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现代戏剧谷带来一部有点特别的作品——《龙的忧郁》,演出反响两极化——在一些观众眼中,它太过“简陋”了,而有些观众却非常喜欢,被逗笑,被治愈。本剧的导演菲利浦·肯恩,曾是一位舞台设计师,在访谈中,他提到他的创作方法并不是剧本先行的,而是以图像、概念为先,由导演和演员们共同讨论进行创作。这就给观众带来一个疑问:当戏剧不再以叙事为主体时,我们要“看”一些什么?
在这里,作为一名舞台设计师,我想从舞台视觉的角度,来谈谈我的想法。
首先,这部作品在舞美上,并不以制造舞台幻觉为目的,甚至,也并无意提供视觉的愉悦,这可能是部分观众觉得“简陋”的原因。在这部作品中,舞台上的物体(object)已经超出了它的日常定义,被赋予了更多的可释性。20世纪初,马塞尔·杜尚将 “现成品”(readymade)带入了艺术领域,“通过艺术家的选择,使工业制品提升到艺术的高度”,“现成品真正的意义是否决了给艺术下定义的可能性”。這种颠覆性的观念,影响了至今一个多世纪的艺术走向。
作为视觉艺术的一个分支,舞台美术也经历过这样的观念转化。随着布莱希特“间离”戏剧概念的提出,现成品就像是天生为这种戏剧形式提供的舞美手法一般。它的存在首先打破了舞台幻觉,但又因物品本身意义的已剥离,使观众能通过表演重建它的功能与意义。“现成品是对手工制造的解构,逃离趣味,逃离如同神造万物那样的美学感受,以及纯视觉的愉悦,用偶然的方式和对美学的漠不关心来取代它们。”
《龙的忧郁》的舞美并没有“简陋”的问题,因为它意不在此。它展现的是一种艺术观念,这种观念在西方已经被普遍接受,而在中国一直没有被很好地介绍和普及。以下我以现成品装置艺术为例,尝试用“现成品”来解释“现成品”,以形拟形,来表达我对此剧的感受。
费力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无题(北)》这个作品,我们看到的是一条灯串,从美术馆建筑内部自然垂下。灯串令人联想到节日的装饰,然而此处它却并没有被安置“妥当”,垂在了地上。官方导览中写道:“它们不过是普通的灯泡,但也可以被视为用来烘托节日气氛的照明,或者滴落的眼泪,或者脆弱的电流,或者任何可能改变你观看体验的东西。”我相信,每个观者看到这件作品时,都能多少感受到一些情绪,可能微小而复杂,难以说清。这种情绪,在我看来,是接近本剧名中“忧郁”的语汇。它像一个小品,原本是一个招人喜欢,令人快乐的把戏,就像剧中的摇滚乐手在展现他们的“乐园”时所做的那样。而欢乐过后,灯珠无力地垂在地上,美梦好像已经消散。不禁让人想到,再美的狂欢,总有曲终人散的一刻。
这些现成品是能运动的。《龙的忧郁》中的“充气”一幕让人印象颇深。在第一个白色的气球被充满时,演员进行了放气、充气的反复操作,好像在呼吸一样。这让我联想到弗朗西斯·埃利斯的作品《无题》:一个面包放置在一个装满空气的塑料袋上,随着时间流逝,空气从袋中漏出,面包也会逐渐腐烂,这个被重物挤压而走向干瘪的充气物,可能会让人觉得它是活的——像一个被工作慢慢榨干的年轻人,像一个经历中年危机的父亲……那么,在舞台上的气球何尝不是如此。它可能是一朵云,一个梦想的泡泡,一条会呼吸的鲸鱼,或者它就是你所看见的那个气球……这都取决于观者——你的理解。然而充气的物体,总有一天会干瘪无力,似乎从它被吹起的一开始,就避免不了消亡的结局。这也是种“忧郁”,是对美好事物命运的担忧。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现成品组成的作品,是一种可以由观者自由联想和解读的作品。正因为它逃离了品位和美学,逃离对积极和消极的评判与归类。我们可以把《龙的忧郁》中的“奇幻乐园”理解为喷泉、枕头、阅兵式……用现成品拟态这些元素,观众不觉得乐园宏伟美丽,却又有会心一笑的默契:在某个孤独无聊的夜晚,我们也曾用手边的日用品,搭过一个自己的“乐园”啊。现成品让观众跳过表面的视觉刺激与愉悦,开始思考起来。
