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达克》,不只是邬达克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ch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大师剧,不只是大师
  《邬达克》,一个以人名为标题的戏,顾名思义,它像一个大师剧,讲述一位建筑师的一生,讲述一位值得敬仰和歌颂的国际友人。
  几何型体搭建的舞台,从一战前的奥匈帝国的乡村,到20世界初叶的东方自由港上海,再到麦卡锡时代美国移民官的审讯室;几个木头箱子,陪着邬达克走遍了他流亡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它是行李箱,是打样行,是凝结了邬达克毕生心血的众多建筑;一场漫长的审问,通过1952年邬达克申请移民时美国移民官的审讯和逼问,在一人分饰多角色的讲述中,建筑师一生的起承转合呈现在舞台的中央。
  邬达克一生大部分的作品被写意地回溯,大光明戏院、慕尔堂、宏恩医院、武康大楼、哥伦比亚住宅圈、国际饭店,舞台上木头箱子堆叠起的建筑的架构,在几何图形的结构中树立起的装置结构,演员像堆积木一样意象化地勾勒了邬达克在上海29年的事业和创作。
  它的“传记性”看上去极为简洁,史诗般密集的旁白、符号化的肢体表达、表现主义的舞美设计,极简主义的一切似乎都如舞台上的追光一般,试图点亮建筑师人生的每一个高光时刻。
  但它又不只是个大师剧。邬达克不只是个建筑师。
  它在两个半小时中,讲述了远远超出一位建筑师辉煌成就的人生厚度。
  导演奢侈地用了9个演员,他们瘸着同一条腿,扮演同一个人物,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邬达克在戏剧的结构中游走。
  少年时,在父亲的希望下,邬达克成了建筑系学生;一战时,祖国需要,他做了炮兵,又成了战俘;在上海,他是来自战败国的流亡者,亦是赫赫有名的建筑師;二战中,在人性和道德的自我审问下,他做了领事拯救在上海的犹太人;战后,他成了入籍美国的移民。他是儿子,是丈夫,是哥哥,是老板。他是捷克斯洛伐克人?匈牙利人?还是俄国人,中国人,或者美国人?
  多重身份堆叠在一起,戏剧模糊了邬达克身上众多身份之间的界限。正如演员使用的灵活变化的不确定,邬达克的身份也在不断变化游走,他更像一个漂泊者,一个在建造巴别塔的“不确切”的个人。邬达克日日失落的身份,和建筑事业上的恢弘成就形成了反向的互文,传记类的戏剧不拘泥于他一生的丰功伟绩,不拘泥于对大师的刻画,撕去了建筑师的标签,邬达克的人生亦枝蔓芜杂。
  他的存在,宛如在挑战身份政治的教条,挑战着“身份”标签所带来的界限。传记所勾勒的,并非格式化的大师,而是更为厚重而真实的人。
  二、历史剧,不只是历史
  传记记述的人物以外,还有传记的历史本身,它像一个历史剧。
  《邬达克》具有极强的历史文献意义,透过邬达克“一朝梦醒已换了天地”的个人生活史,折射出整个20世纪上半叶的风云变换,邬达克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体的是非轮转,更是整个大历史的起承转合。邬达克像20世纪上半叶走过黑暗时代的每一个失国流亡的普通人,在历史和世界的洪流之中向前,却并不知道巨浪将其裹挟到的下一个目的地会是哪里。
  演员上场下场,或旁白或对白,一人分饰多角,或个人或国家,建构起每一个时代的个体小社会和宏观大历史。这个戏从文本到舞台的精巧结构,像是形式的建构,也像是历史的剥离,主创就像修缮孙科别墅的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一样,一层一层、抽丝剥茧地揭开一个世纪前的那些尘封的记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流亡、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人、内战、共产主义,时代场景像幻灯片一样投射在舞台斑驳的墙壁上,社会历史的名场面一帧一帧重新真切地呈现在当下的观众眼前。
  但它又不只是个历史剧,那些记忆又不只是历史。
  一个世纪之后,舞台上,重新讲述起那些遥远的历史,它看似晦涩,实则一刻也不停歇地发生在你我身边。
  当后冷战时代全球化的泡沫一个个破碎,那些敞开的门一扇扇关闭,地缘和文化以外的身份,藏匿在那些冷冰冰的现代数字身份识别背后的界限,如同邬达克所需要的一张护照一样,含混不清却清晰可感。年轻的邬达克何曾不是映照着如今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的你和我,一百年前的历史教训何尝不映照着当下的反思。
