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优化策略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tt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设计;路径探究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就需要历史教师科学地设计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他们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升华,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笔者结合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历史问题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基于课程标准,问题设计要“ 有的放矢”
  课程标准不仅是历史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依据。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
  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课为例,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有“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这样一句话。笔者结合学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了解汉武帝在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的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大一统”对汉朝及后世的深远影响,感受汉武帝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
  一方面,问题设计的“有的放矢”是指问题设计要体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在教学本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背景,要求学生围绕“武帝如何治国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设计一段历史剧,以历史人物的口吻提出问题,其中有学生设计了《君臣议政》历史剧剧本,具体如下。
  (A扮演汉武帝,B扮演儒家代表董仲舒,C扮演道家代表,D扮演法家代表)
  A汉武帝(坐在龙椅上愁眉苦脸):朕最近寝食难安。众爱卿,今天召集你们来,是让你们给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统治国家可永保江山呢?
  C道家:陛下万岁!“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故臣以为严厉刑法万万不可。秦的暴政就是前车之鉴啊。自立国以来,先皇以黄老之学治国,休养生息,才有如今的大好形势啊。
  A汉武帝:嗯,谁还有高招说来听听?
  D法家:启奏陛下,臣建议用法家治国。若是百姓动不动就指责国事,于国家不利,于君不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厉刑法必不可少。
  A汉武帝:董爱卿有何高见?
  B董仲舒:臣以为道家缺乏约束力,法家严刑峻法太残酷。吾皇贵为天子,奉上天之命统治臣民。用儒家思想治国最好,既体现皇上的权威,又体现皇上的仁爱。臣以为要巩固统治,必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汉武帝(龙颜大悦):董爱卿言之有理,就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谢幕。
  当时社会上的各家都纷纷建言献策,向汉武帝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那汉武帝会用哪一家的观点呢?上述历史剧本以汉武帝之口提出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加强“大一统”之间的关系:中央集权的前提是思想统一,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为了思想统一。
  另一方面,问题设计的“有的放矢”,还指问题设计要体现课程标准关于自主学习的要求。课程标准强调“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为此,学生针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这一难点来编写历史剧本,在编写的过程中,就已经在积极思考了。围绕“如何治国”这一主题,通过君臣辩论理解了思想统一的重要性,进而认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必然性。
  二、基于年龄特征,问题设计要“兴趣盎然”
  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往往很强,求知欲也强。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学目标要求,结合课例的实际情况,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积极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历史学习之旅。
  “‘推恩令’的实施”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第一部分,是从政治的维度介绍汉武帝如何通過推恩令及刺史制度等两个方面的措施,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对于推恩令,学生很难理解汉武帝是如何通过逐层“推恩”来削弱诸侯的势力,并最终解决诸侯兼并土地、割据一方、对抗中央的问题的。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中,天津市第四中学姜霞老师设计的关于“推恩令”的问题,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她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历史学家指出,汉武帝的“推恩令”起到了“分橘子”效应,就是一个大橘子,分成N 个橘瓣,这样,每个橘瓣再也无法对抗中央了。请问:“推恩令”是如何实现“分橘子”效应的?
