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中庸》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chong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庸》乃四书之一,是蕴含儒家大哲理的一部著作。全文三十三章,处世智慧处处可显;全篇3568字,人生哲学字字珠玑。此次有此良机同良师益友共同学习《中庸》,才知何谓“开卷有益”。从开篇至末句,句句箴言,令我感到醍醐灌顶。人生之路常堵塞或内心之感常悲喜之处,竟多可以《中庸》之道疏导,这是大智慧的魅力:无所不包,无处不亲。
  【关键词】中庸 儒家哲理 处世智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48-01
  《中庸》乃四书之一,是蕴含儒家大哲理的一部著作。全文三十三章,处世智慧处处可显;全篇3568字,人生哲学字字珠玑。从开篇至末句,句句箴言,令笔者感到醍醐灌顶。人生之路常堵塞或内心之感常悲喜之处,竟多可以《中庸》之道疏导,这恐怕正是大智慧的魅力:无所不包,无处不亲。杨庆中先生认为: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人常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虽似指《论语》,却又不止于《论语》,更是说儒学之道广涵了人生之旅的方方面面。笔者只与《中庸》中第二十九章短短的一段话产生共鸣,竟也能得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品味此段确是越读越为其推广的人生哲学而启发,越读越为其时代的处处适用而叹服。最始料未及的是,笔者从中寻到了为人处事追求的目标对照,对此真是让我甚为欣喜。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一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以文章所出现时代来看待这一段话,应该主要是指天下的管理者,要求他们治理天下能够做好议订礼仪,制订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要的事。同时要求在上位的人,行为一定要得到验证,使人信服,老百姓才会听从。因此,作为在上位者,因其尊贵地位,应当比下位有更多的担当,让百姓更能信服,并提出从哪些方面进行验证。
  二
  “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这句话里的“下焉者”,就人物来讲应当就是家喻户晓的孔子,孔子的一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多奔走在各诸侯之间。“虽善不尊”,虽然很好,但人们对信仰的力量還远远不够,依然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尊重,一般人们不尊重他、不珍惜他,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正因为不相信、不尊重、不珍惜,所以一般人们也不会认可这个思想,学习这个思想,进而跟着这个思想走。
  三
  “本诸身”即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导阅读学习者善于让自己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联系上小段,要求学习者明白知行合一的道理,并时常考查“知”的正确与否,我认为要求验证的几个重要方面可以这样理解:“庶民”为大众;“三王”为制度,权威;“天地”为自然,规律;“鬼”为内心的天然畏惧,“神”为内心的纯洁信仰。所以在知行之前要先接受此般种种考验,这是最全面的考验,经历过种种才可实践。而读“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我知,古代儒者已经考虑到后世对其时代,其话语的理解了,并劝解其他读者,学者一起重视该点,这难道不正是“君子之道”,“中庸之道”吗?这难道不正是圣人“本诸身”吗?
  四
  “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这里的“百世”是形容词,中国上古文化小的是三十年一世,大的是三百年到五百年为一世,所以百世就是百代,就是说要经历成千上万年,你所建立的文化事业,流传于百代,至千秋万代。历史的长河里有大圣人、成功人出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真理只有一个,完全一样,要吻合,才行。
  五
  “知天也”,“天”为何物?可能是指天理,包括天道,伦理。如此正与前文提到的信仰,畏惧和规律联系起来。在古代的信仰体系中,自然和天地是不可动摇的存在;而“知人也”,“人”应该是人情,仁,德,由此可知,古代儒者已然明白,“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存在是社会的前提,没有一个个现实的人的存在,也就没有社会。”这样的“社会”概念,并重视人的价值,所以前文也提到必须验证于百姓处。也由此可见,此段前后环环相扣,阐发深刻的道理。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道”是先导,“法”为法度,“则”即规则。君子以身作则,以自身之行为引导百姓,甚至于后世众人,从一个“世”字可看出,“君子”不仅要考虑的全面,更要考虑的长远。
  六
  “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这种状态是笔者想要努力追求的:在远处有威望,在近处也不使人厌恶。我多么想成为这样的人啊,我也愿意为成为这样的人而去努力,去修行。读到这句话真是让笔者感动不已,瞬间与内心世界的期待共鸣。想来,人生能得此一箴言,实乃幸运之至!由此,笔者也能够懂得古代圣人,君子“在彼无恶,在此无射”的目标指向了,“以永终誉”,“庶几夙夜”又有何妨?
