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是吸收,从外到内;写作是表达,从内到外。持读写沟通、唇齿相依观点的前有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后有来者“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丁有宽老师所说的:“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
读写结合,也可称作“随文练笔”,旨在通过练笔活动促进言语形式和写作方法的迁移,加深对课文内容与思想意蕴的了解,从而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效果。这种练笔属于专题式的单项训练,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又有文本阅读为依托,因而学生容易上手,练习兴趣浓厚,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提升学生读写水平的理想途径。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一直在探索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阅读课中巧妙设计 “读写结合”,成了许多成功课堂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场最美的律动。
一、儿童欲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找准模仿的切入点
叶圣陶说过,“文章就是例子。”课本中所选的课文,有的是名篇著作,文质兼美;有的则经过专家们的反复修改,语言文字规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范性。仿写是学生踏上创作之路的必经台阶。
1、仿写范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
句式仿写对象多为比喻句式、拟人句式、排比句式及“复说”句式等既具有形式感又具有表现力的典型句式。
2、通过仿写范段提高学生构段的能力
段式仿写对象多为总分式结构、按时间(或方位)顺序构段的具有鲜明写作方法的段落。教学这样的段落时,特别应该加强阅读对写的指导。在阅读中理清层次,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练笔中迁移运用。学习老舍的《猫》,学会了围绕总起句,将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模仿课文段落的写法,写一写小动物的特点。
3、通过仿写篇章增强学生布局谋篇能力
篇章仿写犹如书法临摹,是利用好的文章框架,去填充新的内容。篇章仿写包括写作顺序的仿写和布局谋篇的仿写。学生在一次次的仿写训练中,不断地“吸收”和“消化”着别人的好词好句、表达方式、写作技巧,从而丰富了作文积累,以此再逐步过渡到独立作文。以课文为例子,从读学写,从句到段至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同样,只要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支点,学生也一定可以在作文园地里自由挥洒。
二、句中有眼人谁识,弦上无声我独知——巧用文本的空白点
“句中有眼人谁识,弦上无声我独知。”有时候,作者会在凸显文章中心的地方留有空白。而目光敏锐的老师,可以抓住这个”空白”,精心融入写作训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扩写文本内容,使学生对课文的主旨得到更深刻的认识,甚至达到“情”“文”一体,和谐共生。
2、填补空白扩展写
有些课文的内容或比较简略,或叙述描写留有余地,这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同时也是最好的读写训练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教材中的内容,巧妙地指导学生推测、构思,以小练笔的形式在这些“空白”处加以补充。
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抓住文体转换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从文体看,有记叙文、说明文、童话、诗歌、课本剧等形式多样。各种文体之间其实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如:将《学弈》《两小儿辩日》等古文译成短小精悍的现代故事;为《鸟的天堂》写一段导游词;收集有关资料,结合《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的内容,试写一篇说明雪的作用的短文等。
变换文体练习写,这种练笔方式由于是建立在读通文本、领会大意、感悟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因此学生会感到既有写的素材又有了写的方法。变换文体写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有古诗改写,以及现代诗与记叙文、童话等文体的互换。(附:笔者整理的部分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变换文体训练表)
四、真情发于胸臆,言泉流于笔端——点击情感的喷发点
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整个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言为心声,教师要体察学生的心灵历程和精神状态,估计文本的哪一点、线、面最有可能介入学生的生命和精神活动,并适时“拓展”相关信息,丰富其精神“内存”,点燃其情感火种,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感受。“情到深处自然真。”这时候,如果让学生把内心涌动的情感潮水流于笔端,可以促使学生的情感和文本、作者的思想情感共融,促成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真情发于胸臆,言泉流于笔端。”课例中,王老师拓展了精心收集的课外资料——发生在地球母亲身上的一天的事情。当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映入学生的眼帘时,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学生呼唤人类保护地球的情感在这一刻强烈喷发。加之,老师用充满温度的言语,以情激情,以情启智,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境地。王老师设计的这样一个“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给人类听。”的写话训练,正是给学生搭建一个倾吐心声的平台。课堂上,犹如有一滴心水注入学生的血液,令学生热血沸腾;犹如有一片心雪飘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洁净庄严。这样的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相融,真正做到——如雨入水,相融无痕。欣赏了王老师的教学片断,不得承认:王崧舟,不愧为小学语文情感派大师!如今,“王式激情促写”(笔者自己定义的)已被许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所效仿,成了“读写结合”常见的形式。
读写结合的训练类型远远不止以上这些,更多的训练类型的创生需要我们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探索。 “何愁无处下金钩”, 只要我们引领学生倘佯在文本字里行间,读写结合训练的资源无处不在,俯拾皆是。“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只要老师用慧眼去发现资源,用匠心去开发利用资源,引导学生踏上与作者、文本对话的 “通幽曲径”, 进入语言的“藕花深处”,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亦会走入豁然开朗的“别有洞天”。
