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年来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成果,并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进行展望。作者期待中国与东盟努力消除各种不良影响,携手构建更高级别的伙伴关系,为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和繁荣共同努力。
关键词: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合作成果;回顾与展望;越南
[中图分类号] D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8)06-0015-05
一、前言
在大约30年的时间里,中国—东盟关系经历了许多的跌宕起伏。如果抛开这些起伏不说,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确实是非常迅速的,尤其是在1997年到现在的这段时间里。在1991年7月双方正式建立关系的12年后,2003年10月8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领导人决定将中国—东盟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一种在当代国际关系体系中的高级别关系。从此之后,双方的合作得到拓展,建立了涵盖超过20个领域的40个不同的合作机制。除了双边基础上的合作,中国与东盟还在东盟主导的地区合作机制中——例如,“东盟+1”“东盟+3”以及东亚峰会(EAS)、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ADMM+)、东盟地区论坛(ARF),等等——有紧密的合作关系。中国与东盟在双方均为成员的国际组织中进行合作。
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使双方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人说这“为中国—东盟之间更强有力、更切实的互动铺就了道路”①。2018年7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东盟秘书处总部举行的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庆祝活动中,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强调,中国是第一个与东盟签订战略伙伴协议的国家。在过去的15年中,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方面的伙伴关系得到了深化和扩大。当前,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②。
二、中國—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的合作成果
(一)政治与安全合作
1. 政治合作
2003年以来,中国与东盟通过地区合作架构——例如东盟/东盟后续部长会议(ASEAN/PMC)、东盟地区论坛(ARF)、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ASEAN+1)、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ASEAN+3)以及东亚峰会(EAS),等等——加强了定期的高层接触。截至2017年,双方已经举行了20次定期领导人会议和3次特别领导人会议。在这些会议上,中国与东盟就共同关心的议题交换了意见,并就未来的合作方向提出建议。
除了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框架下的交流与互动,中国与东盟还每年举行一次东盟外交部部长会议、中国—东盟高级官员会议,以及在外交政策、经济、交通、关税、行政、司法、青年、医疗、通讯、出版、质量检验和预防跨国犯罪等领域建立了11个部长级别的合作机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多边机制下的不同级别的会议和会晤③。除了双边和多边机制下的定期会晤,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也进行定期互访,双边关系在这些互访中得到加强,双方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正如习近平(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在2012年时所说:“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就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中国领导人几乎每年都访问东盟国家。”④
除了高层互访,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也组织了多次庆祝双边关系发展的重大活动。2011年,中国与东盟庆祝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0周年;2012年,中国与东盟庆祝《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签署10周年;2013年,中国与东盟庆祝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了增进双边互信,双方决定将2014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将2015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将2016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将2017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将2018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和中国—东盟创新年。这些领域的合作能够有效地增强中国—东盟双边互信和相互理解,使得中国与东盟的伙伴关系更有价值。
为了加强双边合作,2017年11月,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第20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倡议形成《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互联互通规划2025》的提出是为了推动中国与东盟在各个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互联互通和海洋方面的合作。
2. 安全合作
长期以来,南海问题一直是有可能给中国—东盟的双边关系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海洋争端可能会威胁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个危机,在《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11—2015)》中,中国与东盟承诺通过定期就《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组织举办中国—东盟高官会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工作组来推动全面、有效地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13年4月1—2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第19次中国—东盟高官会上,双方均肯定维持南海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以及地区内所有国家致力于加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全面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重要性。2017年8月,中国与东盟均承认了《南海行为准则》(COC)框架。最近,即2018年6月27日,中国与东盟就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中国湖南举行第15次中国—东盟高官会,这次会议还审议更新了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16—2018年工作计划。在这次会议举行之前的更早一些时候,即2018年6月25—26日,在中国—东盟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联合工作组会议上,双方就《南海行为准则》文件内容、明确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联合工作组下一步工作的原则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议一致同意《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联合工作组定期向《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高官会和中国—东盟外交部部长会议报告工作进度和结果。 3. 非传统安全议题合作
为了落实 《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2004年1月,中国与东盟在泰国曼谷签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政府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在这一份谅解备忘录(MOU)里,双方重申了《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 所明确的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目标和范围,并列出为了达成合作目标所采取的具体行动①。根据这份谅解备忘录,中国与东盟都积极地参与了一系列重大的合作行动,例如合作处理流行和传染性疾病、跨国犯罪和自然灾害,等等。
