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观念下“小历史”与“大历史”的互动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eiy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和空间,是历史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时空观念更是强调:“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2]但是,现行教科书中记载的大多是“全局性的历史,比如改朝换代的历史、治乱兴衰的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的历史等等。”[3]由于时空悬隔、情殊境异,现今的师生很难对“大历史”有真切的感知与同情的理解。
  如何在“大历史”与师生间构筑起学习的津梁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4]这原有认知、自身经验就是我们身边的“小历史”。何谓“小历史”?质言之,“就是那些‘局部的’历史:比如个人性的、地方性的历史”[5]。本文以《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一课(下称“本课”)为例,谈谈在时空观念下“小历史”与“大历史”互动的思考与实践。当然,受内容与材料限制,下面探讨的“小历史”均是地方性的“小历史”。
  一、以“小历史”激发学习“大历史”的兴趣
  西哲苏格拉底有句至理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6]那么,如何点燃学生学习“大历史”——庆历新政的火焰呢?本课中,“大历史”与“小历史”之间的关联点在哪里呢?在此,笔者围绕范仲淹,设计了导入环节,希望能以此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
  导入:在近一千年前的古代中国,一位苏州籍改革家主导了一场后世称之为“庆历新政”的改革,改革失败后,他写下了名垂千秋的《岳阳楼记》,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被后人广为传诵。这位改革家是谁呢?他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
  范仲淹虽常年在外任职,但他不忘故土,尽力造福桑梓,其身教言传也影响了后代子孙,他们一起为苏州留下了许多惠及后世的遗迹。今天的苏州文庙就是他当年创立的苏州府学的一部分;苏州景范中学所在地就是他所办范氏义庄的旧址;而苏州郊外的天平山,因后山是范氏祖坟所在地,故又被称为范坟山,其后人四百多年前在此引种的枫香树,至今郁郁葱葱,遂有如今“天平红枫甲天下”的胜景。1998年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创建时,特意引用范仲淹的谥号“文正”来命名,足以显示他在苏州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今天,我们通过《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一课的学习来一起来重温这位古圣先贤的事迹。
  如此,以“小历史”切入“大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历史就在我们身边。”[7]以这样的方式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与好奇心,就会推动学生的思维从静止的、被动的输入转变为动态的、主动的思索与探究。
  二、用“小历史”加强理解“大历史”的深度
  区域史专家王笛教授认为:“小历史”的个案分析,“不仅能丰富我们对地方的知识”,而且其“所揭示的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大历史。”[8]所以在探究历史时,我们应尽量发掘国家“大历史”与地方“小历史”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人为地将其割裂。
  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是学生对庆历新政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为了破解这个难题,笔者先向学生展示了文献《再进前所陈十事》,让学生从文献中提炼范仲淹改革的设想,旨在锻炼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能力。
  然后,在学生概括出新政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再以苏州地方性的“小历史”,加深学生对其中“重视农桑”与“州县立学”两点举措的理解。为此,笔者播放了纪录片《苏州史纪》第7集《范氏高义》的相关片段,为学生创设快速融入历史的场景。
  视频:景祐元年(1034年)六月,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其时苏州正遭遇多年未见的洪涝灾害。在实地调查访问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浚河、置闸、修围”三者结合的治水主张。在他的带领下,苏州地区初步建立起井然有序的农田水网系统。对此,北宋水利专家郏亶在《吴门水利书》中作出了“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美,无过于苏州”的评价。范仲淹主政苏州时,还创建了遗泽千年的苏州府学。现在,苏州还流传着他让地建校的故事。
  接着,笔者再简要描述其后续举措与影响。府学建成后,范仲淹又聘请了著名学者胡媛、孫复等来此讲学。在他们的主持下,苏州府学文风大盛,人才辈出。对此,元代学者郑元祐在《吴县儒学门铭》中赞誉道:“天下郡学莫盛于宋,然其始则亦由于中吴,盖范文正公以宅建学,……文教之事自此兴焉。”[9]
  由此可见庆历新政中的一些重要举措,并非是范仲淹在宰执任上的凭空臆想,而是他在治理地方后的经验总结。在教学活动中加入身边的地方性“小历史”后,抽象的“大历史”通过具体丰富的史料显现出了她的细节之美,也增加了我们对“大历史”的感性认识和真切理解。
  三、用“大历史”拓宽认识“小历史”的视野
  史家黄仁宇先生在介绍其“大历史观”时,曾论述道:“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10]另外,从教学实践来讲,选修课程的教学也不应局限于选修,而应打通选修与必修、高中与初中的知识链,这样,学习才能融会贯通。所以,研究问题要放宽历史的视界,要多从“大历史”的角度揭示“小历史”背后的历史本质。
  故而,在探究苏州地区经济的发展时,我们还应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在“大历史”的推动下,太湖流域逐渐发展成为了天下粮仓,于是,“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
  自范仲淹创办苏州府学后,宋代苏州地区文教昌盛,这种现象从国家政治制度层面还与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科举制度的完善有关。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拥兵自重的弊端重现,自宋太祖开始,北宋皇帝都秉持了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崇文重教风气的形成。
  在庆历新政前,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了,除了誊录制,殿试制、糊名制、别头试、锁院制等都已推行,从而为士子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公平的比试才华的舞台。这些政策、制度的实施推动了仁宗朝人才井喷现象的出现,像范仲淹、包拯、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程颢、程颐、张载这些如雷贯耳的人物都在这一时期开始活跃于历史舞台。
