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量的测量及物理学的本质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ky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测量科学.[1]物理学家们首先创造出合适的物理量作为研究工具,然后通过对物理量的测量去找出规律或与事先假定的物理理论所预测的值去比较.这是物理学最核心的内容,也是物理学的本质.[2]
  2015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卷第22题(以下简称浙江卷第22题)的图2给学生展示了四只电表所显示的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所得到的两组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见图1),要求学生根据这四个示数来计算小灯泡在滑动变阻器调节前后的电阻值.这题贴近实际(表的示数是根据实际拍摄的),考查学生在测量中所表现出来的操作能力(读数和计算),更为重要的是,它强调了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可是,在所给出的权威性参考答案中,[3]笔者认为其在测量和误差理论方面存在问题.如果以此答案为评分标准,势必会导致阅卷中的差错和不公平,更为重要的是,它会使人们对测量原理和物理学的本质产生误解.
  为此,本文将从信息、测量和误差的基本理论着手,通过对浙江卷第22题的参考答案的分析,来阐述物理学作为一门测量科学的本质,从而引起物理课程标准的制订者、物理教材编写者和广大物理教师对测量教学在物理教育中的重要性的关注.
  二、测量是获取信息的过程
  在解释为什么需要测量时,我们通常抱有这样的观念:在测量前这个值是未知的,在测量后这个值是已知的.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首先,在测量前我们对物理量的值并不是一点也不知道.其次,在测量后我们并不知道物理量的真实值.测量值总是一个区间(图2).在用仪器测量前,我们知道这个值是某一较大的区间.在用仪器测量后,我们仍只知道这个值是某一区间,但这个区间比用仪器测量前的要小了.如果用仪器测量后这个区间明显地缩小了,我们说这是一个好的测量;如果这个区间只缩小了一点点,我们说这是一个不好的测量,或不精密的测量.
  人本身也是一个测量工具,人通过感官来“估计”也是一种测量,也能获得信息.物理学虽然是一门定量科学,但它并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物理学家并不能确定某个物理量的真实值,而只能借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根据他们的判断能力来缩小物理量的测量值的区间,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
  根据这一考虑,我们可以来定义一个表征对量X测量的好坏的数,这个数就是测量前后的两个区间的比值,即.
  由于H表示在测量中所获得的信息量,所以它的单位为信息量的单位.这个量告诉我们,在测量中,物理量的值的信息量增加了多少比特(bit).比如,在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时,假定在用仪器测量前我们用肉眼测出这支笔的长度不会小于10cm,也不会大于20cm.用尺子测量后我们知道这支笔的长度在10.5cm和10.6cm之间.我们来计算在用尺子测量这支铅笔的长度中所获得的信息量:
  而在权威发布的参考答案中所给出的不是一个区间,而是四个值:0.10A、0.24A、0.27V和2.00V. 显然,如果学生的答案落在上述区间内,我们应认为其答案是对的.尤其是对于第4只表的读数(即U1的测量值),参考答案给出了“0.27V”.如果学生读出0.25V、0.26V或0.28V是否会被认为是错的呢?
  四、误差传播是有规律的
  在现行教材中,普遍把测量值跟被测物理量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作误差(error).[6]根据前面所述,真实值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能测得的总是一个区间.误差包括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和偶然误差(random error),而系统误差又包括仪器误差、理论(方法)误差和个人误差.在某次直接测量中,我们可以根据测量仪器的精确度知道此仪器所导致的仪器误差.比如,在用上面所提到的四只表测量时,仅由这些表所产生的绝对误差分别为δI1=δI2= 0.01A,δU1=δU2=0.05V.   这里所指的绝对误差,其实就是某一测量值的不确定范围的一半(uncertainty).它不同于对同一物理量的两个测量值之间的差异(discrepancy)(图3).因此,对某个量多次测量后,可以用其平均值来代表所有测量值.测量次数越多,这个平均值与任何一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会越小.然而,不管测量次数有多少,最后只能用一个值(平均值)来代表这个量的测量值.
  根据相应的公式通过对直接测量值的计算得到某一物理量的值,这一过程叫作间接测量.直接测量值的误差会在计算过程中进一步传播,并产生新的误差,这一过程叫作误差传播(error propagation).对于不同的计算公式,误差传播的规律是不同的.下面是几个常用的误差传播公式:
  而参考答案中所给出的R1和R2的值分别为(2.7±0.1)Ω和(8.3±0.1)Ω.显然,参考答案的作者没有用误差传播公式来计算这两个间接测量值,而随意地在±号后面定了0.1这个数.这将给考生带来一定的不公正性.尽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并不要求给学生讲误差传播知识,但作为参考答案中的间接测量值,还是要根据误差传播公式来计算的.