讲到这里,不难看出,无论是装置艺术,还是舞台美术,对现成品的选择都和物件本身的特质息息相关。在这点上,《龙的忧郁》的舞台设计是极为成功的。当然这也是受益于导演也是舞台设计这一优势。
较之同样舞台设计师出身的罗伯特·威尔逊导演,肯恩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艺术的表达:一种观念先行的思路。美丽的画面令人沉醉,而“漠不关心(indifference)的美”让人思考。在演出过程中,导演甚至让演员故意去打破仅有的一些舞台幻觉:把模拟雪的白色地毯翻起来,把树搬动地方,开关照明灯光等,时刻提醒着观众:看看这些现成品,这不是雪,这就是地毯,那不是树,那只是枯树枝,我让你看到它本来的样子,把“释义”的权利留给你。就连台上的演员,又何尝不是“现成品”呢?他们未经训练,不懂表演的技法。如女主角伊莎贝拉在采访时所述:我就在表演我本人,角色的名字也是我的本名,舞台上的反应,就是我遇到这种情境时的真实反应。甚至剧组在巡演时,还曾邀请当地的观众一起表演。这样的戏剧作品,在表现手法和呈现方式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内涵和情感上,让人觉得温暖治愈的同时,又通过诗意的气氛和手法,疏离而清晰地展现着“忧郁”——作品对戏剧传统模式、规范、语言的转换,离散了戏剧的中心话语权利,使观众的主观精神重获自由。这种“自由”,是因为创造者的一种“漠不关心”,一种“不选择立场”。这种“自由”是观众能摒除旁枝末节的干扰,去思考,去审视,去“忧郁”。 (作者为舞台设计师,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
在这里,作为一名舞台设计师,我想从舞台视觉的角度,来谈谈我的想法。
首先,这部作品在舞美上,并不以制造舞台幻觉为目的,甚至,也并无意提供视觉的愉悦,这可能是部分观众觉得“简陋”的原因。在这部作品中,舞台上的物体(object)已经超出了它的日常定义,被赋予了更多的可释性。20世纪初,马塞尔·杜尚将 “现成品”(readymade)带入了艺术领域,“通过艺术家的选择,使工业制品提升到艺术的高度”,“现成品真正的意义是否决了给艺术下定义的可能性”。這种颠覆性的观念,影响了至今一个多世纪的艺术走向。
作为视觉艺术的一个分支,舞台美术也经历过这样的观念转化。随着布莱希特“间离”戏剧概念的提出,现成品就像是天生为这种戏剧形式提供的舞美手法一般。它的存在首先打破了舞台幻觉,但又因物品本身意义的已剥离,使观众能通过表演重建它的功能与意义。“现成品是对手工制造的解构,逃离趣味,逃离如同神造万物那样的美学感受,以及纯视觉的愉悦,用偶然的方式和对美学的漠不关心来取代它们。”
《龙的忧郁》的舞美并没有“简陋”的问题,因为它意不在此。它展现的是一种艺术观念,这种观念在西方已经被普遍接受,而在中国一直没有被很好地介绍和普及。以下我以现成品装置艺术为例,尝试用“现成品”来解释“现成品”,以形拟形,来表达我对此剧的感受。
