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其果必有其因,由于教育、教学规律的特殊性决定了显现教学效果的长期性,如果我们不能正视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的内在联系,不能及时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某些不足,就会产生这样那样我们所不愿见到的后果,学生学的累,老师教的也累。
【关键词】爱心兴趣 学习主体学习方式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些事实:起始年级时,各班情况差不多,但越到后来,差距就越大;有的老师刚接手的班级习惯、学风都不错,可一段时间下来,就常埋怨学生习惯怎么怎么差、头脑怎么怎么笨;还有的老师反映,有的题目已经讲好多遍了,可学生还是好象第一次见到似的,没有一点思路和头绪……这些事实都说明,如果我们不能正视教学行为与教学结果的内在联系,不能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某些不足,就会产生这样那样我们所不愿见到的后果,学生学的累,老师教的也累。有鉴于此,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浅析教学行为的因果效应,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爱护学生,融洽师生感情。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数学内容本身的抽象性,再加上平时师生交流机会不多,很容易给学生形成古板、严厉的印象,使师生产生情感距离,这显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对于所传授的知识,学生更能认真主动去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
一般说来,如果学生把数学学习取得的成功归功于内部因素,则会使他们感到兴奋、自豪、和充满信心。这些情绪反应将促使他们作出更大的努力,增强学习的动力,由于这种情感,学生才会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正是这种情感在支撑着他们。因此,真正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的逆境中扬帆,而不是伤痕累累!
抓住学习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试想: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呢?没有清醒理智的人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呢?陶醉观众首先得陶醉自己,学生的思维一旦和你协调,那么你的课堂将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便是顺理成章的事。通过实践操作,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了起来,渗透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不知不觉中促进了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把握住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使学习兴趣的培养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突出学习主体,促进思维发展。
数学是思维的结晶,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学习数学需要通过思维去把握,去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没有正确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再加上数学自身的一些特点(比如抽象性),不少学生对数学的本质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从而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常常听到有些同学抱怨说:“老师讲的我都听明白了,怎么一做题就出错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教师经常讲过的内容为什么学生没掌握好?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不是学生的主体在活动。人的学习过程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水平,懂;第二个水平,会;第三个水平,悟。其中第一个水平可以不要主体性,第二个水平必须要有主体性,第三个水平最需要主体性。悟就是学生自己思考的一个过程,有的老师总是想办法代替学生去悟,教学中常常越俎代庖,急功近利,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导致学生似乎是听懂了,而一做题就出错的现象。其实教学活动应该是学生积极参与并不断获得发展的过程,教师应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由于在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看重的是学生想了没有,而不是仅仅重视学生得到的结果或结论,用开放性的命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被不断触发,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层次发展。
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以往教学侧重于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养成学习的依赖性,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对新知识掌握缓慢。如今《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本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的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发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探索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真正把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落到实处。
总之,教师的任何一种教学行为都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的长远健康和谐发展,我们要克服教学中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对教与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要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早发现、早研究、早解决,而不是一味的抱怨或放任!也只有在不断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才能反过来促进自身地和谐发展,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吴永军:《新课程核心理念例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5。
【关键词】爱心兴趣 学习主体学习方式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些事实:起始年级时,各班情况差不多,但越到后来,差距就越大;有的老师刚接手的班级习惯、学风都不错,可一段时间下来,就常埋怨学生习惯怎么怎么差、头脑怎么怎么笨;还有的老师反映,有的题目已经讲好多遍了,可学生还是好象第一次见到似的,没有一点思路和头绪……这些事实都说明,如果我们不能正视教学行为与教学结果的内在联系,不能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某些不足,就会产生这样那样我们所不愿见到的后果,学生学的累,老师教的也累。有鉴于此,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浅析教学行为的因果效应,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爱护学生,融洽师生感情。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数学内容本身的抽象性,再加上平时师生交流机会不多,很容易给学生形成古板、严厉的印象,使师生产生情感距离,这显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对于所传授的知识,学生更能认真主动去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
一般说来,如果学生把数学学习取得的成功归功于内部因素,则会使他们感到兴奋、自豪、和充满信心。这些情绪反应将促使他们作出更大的努力,增强学习的动力,由于这种情感,学生才会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正是这种情感在支撑着他们。因此,真正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的逆境中扬帆,而不是伤痕累累!
抓住学习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试想: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呢?没有清醒理智的人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呢?陶醉观众首先得陶醉自己,学生的思维一旦和你协调,那么你的课堂将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便是顺理成章的事。通过实践操作,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了起来,渗透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不知不觉中促进了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把握住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使学习兴趣的培养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突出学习主体,促进思维发展。
数学是思维的结晶,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学习数学需要通过思维去把握,去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没有正确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再加上数学自身的一些特点(比如抽象性),不少学生对数学的本质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从而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常常听到有些同学抱怨说:“老师讲的我都听明白了,怎么一做题就出错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教师经常讲过的内容为什么学生没掌握好?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不是学生的主体在活动。人的学习过程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水平,懂;第二个水平,会;第三个水平,悟。其中第一个水平可以不要主体性,第二个水平必须要有主体性,第三个水平最需要主体性。悟就是学生自己思考的一个过程,有的老师总是想办法代替学生去悟,教学中常常越俎代庖,急功近利,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导致学生似乎是听懂了,而一做题就出错的现象。其实教学活动应该是学生积极参与并不断获得发展的过程,教师应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由于在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看重的是学生想了没有,而不是仅仅重视学生得到的结果或结论,用开放性的命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被不断触发,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层次发展。
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以往教学侧重于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养成学习的依赖性,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对新知识掌握缓慢。如今《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本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的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发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探索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真正把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落到实处。
总之,教师的任何一种教学行为都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的长远健康和谐发展,我们要克服教学中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对教与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要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早发现、早研究、早解决,而不是一味的抱怨或放任!也只有在不断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才能反过来促进自身地和谐发展,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吴永军:《新课程核心理念例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