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我·自我·超我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如果说,西方的年轻人中没有人不知道盖茨比,则中国年轻人中没有人不知道孙少安。这两个角色所在的作品都对所处时代的年轻人影响深远,甚至可以说影响了好几代人。《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平凡的世界》大致可以说是这两个人物的传记。这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他们都出身贫寒。常言道:英雄不问出处。如果最终的结果是英雄,其出处自然不算是重大因素。但,若是起点相似却归途迥异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而同途
蒸出年馍摆满堂,鸡猪狗兔各登场。  都夸姥姥手靈巧,赢得欢声笑语扬。  新年到,到年忙,挂灯贴对扫亭廊。  窗花剪出红梅艳,还见枝头喜鹊狂。
多伦多的枫 叶梢微泛黄  回旋反转 在风中漫无目的荡着秋千  步履匆匆的行人 鼻尖掠过一丝清凉  慵懒的阳光 撒在柿色羊毛外套上  似煮熟剥开的甜栗 软软糯糯  多少次 在街头的某个路口  被金木樨的若隐若现 袭击嗅觉  穿行在摩天大楼脚下的车水马龙中  猛然被扯回 一个有童年滤镜的  随机记忆  夜雨淅淅沥沥 换季风轻轻捂住耳朵  似被温柔守护着 内心悄然升起的火苗  将此刻的温暖燃至 一個春天
安吉拉·卡特是英国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和解构色彩。《染血之室》是其较为重要的一部短篇,重构了蓝胡子童话的文本,女主人公的自述前后矛盾、半隐半现,邀请读者走入叙述的裂缝之中,体悟表层文本之下的丰富内涵。本文即从不可靠叙述的角度分析《染血之室》的文本,细究主人公的真实形象、卡特所展现的女性主义立场及她对两性关系的理解。  一、不可靠叙述的界定  不可靠叙述是西方叙事理论的重要
摘 要:《红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出爱情悲剧。本文旨在分析《红字》中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人物形象,同时揭示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关键词:女性形象;压迫;反抗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5--01  《红字》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在北美殖民时期,讲述了三个人之间的恋爱悲剧。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嫁给
时光滴滴答答的走过  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  它就是一个最任性的孩子  高兴时  让你记住你想记住的  不高兴时  让你忘掉你想记住的  岁月的痕迹在它的面前苍白无力  任由它抹去或加深  在时光的长河中  我们甚至  连一点浪花都未掀起便消失  我们只能紧紧抓住眼前  感叹的时候  它又任性的从你身边走过  将你抛弃在身后  生活還在继续  遥远的现实的梦想的  如沙滩上的脚印  被浪花慢慢冲洗、
乡下老宅里,长着一棵凌霄,那是多年前母亲亲手栽下的。起初,它纤细而柔弱,颇有几分儿时记忆里母亲那瘦瘦的、高高的样子。它顽强的生命力总是会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一晃几年过去,那棵曾经弱不禁风的凌霄,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顺着枝条的方向努力地伸展着,日渐一日地枝繁叶茂。那一条条枝丫犹如千手观音伸出的长长手臂,悄悄爬上影壁,逐渐形成了一道绿篱。  凌霄,萌芽之时,细小而坚强;绽放之际,热烈而张扬。仿佛冥冥中有
晚风微微  吹皱了如梦般的涟漪  暮色渐渐如谜  华灯初上 姹紫嫣红  刹那间 嫣红了苏州河畔  树底下 影影绰绰的爱恋  撲朔而又玄幻  徜徉在河畔 聆听悠长悠长的禅音  落叶沙沙 飘浮在河面  娉娉袅袅 涉水而来  为了诗和思念 又一次流浪  时光女神 依然风姿绰约  河水清清 荡漾着往事  掬捧着水花 月光在手  撷取一滴清泪 走在幽幽的小路  独自彷徨
“三一律”戏剧创作原则要求在戏剧创作的过程中,对时间、空间和情节这三者给予强烈关注和严格规范,在西方古典主义戏剧创作中盛行。正如布瓦洛在其诗学理论代表作《诗的艺术》中对“三一律”经典的论述:“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结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戏剧创作在当代已经摆脱了“三一律”创作理论至上的枷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禁锢的创作模式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随之出现了文学史上一批有影响力
两列白石板 并肩  站成一个连队 持刀守土  我在野外 在树丛草坪的风里  风行于鳥鸣的清晨  并吹弯了热烘烘的阳光  寂寞的深漂泊在  城市和乡村之间  那漫长而遥远的深涧  孤独正在衰落  如一枚皱褶的紫荆树叶  如头上苍穹里  那弯孤帆远影的残月  如我的心 今日横下来  彻底向你的爱 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