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女娲与伏羲的传说是汉代之前就存在的,但在汉代的画像石上,有了进一步的表现,本文将主要对汉代画像石上女娲及伏羲的传说与图像特征入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与讨论。进而对汉代画像石上女娲及伏羲图像的总体特征进行总结。
关键词:陕北;汉代;画像石;伏羲女娲
汉代的画像石,是我国汉代艺术领域当中的核心门类之一,而且也集中反映出了我国汉代文化、宗教、风俗习气及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汉代画像石的题材使用较为广泛,女娲与伏羲就是我国汉代画像石上的主要题材之一。在我国的艺术领域中,对于画像石的研究活动与相关的名著都很多,其叙述的重点多是集中在对汉代画像石文化的综合性研究基础上,但对于某一题材或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的相关文献与著作却少之又少,鉴于此基础,本文将对汉代画像石上的女娲与伏羲图像进行深入的细化研究。
一、汉代的女娲伏羲图像
在我国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其实早在汉代之前,女娲与伏羲的传说便已经在社会上被广泛的流传。在上古神话的体系当中,从流传的文献当中来探索女娲的形象,可以发现女娲的形象是经历了一个由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笔下“女娲有体,熟制匠之”的疑问,从外在形象无法确定的神灵,经由先秦及西汉时期的不断塑造,直到东汉后期确立了“三皇”之一“圣王”形象的过程。在战国时期,女娲的形象还并未有准确的定位,具体来说,就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并未形成一个被社会所普遍认同的女娲形象,所以诗人屈原才会在看到画于公卿祠堂中与楚先王之庙中的“女娲”形象后,有了“孰制匠之”的疑问,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女娲“人头蛇身”形象,则正是在我国汉代时被大众所塑造及认可的,“人头蛇身”的女娲形象,多数与同样是“人头蛇身”的伏羲形象并存在汉代的画像石当中,所以显然可以看出,汉代画像石的女娲与伏羲图像,也确定着女娲与伏羲的具体形象及身份定位。而且依据时期及地域的不同,各地方的女娲与伏羲图像,也会有不同的诠释。
二、汉代女娲与伏羲图像的形态与特征总结
女娲与伏羲的图像,自产生以来,随着时代与地域的变化,也在形态上产生了微妙的改变,以下将主要对东汉早期至后期女娲与伏羲在图像中的出现及形态变化进行总结,具体如下:第一种形态是在东汉早期时出现的女娲单身,身姿为人首蛇身,姿势是双手托日。第二种形态时,女娲仍单独出现,体态没有变化,身体周遭有气纹,姿势为双手托举灵芝。第三种是不作为主体的,出现在早期南阳射鸟女娲图中,上为射鸟,中有一人侧面。之后便有了伏羲的出现,首次出现的伏羲也为人首蛇身,手持之物为华盖(为天空上的星宫),但并未与女娲结合。之后便是女娲手持华盖的图像,图中女娲也是单独出现的,并未与伏羲结合,但两者可看出是相对应的。伏羲的第二次出现有了捧月的形象,图中伏羲身边刻有两星连线,双手为牵引满月的姿态。以上是汉代早期时南阳地区出现的部分图像,之后安徽地区也出现了关于女娲的图像,首先是在萧县发现的女娲图,图上的女娲是单独出现,两手各持一圆形物体,身姿没有改变,为人首蛇身。之后又出土了女娲双手拢于胸前、左手持圆轮及托着下颚等不同姿势的图像。皆是女娲单独出现作为主体。在经过不断的探索后,在南军长营汉墓中,终于出现了伏羲与女娲蛇尾不相交、伏羲持矩女娲持规的图像。后续便出现了更多两人同时出现的图像。两人蛇尾不相交时,还有伏羲手持方形物的姿势,两人双手环抱胸前的姿势,伏羲以手托日且日中有一金鸟,并一手持矩的姿势等;而蛇尾相交时,则有同持华盖,双手居中的姿势,伏羲左手持鸟的姿势,双手合于胸前的姿势,女娲右手举月,左手持矩的姿势,两人各以一手相互牵连,一手托具日月的姿势等等,这些形态与姿势的演变,也充分说明了我国汉代关于女娲伏羲文化的繁盛,以及女娲与伏羲的形态与时代变迁的联系。
三、陕北地区女娲伏羲图像特征