  七
  “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他说一个人修养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要想在历史文化万古留名、万古流传,是不可能的,必须要真的道的修养、道德修养到家。那么为什么我们再三强调讲,子思这个文章是答复天下人对他祖父所提的怀疑的问题,也说明了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之所在,为什么呢?他一路写到这两段,写完了,提出来说明孔子、他祖父所走的学问思想的路线。
  《中庸》的核心观念是“诚”。“诚”是“天”的本性,是天地万物皆赖以存在的根本,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工夫,“择善而固执之”,以求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境界。核心观念“诚”对于我们现实社会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没有了诚心,没有了诚意,那么任何事情将不会达到预想的结果。
  读《中庸》是让人感动的一种体验,时时被戳中内心,句句能振聋发聩,阅读中有体会,体会后有目标,追求时有努力。但《中庸》之道不止如此,还有更多的智慧需要笔者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发掘,作为一位已有追求的阅读学习者,既然深受感动,便应为阐发其奥义而努力,如此才可实现“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的追求状态,如此才可把握“中庸”之道。
其他文献
今年秋天,姥姥家的白菜大丰收。星期六,我跟着姥姥到农贸市场去卖白菜。  我们找到了一个摊位,把白菜摆放得整整齐齐。绿油油的大白菜就像一个个胖娃娃,惹人喜爱。市场上的人们大多手拎网兜,寻找着自己满意的冬菜。  一位位买菜的顾客从我们的摊位走过,可就是不买。也许是今年的白菜大丰收,来卖菜的太多啦!半个小时过去了,一笔生意也没做成。天气又冷,冻得我直跺脚。看看周围的菜摊子生意也不好,卖菜的爷爷奶奶、大伯
云南省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99个,具有开展多种旅游的资源优势,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面性以及交通、通讯、环保等方面的原因,致使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未能合理开发利用,据此笔者对今
90年代长江经济带全面开放开发具有多重战略意义:(1)T型开放格局将形成;(2)有利于缩小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差距;(3)全国或长江下游区能源短缺急需开发上游区水能资源来弥补;(4)上游区脱贫致富与生态
一、回顾成绩总结经验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成果2014年,西藏文化系统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文化改革创新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年、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年、特色文化企业培育年、
【摘要】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历史锤炼而逐渐形成的优秀而悠久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儒、释、道文化为主,吸收并兼容了其他文化内容而兼容并蓄逐步发展的。文章主要针对中西方文化的背景和起源的不同所影响的两种文化背景中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认识论、处世哲学、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进行浅显的分析比较,希望我们能清醒的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并进行合理优化和改善。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西
一个晴朗的早晨,运动会开始了。走方队的同学穿着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服装,他们手拉着手,表现出了团结友爱的精神。  开幕式结束之后,运动健儿们登场了。他们将参加各个项目的角逐。操场上,运动健儿们摩拳擦掌,有的在做准备工作,有的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他们表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对比赛的认真态度。他们表现出来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我想对三(4)班的运动健
我有一个妹妹。她黑色的头发一丝一丝的;眼珠就如同两颗晶莹剔透的黑色宝石,散发着炯炯有神的光芒;浓浓的眉毛又像两片细叶一般,挂在眼睛上面。我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个活泼可爱
【春日寄语】  3月,春天来了。春天,是七彩的季节,五颜六色的花儿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春天,是温暖的季节,小河解冻,杨柳青青,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还是充满希望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快快列出你的计划吧!在这个春天,来一个崭新的开始吧!  【名家笔下的春】  春花:  花事最盛的去处数着西山华庭寺。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有红梅、白
建设中医药文化特色校园,就要打造一支高素质中医药文化教师队伍,秉承文化育人理念,将中医药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人文景观、校园媒体、品牌建设等育人环节,用中医药
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值得留恋,每个人在童年时都或多或少地干过一些糗事。八岁时我做的这件糗事,现在想起来,还是会哭笑不得。  记得在我八岁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后,我和李竹漪有说有笑地聊着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不知不觉地就走到家了。到家后,我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写作业。这时,只听啪的一声,我的钢笔帽掉到了床底下。我趴地上一看,只见床底下黑漆漆的,啥也看不清楚。我从左往右看了看,又从前往后看了看。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