  如此,“我们在分析、把握地方‘小历史’的时候”,如果时刻都“有一个‘大历史’的关照”[11]的话,就能够帮助我们从全局上通透地了解地方史。
  总而言之,学习历史既要微观入手,又要宏观着眼,只有在“小历史”与“大历史”的互动中,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注释】
  葛剑雄 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0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页。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0页。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0页。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0页。
  谢延龙:《西方教师教育思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22页。
  钱茂伟:《史学通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0页。
  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2页。
  郑元祐:《郑元祐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3页。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70页。
  赵树国 宋华丽:《王朝鼎革·民族冲突·宗族纷争——明清之际大店庄氏族人庄调之抗清的“历史”和“历史记忆”》,《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5卷,2014年。
其他文献
史料教学是一种最能凸现历史学科个性的教学方式。但是,当前史料教学存在着一些误区,譬如:以对教材内容“变相复述”为特征的“注解式”史料教学,以穿插主观性习题为特征的“习题式”史料教学,以引述大容量史料为特征的“冗长式”史料教学,等等,这些史料教学有悖史料教学的本义。  笔者认为,史料教学的基本特征是:“论从史出”的学科意识贯穿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但并不意味着每个环节都需运用大量史料);围绕主题,精选
2012年初,2011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2017年9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全面推开。为了推动一线教师对部编教科书问题探讨,2018年我刊开辟了“部编教科书研究”专栏。一年来,我们持续发表了30多篇相关文章,对部编教科书编写结构、内容选取、内容表述、图片选取,以及课堂教学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我们也在教学观摩与交流中,与一线老师们研讨、与职前教师讨论,探讨如何将2011版初中课程
“生活在山青、水美、天蓝的环境下,这是千百年来韩城人的梦想,今天成了现实。”陕西韩城市民陈女士在网帖上留下这样一段话。  对于熟悉韩城的人来说,钢铁之城、煤炭之城是一直以来贴在这座并不大的城市身上的标签。作为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角之一,作为陕西省最大钢铁企业所在地,无论是大气污染防治,抑或对于母亲河黄河的水污染治理,韩城这些年压力一直很大。  转折出现在2017年和2018年,陕西省环保督察和
在交通运输史上,寻找高效、省力的交通工具一直是人們追求的目标。汽车的发明,就是人们对机械化交通工具渴求而不懈探索的结果。早期的“汽车”只能使用蒸汽引擎,这是当时能够获得的唯一动力来源。直到19世纪末,德国的两位工程师卡尔·本茨(1844-1929)和戈特利普·戴姆勒(1846-1900)意识到汽油发动机作为汽车动力来源的巨大潜力,由此开创了汽车发明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早在1878年,本茨便制造出
历史教材不仅是课程标准的体现与细化,也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第一手资料。2010年以来历史教育界对教材的研究所在多有,资料较为丰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对部分较为优秀的期刊论文进行转载,数量不多,但研究范围较广且富有代表性。统观2010至2017年转载的文章,对历史教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教材的编写与教材的使用。随着2017年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初中部编教材的使用,教育界更是掀起了一股讨论的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是历史学科的本质体现,也是在特定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1]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解释。在把握历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方面,“时空观念
高考考什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刚撰文指出,高考的四层考查目标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1]。本文拟就历史学科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如何落实“必备知识”这一考查目标谈谈粗浅看法。  “必备知识”指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具体到历史学科而言,哪些知识是“必备知识”?从考试测量的要求看,至少包括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规定
一、起源  在不久前的全区统一测试中,遇到一道有关“筷子文化”的题。题目如下:  据《史记·微子世家》载:“纣始有象箸”,这是目前发现关于筷子最早的文献记载。中国筷子是讲道理的,一双筷子代表了阴阳两和、合二为一,筷子应用的手指分为三部分,对应中国文化的“三才”即天、地、人。根据材料可知  A.中国的筷子文化最早应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  B.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筷子是采用象牙为材质  C.筷子蕴含的文化
历史解释有两大要义:探求因果和阐释意义。自高中历史新课标颁布以来,学界探讨历史解释素养的文章可谓是汗牛充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丰富了人们对历史解释素养的认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文章探讨的主要是因果关系,阐释意义的文章较为少见。这就好比鸟少一翼,车缺一轮。为此,本文拟择一案例,解剖麻雀,进而探讨阐释历史意义的策略,以求教于方家。  本文选择的案例是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的陈尧咨与卖油翁的故事: 
源源妫水河的老图腾、静静官厅湖的新地标,彩虹飞架、巨龙飞驰,新老京张路在这里历史性地完成了“天佑精神”百年传承与完美演绎。京张铁路与京张高铁,奇迹般地在青龙桥车站理空间上完成了中国铁路由“人”变“大”,从追赶到超越的精神涅槃与升华……  随着2021年1月20日新列车运行图的实施,从呼和浩特始发经怀安站折返途经山西大同、太原、河北石家庄,终到山东济南,又一条从草原连中原到海边的高铁列车新通途即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