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二次传播作用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ei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暑假期间,全国各个省级卫视相继热播的军旅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被称为是一部真正的励志电视剧,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引发收视狂潮,并且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新浪、百度都开了专门的网页,成为近期影视界一大奇观,网友们纷纷对这部电视剧发表评论。据网友qutianfu-2000统计,在Google搜索页面上,如果你键入“士兵突击”这4个字,搜出的网页结果会高达21万项之多;在百度贴吧上,喜爱《士兵突击》的观众自发地为《士兵突击》建立了专题页面,而且在这个专题建立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点击率就轻松超过1000万;专题上的帖子总数已经超过9万个。由此可见,网络传播对优秀电视剧强大的传播作用,这是电视传播所达不到的。
  我们把电视剧通过电视媒介的播出称为首次传播,把它通过网络的传播称为二次传播。因为网络对电视剧的传播是在电视剧播出之后,广大观众看了以后有很多感想、有话想说才引起了网上热评,从而造成了网络传播的强大攻势,加速了优秀电视剧传播的速度和范围。网络传播除满足受众下载电视剧连续反复观看、提供原著阅读外,有关电视剧本身的评论是其二次传播的重要方面,本文以新浪论坛《士兵突击》评论的内容为例,分析网络传播对优秀电视剧二次传播的作用。
  
  一、归纳主题,传播民族精神,具有价值、行为方面的传播效果
  
  一部电视剧在电视台播出的只是内容,观众只看到人物、情节,至于电视剧的主题是不被关注的,或者被观众感觉到但不能准确表达,电视台有关电视剧讨论的节目很少,即使有,也是演员谈演出过程、拍摄体会、拍摄故事等,有关电视剧主题的内容不多,即使有,也不会反复播出,观众看到的可能性较小,这样网络传播就起到了补充作用。新浪论坛里面大量关于《士兵突击》主题的归纳,给受众很深的印象,收到很好的价值、行为方面的传播效果。
  新浪论坛中关于《士兵突击》主题的归纳主要有两点,而且得到大家的共识,一是“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二是“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的人生理念。这两点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本源,“这种精神使我们的民族从蛮荒走向文明,从弱小走向强大,从满清时的没落走向自强不息。这种精神,也让我们有了诸子百家,有了天下为公,有了在强敌环伺中傲然屹立的勇气(ganze)”。①因为是军事题材的电视剧,这两点也就成了刻画军人和军队的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被称为军魂,“该剧的灵魂就是钢七连的‘不抛弃,不放弃’精神,可贵的是这句话准确命中了我军火与血的历程中所凝练出的人在阵地在精神、战旗不倒精神、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精神、神仙湾哨所精神和最近网上热图在西部大漠风暴中施工战士们所彰显出的那种只能让观者死死咬住牙免得眼泪流出来的精神!这就是新时代的亮剑精神!(rain2008net)”。很多评论同意这一观点,认为这部电视剧演绎出了中国军队的军魂,“军魂、男人魂在这里冉冉升起(1ijian_3290)”、“我们是相信军魂永恒的(奔兔儿)”,军魂,同样源于我们的民族精神。电视剧《士兵突击》传播了我们自古以来的刚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扎根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因此这部电视剧才会受到观众的特别青睐。
  很多网友的评论重复着“不抛弃,不放弃”和“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这两个主题,它像反复出现、频率极高的广告宣传一样,会深深印入受众的心中,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这种效果体现在价值和行为两个方面。
  价值方面的传播效果是指:“信息对受众所具有的理智的、道德的、审美的价值,所具有的健康向上的积极作用,也指信息传播所引起的受众价值体系的变化。世界观、人生观的转变,伦理道德的规范,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都是受众价值体系变化的具体体现。”②网络上的主题讨论首先会引起网友们世界观、人生观的转变,大多数网友同意这一主题,认为影视剧应该传播民族精神,而且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需要这种精神。正像网友adonsh所说的那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里,在这个文化缺失的年代里、在这个人人拜物的年代里,我们太需要这种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宗教,但是让人信仰。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人是信仰缺失的一代,让我们通过这样优秀的作品,来呼唤我们久违的信仰吧”。
  民族精神的传播在行为方面也具有很重要的效果,行为方面的传播效果指“传播者不仅可以改变受众的行为习惯、行为规范,还可以改变其公开行为,使其向传播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③电视剧《士兵突击》传播的“不抛弃,不放弃”和“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的精神,促使很多网友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对待人生、对待生活不抛弃、不放弃,多做有意义的事,度过有意义的一生。
  由此可见,这部电视剧传播的民族精神在行为方面具有巨大的传播效果,而且网络受众多以青少年为主,这就更增大了行为方面传播的意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他们对待生活都是不抛弃、不放弃,如果他们都去做有意义的事,而不是沉浸在没有意义的打牌、游戏、网恋甚至违法犯罪中,那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我们的祖国就会更加强大。因此网友mingmeitt认为,《士兵突击》是中国现时代了不起的年轻人的好教育片。
  