我国的多数女娲与伏羲画像石,都是出自汉代的陕北地区,可以说陕北地区也是女娲与伏羲文化的起源,在陕北地区的画像石当中,女娲与伏羲手持规矩的画像较为鲜见,根据目前所具备的资料来看,仅见于绥德四十里铺田鲂墓前室的左右竖石上,而在张家砭墓、刘家湾墓及裴家峁墓当中出现的女娲与伏羲形象,多是在墓门的竖石上,人首蛇身,双手抱于胸前,左右相对。在墓门的竖框及门楣的两边等小尺寸的图像当中,女娲与伏羲的形象都较为模糊,除去人首蛇身且对立的姿态之外,并无十分显著的特征,但若仔细进行辨别,还能够看出其中之一似乎是背负太阳的,部分图版说明认为这是伏羲,但多数的女娲与伏羲像都是和嘉禾有联系的,嘉禾是汉代人信仰当中的吉祥之物,是五瑞之一,所以至今对于伏羲身后的究竟是太阳还是嘉禾,在文学领域与考古领域都依然存在争论。在汉代的陕北地区,画像石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一,是两端绘日月轮,其二,是两端绘女娲与伏羲。依照现今专业领域的讨论结果来看,画面当中的日月合璧景象,实际上应当是祥瑞的艺术体现,所以横额两边所绘制的女娲与伏羲,应当也是包含祥瑞的意义,所以无论伏羲身后的是太阳或是嘉禾,都是祥瑞的体现,也都是可以说得通的。
四、结语
通过对女娲与伏羲画像石的深入了解与研究,我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汉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也能够感受到中国始祖文化当中蕴含的宏大气魄,更见证了我国文化历史的变迁。女娲与伏羲,是华夏文明始祖的代表,自古至今,留存下来的,不仅是传神的图像或不朽的传说,更留下了一种华夏民族特有的美感与精神,这是炎黄子孙的宝藏,所以,我们更需要将其作为华夏子民的宝藏,一代代的持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吴佩英.陕北东汉画像石研究[D].上海大学,2013
[2]王洋.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4
[3]王静.陕北汉画像石研究[D].延安大学,2011
[4]程万里.汉画伏羲女娲图像艺术学研究[J].艺术百家,2012(04)
[5]李丹阳.伏羲女娲形象流变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02)
关键词:陕北;汉代;画像石;伏羲女娲
汉代的画像石,是我国汉代艺术领域当中的核心门类之一,而且也集中反映出了我国汉代文化、宗教、风俗习气及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汉代画像石的题材使用较为广泛,女娲与伏羲就是我国汉代画像石上的主要题材之一。在我国的艺术领域中,对于画像石的研究活动与相关的名著都很多,其叙述的重点多是集中在对汉代画像石文化的综合性研究基础上,但对于某一题材或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的相关文献与著作却少之又少,鉴于此基础,本文将对汉代画像石上的女娲与伏羲图像进行深入的细化研究。
一、汉代的女娲伏羲图像
在我国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其实早在汉代之前,女娲与伏羲的传说便已经在社会上被广泛的流传。在上古神话的体系当中,从流传的文献当中来探索女娲的形象,可以发现女娲的形象是经历了一个由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笔下“女娲有体,熟制匠之”的疑问,从外在形象无法确定的神灵,经由先秦及西汉时期的不断塑造,直到东汉后期确立了“三皇”之一“圣王”形象的过程。在战国时期,女娲的形象还并未有准确的定位,具体来说,就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并未形成一个被社会所普遍认同的女娲形象,所以诗人屈原才会在看到画于公卿祠堂中与楚先王之庙中的“女娲”形象后,有了“孰制匠之”的疑问,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女娲“人头蛇身”形象,则正是在我国汉代时被大众所塑造及认可的,“人头蛇身”的女娲形象,多数与同样是“人头蛇身”的伏羲形象并存在汉代的画像石当中,所以显然可以看出,汉代画像石的女娲与伏羲图像,也确定着女娲与伏羲的具体形象及身份定位。而且依据时期及地域的不同,各地方的女娲与伏羲图像,也会有不同的诠释。
