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书法展览出现奇怪现状,书法展览过于追求标新立异,却忽略了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审美标准和现实意义,原本融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于一体的书法作品沦落为追求经济利益的工具。书法展览与书法创作之间的偏离导致书法作品水平的下降。应当全力促使书法作品回归现实,回归到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深层土壤之中,创设良好的书法展览与书法创作氛围,发挥书法作品中的正能量,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书法展览;书法创作;偏离回归
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书法展览和书法创作也在不断向前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书法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书法展览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促使古典文化映入人们的视线。书法展览与书法创作本是相辅相成、彼此不分家的,但当前文化的发展使得书法展览与书法创作出现了偏离。如何促进当代书法文化健康发展,是本文的主要研究角度。
一、书法展览的奇怪现状
当前书法展览现状中,由于新型文化的冲击,导致有些书法展览以追求标新立异作为目标,将汉字拆分得不成字型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却严重降低了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标准,使得原本融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书法作品沦落为献媚和做表面工作的工具。
当前书法展览中的很多作品,虽然个性张扬,却缺少规则制约,没有了古典书法作品当中那股浩然正气。书法作品主题凌乱,表现手法虽然别具一格,却没有体现书法作品中的精、气、神,可谓是本末倒置。
书法流派的融合化虽然增强了书法的多元性,体现了民族融合、时代更新的特点,却使得原本对书法的分类困难。对于相应书法作品的批判性评价也难以展开,不利于推动书法作品质量的进步。书法创作者的初衷本应该是通过书法作品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书法这一形式来展现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然而,当前很多书法展览无处不体现着功利性,通过为学生办书法展览来广招学生,办校外书法班培训获取经济利益,或是收高价门票来获取经济利益,或是打着书法展览的幌子来进行广告营销炒作书法作品,这其实已经背离了书法展览的基本原则,应当加以综合治疗此类问题。
二、书法展览与书法创作的偏离
书法创作是书法展览的基础,没有书法创作,就没有源源不断的作品以供书法展览。书法创作的初衷是非功利性的,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文化行为。然而,随着市场化、经济化、规模化书法展览的扩张,使得原本归于自身心境的书法创作行为也打上了追名逐利的标签。书法展览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书法创作模式单一、商业气息浓厚,无法与真正的书法经典相娉美。而且,书法作品过于拘泥于索要宣传的内容,根本无法体现其原本的深度价值,对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髓更是无从体现,这不利于书法艺术在我国的长久发展,不利于培养有造诣的书法艺术家、古典文化学者,不利于通过书法展览来传播优秀文化,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当代书法中有部分作品过于追求视觉震撼效果,吸引了不少参观者慕名前来,其新奇怪异,充满着不羁的气质,给观众和带来了全新的效果。然而,过于追求猎奇和表面性震撼,从而忽略文化作品的精神追求,是不能走向长远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书法创作应当立足于社会现实或是其他实际情况,应当反映实践,回归于现实社会,不能完全地天马行空,也不可将过度扭曲现实作为提升关注度的砝码。书法展览应当尊重书法创作者本人的意愿和对作品的完整知識产权,不应随意修改作者的作品。书法作品是作者在书法领域艺术造诣的结晶成果是,是创作者个人心血的凝结,书法展览应该做到尊重原作者,协调受众的审美需求,抑制毫无意义的标新立异,真正担负起通过书法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担子。书法创作过于模式化,则会使书法欣赏者降低兴趣,使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得到限制,不利于更加优秀的书法艺术广为流传。
三、书法展览偏离的回归
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面貌也反映在人们的文化生活当中。书法作品的创新不断发展,也促进了书法在新时代的形式转变和进一步整体发展。但是,书法作品可以有新的立意新的观点,可以抽象化艺术化甚至完全改良化,但不能面目全非,不能消极负面。书法展览偏离的回归,决定着书法文化艺术在新时代的弘扬传播效果。
书法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只有创新,书法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发展。但是书法的创新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土壤,应当根植于几千年来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应当反映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书法家钟繇就是吸收师傅刘德升的书法创作优点,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发明了楷书,若干年后,王羲之又继承了钟繇书法的优点,并完善书法,改良了楷书书法。这正是历史上书法家们在传承中创新的鲜明例子。
书法展览还应该提高受众的鉴赏水平,从而形成对当代书法展览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促使书法创作水平的进步。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可以反思之前书法展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充分反思之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书法展览的举办水平,吸引更多的优秀书法创作者进行创作活动。书法展览应当回归到书法的主题上,应当多举办回归心境、注重精神追求的书法展览活动,用纯粹的精神文明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用充满正能量的书法作品去打动人民群众,让他们从心底里真正获得传统优秀文化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使得人民群众能够被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影响,怀着激动美好的心情,发起十足的干劲,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更美好的明天。
四、结语
推动书法展览回归传统,促进书法展览与书法创作的协调发展,对促进书法艺术等古典优秀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所以,有关的书法艺术研究者和文化事业相关负责人应当全力协助书法展览的良性开展以及鼓励书法创作者进行书法创作,使书法展览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真正做到促进当代书法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波.主题思考的缺失:当代书法展览的“阿喀琉斯之踵”[J].中国书法,2016,0(10):192-194.