费力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无题(北)》这个作品,我们看到的是一条灯串,从美术馆建筑内部自然垂下。灯串令人联想到节日的装饰,然而此处它却并没有被安置“妥当”,垂在了地上。官方导览中写道:“它们不过是普通的灯泡,但也可以被视为用来烘托节日气氛的照明,或者滴落的眼泪,或者脆弱的电流,或者任何可能改变你观看体验的东西。”我相信,每个观者看到这件作品时,都能多少感受到一些情绪,可能微小而复杂,难以说清。这种情绪,在我看来,是接近本剧名中“忧郁”的语汇。它像一个小品,原本是一个招人喜欢,令人快乐的把戏,就像剧中的摇滚乐手在展现他们的“乐园”时所做的那样。而欢乐过后,灯珠无力地垂在地上,美梦好像已经消散。不禁让人想到,再美的狂欢,总有曲终人散的一刻。
这些现成品是能运动的。《龙的忧郁》中的“充气”一幕让人印象颇深。在第一个白色的气球被充满时,演员进行了放气、充气的反复操作,好像在呼吸一样。这让我联想到弗朗西斯·埃利斯的作品《无题》:一个面包放置在一个装满空气的塑料袋上,随着时间流逝,空气从袋中漏出,面包也会逐渐腐烂,这个被重物挤压而走向干瘪的充气物,可能会让人觉得它是活的——像一个被工作慢慢榨干的年轻人,像一个经历中年危机的父亲……那么,在舞台上的气球何尝不是如此。它可能是一朵云,一个梦想的泡泡,一条会呼吸的鲸鱼,或者它就是你所看见的那个气球……这都取决于观者——你的理解。然而充气的物体,总有一天会干瘪无力,似乎从它被吹起的一开始,就避免不了消亡的结局。这也是种“忧郁”,是对美好事物命运的担忧。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现成品组成的作品,是一种可以由观者自由联想和解读的作品。正因为它逃离了品位和美学,逃离对积极和消极的评判与归类。我们可以把《龙的忧郁》中的“奇幻乐园”理解为喷泉、枕头、阅兵式……用现成品拟态这些元素,观众不觉得乐园宏伟美丽,却又有会心一笑的默契:在某个孤独无聊的夜晚,我们也曾用手边的日用品,搭过一个自己的“乐园”啊。现成品让观众跳过表面的视觉刺激与愉悦,开始思考起来。
讲到这里,不难看出,无论是装置艺术,还是舞台美术,对现成品的选择都和物件本身的特质息息相关。在这点上,《龙的忧郁》的舞台设计是极为成功的。当然这也是受益于导演也是舞台设计这一优势。
较之同样舞台设计师出身的罗伯特·威尔逊导演,肯恩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艺术的表达:一种观念先行的思路。美丽的画面令人沉醉,而“漠不关心(indifference)的美”让人思考。在演出过程中,导演甚至让演员故意去打破仅有的一些舞台幻觉:把模拟雪的白色地毯翻起来,把树搬动地方,开关照明灯光等,时刻提醒着观众:看看这些现成品,这不是雪,这就是地毯,那不是树,那只是枯树枝,我让你看到它本来的样子,把“释义”的权利留给你。就连台上的演员,又何尝不是“现成品”呢?他们未经训练,不懂表演的技法。如女主角伊莎贝拉在采访时所述:我就在表演我本人,角色的名字也是我的本名,舞台上的反应,就是我遇到这种情境时的真实反应。甚至剧组在巡演时,还曾邀请当地的观众一起表演。这样的戏剧作品,在表现手法和呈现方式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内涵和情感上,让人觉得温暖治愈的同时,又通过诗意的气氛和手法,疏离而清晰地展现着“忧郁”——作品对戏剧传统模式、规范、语言的转换,离散了戏剧的中心话语权利,使观众的主观精神重获自由。这种“自由”,是因为创造者的一种“漠不关心”,一种“不选择立场”。这种“自由”是观众能摒除旁枝末节的干扰,去思考,去审视,去“忧郁”。 (作者为舞台设计师,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