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在小麦中增加其他植物的轮作,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活性,更好的保证小麦种植的效果。
一、小麦种植技术
(一)小麥播种准备工作
小麦的种植产地应该保证生态条件良好、凉爽湿润的区域,保证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区域。而且要保证小麦种植区域不应受到污染。在明确了生产场地之后,还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周边市场需求来选择适应性较强的优质、高产、抗逆、抗病虫害的种子,这样才能够保证小麦的种植品质。
在进行播种之前,一定要将种子进行清洗晾晒,从而有效的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进一步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在种子晾晒之后,还可以将种子浸泡在甲拌磷原液100—150g加3—4kg水拌种50kg。利用种子量的0.2%的拌种霜或者0.15%拌种灵进行拌种,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小麦黑穗病的发生。在整地环节,一定要保证“早、深、多、细”四个方面。充分耕熟土壤,尽量将土壤深耕至松软细绵、上虚下实的状态。在整地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施放农家肥30t/hm2或者等效的有机肥料,还可以使用测土配方肥,有助于小麦有机生长。
(二)小麦播种
通过机械播种或者人工开沟条播的播种方式能够保证小麦的良好生长。不应该采用撒播的种植方式。在进行人工开沟条播的过程中,要保证条播的行距在15—20cm,深度在5—6cm左右,保证下种深浅一致,从而更好的保证小麦的生长均匀,避免出现漏播、重播的情况,影响小麦苗株的生长发育。在播种完成之后,保证土壤与种子更加的亲密,避免因为土壤过松出现漏风闪芽的情况。
(四)小麦的田间管理
由于小麦的播种期在四月份,所以可能遇到雨雪等天气,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及时的轻耱,避免土壤出现板结情况,影响苗株生长。在小麦的生长发育期,要定期进行除草2—3次。对于小麦的除草环节非常的重要,由于不能够使用除草剂,所以必须利用人工进行除草。在除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锄早、锄小、锄了”的原则。在小麦幼苗阶段,当小麦生长到10cm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第一次除草了,因为此时正值中耕,所以通过除草能够有效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能,避免小麦出现脱氮的情况。而且通过除草还能够保证小麦的新根大量生长,提高小麦对于营养的吸收能力,增加分蘖。在中耕除草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浅锄、细锄”,避免除草不当将小麦幼苗掩埋,也要防止对于小麦幼苗的损伤。
由于小麦的生长期需水量较多,所以在水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土壤墒情进行浇水。如果墒情不好那么就必须进行充分的浇水,并且保证每次的浇水量尽可能的浇足、浇透。要想提高小麦产量,必须要针对小麦进行合理的化肥管理。针对小麦进行施肥有以下几个方法,首先在肥料选择方面主要以磷肥、钾肥为主,尤其是需要注意小麦种植的大小年,在小麦种植大年应该以磷肥、钾肥为主要的肥料;在小麦种植的小年则应该主要施放氮肥作为主要的肥料。
(五) 小麦的收获与贮藏
对于小麦的收获与贮藏可以通过人工或者机械等方式进行。一般收获期在小麦蜡熟期之后就能够开始收获了。在收获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天气晴朗干燥,无露水。在收获完成之后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脱离、晾晒,如果天气条件不符合要求,那么也可以利用人工或者自然的方式来进行干燥,保证果实的含水量在14%以下。还可以利用风筛清选的方式来将干瘪的果实进行筛选。在果实贮藏之前,一定要将品种名称、种子来源、种植地块、收货时间、纯净度、发芽率、含水量、种子等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登记,从而有效的控制果实贮藏质量。
二、小麦的害虫管理
小麦的返青拔节期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的主要病虫害有小麦纹枯病、吸浆虫、麦蜘蛛等地下害虫。近几年来纹枯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也是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的病害之一,所以这个时间的重点防治对象就是纹枯病,如果防治的时间偏晚,就会造成防治效果差,所以防治要把握好时机,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用相应的化学药剂展开防治工作,我们通常所用的是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在一起进行喷施的技术,从而达到科学防治的目的。用5%井冈霉素2250-3000m1/hm=对水1125-1500kg来对麦茎基部进行喷雾,间隔10-15d再喷1次来防治纹枯病,对于吸浆虫的防治通常可以采用400cc氧化乐果或50%辛硫磷600-750m1/hm=喷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可用73%克瞒特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对于发病重的地区,可以提高药的浓度,达到有效根治的目的,为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打下基础。
总之,笔者通过对于我国小麦生产以及化肥施用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小麦生产存在化肥施用较多的问题,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效率。这样在提高小麦生产总量的同时,也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提高生态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844200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疆军区保障部)