[2]朱以撒.当今书法展览场域下的审美心态[J].中国文艺评论,2016,0(5):98-102.
作者简介:何建玲,云南省红河州文化馆。
关键词:书法展览;书法创作;偏离回归
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书法展览和书法创作也在不断向前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书法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书法展览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促使古典文化映入人们的视线。书法展览与书法创作本是相辅相成、彼此不分家的,但当前文化的发展使得书法展览与书法创作出现了偏离。如何促进当代书法文化健康发展,是本文的主要研究角度。
一、书法展览的奇怪现状
当前书法展览现状中,由于新型文化的冲击,导致有些书法展览以追求标新立异作为目标,将汉字拆分得不成字型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却严重降低了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标准,使得原本融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书法作品沦落为献媚和做表面工作的工具。
当前书法展览中的很多作品,虽然个性张扬,却缺少规则制约,没有了古典书法作品当中那股浩然正气。书法作品主题凌乱,表现手法虽然别具一格,却没有体现书法作品中的精、气、神,可谓是本末倒置。
书法流派的融合化虽然增强了书法的多元性,体现了民族融合、时代更新的特点,却使得原本对书法的分类困难。对于相应书法作品的批判性评价也难以展开,不利于推动书法作品质量的进步。书法创作者的初衷本应该是通过书法作品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书法这一形式来展现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然而,当前很多书法展览无处不体现着功利性,通过为学生办书法展览来广招学生,办校外书法班培训获取经济利益,或是收高价门票来获取经济利益,或是打着书法展览的幌子来进行广告营销炒作书法作品,这其实已经背离了书法展览的基本原则,应当加以综合治疗此类问题。
二、书法展览与书法创作的偏离
书法创作是书法展览的基础,没有书法创作,就没有源源不断的作品以供书法展览。书法创作的初衷是非功利性的,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文化行为。然而,随着市场化、经济化、规模化书法展览的扩张,使得原本归于自身心境的书法创作行为也打上了追名逐利的标签。书法展览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书法创作模式单一、商业气息浓厚,无法与真正的书法经典相娉美。而且,书法作品过于拘泥于索要宣传的内容,根本无法体现其原本的深度价值,对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髓更是无从体现,这不利于书法艺术在我国的长久发展,不利于培养有造诣的书法艺术家、古典文化学者,不利于通过书法展览来传播优秀文化,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当代书法中有部分作品过于追求视觉震撼效果,吸引了不少参观者慕名前来,其新奇怪异,充满着不羁的气质,给观众和带来了全新的效果。然而,过于追求猎奇和表面性震撼,从而忽略文化作品的精神追求,是不能走向长远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书法创作应当立足于社会现实或是其他实际情况,应当反映实践,回归于现实社会,不能完全地天马行空,也不可将过度扭曲现实作为提升关注度的砝码。书法展览应当尊重书法创作者本人的意愿和对作品的完整知識产权,不应随意修改作者的作品。书法作品是作者在书法领域艺术造诣的结晶成果是,是创作者个人心血的凝结,书法展览应该做到尊重原作者,协调受众的审美需求,抑制毫无意义的标新立异,真正担负起通过书法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担子。书法创作过于模式化,则会使书法欣赏者降低兴趣,使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得到限制,不利于更加优秀的书法艺术广为流传。
三、书法展览偏离的回归
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面貌也反映在人们的文化生活当中。书法作品的创新不断发展,也促进了书法在新时代的形式转变和进一步整体发展。但是,书法作品可以有新的立意新的观点,可以抽象化艺术化甚至完全改良化,但不能面目全非,不能消极负面。书法展览偏离的回归,决定着书法文化艺术在新时代的弘扬传播效果。
书法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只有创新,书法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发展。但是书法的创新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土壤,应当根植于几千年来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应当反映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书法家钟繇就是吸收师傅刘德升的书法创作优点,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发明了楷书,若干年后,王羲之又继承了钟繇书法的优点,并完善书法,改良了楷书书法。这正是历史上书法家们在传承中创新的鲜明例子。
书法展览还应该提高受众的鉴赏水平,从而形成对当代书法展览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促使书法创作水平的进步。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可以反思之前书法展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充分反思之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书法展览的举办水平,吸引更多的优秀书法创作者进行创作活动。书法展览应当回归到书法的主题上,应当多举办回归心境、注重精神追求的书法展览活动,用纯粹的精神文明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用充满正能量的书法作品去打动人民群众,让他们从心底里真正获得传统优秀文化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使得人民群众能够被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影响,怀着激动美好的心情,发起十足的干劲,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更美好的明天。
四、结语
推动书法展览回归传统,促进书法展览与书法创作的协调发展,对促进书法艺术等古典优秀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所以,有关的书法艺术研究者和文化事业相关负责人应当全力协助书法展览的良性开展以及鼓励书法创作者进行书法创作,使书法展览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真正做到促进当代书法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波.主题思考的缺失:当代书法展览的“阿喀琉斯之踵”[J].中国书法,2016,0(10):192-194.
[2]朱以撒.当今书法展览场域下的审美心态[J].中国文艺评论,2016,0(5):98-102.
作者简介:何建玲,云南省红河州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