  五、结束语
  物理学是一门测量科学.物理学家们通过对物理量的测量来获取信息.对任何物理量的测量值都是一个区间.测量值的区间是我们不断探索的空间.我们建议,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应增加信息学的内容(建议将信息学的内容和振动与波的知识合在一起),应强调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适当增加测量的原理、误差分析等知识.这是学生理解物理学本质所必需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SEARS F W, ZEMANSKY M W, YOUNG H D. University Physics[M].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76:1.
  [2] ROBERTS D. Errors, discrepancies, and the nature of physics[J]. The Phys. Teach, 1983(3):155-160.
  [3] 2015年浙江省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理科综合)[J].浙江考试,2015(12):17.
  [4] HERRMANN F. 波动与信息[M].陈敏华,改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9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1-52,63-67.
  [6] 张维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98.
  [7] HERRMANN F.物理学的历史负担[M].陈敏华,编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6-8.
其他文献
倾诉:希望 倾听:鹏修哥哥    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学习非常紧张,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他—— 一个我在网上认识的男生……  那时我刚中考完,因为考得还不错,可以顺利地升入高中,所以那段时间,我整天逛街、听音乐、上网,以此来犒劳自己中考那段没日没夜的努力。一天,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和我一样刚考完试的人,不过他是刚参加完高考,已经被兰州理工大学录取了。他不俗的谈吐、稳重的性格很快就吸引了我。我们
摘 要:在中考化学复习阶段,设计并开发出一套完整的进阶类微课能有效解决复习课时紧张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两大困境,也能破解初中化学微课“中看不中用”的尴尬境地。以一节市级公开课为例,建构了进阶类微课个别化学习的一般模型与分层教学中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型,有效提升中考的复习效率,真正落实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关键词:学习进阶;分层教学;初中化学;复习微课;化学计算  一、 问题提出  (一) 中考化学复习
摘要: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以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微课可采用如下策略:利用微课针对性强的优点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利用微课使用方便的优点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利用微课生动形象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课堂教学  微课,又称“微课程”,最早由美国学者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提出。它指的是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
摘 要:“热点评论”具有“新”“奇”“争”“议”等特点,可用于辅助论述类文章写作教学。教师可以归类整理“热点评论”,并以此为模本引导学生感知其中的理性思维流动过程,再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强化写作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促使他们写出情真理直的论述类文章。   关键词:写作教学;论述类文章;热点评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高中生要“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
这是最后的结局吗?我们的缘要如何继续……    去远方    考试那天天空下着雨,雨很大很大。  一阵长铃结束了考试,我撑着伞走出了考场,试图在考场外拥挤的人群里找到自己熟悉的面孔。不知道她们有没有带伞,会不会淋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陌生的脸,她们呢?!  “冉然!”谁在叫我?转过身,一张熟悉的面孔,是小静。她撑着伞站在不远处向我招手。太好啦,小静带伞了,她没有淋雨。  “嗨!”噢,伞下还站着另外
如果说芬芳的空气和充满着奶油味的巧克力糖是童年里最美最美的时光,那么,海报中这个跑得这么干脆利落的少年,为什么不找一家食品店随便喝上一杯无论是什么果味的饮料或者赖在妈妈的怀里嚷嚷着非要买一双手工定制的新皮鞋?我想,可能是后面有一只恶人家的疯狗在追?或者是他饥饿难忍偷了路边杂货店里刚刚出炉的香肠?  太喜欢这张电影海报了,那个少年跑得义无反顾、从不拖泥带水。电影《雾都孤儿》是根据查理·狄更斯享誉全球
(一)    17岁那年,我开始讨厌回家,虽然那时我正值青春期,横冲直撞如同一个失控的小火车头。但我不想回家,是因为我那争吵日渐凶猛的父母,正计划着要把家搞得瓦解分离,然后再各立门户。   后来他们果然成功了,离婚的第二天,爸爸便去另一个城市出差,时间长达三个月之久。他们临走前都分别给了我一张卡,那里面存着足够我吃香喝辣的钱,他们也给了我大把大把突然出现的自由。   我开始迷恋上网,网络是个纸醉金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创设积极情境,提出恰当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在问题引领下,学生积极思考,在掌握知识和方法的同时,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孕育问题意识,养成数学化思考问题的习惯,感悟数学思想,培养理性思维,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问题情境;理性思维;核心素养  情境教育是基于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实践而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情境教育首倡者李吉林老师提出“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
摘 要:空间观念与时间观念共同构成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2017年历史高考对空间观念的考查具有层次性,涉及记忆、理解和综合分析等多种学习要求,具体包括空间位置的再现、交往轨迹的认知、环境因素的理解、區域差异的分析等。因此,历史教师应重视空间要素和观念的教学,并以连贯而开阔的空间视野设计教学情境,开展针对性教学。  关键词:历史高考;空间观念;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摘 要:高三复习阶段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训练,可以以复习单元的内容为基础,在单元复习中渗透写作能力的锻炼,将单元话题与高考写作相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三复习;单元内容;话题写作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