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若干次的忍耐之后,我终于大发雷霆,将李传智拎到了办公室。这个家伙真的让我无计可施:批评了。鼓励了,说理了,也惩罚了,但他给我的回应依旧是我行我素。这不,今天的课堂小测试中计算仍然是错得一塌糊涂。怎么办?我想到了找他的家长。他不是很惧怕他的家长吗?对。我今天偏要将他的家长请到学校,告他一状,让他的家长好好地“奖励”他。于是我勒令他回家去请家长来,否则停他的课。这时,他惯有的可怜相又表现出来了,赖在办公室死活不走,随便你怎样开导,反正就是一句话:“老师,您不能叫我家长来,我求您了!”但这回我是铁了心,不能总是被他的眼泪迷惑,今天坚决要见到他的家长。事情就这样僵持着,一直到要放晚学,终于还是我让步了,看到他的那副惨相,我的心又一次软了,但就这样放他过去,又不甘心,怎么办?这样岂不是给他觉得老师好糊弄吗?突然,我想到了一个主意,要求他找一个好朋友作担保,担保他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不然那个同学要负连带责任。不一会儿,他找来了他的好友——中队长石健。在讲明了具体的要求之后,石健表示愿意做他的担保人,这让我有点意外,但让我更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过了一会儿,有个学生匆匆跑到办公室来告诉我说:“李传智在教室里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我急忙向教室走去,一路上还在嘀咕:“怎么回事,这回幡然醒悟了吗?”走到他的身边一看,真的哭得很伤心,石健和几名同学正在旁边安慰他。我请他到办公室了解原因。在走去办公室的路上,我扶着他的肩膀问他为什么哭。他好不容易止住了哭,告诉我:“我犯了这么大的错误,石健肯替我担保,我非常感动!我一定要改正缺点来报答他!”原来是为了这个哭!真让我哭笑不得,却也让我感到汗颜:一个少年能包容同学的缺点,挺身而出,为犯错误的同学担保,而我作为一名教师,是不是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太缺少爱心、耐心和方法了呢?李传智同学并不是不知老师对他的关爱,他上课的时候不是经常向你投来敬重的眼神吗?下课的时候不是经常来到你的身边和你黏糊一下吗?“亲其师,信其道”,他没有达到你预设的目标,也许他已经在努力地改变自己,只不过是你老师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耐心;也许他还没下定决心改,只不过是你老师未“情到深处”吧!
这件事让我反思我的教育,学生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而是我给学生们的热度还不够。这让我想起了现今比较流行的“同伴教育”。同伴教育,就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相似经历和年龄的伙伴或群体,在一起分享知识和观念,利用朋友的影响力,在彼此间传播健康向上的思想、知识,以唤起共鸣,促使青少年教育内化,达到润物无声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效果。回想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也经常利用同伴教育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吗?只不过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反映不如那天这么强烈,没有引起自己的足够重视罢了。我无意识的举动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果我加以引导不是更能有效实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了吗?善用同伴教育是实现学校教育的有效方法。有西方学者指出,儿童的大部分知识都得自于同伴。同伴关系能满足儿童对团体归属感的需要,在情感上得到同伴的支持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认识。《知心姐姐》杂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调查:遇到苦恼,孩子最想向谁倾诉?在回答该问题中,选择向“身边朋友”倾诉的,占总人数的22.6%,排在第二位。
于是,我抓住这个契机,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促进每个学生进步。首先,我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谈,掌握学生之间的交往,根据各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家庭居住、心理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情况,征求每个同学的意见把两个同学或几个同学编排成一组,给每个组确定争创的目标及相应的奖惩措施等。其次,在每组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心理、方法的辅导。在活动中,同伴之间难免会因为一些摩擦而产生矛盾,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来解决学生之间的冲突。及时纠正他们傲慢的情绪或自卑的心理,从而保证同伴教育的顺利实施。第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教师要以身垂范,选择愿意接受帮助的同学为自己的“同伴”教育对象,在一定的场合下,示范自己的言行,给其他学生以无声的引导。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不是教师的专利。一个好的教师可以调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来帮助自己的教育。教育的一次失误并不为奇,关键是看你能不能从失误中总结教训,来实现自己的下一次成功。“同伴教育”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课题,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相信会盛开艳丽的教育之花。
这件事让我反思我的教育,学生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而是我给学生们的热度还不够。这让我想起了现今比较流行的“同伴教育”。同伴教育,就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相似经历和年龄的伙伴或群体,在一起分享知识和观念,利用朋友的影响力,在彼此间传播健康向上的思想、知识,以唤起共鸣,促使青少年教育内化,达到润物无声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效果。回想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也经常利用同伴教育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吗?只不过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反映不如那天这么强烈,没有引起自己的足够重视罢了。我无意识的举动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果我加以引导不是更能有效实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了吗?善用同伴教育是实现学校教育的有效方法。有西方学者指出,儿童的大部分知识都得自于同伴。同伴关系能满足儿童对团体归属感的需要,在情感上得到同伴的支持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认识。《知心姐姐》杂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调查:遇到苦恼,孩子最想向谁倾诉?在回答该问题中,选择向“身边朋友”倾诉的,占总人数的22.6%,排在第二位。
于是,我抓住这个契机,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促进每个学生进步。首先,我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谈,掌握学生之间的交往,根据各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家庭居住、心理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情况,征求每个同学的意见把两个同学或几个同学编排成一组,给每个组确定争创的目标及相应的奖惩措施等。其次,在每组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心理、方法的辅导。在活动中,同伴之间难免会因为一些摩擦而产生矛盾,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来解决学生之间的冲突。及时纠正他们傲慢的情绪或自卑的心理,从而保证同伴教育的顺利实施。第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教师要以身垂范,选择愿意接受帮助的同学为自己的“同伴”教育对象,在一定的场合下,示范自己的言行,给其他学生以无声的引导。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不是教师的专利。一个好的教师可以调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来帮助自己的教育。教育的一次失误并不为奇,关键是看你能不能从失误中总结教训,来实现自己的下一次成功。“同伴教育”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课题,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相信会盛开艳丽的教育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