(二)经济合作
自从中国与东盟同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年来,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过去的15年里,双方加快经济合作步伐,经济合作水平得到提高,中国与东盟互为重要的经济伙伴。在这一部分,笔者将分成两个阶段(2003—2010年和2010年至今)来考察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1. 2003—2010年
这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速的时期。2004年11月28日,中国与东盟就自由贸易区建设问题在老挝万象举行第8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双方在全面经济合作协定框架下签署了货物贸易协定。在这份协定中,中国与东盟就一份商品减税路线图(包括一般产品和敏感产品)达成了一致。除了在货物贸易方面签订协定,双方还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协定》框架下签订了争端解决机制协定。
2007年1月,为了落实协定框架下的相关承诺,东盟各国的经济部部长和外交部部长在菲律宾宿务签署《服务贸易协定》(TIS)。这项协定在2007年7月生效。随后,在2009年8月15日,为了促进投资以及推动双方建立自由、透明、具有竞争力的投资机构,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投资协定》,其中所涉及的投资范围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知识产权以及商业特权(business privileges),等等。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得益于双方的努力,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中国与东盟6国有90%的商品实现了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商品的平均关税从9.8%下降至0.1%,而东盟对中国商品的平均關税从12.8%下降至0.6%。关税的减少带来了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2. 2010年至今
对中国和东盟而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1月1日已如期建成,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同时,它对东盟6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1年以来,中国与东盟采取了多种措施以扩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减轻其负面影响。2010年1月,中国与东盟决定开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业门户网站,为商业界人士提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关信息。2010年10月29日,在越南河内举行的第13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修订《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定》的《第二议定书》,统一指派东盟国家的经济部部长与中国商务部部长合作共事,加快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势。中国—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还编写了关于卫生和检疫、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海关手续和贸易便利化等纳入《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定》的章节。有关各方还通过各自的政府代表持续会面,讨论和处理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 的落实、完善以及评估协定成果相关的议题。
双方的这些努力或多或少地减轻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额持续增长。2017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5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3.8%,是2003年时的6.6倍,占中国贸易总额的八分之一。2018年的前5个月,中国—东盟贸易额达到2326.4亿美元,同比增长18.9%,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2000亿美元。自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其作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另一方面,从2011年开始,东盟国家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同时,双方互为重要的投资来源。
2018年6月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第24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会(ACSOC-24)上,中国与东盟确认将在互利、增进相互理解和互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一致同意, 集中资源以有效地执行 《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16—2020)》;批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以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对到202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高到1万亿美元、双边投资额提高到1500亿美元的目标表示支持。
(三)其他领域的合作
1. 加强在地区和国际议题上的合作
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在地区和国际议题上的合作是一个优先领域,其合作目标是维持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在共同关心的议题上相互支持以实现互利共赢。
这个领域的合作方向是在东盟地区论坛的框架下保持紧密的协调与合作,促进东盟地区论坛的健康发展;使“东盟+3”成为东亚乃至整个亚洲迈向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渠道;进一步推动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东亚—拉美合作论坛(FEALAC)以及其他地区和跨地区合作机制建设;为自由贸易和世界公平而共同努力①。
2. 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中国与东盟在大湄公河次区域(GMS)机制下的基础设施发展合作得到了双方的积极推进。中国已经签署了 《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人员及货物跨境运输协定》、17个附件以及关于跨境人员流动、运输安排、车辆标准和高速公路指南的议定书。中国还完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南北经济走廊中线(中国昆明—越南河内—海防)中国境内段407千米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升级。中国境内的179千米公路段属于昆明—南宁—湖南走廊东段(380千米),已经升级为高速公路等级(原文如此——译者注)。除此之外,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人力资源发展和湄公河流域的环境保护等也得到了加强。 同时,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在文化、教育、旅游、科技、农业和交通等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大大促进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
三、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未来展望
(一)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未来发展的基础
1. 近年来双方对《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16—2020》的执行。
2. 中国重申其与东盟的紧密合作,强调其对于东盟在地区架构中中心地位的支持。中国期待东盟实现富有活力的发展,保证在社区发展、实现互联互通和缩小发展差距等方面支持东盟。
3. 东盟强调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在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中的重要性。
4. 中国与东盟双方确认会继续在互利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增进理解和互信。
5. 中国与东盟双方期待拓展合作新领域,例如数字经济、电子商务、数字连接(digital connection)和智能城市等;促进人员往来以及青年和学者之间的交流。