  二、分析人物性格,歌颂人物形象,具有态度、行为方面的传播效果
  
  新浪论坛中的评论有很大一部分是分析剧中人物性格的,使人们在观看电视剧时更能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更深入地体会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进而抒发对剧中人物形象的喜欢、热爱、赞美之情,而且扩展到对整体解放军战士、对整个人民军队的赞美和慨叹之情。这样的传播内容就具有了态度和行为两方面的传播效果。
  论坛中人们最喜欢的、评论最多的人物形象是班长史今,他被网友们誉为“军中之母”,以无私、宽容、坚忍、刚强的品质受到人们的喜爱,对他赞美、歌颂、抒发喜爱感情的文字更是长篇累牍。网友zpwqlsq的帖子是:“史今的善良、慈悲(菩萨心肠)让人心动。那温柔的眼神真叫人柔肠百转,那执著的倔强又让人刮目相看。他为部队无怨无悔、无私无畏地培养新人。”
  态度方面的传播效果是指:“传播活动能够强化或改变人们对社会问题、政治观念的看法和态度,能够引起受众在情感上的起伏变化,也能够强化人们的动机,坚定人们的意志。”④网络评论的这部分内容引发了人们对剧中人物的喜欢、热爱之情,引发了对解放军战士、对人民军队的赞美、热爱之情,使人们在感情上更加喜欢我们的战士、更加喜欢我们的军队,像网友myz1109所写的那样,“他们是最普通的战士,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也许历史上不会留下他们的痕迹,也许他们必须脱下心爱的军装,告别自己心爱的部队,但是他们曾经经历过的一切、曾经付出的一切都会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三、评论电视剧制作特点,具有知识、审美方面的传播效果
  
