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充分凸显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然而,从实践现状来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落实。游戏被工具化,虽有游戏的外壳,却失去了游戏的精神。基于对这一现实问题的关切与思考,我园以手工课程为切入点,尝试融入游戏精神,在游戏精神的引领下提升手工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促进幼儿积极地发展。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手工课程;幼儿教育
幼儿的成长与教育都离不开游戏的陪伴,为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求落到实处,我园申报了《基于游戏精神的幼儿手工教学模式的研究》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对游戏精神与幼儿手工课程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一、解读游戏精神
游戏精神指游戏者在游戏中形成的心理状态或心理体验。游戏不带有任何外在目的,它带给游戏者一种快适体验,游戏精神包括四方面内容。
1.自由的精神
游戏是游戏者自愿参加的活动,时间、地点、游戏方式的选择都是自愿的,游戏的目的就是游戏本身,游戏者不受任何强迫。而且,游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中止游戏。
2.体验的精神
游戏的内容、形式、规则都是灵活的,游戏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游戏者参与游戏是自由的,游戏是由内在目的、内在需要激发的一种活动,游戏是趋乐的,但这种快乐并非外在的,而是游戏者的内心体验,游戏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真正的游戏应引起游戏者积极的情感体验。
3.对话的精神
对话是一种情感互动的教育方式。師生双方共同创造民主、平等、积极、健康、和谐、温馨的交往氛围,在此基础上师生双方全情投人,进行包括经验、思想、情感等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性与精神性的相互交流。
4.创造的精神
游戏者处于身心自由状态,从生理机制上分析,游戏时,人处于全脑状态,会产生大量的脑内吗啡,它能提高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速率和效率,使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非常通畅,并常常产生新的连接。从心理机制分析,心灵的完全自由使想象力的翅膀得以展开,为新思维、新方法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二、融入游戏精神的幼儿手工课程畅想
实践证明,当幼儿以饱满的游戏精神投入到手工活动,手工活动便披上了游戏色彩,具有了游戏精神。把游戏精神融入到手工课程的方方面面,就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1.融入游戏精神的手工课程目的观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游戏是幼儿特有的行为模式,在游戏中个体的态度会逐渐转变和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因此,在幼儿手工课程中,我们把幼儿的精神成长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
3-6岁的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强,他们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真切的体验。因此,在幼儿手工活动的价值取向上,我们不仅注重教学点、线、面、对称、不对称的装饰方法;搓、团圆、卷、折、缠绕、剪、折等技能,白乳胶、双面胶、透明胶等工具材料的使用,更注重保持幼儿在手工活动中的自由愉悦、学习意向、自信和热情。
2.融入游戏精神的手工课程内容观
我们在开展手工活动时必须提供丰富的手工素材供幼儿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幼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奇思妙想对手工内容进行选择。例如在教学小班手工活动《美丽的仙人掌》时,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他们自选废旧材料,用粘贴的方法给仙人掌粘上可爱的小刺刺。
但希希小朋友却坐着一动也不动,像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希希用两个一次性杯子,口对口拼接起来,最后在杯底插上一根长长的吸管……这时候,老师来到了希希身边,轻声问:“希,你在制作什么呢?”希希回答:“仙人掌生长在沙漠上,没有水喝,我在做一台抽水机,让仙人掌喝上水,它们就不会渴死了。”老师听完,会心地笑了,鼓励希希继续装饰完善作品,反思环节还让希希在小朋友面前介绍作品。
希希虽然没有按老师预设的内容开展手工活动,但老师并没有制止,而是给予鼓励与肯定,很好地保护了幼儿的奇思妙想,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遨翔。
3.融入游戏精神的手工教学方法观
