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提倡学生个人价值观的今天,试图用一个标准化的答案,来“引导”或“规范”学生学习不同的学习方式的经验,只是一个梦想,也是错误的。我们的教学,绝不能是简单封闭式,它应该是开放的、全面的、多元的,有助于学生的多元智能系统发展的体系。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实践; 个性化; 探索
阅读教学永远是语文教学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中也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单纯的示范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在领会和传达这种感情的过程中固然必不可少,但更深层次的领悟则需要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基于对《课标》和本册《教材说明》的理解,结合对“高效精品课堂”的探索,在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对文本进行充分的读。
课堂上,我组织学生通过自由训练阅读,男女学生共同阅读,小组团队选读等各种形式的赛读,反复阅读课文,让学生在阅读练习中,达到“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一目标,从而不仅了解了课文大意,而且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悟。
在学生对文章进行了充分的读的基础上,我结合课文开头:“古时候有个种田人”这句话进行阅读示范:真辛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并告诉孩子们:“文章中的每句话、每个词甚至每个文字背后都藏着小秘密,看看谁具有一双发现这些小秘密的慧眼。”从而放手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个性化的解读。没想到我的“抛砖”的确引来了“真玉”,几乎每位同学都能通过对文本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获得自己的理解。比如:真幸运——白捡来一只大肥兔;真天真——怎么可能每天都有兔子撞树呢;真耐心——整天坐着等兔子;真悠闲——只等兔子不种田;真懒惰——田里长满了草;真贪心——每天都想白捡兔子;真“自信”——怎么可能每天都有那么凑巧的事;真敢想——要是每天都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真贪吃——天天想白吃兔子肉;真“享受”——只想吃不想干;真愚蠢——兔子才不会那么傻,都去撞树……由以上理解可以看出,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后,不难达到对文本更深层次的领悟。
三、回归文本,明理升华。
在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层次、个性化的理解之后,我又结合课后学习小伙伴:“我想对种田人说”这一提示,启发学生进行多元思考,让学生畅所欲言。此时应该说大多数学生已经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了,他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醒醒吧,种田人,不会再有兔子撞死在大树上了!”有的说:“亏你还是个种田人呢,怎么感觉比兔子还笨呢?”有的说:“种田人啊,那只撞死的兔子只不过是个意外而已,你别再等了,赶紧去种田吧!”有的说:“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很难得的事。这样的事不可能经常发生,种田人,你还是别等了。”有的说:“种田人,你是个庄稼人,赶紧把丢下的锄头拿起来,把地重新种上还来得及,不然,你今年就得喝西北风了。”还有的说:“你不该有侥幸心理,不应该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做经常发生的事。”等等,孩子们众说纷纭,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在他们的理解中已达到甚至超过了教材的要求,课堂效果可谓水到渠成。
反思:
自“高效精品课堂”创建以来,应该说我们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教学模式也有了创新,但是走进课堂,却不难发现,40分钟的课堂依然被教师主宰着,老师讲得异常完美、无懈可击,所有的启发和指导仍然是让学生更好地遵循老师的设计思路去走,学生只是静静的听和记。教学问题线性相连,环环相扣,问题答案唯一,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之中,不敢逾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失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也就只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模仿。阅读教学成为单纯知识的灌输,阅读也不再是一个沉思的过程,只是追求统一性的一种手段,这就直接导致学生主体性和思维能力的缺失。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会阻碍学生个性化人格的健康成长。
显而易见,在倡导重视学生个人的感悟的今天,在试图用一个标准化的答案,来“指导”或“标准”学生学习不同的学习方式的经验,只是一个梦想,而且也是错误的。我们的教学,绝不是简单封闭式的传受,它应该是开放的、全面的、多元的,有助于学生的多元智能系统的发展。试想,在课堂上如果我按部就班地组织学生认读生字、分析内容,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读自悟,学生怎么可能归纳出那么多的“真××”?怎么可能对种田人的行为有那么深刻的认识?又怎么可能用自己的语言提炼出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呢?俗话说“童言无忌”,我们在课堂上就应该提倡“思维无禁区”,让学生畅想、畅言,千方百计地爱护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并鼓励他们找到点滴发现,呵护和关心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
总之,我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把学生作为沟通与活动的主体,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活动,通过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适时适度的教学情景、平等融洽的师生对话、引领学生思维的活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发合理的评析标准、挖掘学生创造潜力、开拓学生发散思维、催化学生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掌握等来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的教学才是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况且“高效精品”的课堂绝不是“按既定方针办”,“高效精品课堂”下的阅读教学更要动态生成,灵活开放,要为学生创设一种不受传统束缚,敢想、敢说、敢做,不屈从于权威的气氛,建立一种没有威胁、批评,创设不同意见、想法均能受到重视、尊重、赞扬与鼓励的环境,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全新的体验,在探索中获得全面的发展,给学生终生受用的能力。因为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实践; 个性化; 探索