6. 在南海问题上,有关各方强调南海区域和平、 稳定、安全以及航行和飞行自由的重要性。同时,中国与一些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未来也可能会给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7. 中国与东盟双方对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需要将为地区带来活力、和平、稳定和繁荣。
8. 双方对于互信和理解的需要。在许多议题上,存在对中国与东盟之间互信和理解缺失的疑虑,这有可能成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阻碍。
(二)中國—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未来展望
1. 既然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未来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可以预见,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将会在各个合作领域繁荣发展。随着“2+7”机制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下被提升为“3+X”机制,中国—东盟关系将在各个合作领域得到发展。
2. 中国将继续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的地位,因此,贸易与投资合作对于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来说也是关键的。与此同时,东盟仍将会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是,东盟国家,特别是那些正在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的国家也仍然会担心未来会出现更多的贸易赤字。中国与东盟双方确定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关于修订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书》框架下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双边投资额达到1500亿美元的目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有可能在近期完成,这将在未来几年促进地区增长。
3. 《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明确了至2030年年底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指导原则;设立了到2030年中国与东盟在政治与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未来深化和拓展合作的具体实施措施(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措施)提出了建议;并就对接 《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与《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以及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有关中国—东盟合作三大支柱的部分提供战略规划。《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显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东盟而言都将是欣欣向荣的,它将在各个方面使中国和东盟受益。就中越关系而言,南海局势稳定,双边关系持续发展,中越两国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各个领域的合作。
4. 正因为中国将会在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扮演一个负责任的角色, 所以, 中国与东盟(特别是中国与越南)关系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与东盟会将伙伴关系提升至一个更高的水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5. 2018年被确定为“中国—东盟创新年”。在这个机制下, 中国与东盟共同期待在未来几年加强在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
四、结束语
自从双方在2003年签订协议以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展。现在,中国与东盟在各个合作领域尤其是政治、经济、安全和国际关系等领域已经互为重要伙伴。同时,一些阻碍因素也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其中,互信和理解的缺失给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最为显著。为了将中国—东盟关系提升至一个更高级别的伙伴关系,双方需要尽最大努力去增进互信和理解,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致力于构建地区的发展和繁荣。
(责任编辑: 马金案)
关键词: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合作成果;回顾与展望;越南
[中图分类号] D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8)06-0015-05
一、前言
在大约30年的时间里,中国—东盟关系经历了许多的跌宕起伏。如果抛开这些起伏不说,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确实是非常迅速的,尤其是在1997年到现在的这段时间里。在1991年7月双方正式建立关系的12年后,2003年10月8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领导人决定将中国—东盟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一种在当代国际关系体系中的高级别关系。从此之后,双方的合作得到拓展,建立了涵盖超过20个领域的40个不同的合作机制。除了双边基础上的合作,中国与东盟还在东盟主导的地区合作机制中——例如,“东盟+1”“东盟+3”以及东亚峰会(EAS)、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ADMM+)、东盟地区论坛(ARF),等等——有紧密的合作关系。中国与东盟在双方均为成员的国际组织中进行合作。
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使双方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人说这“为中国—东盟之间更强有力、更切实的互动铺就了道路”①。2018年7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东盟秘书处总部举行的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庆祝活动中,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强调,中国是第一个与东盟签订战略伙伴协议的国家。在过去的15年中,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方面的伙伴关系得到了深化和扩大。当前,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②。
二、中國—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的合作成果
(一)政治与安全合作
1. 政治合作
2003年以来,中国与东盟通过地区合作架构——例如东盟/东盟后续部长会议(ASEAN/PMC)、东盟地区论坛(ARF)、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ASEAN+1)、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ASEAN+3)以及东亚峰会(EAS),等等——加强了定期的高层接触。截至2017年,双方已经举行了20次定期领导人会议和3次特别领导人会议。在这些会议上,中国与东盟就共同关心的议题交换了意见,并就未来的合作方向提出建议。
除了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框架下的交流与互动,中国与东盟还每年举行一次东盟外交部部长会议、中国—东盟高级官员会议,以及在外交政策、经济、交通、关税、行政、司法、青年、医疗、通讯、出版、质量检验和预防跨国犯罪等领域建立了11个部长级别的合作机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多边机制下的不同级别的会议和会晤③。除了双边和多边机制下的定期会晤,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也进行定期互访,双边关系在这些互访中得到加强,双方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正如习近平(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在2012年时所说:“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就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中国领导人几乎每年都访问东盟国家。”④