  教师用“分橘子”的比喻,形象地将汉武帝的“推恩令”解释为:将诸侯的所辖范围越变越小,从此,诸侯的土地变小了,所辖的民众变少了,诸侯的势力得到根本性的遏制,另外,推恩令不仅仅是皇帝对诸侯的“推恩”,诸侯还必须将领地分封给其子弟,通过再次“推恩”,这样,诸侯越变越小,再也无力对抗中央。
  笔者在姜老师题目设计的基础上,在教学时增加了两个问题:为了配合推恩令,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金缕玉衣”是发生在“分橘子”之前还是之后?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认识到:“推恩令”是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之一,刺史制度强化了全国的行政监察,同样加强了中央集权。至于“金缕玉衣”出现在“推恩令”之前还是之后,只要学生能理解“推恩令”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答案就比较明了了。
  三、基于历史逻辑,问题设计要“层层递进”
  历史事件之间都有着自身的逻辑关系,教师要帮助学生厘清这些逻辑关系,才能让学生看清历史的本原。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层层递进,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1]。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第三部分是“盐铁专卖”,由于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专卖”制度接触较少,所以很难理解汉武帝为什么要实行“盐铁专卖”,“盐铁专卖”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假如有一个心血管病的重病患者,他的肾、肺、胃、心脏都有问题,如果医生要动手术,应最先从哪个部位开始?从“手术优先论”看,面对西汉初年经济上的“疑难杂症”,汉武帝为什么要首先进行“盐铁专卖”?如何实现“盐铁专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这四个问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试图通过第一问、第二问,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盐铁专卖”;第二层次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盐铁专卖”;第三层次是引导学生理解“盐铁专卖”的现实意义。
  此外,《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这一课包含了四部分内容:“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北击匈奴,但学生很难理解四部分之间的关系,更难理解四部分与巩固大一统王朝之间的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上述四部分之间以及它们与加强中央集权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课堂教学的总结阶段,让学生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具体要求是:思维导图要体现四部分之间以及四部分与加强中央集权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画出了不同的思维导图,笔者对他们的学习结果进行了总结,总结为两张思维导图,如图1、2。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问题设计的中心意识、激趣意识和递进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历史思维,促使其以更多元的视角去认识历史问题,去深化对历史概念的认知。
其他文献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9-0019-03一、设计思想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主题式“情境—任务”的形式,将化学知识逻辑、学生认知发展、真实情境与问题、任务与活动、表现与评价5个方面交织和融合,使得学科核心知识在情境中再建构与创造。其中,学
【摘 要】高阶思维往往与深度学习紧密相连,在阅读教学中展开深度学习,需要将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巧妙结合,引发高阶思维活动,指向思维品质的进阶。阅读教学经历“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价值与评价”等阶段,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引导学生的思维层次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迈进。  【关键词】阅读教学;深度学习;高阶思维;思维进阶  【中图分类号】G63
【关键词】写景抒情散文;教学路径;初中语文  写景抒情散文往往表达精美、意味隽永,如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课文《昆明的雨》便是一篇值得一读再读的优美散文,它彰显了汪曾祺先生语淡情浓、韵味悠长的语言特点。现以此课为例,对写景抒情散文的部分典型教学路径进行一些梳理,以待方家补正。  一、语用为根基,引导学生由内容理解走向情味深处  语文课姓“语”,无论怎么教,怎么学,都不能失了“语用”这个根。对一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科融合;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3-0066-02  【作者简介】1.孙国飞,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宁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00)副校长,高级教师;2.庄胜利,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宁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00)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  随着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发布,中学阶段的课程融合得到了更高程
·主持人语·  初中生初涉社会,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习惯通过各种感官接触、了解外界的事物和现象,体验认识世界的快乐。因此,当前迫切的问题是解决初中生在文化价值取向选择上出现的困惑、迷惘,想方设法培育他们识别文化价值的内在机制,强化与提升他们良好的文化判断力,引导他们沿着社会所期待的方向发展。《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广大初中学校积极稳妥地用文化力量来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与时效性
【摘 要】基于多年的课堂观察,发现初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在语言运用、情感体验、阅读思维等方面存在理解上的误区。以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4 Reading II Gulliver in Lilliput的教学实践为例,立足游戏活动、交互协作、问题引领、角色表演、读写结合等途径,可以有效消除语言运用、情感体验、阅读思维等方面理解上的误区。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第二课时;理解误区;
[摘要]問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需要家长转变看问题的视角,将问题转化为一项待提升的能力。作为教师,应积极指导家长学会这些技能,帮助家长游刃有余地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教育问题。  [关键词]教育问题;能力;技能习得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1-0067-02  一、案例呈现  “我不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新型师生关系中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但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师权威以及“师尊生卑”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动摇。再加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家庭教育、学校环境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生挑衅教师现象日益凸显。如何正确处理班级管理中的师生冲突事件,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线教师需要认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实质上是教师通过教学设计,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即促进学生实现从想读、会读、善读到乐读的提升,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涵养精神、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  【关键词】阅读教学;过程;想读;会读;善读;乐读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133-03  【作者简介】韩炳华,江苏省邗江中学
【关键词】内高班;民族团结;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35-0060-03  【作者简介】1.蒋捍,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42)校长、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2.陈维,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42)教师发展部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本组文章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