二、汉代女娲与伏羲图像的形态与特征总结
女娲与伏羲的图像,自产生以来,随着时代与地域的变化,也在形态上产生了微妙的改变,以下将主要对东汉早期至后期女娲与伏羲在图像中的出现及形态变化进行总结,具体如下:第一种形态是在东汉早期时出现的女娲单身,身姿为人首蛇身,姿势是双手托日。第二种形态时,女娲仍单独出现,体态没有变化,身体周遭有气纹,姿势为双手托举灵芝。第三种是不作为主体的,出现在早期南阳射鸟女娲图中,上为射鸟,中有一人侧面。之后便有了伏羲的出现,首次出现的伏羲也为人首蛇身,手持之物为华盖(为天空上的星宫),但并未与女娲结合。之后便是女娲手持华盖的图像,图中女娲也是单独出现的,并未与伏羲结合,但两者可看出是相对应的。伏羲的第二次出现有了捧月的形象,图中伏羲身边刻有两星连线,双手为牵引满月的姿态。以上是汉代早期时南阳地区出现的部分图像,之后安徽地区也出现了关于女娲的图像,首先是在萧县发现的女娲图,图上的女娲是单独出现,两手各持一圆形物体,身姿没有改变,为人首蛇身。之后又出土了女娲双手拢于胸前、左手持圆轮及托着下颚等不同姿势的图像。皆是女娲单独出现作为主体。在经过不断的探索后,在南军长营汉墓中,终于出现了伏羲与女娲蛇尾不相交、伏羲持矩女娲持规的图像。后续便出现了更多两人同时出现的图像。两人蛇尾不相交时,还有伏羲手持方形物的姿势,两人双手环抱胸前的姿势,伏羲以手托日且日中有一金鸟,并一手持矩的姿势等;而蛇尾相交时,则有同持华盖,双手居中的姿势,伏羲左手持鸟的姿势,双手合于胸前的姿势,女娲右手举月,左手持矩的姿势,两人各以一手相互牵连,一手托具日月的姿势等等,这些形态与姿势的演变,也充分说明了我国汉代关于女娲伏羲文化的繁盛,以及女娲与伏羲的形态与时代变迁的联系。
三、陕北地区女娲伏羲图像特征
我国的多数女娲与伏羲画像石,都是出自汉代的陕北地区,可以说陕北地区也是女娲与伏羲文化的起源,在陕北地区的画像石当中,女娲与伏羲手持规矩的画像较为鲜见,根据目前所具备的资料来看,仅见于绥德四十里铺田鲂墓前室的左右竖石上,而在张家砭墓、刘家湾墓及裴家峁墓当中出现的女娲与伏羲形象,多是在墓门的竖石上,人首蛇身,双手抱于胸前,左右相对。在墓门的竖框及门楣的两边等小尺寸的图像当中,女娲与伏羲的形象都较为模糊,除去人首蛇身且对立的姿态之外,并无十分显著的特征,但若仔细进行辨别,还能够看出其中之一似乎是背负太阳的,部分图版说明认为这是伏羲,但多数的女娲与伏羲像都是和嘉禾有联系的,嘉禾是汉代人信仰当中的吉祥之物,是五瑞之一,所以至今对于伏羲身后的究竟是太阳还是嘉禾,在文学领域与考古领域都依然存在争论。在汉代的陕北地区,画像石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一,是两端绘日月轮,其二,是两端绘女娲与伏羲。依照现今专业领域的讨论结果来看,画面当中的日月合璧景象,实际上应当是祥瑞的艺术体现,所以横额两边所绘制的女娲与伏羲,应当也是包含祥瑞的意义,所以无论伏羲身后的是太阳或是嘉禾,都是祥瑞的体现,也都是可以说得通的。
四、结语
通过对女娲与伏羲画像石的深入了解与研究,我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汉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也能够感受到中国始祖文化当中蕴含的宏大气魄,更见证了我国文化历史的变迁。女娲与伏羲,是华夏文明始祖的代表,自古至今,留存下来的,不仅是传神的图像或不朽的传说,更留下了一种华夏民族特有的美感与精神,这是炎黄子孙的宝藏,所以,我们更需要将其作为华夏子民的宝藏,一代代的持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吴佩英.陕北东汉画像石研究[D].上海大学,2013
[2]王洋.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4
[3]王静.陕北汉画像石研究[D].延安大学,2011
[4]程万里.汉画伏羲女娲图像艺术学研究[J].艺术百家,2012(04)
[5]李丹阳.伏羲女娲形象流变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