除了高层互访,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也组织了多次庆祝双边关系发展的重大活动。2011年,中国与东盟庆祝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0周年;2012年,中国与东盟庆祝《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签署10周年;2013年,中国与东盟庆祝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了增进双边互信,双方决定将2014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将2015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将2016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将2017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将2018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和中国—东盟创新年。这些领域的合作能够有效地增强中国—东盟双边互信和相互理解,使得中国与东盟的伙伴关系更有价值。
为了加强双边合作,2017年11月,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第20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倡议形成《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互联互通规划2025》的提出是为了推动中国与东盟在各个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互联互通和海洋方面的合作。
2. 安全合作
长期以来,南海问题一直是有可能给中国—东盟的双边关系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海洋争端可能会威胁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个危机,在《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11—2015)》中,中国与东盟承诺通过定期就《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组织举办中国—东盟高官会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工作组来推动全面、有效地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13年4月1—2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第19次中国—东盟高官会上,双方均肯定维持南海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以及地区内所有国家致力于加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全面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重要性。2017年8月,中国与东盟均承认了《南海行为准则》(COC)框架。最近,即2018年6月27日,中国与东盟就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中国湖南举行第15次中国—东盟高官会,这次会议还审议更新了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16—2018年工作计划。在这次会议举行之前的更早一些时候,即2018年6月25—26日,在中国—东盟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联合工作组会议上,双方就《南海行为准则》文件内容、明确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联合工作组下一步工作的原则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议一致同意《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联合工作组定期向《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高官会和中国—东盟外交部部长会议报告工作进度和结果。 3. 非传统安全议题合作
为了落实 《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2004年1月,中国与东盟在泰国曼谷签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政府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在这一份谅解备忘录(MOU)里,双方重申了《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 所明确的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目标和范围,并列出为了达成合作目标所采取的具体行动①。根据这份谅解备忘录,中国与东盟都积极地参与了一系列重大的合作行动,例如合作处理流行和传染性疾病、跨国犯罪和自然灾害,等等。
(二)经济合作
自从中国与东盟同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年来,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过去的15年里,双方加快经济合作步伐,经济合作水平得到提高,中国与东盟互为重要的经济伙伴。在这一部分,笔者将分成两个阶段(2003—2010年和2010年至今)来考察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1. 2003—2010年
这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速的时期。2004年11月28日,中国与东盟就自由贸易区建设问题在老挝万象举行第8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双方在全面经济合作协定框架下签署了货物贸易协定。在这份协定中,中国与东盟就一份商品减税路线图(包括一般产品和敏感产品)达成了一致。除了在货物贸易方面签订协定,双方还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协定》框架下签订了争端解决机制协定。
2007年1月,为了落实协定框架下的相关承诺,东盟各国的经济部部长和外交部部长在菲律宾宿务签署《服务贸易协定》(TIS)。这项协定在2007年7月生效。随后,在2009年8月15日,为了促进投资以及推动双方建立自由、透明、具有竞争力的投资机构,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投资协定》,其中所涉及的投资范围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知识产权以及商业特权(business privileges),等等。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得益于双方的努力,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中国与东盟6国有90%的商品实现了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商品的平均关税从9.8%下降至0.1%,而东盟对中国商品的平均關税从12.8%下降至0.6%。关税的减少带来了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2. 2010年至今
对中国和东盟而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1月1日已如期建成,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同时,它对东盟6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1年以来,中国与东盟采取了多种措施以扩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减轻其负面影响。2010年1月,中国与东盟决定开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业门户网站,为商业界人士提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关信息。2010年10月29日,在越南河内举行的第13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修订《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定》的《第二议定书》,统一指派东盟国家的经济部部长与中国商务部部长合作共事,加快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势。中国—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还编写了关于卫生和检疫、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海关手续和贸易便利化等纳入《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定》的章节。有关各方还通过各自的政府代表持续会面,讨论和处理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 的落实、完善以及评估协定成果相关的议题。
双方的这些努力或多或少地减轻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额持续增长。2017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5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3.8%,是2003年时的6.6倍,占中国贸易总额的八分之一。2018年的前5个月,中国—东盟贸易额达到2326.4亿美元,同比增长18.9%,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2000亿美元。自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其作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另一方面,从2011年开始,东盟国家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同时,双方互为重要的投资来源。