  100年过去了,时代和思潮总是在面临着轮回,道德和秩序会面临新一轮的重建。古往今来,每一次,一个新的秩序建立一个新的时代,在社会中的个体所需要的是能够抵抗道德崩溃时代平庸之恶的引诱,不放弃思考,不逃避判断,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邬达克》以巴别塔的建造轮回开始和结束,就好像邬达克的一生,背对自己,面向世界,再无归途,何以为家。人的故事总是会结束的,而在剧场里,背靠世界,面向邬达克,我们以旁观者的姿态回看历史,看到的确是当下的答案。
  三、音乐戏剧,不只是音乐
  为宏观历史和微观个体的交织穿针引线的,是音乐。它像一个音乐戏剧。
  音乐的使用渗透到了戏剧的角角落落,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流行文化中的音乐剧在音乐中的着力,或许更像中国戏曲中的乐队,将音乐融入了戏剧发生的内核之中,渗透在戏剧叙事和抒情的每个部分。它或许像古希腊的歌队,又或许像无声不歌的抒情,恰如其分地融入到人物发展的每个角落,如同人物内心的一种和声,与情节共同生根发芽,以多维的感官带给观者通感一样的立体画面。
  《邬达克》也像是一首韵律诗,音乐的韵律不仅仅发生于音乐本身,面向观众纯粹地用台词叙事,像一首诗。语速快讲述节奏却不急不缓,适当地重复和变化,让所有的台词念得更像是一场吟诵。这种节奏感和重复性也很像戏曲,让观众在近代叙事和国际友人的故事里寻找到了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但它又不只是个音乐戏剧,音乐的力量不只在音乐本身。
  对于乐队的使用,正如导演周可所述,“每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对家的思念的画面是有音乐的”,音乐如守土的山林,治愈如水漂泊的人生。
  那些流淌的音符,是邬达克作为一个孑然一身的异乡人对故土的怀想,他在异乡的日子里,隐匿着漂泊的隐喻,生长着身份的枝蔓。而如今,邬达克似乎是上海的一个符号,他在上海留下的,却成了后世生长在上海的人们的“故土的文化记忆”,他为生活在这片土壤上的后人建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认同和自我记忆。邬达克的异乡,也成了如今他者怀旧的乡愁。
  这种极为中国传统样式的音乐使用,在戏剧内外、观演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故乡画面的交织。它在抒情中流淌的,是邬达克对故乡的想象,是上海人对这片土地的依存和眷恋,亦是如今在上海的异乡人对自己心底故乡的思念。静水流深,这些节奏和韵律勾勒的,并非某座城市,某个时代,某个画面,它在每个人心底,流淌出的是各自的想念,亦是共同的乡愁。
  音乐的使用,是形式的,也是内容的。它打破了身份的界限,亦打破了时空的局限,舞台上下,凝结出新的共情。
  《邬达克》,不只是邬达克。戏里,它敏感而尖锐,触摸到时空批判反思的脉搏;戏外,它风火而广阔,绽放着戏剧人的倔强的力量。它有不只于此的广袤思索,亦愿它能有不止于此的生命力。(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初见玛莎·马可耶夫是在上海大剧院法语喜剧《女学究》上演前夕的对谈活动上。优雅精致却不做作,浪漫随性中透出点点理性的光芒——玛莎给人的感觉和她的戏一样。作为法国马赛拉克里耶国家剧院的院长、法国戏剧界的红人、横跨多个艺术门类的艺术家,玛莎这一次选择将莫里哀的《女学究》带来上海。谈及原因,导演说得真切又直白:“很多人都说莫里哀在这部戏里表达了对女性的厌恶,我觉得这是曲解,应该让更多人看到它真实的样子,了
期刊
上海昆剧团又新排《琵琶记》,小生黎安主演蔡伯喈一角。很早就听说了他对这个角色非常感兴趣,诚然,黎安是个做事情十分认真的演员,即便如此,他对蔡伯喈的执念也确实让人颇为费解,更何况蔡伯喈还是一块不太好啃的硬骨头。  在我看来,“蔡伯喈”的难度有三。其一在于人物塑造,蔡伯喈是有名的“渣男”。在新戏创作中,建立观众的新意识容易,扭转观众的固有意识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其二在于剧本,在很长时间的舞台演绎中,
期刊
