭开展了亲子赛诗会、游戏、亲子阅读等多种诵读活动。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们学习背诵古诗文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孩子们兴趣浓厚,成果丰硕。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生命线,我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曾诞生了数以万计的杰出诗人,创作出数以百万计的优秀诗篇,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魂。古诗文诵读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的系统工程,也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培育民族自豪感,为学生成长奠基的文化之旅。让学生与经典为师,以圣贤为友,在与上下古今大师的对话中变得高雅而高尚,为学生的生命底色撑起一片诗意的天地。为当下的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沃土,为语文教育的未来指引了路径。总之,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广泛积累知识,灵活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思想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精神健康成长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单位:新疆昌吉市第八小学)
在读中营造气氛,激发语文兴趣
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学生读得多了,自然会“腹有诗书气自华”。每天早午读各10分钟,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诵读古诗,教室里书声琅琅,学生们情绪激昂,形成了课堂上浓厚的文学氛围,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不仅使学生积累了知识,还激发、培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如让学生吟咏背诵《弟子规》《三字经》,使学生耳濡目染圣贤智慧思想的同时,潜移默化其气质,长期的诵读熏习,养成了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同时,经常诵读经典诗文,能让学生感受文字的节奏,培养语感。好文章诵读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不知不觉变成学生自己能力的一部分。长期的诵读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学生的心智,使学生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克服了胆怯心理,增加了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在写中加深理解,灵巧运用诗词
“多读胸中藏汇,勤写笔下生花”,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诗词本,及时记载下自己课内外诵读的古诗文,写下读古诗文的感想、受到的启发,同时,学生也可将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意境配上图画,也可以改写成现代诗文,配上现代诗画。
如学习了《西湖·夜行黄沙道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讲述田园生活的宁静优美、丰收的喜悦,引导学生写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再画出诗句中的场景。
如学习了《清平乐·村居》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通过讲述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表现了生活的乐趣。首先引导学生写出感受,再画出诗中的场景,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古诗的含义。
又如在学习了古诗《秋思》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用上积累的古诗词、格言警句或精美句段。有的学生在写到诗人张籍怀念故乡时引用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有的学生在写到张籍给父母写信时引用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通过语言训练,孩子们能够在习作中引经据典,逐渐做到了学以致用。
在活动中积累知识,培养语感节奏
诵读是对古诗的整体欣赏、品味的过程,而表演古诗则是进一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感受古诗的情景美。在古诗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孩子们利用四人小组合作,把古诗编演成情景剧,当堂排、练、演,通过表演,孩子们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如学习了《清明》这首诗,课堂上三四个孩子分成一组,设计剧情,编写了台词,其中有:(甲)“小孩,打扰了,借问一下,这里附近有酒馆吗?”(乙):“回先生的话,那边的杏花村边就有一家。”如学习了《清平乐·村居》这首古诗,孩子们四人小组编写的台词中有:(甲)“那满头白发的老爷爷、老奶奶是谁家的呀?”(乙):“那是一对白发的老夫妻,刚刚喝了点酒,正在聊天呢。”通过情景剧的表演,同学们对古诗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积累了知识,培养了语感。
积极参加学校每年组织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背成诵。《沁园春》的大气、《水调歌头》的舒缓……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表达了对经典诗文的理解和感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古诗文的熏陶和感染。
家校配合促进经典诵读。孩子的成长是家校共同教育的问题。为了取得家长配合,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向家长介绍经典诵读的教育意义和实施方法。有的家庭中购置了古诗文的书籍、影像资料,和孩子一起读背古诗词;有的家庭开展了亲子赛诗会、游戏、亲子阅读等多种诵读活动。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们学习背诵古诗文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孩子们兴趣浓厚,成果丰硕。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生命线,我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曾诞生了数以万计的杰出诗人,创作出数以百万计的优秀诗篇,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魂。古诗文诵读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的系统工程,也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培育民族自豪感,为学生成长奠基的文化之旅。让学生与经典为师,以圣贤为友,在与上下古今大师的对话中变得高雅而高尚,为学生的生命底色撑起一片诗意的天地。为当下的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沃土,为语文教育的未来指引了路径。总之,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广泛积累知识,灵活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思想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精神健康成长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单位:新疆昌吉市第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