2018年6月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第24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会(ACSOC-24)上,中国与东盟确认将在互利、增进相互理解和互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一致同意, 集中资源以有效地执行 《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16—2020)》;批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以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对到202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高到1万亿美元、双边投资额提高到1500亿美元的目标表示支持。
(三)其他领域的合作
1. 加强在地区和国际议题上的合作
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在地区和国际议题上的合作是一个优先领域,其合作目标是维持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在共同关心的议题上相互支持以实现互利共赢。
这个领域的合作方向是在东盟地区论坛的框架下保持紧密的协调与合作,促进东盟地区论坛的健康发展;使“东盟+3”成为东亚乃至整个亚洲迈向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渠道;进一步推动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东亚—拉美合作论坛(FEALAC)以及其他地区和跨地区合作机制建设;为自由贸易和世界公平而共同努力①。
2. 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中国与东盟在大湄公河次区域(GMS)机制下的基础设施发展合作得到了双方的积极推进。中国已经签署了 《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人员及货物跨境运输协定》、17个附件以及关于跨境人员流动、运输安排、车辆标准和高速公路指南的议定书。中国还完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南北经济走廊中线(中国昆明—越南河内—海防)中国境内段407千米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升级。中国境内的179千米公路段属于昆明—南宁—湖南走廊东段(380千米),已经升级为高速公路等级(原文如此——译者注)。除此之外,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人力资源发展和湄公河流域的环境保护等也得到了加强。 同时,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在文化、教育、旅游、科技、农业和交通等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大大促进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
三、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未来展望
(一)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未来发展的基础
1. 近年来双方对《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16—2020》的执行。
2. 中国重申其与东盟的紧密合作,强调其对于东盟在地区架构中中心地位的支持。中国期待东盟实现富有活力的发展,保证在社区发展、实现互联互通和缩小发展差距等方面支持东盟。
3. 东盟强调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在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中的重要性。
4. 中国与东盟双方确认会继续在互利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增进理解和互信。
5. 中国与东盟双方期待拓展合作新领域,例如数字经济、电子商务、数字连接(digital connection)和智能城市等;促进人员往来以及青年和学者之间的交流。
6. 在南海问题上,有关各方强调南海区域和平、 稳定、安全以及航行和飞行自由的重要性。同时,中国与一些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未来也可能会给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7. 中国与东盟双方对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需要将为地区带来活力、和平、稳定和繁荣。
8. 双方对于互信和理解的需要。在许多议题上,存在对中国与东盟之间互信和理解缺失的疑虑,这有可能成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阻碍。
(二)中國—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未来展望
1. 既然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未来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可以预见,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将会在各个合作领域繁荣发展。随着“2+7”机制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下被提升为“3+X”机制,中国—东盟关系将在各个合作领域得到发展。
2. 中国将继续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的地位,因此,贸易与投资合作对于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来说也是关键的。与此同时,东盟仍将会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是,东盟国家,特别是那些正在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的国家也仍然会担心未来会出现更多的贸易赤字。中国与东盟双方确定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关于修订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书》框架下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双边投资额达到1500亿美元的目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有可能在近期完成,这将在未来几年促进地区增长。
3. 《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明确了至2030年年底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指导原则;设立了到2030年中国与东盟在政治与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未来深化和拓展合作的具体实施措施(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措施)提出了建议;并就对接 《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与《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以及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有关中国—东盟合作三大支柱的部分提供战略规划。《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显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东盟而言都将是欣欣向荣的,它将在各个方面使中国和东盟受益。就中越关系而言,南海局势稳定,双边关系持续发展,中越两国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各个领域的合作。
4. 正因为中国将会在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扮演一个负责任的角色, 所以, 中国与东盟(特别是中国与越南)关系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与东盟会将伙伴关系提升至一个更高的水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5. 2018年被确定为“中国—东盟创新年”。在这个机制下, 中国与东盟共同期待在未来几年加强在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
四、结束语
自从双方在2003年签订协议以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展。现在,中国与东盟在各个合作领域尤其是政治、经济、安全和国际关系等领域已经互为重要伙伴。同时,一些阻碍因素也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其中,互信和理解的缺失给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最为显著。为了将中国—东盟关系提升至一个更高级别的伙伴关系,双方需要尽最大努力去增进互信和理解,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致力于构建地区的发展和繁荣。
(责任编辑: 马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