2018年,综艺节目《声入人心》将音乐剧这一小众文艺带入大众视野之中,在演出人气与剧场票房激增的同时,有更多人发出诘问——中国原创音乐剧何时才能出现“爆款”?尤其是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之下,华语音乐剧创作之路愈加亟待探索,“原创”二字已成为从业者密切关注的重要话题与课题。  “在构建一个健康的行业环境所必备的所有要素里,我们先拥有了有号召力的演员这一部分,但是我们仍然在等待其他更多有利因素出现,如此
期刊
在导演《山海情深》之前,我没有创作过扶贫题材的剧目。在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能遇到上海越剧院的年度大戏《山海情深》,对我而言是非常难得和珍贵的。  主题独特、深刻的 “后扶贫戏”  看过《山海情深》的剧本后,我的第一感觉是独特:它的气质与常规的扶贫戏完全不同,究其原因应是不以文件代替文艺、不以政策代替舞台和艺术必须传达出的情感。人们对脱贫有各种各样的理解,而艺术家对脱贫这个历史性的工作和贡献
期刊
大幕徐徐拉开,龙华二十四烈士的姓名逐渐隐去,从江南小城的四合小院到上海的石库门再到森冷的龙华监狱,革命烈士柔石的一生在舞台上徐徐展开。伴随着“燕啊燕,飞上天”的江南小调,更有一气呵成的铿锵唱词久久回荡在舞台上:“平福柔石我是谁,这一问往事历历从头言……欲以教育救家国,试将文章作利剑……我要紧握手中笔,写下这世道不公不正、不智不信、不忠不孝、不廉不耻、不勇不仁、不法与不义,把柔石名写在天地间,写在天
期刊
我常常在想,在这样一个世界,还有什么样的故事(事故)我们没有见过?每天打开电视或者手机,从新闻、微博到网络直播,还有时下炙手可热的“抖音”等短视频软件,我们对于新、奇、特等“戏剧性”的获得和满足正在变得越来越便捷。于是叙事类作品的故事模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对剧情的期待由正反两方面的紧张刺激角力转向了其他方面。  剧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舞台假定性的缘故,时空可以是非常自由的,但要自由地表
期刊
重排经典不管对谁来说,总是一种挑战。这里的经典不是指林兆华导演《三姐妹·等待戈多》19年前的首演,而是契诃夫的《三姐妹》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经典具有传世性与流行性,更重要的是它们通常都有极大的阐释空间,使得它们被一次次致敬或推翻、复制或解构。  从《三姐妹》到《等待戈多》,我们能发现两个文本在立意上是有连贯性的。契诃夫所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无法交流;《等待戈多》迎来的则是语言系统的彻底崩溃,无
期刊
编者按:  5月上海,“戏剧静安”风景独好。2018年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展演将会有来自8个国家17部作品,在5月5—23日集中亮相静安戏剧舞台。本期《上海戏剧》将分三个板块,更有层次、更有趣味地梳理和推介这些剧目。三个板块分别是:编辑推荐,分门别类地将剧目、剧团、导演等亮点综合呈现;私人戏单,特别邀约戏剧评论家、戏剧导演、戏剧观众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给出他们的私人戏单,供大家参考;主创自荐,创作者
期刊
沪剧《早春》是我的研究生毕业作品。我清晰地记得,这部作品创作的开端,是我的导师罗怀臻对我说的一句话:你是宁波人,不如写柔石试试吧。  如果说,罗怀臻老师的引导鼓励和甬剧《典妻》对我的影响是我最初决定选择这个题材的缘由,那么,当我开始查阅柔石生平事迹材料时,不禁感叹创作者与作品之间确有奇妙的缘分。  柔石被枪决于上海龙华的那一天,是1931年2月7日的凌晨。而五十七年后的同一天、同一时辰,我出生在这
期刊
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导演之一,林兆华以强劲的革新姿态长期坚持着自己的戏剧实践,尝试构建具有民族品格的戏剧表演方法体系,创造了极具价值的戏剧表演新观念。  林兆华将自己的戏剧表演理论概括为建立“表演双重结构”。概念虽已提出,却尚未形成明确的阐述,仅围绕这一概念,较为集中地使用了一系列描述性话语:“演员既在戏中,又不在戏中”“既是角色又不是角色”“没有表演的表演”“提线木偶和提线人”“在叙述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