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孩子们的三份“小礼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是源,能力是流”,为了促进学生最大程度地享受成功感受而激发自信心,我尝试了形成性评价的多角度尝试。根据《浙江省小学英语教学建议》中的3个建议,小学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形式多样化。教学中我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知识能力学习与兴趣培养互相结合,从而最大程度引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一、实时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
  《浙江省小学英语教学建议》第23条中提到,提倡行为表现评价,可以采用对话创编、课本剧表演、故事创编、情感朗读、歌曲演唱和书面成果展示等形式;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做出适当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对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出积极的评价等。表现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在经过2年的摸索后,我建立了这份课堂形成性评价表。
  说明:每一栏目都用分数记分,比如纪律栏,通过进行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在黑板上写上四个大组的名字,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整体学习习惯优秀、学习态度端正都可以为自己小组争取到加分,形成组与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即使英语听说能力较弱的同学也能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加以弥补,避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学生破坏集体的利益则减分,其实所有同学都不想成为众矢之的,去拖小组的后腿,所以当教师对这样的学生提出警告之后,一般就会改正。最后获胜大组每个成员都可以加10分。一单元结束,组长统计本组同学这一单元的分数,登记到总表中。
  上述评价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体现在这张自我评价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唤醒了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能力,在长期的运作中,促进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二是这张表格也是老师管理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秩序的好帮手,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说英语、学英语的热情;还能够调动班级中优、中、落后三类同学的积极性。
  二、实时评价知识的落实情况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评价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标准和谐的统一。”
  说明:这份表格由组长记录,横栏中列出了教师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作业上交情况和单元练习的分数,每个项目也按照分数记分。如背诵,背出一块内容可以加5分,如果是程度比较落后的学生,允许学生可以读出,读出的就加3分,一个单元结束还是没有背诵出或者读出的就要倒扣3分等。单元结束,组长计算本组同学的分数,登记到总分表中。
  文本落实形成性评价表有以下作用:
  第一,使教师在查漏补缺工作中有针对性。文本落实形成性评价表借助小组长的力量,有效地落实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英语知识的落实。第二,培养了一批能干、有责任心的小干部。通过长期的对本组同学负责,让这些孩子得到了锻炼。当然,教师也需要利用早自修时间对各个小组长进行培训、面谈,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
  三、追加评价家庭学习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实践也证明,小学英语教学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的力量是难以有好的效果的,必须积极开展家校间的协作。
  小学英语的家庭作业三、四年级课外作业以磁带跟读、听说模仿、课文背诵、录音作业为主,五、六年级在听说朗读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读写练习和美文诵读。对于这样的家庭作业,老师必须与家长沟通,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这份表格教师在学期初的时候发,由学生自己保管,贴在书的扉页。前面两项具体的记录由学生自己完成,分值可以由学生自己给出,家长认同,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每天在家的听录音作业情况直接打分,最后有一栏家长留言,家长可以及时与教师交流孩子在家的英语学习情况,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最后,家长一周给孩子签名一次,只有家长签名的分数值才是有效的。教师一周会让课代表统计一次,把这个分数记录到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总分表中。
  这份表格的实施,使家长明确了自己在孩子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责任。全程参与到孩子的英语学习中。另外,教师可以及时收到来自家长的,孩子在家学习情况的反馈。对自己布置作业、进行教学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
  这三份形成性评价表单,按照单元或者周来记录分数,每个单元分成3个项目进行统分,最后汇总到一份英语形成性评价总表中。这个分数是学生靠平时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得来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双重肯定。
  在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笔者实实在在感受到,评价作为达成目标的一种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认识到与教师要求之间的差距,并通过努力去接近目标。这三份评价表,对学生整体英语兴趣的提高、习惯的养成、知识的落实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是我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针对地球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的事实,结合《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化物拟人,巧导入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配合课件整合教材,融音、像、动画教学一体,边说边议,从课内走向课外,转变课型,引导主题演讲,学生在“保护地球,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只有一个地球》是以说明为主的课文,也是一篇很好的环保性教材。文章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性等方面告诫人们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但是
有效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开拓性的思考行为,在现代新课程的标准中具有鲜明的存在意义。它不仅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同时也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积极性的目的。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又可以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里共同发展。  一、有效教学对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数学在各行各业中都有着不可小视的重要性,没有任何人可以离开数学,它对于生活的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和谐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词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语言清新秀丽,浅显易懂,可供开发的文本资源非常丰富。  由于本词描写的是古代一个小山村的情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离得很远,再加上学生对辛弃疾写这首词时的人生境遇等情况不
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教与学是互动的且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只有相互协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才能活跃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一些教学媒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与学的气氛“活”起来,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丰碑》一课的教学,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再现课文背景,激活学生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应充分结合课文的时代背景,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于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技巧技能的传授训练,而忽略于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研究表明,3岁儿童的想象正处于萌芽阶段,5-6岁儿童的想象内容逐渐丰富,想象的目的性、独立性也明显增强。因此,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
接受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表现为教师将所要掌握的字词句段篇的知识讲解给学生。探究学习表现在语文课堂中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阅读主题展开自主合作的阅读探究,从而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探究学习是作为建立在对接受学习的批判基础上产生的学习形式和理念,它有许多方面优于接受学习。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是否一味地追求探究学习,就能达到有效的目标呢?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   苏教版第三册第15课《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目的,促进其终生发展。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要求  学习《守则》《规范》,让学生逐条理解
构建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减负增效的需要。作为站在小学数学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怎样构建高效课堂,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动的情境、生活的体验和生命的色彩呢?现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要做到“三个精心”  1.精心备课  要构建高效课堂,首先要做到精心备课,要科学把握教材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如怎样设置教学情境,怎样引入新课,怎样安排作业设计等,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而音乐则是人的声音与语言的结合。所以说,音乐歌曲也是一种语言,它能激发人的情感,活跃人的思维。从生理上看,当我们舒舒服服坐着听音乐时,不但会感到身心特别松弛,而且还会有非常丰富的内心活动。这时候,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形成,丰富的联想在奔驰,创造力在活跃。人在这种状态中学到的知识记忆会特别牢固、持久。从心理上看,唱歌是以听觉感知为主的形象记忆。由于歌曲悦耳、动听,而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其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是人类活动中理性、情感交织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面对一群尚未成年的学生,教师该如何培养他们的审美趣味呢?这需要合适的理论指导。  19世纪初,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