  新浪论坛中的第三大部分内容是评论这部电视剧的制作特点,分析编剧风格、主题表现、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特点,与其他电视剧对比发表网友的意见、看法,不仅使受众了解这部电视剧的价值、优缺点、增长知识,还能使受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品味剧中创意美、人物美、音乐美、对白美,具有知识、审美方面的传播效果。同时也传达出观众对优秀影视剧的深切的心声,对今后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网友晓枫9940这样分析这部电视剧的特点:“《士兵突击》作为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开了没有女人、没有爱情、没有重量级大腕、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面也能成功,而且是大成功的先河。《士兵突击》追求的是存在于人心最原始、最根本、最真和最纯的东西。这应该是部硬邦邦的男人戏,但正是这群毫不起眼的男人却演绎出了久违的真、善、美,让大半个中国的男女老少为之震撼、为之动容、为之流泪、为之佩服。”
  在人物塑造方面,网友启乐说:“片中对小人物及次要人物的刻画也是相当成功的,白铁军的诙谐乐观,马小帅对钢七连之魂的执著,老马班长在群体环境(四个人)下的惰性和心中不时隐现的原则之间的矛盾纠缠,史今班长对许三多视同己出的呵护与巨大压力下的带兵训练,伍六一对友情被转移的嫉妒、舍己的奉献和自强的精神,高城与袁朗相互映照的出色和骄傲,吴哲的温文尔雅与平常心,许三多的二哥对现实的戏谑调侃……太多太多的角色画,让人如同享受着有着不同口味而协调可口的丰盛大餐。”分析得准确、透彻,使受众深刻理解了这部电视剧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特点,更加喜欢这些人物,得到了精神上的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网络对优秀电视剧的二次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播效果非常明显,不仅气势大、范围广、感情真挚感人,而且便于受众反复阅读,深入体味传播内容的内涵,受到深刻的感染和教育,对于公民素质的提高、对于民族精神的构建、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这一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教育部门和工作者应加强引导,使网络传播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注释:
  ①本文所引网友评论均来自http:bbs.sina.com.cn/zt/w/shibingtuji/index/shtml。
  ②③④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编校:杨彩霞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传媒市场的开放、新技术的运用、新媒体的冲击、资讯时代的到来,中国电视业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电视媒体间的竞争,已经从纯粹的质量竞争,演化为品牌之间的竞争。电视传媒的品牌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具有不可复制性,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因此品牌化经营战略成为电视媒体做大做强、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电视业正在探索的重大课题。  凤凰卫视在塑造媒体形象、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上的成功,
期刊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影响巨大的历史文化现象,在世界移民史上也堪称一大壮举。20世纪初,日俄战争爆发,山东大地黄河泛滥,百年大灾,民不聊生,官匪横行,200万山东父老在谋生无路的情况下,携妻拉儿,背井离乡,走上了悲壮的闯关东之路。他们将山东的孔孟文化及雄厚的人力资源开进了沉睡千年的黑土地,白山黑水间留下了他们百年奋斗的足迹,值得大书特书。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的52集电视
期刊
任永蔚,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新闻采访首席记者,善以敏锐的触角、独特的视点、执着的精神挖掘独家报道。她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新闻部工作以来,多次参与重大新闻报道。西藏“3·14”事件发生后,永蔚赶赴拉萨,发回了独家采访和报道,被国内外主流媒体转发、转载。永蔚在拉萨的报道,又一次显现了她在重大新闻现场“敏锐、独特、执著”的报道风格。    “战地记者”——跑拉萨     “3·14”打砸抢
期刊
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在他的经典著作《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中给宣传下出这样的定义:“宣传是通过操纵表述以期影响人类行为的技巧,这些表述可以采用语言、文字、图画或者音乐的形式进行。”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宣传形式就是广告。广告是指广告主为了推销商品、劳务及观念,在付费的基础上,借助传媒向特定的传播对象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公关是某个社会组织通过传播手段沟通与公众的双向联系,以提高组织自身形象,建立组织信誉。由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对地市报的发展来说,许昌日报社的实践证明,创新更是地市报的出路所在、关键所在、希望所在。地市报必须树立创新意识,确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理念,按照现代报业的发展规律,建立起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适应新形势对报业的要求,否则就会走入死胡同。    创新办报理念,适应报业市场变化    对于地市报来讲,办报理念就是旗帜,它决定了一个报社的定位,决定
期刊
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社论《致读者》,向广大读者宣告了其改版的三方面要求,在全国打响了第二次新闻改革的第一炮。在《人民日报》改版的推动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报纸都纷纷展开了各自的改革,复刊的《文汇报》便是改革中的一朵奇葩。  1956年10月1日,《文汇报》在上海复刊。复刊后的《文汇报》将自己定位为一张社会主义的人民的报纸,并且是知识分子的报纸,新闻必须能够从各方面满
期刊
1993年5月,央视《东方时空·生活空间》开播,开宗明义要构建一部由小人物构成的影像历史,来展示改革开放对小人物的影响。小人物题材的栏目纪录片自此成为电视传播特殊的节目形态,记录当代社会变革下在诸多矛盾和冲突中生存的人群。从昔日创造收视奇迹到如今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小人物题材栏目纪录片创作内容、题材日趋稳定,创作手法日益丰富,优秀作品频现,成为电视艺术节的一个重量级奖项,创作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期刊
新闻摄影有“三只眼”,第一只是镜头,第二只是肉眼,第三只是心灵,即我们常说的“灵魂之眼”。而真正好的新闻摄影作品,是最后那只眼——“第三只眼”抓到的。这是我在2008年3月7日举行的2007年度河南省新闻奖图片类评奖现场发出的感慨。  在评奖现场,满屋子摆着300多幅新闻照片,这些新闻摄影作品来自全省36家报社,既有对重大事件的报道,又有突发新闻;既有重大建设项目,又有民生题材。这么多新闻摄影作品
期刊
电视新闻的平民化就是以平民的视觉发现和报道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以百姓的角度来确定新闻的价值标准,以百姓的认知兴趣、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作为传播内容和中心,力求把普通百姓的工作生活、学习及喜怒哀乐等作为报道的主题,使观众在乐于接受所传播的新闻信息的同时,了解和认同报道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种百姓本位意识的强调,以市民百姓的生活为新闻采编点的做法,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了栏目与民生对象之间的贴身定位,
期刊
3月15日,是《今日消费》四岁生日。  四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很短,一届奥运会的跨度,一切恍如昨日。  《今日消费》总编辑肖振华说,《今日消费》这四年,特别像一位姑娘的大学求学路。欣慰的是,她拿到了大学毕业证。  雅一点的话说,是邻家有女初长成。    四年,她得到了什么    创刊四年,学习四年,探索四年,《今日消费》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  打造了一个品牌。《今日消费》创刊伊始,河南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