【作者单位:金华市婺城区罗埠小学浙江321081]
读写结合,也可称作“随文练笔”,旨在通过练笔活动促进言语形式和写作方法的迁移,加深对课文内容与思想意蕴的了解,从而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效果。这种练笔属于专题式的单项训练,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又有文本阅读为依托,因而学生容易上手,练习兴趣浓厚,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提升学生读写水平的理想途径。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一直在探索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阅读课中巧妙设计 “读写结合”,成了许多成功课堂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场最美的律动。
一、儿童欲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找准模仿的切入点
叶圣陶说过,“文章就是例子。”课本中所选的课文,有的是名篇著作,文质兼美;有的则经过专家们的反复修改,语言文字规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范性。仿写是学生踏上创作之路的必经台阶。
1、仿写范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
句式仿写对象多为比喻句式、拟人句式、排比句式及“复说”句式等既具有形式感又具有表现力的典型句式。
2、通过仿写范段提高学生构段的能力
段式仿写对象多为总分式结构、按时间(或方位)顺序构段的具有鲜明写作方法的段落。教学这样的段落时,特别应该加强阅读对写的指导。在阅读中理清层次,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练笔中迁移运用。学习老舍的《猫》,学会了围绕总起句,将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模仿课文段落的写法,写一写小动物的特点。
3、通过仿写篇章增强学生布局谋篇能力
篇章仿写犹如书法临摹,是利用好的文章框架,去填充新的内容。篇章仿写包括写作顺序的仿写和布局谋篇的仿写。学生在一次次的仿写训练中,不断地“吸收”和“消化”着别人的好词好句、表达方式、写作技巧,从而丰富了作文积累,以此再逐步过渡到独立作文。以课文为例子,从读学写,从句到段至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同样,只要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支点,学生也一定可以在作文园地里自由挥洒。
二、句中有眼人谁识,弦上无声我独知——巧用文本的空白点
“句中有眼人谁识,弦上无声我独知。”有时候,作者会在凸显文章中心的地方留有空白。而目光敏锐的老师,可以抓住这个”空白”,精心融入写作训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扩写文本内容,使学生对课文的主旨得到更深刻的认识,甚至达到“情”“文”一体,和谐共生。
2、填补空白扩展写
有些课文的内容或比较简略,或叙述描写留有余地,这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同时也是最好的读写训练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教材中的内容,巧妙地指导学生推测、构思,以小练笔的形式在这些“空白”处加以补充。
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抓住文体转换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从文体看,有记叙文、说明文、童话、诗歌、课本剧等形式多样。各种文体之间其实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如:将《学弈》《两小儿辩日》等古文译成短小精悍的现代故事;为《鸟的天堂》写一段导游词;收集有关资料,结合《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的内容,试写一篇说明雪的作用的短文等。
变换文体练习写,这种练笔方式由于是建立在读通文本、领会大意、感悟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因此学生会感到既有写的素材又有了写的方法。变换文体写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有古诗改写,以及现代诗与记叙文、童话等文体的互换。(附:笔者整理的部分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变换文体训练表)
四、真情发于胸臆,言泉流于笔端——点击情感的喷发点
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整个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言为心声,教师要体察学生的心灵历程和精神状态,估计文本的哪一点、线、面最有可能介入学生的生命和精神活动,并适时“拓展”相关信息,丰富其精神“内存”,点燃其情感火种,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感受。“情到深处自然真。”这时候,如果让学生把内心涌动的情感潮水流于笔端,可以促使学生的情感和文本、作者的思想情感共融,促成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真情发于胸臆,言泉流于笔端。”课例中,王老师拓展了精心收集的课外资料——发生在地球母亲身上的一天的事情。当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映入学生的眼帘时,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学生呼唤人类保护地球的情感在这一刻强烈喷发。加之,老师用充满温度的言语,以情激情,以情启智,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境地。王老师设计的这样一个“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给人类听。”的写话训练,正是给学生搭建一个倾吐心声的平台。课堂上,犹如有一滴心水注入学生的血液,令学生热血沸腾;犹如有一片心雪飘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洁净庄严。这样的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相融,真正做到——如雨入水,相融无痕。欣赏了王老师的教学片断,不得承认:王崧舟,不愧为小学语文情感派大师!如今,“王式激情促写”(笔者自己定义的)已被许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所效仿,成了“读写结合”常见的形式。
读写结合的训练类型远远不止以上这些,更多的训练类型的创生需要我们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探索。 “何愁无处下金钩”, 只要我们引领学生倘佯在文本字里行间,读写结合训练的资源无处不在,俯拾皆是。“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只要老师用慧眼去发现资源,用匠心去开发利用资源,引导学生踏上与作者、文本对话的 “通幽曲径”, 进入语言的“藕花深处”,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亦会走入豁然开朗的“别有洞天”。
【作者单位:金华市婺城区罗埠小学浙江32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