(1)创设手工活动环境
为了使手工教学充满游戏的魅力,我们合理安排为时60分钟的手工教学时间;因地制宜创设了创意手工室、手工区域环境;发动家长两周收集一次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提供丰富、适宜的手工材料,以促进幼儿的手工活动。
(2)探索富有游戏精神的手工教学范式
我们打破传统“示范——模仿”为主的手工教学模式,以乐高4c教学模式为基础,探索富有游戏精神的手工教学基本范式。4c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联系—建构—反思—延续。①联系环节主要是唤醒幼儿已有经验,让幼儿旧知识、经验与当前的制作活动链接,同时激发幼儿的兴趣。②建构环节是让幼儿根据自己意愿和对制作内容的理解,动手操作的过程。这个阶段,需要老师保证幼儿充足的操作时间以及自主探索的空间,老师要慎于指导,以免干扰幼儿。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幼儿活动中的共性问题或帮助幼儿寻找能够实现突破的要素。③反思环节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启发幼儿对比、分析,找寻更好的方法。有些关键的经验、技能如幼儿未能发现,教师可在此阶段做适当的提示。④延伸环节是指让幼儿根据在反思中总结出的新经验或有效的方法,修改或完善作品。
每个环节我们都让幼儿在尝试中探索、在自主创造中发展,充分体现自由、体验、对话、创造的游戏精神。
4.融入游戏精神的手工课程评价观
幼儿发展评价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幼儿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幼儿手工活动中,老师评价至关重要。
第一,评价要选择时机。老师指点江山式的权威评价都不足取。老师要留心观察,学会倾听,选好评价的时机,不要随意打断幼儿的创作,更不要高调地肯定某个孩子的做法和想法,以免影响其他孩子的创新。
第二,评价内容要多元。每个孩子的发展都不是单方面、单维度的,所以,对幼儿发展进行评价的内容维度应是多元的。在手工活动中,我们不仅对幼儿的知识、技能的获得进行评价,更应当关注幼儿情感、态度、能力、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给予全面充分的评价。
5.融入游戏精神的师生关系观
游戏精神的具备对幼儿教师尤为重要,老师必须具有游戏精神才能支持、引导和促进幼儿的手工活动,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要与幼儿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幼儿的言语行为无拘无束,心理上轻松愉快,创造的火花才会不时闪现。因此,手工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幼儿的选择,还要注意倾听、理解他的想法,能在内心真正为幼儿的奇思妙想喝彩。
游戏精神以其迷人的魅力成为最吸引幼儿的活动,老师应积极引导幼儿游戏精神的成长,把游戏精神贯穿在幼儿的所有活动中,从而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手工课程;幼儿教育
幼儿的成长与教育都离不开游戏的陪伴,为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求落到实处,我园申报了《基于游戏精神的幼儿手工教学模式的研究》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对游戏精神与幼儿手工课程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一、解读游戏精神
游戏精神指游戏者在游戏中形成的心理状态或心理体验。游戏不带有任何外在目的,它带给游戏者一种快适体验,游戏精神包括四方面内容。
1.自由的精神
游戏是游戏者自愿参加的活动,时间、地点、游戏方式的选择都是自愿的,游戏的目的就是游戏本身,游戏者不受任何强迫。而且,游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中止游戏。
2.体验的精神
游戏的内容、形式、规则都是灵活的,游戏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游戏者参与游戏是自由的,游戏是由内在目的、内在需要激发的一种活动,游戏是趋乐的,但这种快乐并非外在的,而是游戏者的内心体验,游戏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真正的游戏应引起游戏者积极的情感体验。
3.对话的精神
对话是一种情感互动的教育方式。師生双方共同创造民主、平等、积极、健康、和谐、温馨的交往氛围,在此基础上师生双方全情投人,进行包括经验、思想、情感等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性与精神性的相互交流。
4.创造的精神
游戏者处于身心自由状态,从生理机制上分析,游戏时,人处于全脑状态,会产生大量的脑内吗啡,它能提高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速率和效率,使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非常通畅,并常常产生新的连接。从心理机制分析,心灵的完全自由使想象力的翅膀得以展开,为新思维、新方法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二、融入游戏精神的幼儿手工课程畅想