阅读教学永远是语文教学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中也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单纯的示范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在领会和传达这种感情的过程中固然必不可少,但更深层次的领悟则需要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基于对《课标》和本册《教材说明》的理解,结合对“高效精品课堂”的探索,在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对文本进行充分的读。
课堂上,我组织学生通过自由训练阅读,男女学生共同阅读,小组团队选读等各种形式的赛读,反复阅读课文,让学生在阅读练习中,达到“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一目标,从而不仅了解了课文大意,而且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悟。
在学生对文章进行了充分的读的基础上,我结合课文开头:“古时候有个种田人”这句话进行阅读示范:真辛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并告诉孩子们:“文章中的每句话、每个词甚至每个文字背后都藏着小秘密,看看谁具有一双发现这些小秘密的慧眼。”从而放手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个性化的解读。没想到我的“抛砖”的确引来了“真玉”,几乎每位同学都能通过对文本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获得自己的理解。比如:真幸运——白捡来一只大肥兔;真天真——怎么可能每天都有兔子撞树呢;真耐心——整天坐着等兔子;真悠闲——只等兔子不种田;真懒惰——田里长满了草;真贪心——每天都想白捡兔子;真“自信”——怎么可能每天都有那么凑巧的事;真敢想——要是每天都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真贪吃——天天想白吃兔子肉;真“享受”——只想吃不想干;真愚蠢——兔子才不会那么傻,都去撞树……由以上理解可以看出,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后,不难达到对文本更深层次的领悟。
三、回归文本,明理升华。
在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层次、个性化的理解之后,我又结合课后学习小伙伴:“我想对种田人说”这一提示,启发学生进行多元思考,让学生畅所欲言。此时应该说大多数学生已经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了,他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醒醒吧,种田人,不会再有兔子撞死在大树上了!”有的说:“亏你还是个种田人呢,怎么感觉比兔子还笨呢?”有的说:“种田人啊,那只撞死的兔子只不过是个意外而已,你别再等了,赶紧去种田吧!”有的说:“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很难得的事。这样的事不可能经常发生,种田人,你还是别等了。”有的说:“种田人,你是个庄稼人,赶紧把丢下的锄头拿起来,把地重新种上还来得及,不然,你今年就得喝西北风了。”还有的说:“你不该有侥幸心理,不应该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做经常发生的事。”等等,孩子们众说纷纭,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在他们的理解中已达到甚至超过了教材的要求,课堂效果可谓水到渠成。
反思:
自“高效精品课堂”创建以来,应该说我们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教学模式也有了创新,但是走进课堂,却不难发现,40分钟的课堂依然被教师主宰着,老师讲得异常完美、无懈可击,所有的启发和指导仍然是让学生更好地遵循老师的设计思路去走,学生只是静静的听和记。教学问题线性相连,环环相扣,问题答案唯一,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之中,不敢逾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失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也就只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模仿。阅读教学成为单纯知识的灌输,阅读也不再是一个沉思的过程,只是追求统一性的一种手段,这就直接导致学生主体性和思维能力的缺失。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会阻碍学生个性化人格的健康成长。
显而易见,在倡导重视学生个人的感悟的今天,在试图用一个标准化的答案,来“指导”或“标准”学生学习不同的学习方式的经验,只是一个梦想,而且也是错误的。我们的教学,绝不是简单封闭式的传受,它应该是开放的、全面的、多元的,有助于学生的多元智能系统的发展。试想,在课堂上如果我按部就班地组织学生认读生字、分析内容,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读自悟,学生怎么可能归纳出那么多的“真××”?怎么可能对种田人的行为有那么深刻的认识?又怎么可能用自己的语言提炼出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呢?俗话说“童言无忌”,我们在课堂上就应该提倡“思维无禁区”,让学生畅想、畅言,千方百计地爱护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并鼓励他们找到点滴发现,呵护和关心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
总之,我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把学生作为沟通与活动的主体,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活动,通过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适时适度的教学情景、平等融洽的师生对话、引领学生思维的活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发合理的评析标准、挖掘学生创造潜力、开拓学生发散思维、催化学生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掌握等来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的教学才是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况且“高效精品”的课堂绝不是“按既定方针办”,“高效精品课堂”下的阅读教学更要动态生成,灵活开放,要为学生创设一种不受传统束缚,敢想、敢说、敢做,不屈从于权威的气氛,建立一种没有威胁、批评,创设不同意见、想法均能受到重视、尊重、赞扬与鼓励的环境,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全新的体验,在探索中获得全面的发展,给学生终生受用的能力。因为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