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打造历史高效课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历史高效课堂的打造,谈谈笔者的认识。
一、加深理解,明确方向
高效课堂应该是由师生共同构建的。课堂上,教师适时点拨、恰当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努力思考,从而营造出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尽管人们对高效课堂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但有几个共同特征是任何一堂高效历史课都应该具备的: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其次,通过学习积累知识,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再次,落实“三维”目标,转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最后,高效课堂还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应逐步开放,允许学生发出不同声音。
二、加强合作,共同构建
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组织小组合作、互助探究,既有成果展示、自测互评,又有思维拓展、师生质疑。展示可以是口头展示、黑板展示,也可以通过小组展示和全班展示。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三动”,即“心动”“手动”“口动”,也就是说,学生要及时跟随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随时动手记录笔记,还能把所思、所记表达出来。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效率可实现最大化。
2.巧设情境,精心设问
教学过程中,逐渐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满堂灌”形式。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巧设情境,精心设问”的原则,努力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融入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材料精心设问,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经过教学实践,笔者把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总结为:真实、连贯、简练、有针对性。问题的设计也要坚持因材料而设、有连续性、与活动相联系的原则。
3.重视赏识,勤于激励
课堂评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我们都可以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找到适当的激励机制。一个好的评价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应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课堂上的口头表扬到作业中的批语,从课堂活动中的鼓励到考试后的评价,处处都有激励的影子。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适当的激励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无形中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4.张扬个性,鼓励创新
当前,加强集体备课的呼声很大,但对教师的个性要求反而不甚重视。集体备课固然重要,但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真正把集体备课的内容展示给学生的还是教师。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表现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一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上应该具备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个性。事实证明,一个有个性、有激情的教师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促进教学相长。正所谓:三尺小讲台,人生大舞台;我的地盘我做主,尽情演绎精彩人生。
5.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教学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的,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师生交流。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通过倾听,让学生感受到关注和理解,使学生在肯定自己价值的同时,增强表达的勇气;其次,合理运用肢体语言,用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暗示。此外,教师也要在课外时间经常和学生交流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后顾之忧。
6.积极开展多种活动
努力开发利用校本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让学生办历史手抄报、成立历史兴趣小组、举行历史演讲比赛、历史知识竞赛、组织专题辩论会、撰写历史小论文等。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提高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落实新课标对历史教学的要求。
(作者单位:江西省湖口县第二中学)
一、加深理解,明确方向
高效课堂应该是由师生共同构建的。课堂上,教师适时点拨、恰当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努力思考,从而营造出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尽管人们对高效课堂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但有几个共同特征是任何一堂高效历史课都应该具备的: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其次,通过学习积累知识,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再次,落实“三维”目标,转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最后,高效课堂还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应逐步开放,允许学生发出不同声音。
二、加强合作,共同构建
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组织小组合作、互助探究,既有成果展示、自测互评,又有思维拓展、师生质疑。展示可以是口头展示、黑板展示,也可以通过小组展示和全班展示。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三动”,即“心动”“手动”“口动”,也就是说,学生要及时跟随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随时动手记录笔记,还能把所思、所记表达出来。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效率可实现最大化。
2.巧设情境,精心设问
教学过程中,逐渐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满堂灌”形式。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巧设情境,精心设问”的原则,努力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融入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材料精心设问,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经过教学实践,笔者把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总结为:真实、连贯、简练、有针对性。问题的设计也要坚持因材料而设、有连续性、与活动相联系的原则。
3.重视赏识,勤于激励
课堂评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我们都可以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找到适当的激励机制。一个好的评价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应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课堂上的口头表扬到作业中的批语,从课堂活动中的鼓励到考试后的评价,处处都有激励的影子。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适当的激励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无形中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4.张扬个性,鼓励创新
当前,加强集体备课的呼声很大,但对教师的个性要求反而不甚重视。集体备课固然重要,但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真正把集体备课的内容展示给学生的还是教师。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表现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一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上应该具备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个性。事实证明,一个有个性、有激情的教师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促进教学相长。正所谓:三尺小讲台,人生大舞台;我的地盘我做主,尽情演绎精彩人生。
5.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教学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的,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师生交流。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通过倾听,让学生感受到关注和理解,使学生在肯定自己价值的同时,增强表达的勇气;其次,合理运用肢体语言,用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暗示。此外,教师也要在课外时间经常和学生交流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后顾之忧。
6.积极开展多种活动
努力开发利用校本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让学生办历史手抄报、成立历史兴趣小组、举行历史演讲比赛、历史知识竞赛、组织专题辩论会、撰写历史小论文等。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提高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落实新课标对历史教学的要求。
(作者单位:江西省湖口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