实践证明,当幼儿以饱满的游戏精神投入到手工活动,手工活动便披上了游戏色彩,具有了游戏精神。把游戏精神融入到手工课程的方方面面,就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1.融入游戏精神的手工课程目的观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游戏是幼儿特有的行为模式,在游戏中个体的态度会逐渐转变和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因此,在幼儿手工课程中,我们把幼儿的精神成长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
3-6岁的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强,他们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真切的体验。因此,在幼儿手工活动的价值取向上,我们不仅注重教学点、线、面、对称、不对称的装饰方法;搓、团圆、卷、折、缠绕、剪、折等技能,白乳胶、双面胶、透明胶等工具材料的使用,更注重保持幼儿在手工活动中的自由愉悦、学习意向、自信和热情。
2.融入游戏精神的手工课程内容观
我们在开展手工活动时必须提供丰富的手工素材供幼儿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幼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奇思妙想对手工内容进行选择。例如在教学小班手工活动《美丽的仙人掌》时,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他们自选废旧材料,用粘贴的方法给仙人掌粘上可爱的小刺刺。
但希希小朋友却坐着一动也不动,像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希希用两个一次性杯子,口对口拼接起来,最后在杯底插上一根长长的吸管……这时候,老师来到了希希身边,轻声问:“希,你在制作什么呢?”希希回答:“仙人掌生长在沙漠上,没有水喝,我在做一台抽水机,让仙人掌喝上水,它们就不会渴死了。”老师听完,会心地笑了,鼓励希希继续装饰完善作品,反思环节还让希希在小朋友面前介绍作品。
希希虽然没有按老师预设的内容开展手工活动,但老师并没有制止,而是给予鼓励与肯定,很好地保护了幼儿的奇思妙想,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遨翔。
3.融入游戏精神的手工教学方法观
(1)创设手工活动环境
为了使手工教学充满游戏的魅力,我们合理安排为时60分钟的手工教学时间;因地制宜创设了创意手工室、手工区域环境;发动家长两周收集一次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提供丰富、适宜的手工材料,以促进幼儿的手工活动。
(2)探索富有游戏精神的手工教学范式
我们打破传统“示范——模仿”为主的手工教学模式,以乐高4c教学模式为基础,探索富有游戏精神的手工教学基本范式。4c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联系—建构—反思—延续。①联系环节主要是唤醒幼儿已有经验,让幼儿旧知识、经验与当前的制作活动链接,同时激发幼儿的兴趣。②建构环节是让幼儿根据自己意愿和对制作内容的理解,动手操作的过程。这个阶段,需要老师保证幼儿充足的操作时间以及自主探索的空间,老师要慎于指导,以免干扰幼儿。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幼儿活动中的共性问题或帮助幼儿寻找能够实现突破的要素。③反思环节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启发幼儿对比、分析,找寻更好的方法。有些关键的经验、技能如幼儿未能发现,教师可在此阶段做适当的提示。④延伸环节是指让幼儿根据在反思中总结出的新经验或有效的方法,修改或完善作品。
每个环节我们都让幼儿在尝试中探索、在自主创造中发展,充分体现自由、体验、对话、创造的游戏精神。
4.融入游戏精神的手工课程评价观
幼儿发展评价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幼儿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幼儿手工活动中,老师评价至关重要。
第一,评价要选择时机。老师指点江山式的权威评价都不足取。老师要留心观察,学会倾听,选好评价的时机,不要随意打断幼儿的创作,更不要高调地肯定某个孩子的做法和想法,以免影响其他孩子的创新。
第二,评价内容要多元。每个孩子的发展都不是单方面、单维度的,所以,对幼儿发展进行评价的内容维度应是多元的。在手工活动中,我们不仅对幼儿的知识、技能的获得进行评价,更应当关注幼儿情感、态度、能力、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给予全面充分的评价。
5.融入游戏精神的师生关系观
游戏精神的具备对幼儿教师尤为重要,老师必须具有游戏精神才能支持、引导和促进幼儿的手工活动,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要与幼儿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幼儿的言语行为无拘无束,心理上轻松愉快,创造的火花才会不时闪现。因此,手工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幼儿的选择,还要注意倾听、理解他的想法,能在内心真正为幼儿的奇思妙想喝彩。
游戏精神以其迷人的魅力成为最吸引幼儿的活动,老师应积极引导幼儿游戏精神的成长,把游戏精神贯穿在幼儿的所有活动中,从而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