一、小麦种植技术
(一)小麥播种准备工作
小麦的种植产地应该保证生态条件良好、凉爽湿润的区域,保证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区域。而且要保证小麦种植区域不应受到污染。在明确了生产场地之后,还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周边市场需求来选择适应性较强的优质、高产、抗逆、抗病虫害的种子,这样才能够保证小麦的种植品质。
在进行播种之前,一定要将种子进行清洗晾晒,从而有效的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进一步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在种子晾晒之后,还可以将种子浸泡在甲拌磷原液100—150g加3—4kg水拌种50kg。利用种子量的0.2%的拌种霜或者0.15%拌种灵进行拌种,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小麦黑穗病的发生。在整地环节,一定要保证“早、深、多、细”四个方面。充分耕熟土壤,尽量将土壤深耕至松软细绵、上虚下实的状态。在整地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施放农家肥30t/hm2或者等效的有机肥料,还可以使用测土配方肥,有助于小麦有机生长。
(二)小麦播种
通过机械播种或者人工开沟条播的播种方式能够保证小麦的良好生长。不应该采用撒播的种植方式。在进行人工开沟条播的过程中,要保证条播的行距在15—20cm,深度在5—6cm左右,保证下种深浅一致,从而更好的保证小麦的生长均匀,避免出现漏播、重播的情况,影响小麦苗株的生长发育。在播种完成之后,保证土壤与种子更加的亲密,避免因为土壤过松出现漏风闪芽的情况。
(四)小麦的田间管理
由于小麦的播种期在四月份,所以可能遇到雨雪等天气,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及时的轻耱,避免土壤出现板结情况,影响苗株生长。在小麦的生长发育期,要定期进行除草2—3次。对于小麦的除草环节非常的重要,由于不能够使用除草剂,所以必须利用人工进行除草。在除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锄早、锄小、锄了”的原则。在小麦幼苗阶段,当小麦生长到10cm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第一次除草了,因为此时正值中耕,所以通过除草能够有效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能,避免小麦出现脱氮的情况。而且通过除草还能够保证小麦的新根大量生长,提高小麦对于营养的吸收能力,增加分蘖。在中耕除草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浅锄、细锄”,避免除草不当将小麦幼苗掩埋,也要防止对于小麦幼苗的损伤。
由于小麦的生长期需水量较多,所以在水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土壤墒情进行浇水。如果墒情不好那么就必须进行充分的浇水,并且保证每次的浇水量尽可能的浇足、浇透。要想提高小麦产量,必须要针对小麦进行合理的化肥管理。针对小麦进行施肥有以下几个方法,首先在肥料选择方面主要以磷肥、钾肥为主,尤其是需要注意小麦种植的大小年,在小麦种植大年应该以磷肥、钾肥为主要的肥料;在小麦种植的小年则应该主要施放氮肥作为主要的肥料。
(五) 小麦的收获与贮藏
对于小麦的收获与贮藏可以通过人工或者机械等方式进行。一般收获期在小麦蜡熟期之后就能够开始收获了。在收获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天气晴朗干燥,无露水。在收获完成之后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脱离、晾晒,如果天气条件不符合要求,那么也可以利用人工或者自然的方式来进行干燥,保证果实的含水量在14%以下。还可以利用风筛清选的方式来将干瘪的果实进行筛选。在果实贮藏之前,一定要将品种名称、种子来源、种植地块、收货时间、纯净度、发芽率、含水量、种子等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登记,从而有效的控制果实贮藏质量。
二、小麦的害虫管理
小麦的返青拔节期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的主要病虫害有小麦纹枯病、吸浆虫、麦蜘蛛等地下害虫。近几年来纹枯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也是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的病害之一,所以这个时间的重点防治对象就是纹枯病,如果防治的时间偏晚,就会造成防治效果差,所以防治要把握好时机,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用相应的化学药剂展开防治工作,我们通常所用的是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在一起进行喷施的技术,从而达到科学防治的目的。用5%井冈霉素2250-3000m1/hm=对水1125-1500kg来对麦茎基部进行喷雾,间隔10-15d再喷1次来防治纹枯病,对于吸浆虫的防治通常可以采用400cc氧化乐果或50%辛硫磷600-750m1/hm=喷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可用73%克瞒特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对于发病重的地区,可以提高药的浓度,达到有效根治的目的,为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打下基础。
总之,笔者通过对于我国小麦生产以及化肥施用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小麦生产存在化肥施用较多的问题,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效率。这样在提高小麦生产总量的同时,也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提高生态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844200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疆军区保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