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庸》乃四书之一,是蕴含儒家大哲理的一部著作。全文三十三章,处世智慧处处可显;全篇3568字,人生哲学字字珠玑。此次有此良机同良师益友共同学习《中庸》,才知何谓“开卷有益”。从开篇至末句,句句箴言,令我感到醍醐灌顶。人生之路常堵塞或内心之感常悲喜之处,竟多可以《中庸》之道疏导,这是大智慧的魅力:无所不包,无处不亲。
【关键词】中庸 儒家哲理 处世智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48-01
《中庸》乃四书之一,是蕴含儒家大哲理的一部著作。全文三十三章,处世智慧处处可显;全篇3568字,人生哲学字字珠玑。从开篇至末句,句句箴言,令笔者感到醍醐灌顶。人生之路常堵塞或内心之感常悲喜之处,竟多可以《中庸》之道疏导,这恐怕正是大智慧的魅力:无所不包,无处不亲。杨庆中先生认为: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人常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虽似指《论语》,却又不止于《论语》,更是说儒学之道广涵了人生之旅的方方面面。笔者只与《中庸》中第二十九章短短的一段话产生共鸣,竟也能得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品味此段确是越读越为其推广的人生哲学而启发,越读越为其时代的处处适用而叹服。最始料未及的是,笔者从中寻到了为人处事追求的目标对照,对此真是让我甚为欣喜。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一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以文章所出现时代来看待这一段话,应该主要是指天下的管理者,要求他们治理天下能够做好议订礼仪,制订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要的事。同时要求在上位的人,行为一定要得到验证,使人信服,老百姓才会听从。因此,作为在上位者,因其尊贵地位,应当比下位有更多的担当,让百姓更能信服,并提出从哪些方面进行验证。
二
“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这句话里的“下焉者”,就人物来讲应当就是家喻户晓的孔子,孔子的一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多奔走在各诸侯之间。“虽善不尊”,虽然很好,但人们对信仰的力量還远远不够,依然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尊重,一般人们不尊重他、不珍惜他,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正因为不相信、不尊重、不珍惜,所以一般人们也不会认可这个思想,学习这个思想,进而跟着这个思想走。
三
“本诸身”即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导阅读学习者善于让自己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联系上小段,要求学习者明白知行合一的道理,并时常考查“知”的正确与否,我认为要求验证的几个重要方面可以这样理解:“庶民”为大众;“三王”为制度,权威;“天地”为自然,规律;“鬼”为内心的天然畏惧,“神”为内心的纯洁信仰。所以在知行之前要先接受此般种种考验,这是最全面的考验,经历过种种才可实践。而读“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我知,古代儒者已经考虑到后世对其时代,其话语的理解了,并劝解其他读者,学者一起重视该点,这难道不正是“君子之道”,“中庸之道”吗?这难道不正是圣人“本诸身”吗?
四
“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这里的“百世”是形容词,中国上古文化小的是三十年一世,大的是三百年到五百年为一世,所以百世就是百代,就是说要经历成千上万年,你所建立的文化事业,流传于百代,至千秋万代。历史的长河里有大圣人、成功人出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真理只有一个,完全一样,要吻合,才行。
五
“知天也”,“天”为何物?可能是指天理,包括天道,伦理。如此正与前文提到的信仰,畏惧和规律联系起来。在古代的信仰体系中,自然和天地是不可动摇的存在;而“知人也”,“人”应该是人情,仁,德,由此可知,古代儒者已然明白,“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存在是社会的前提,没有一个个现实的人的存在,也就没有社会。”这样的“社会”概念,并重视人的价值,所以前文也提到必须验证于百姓处。也由此可见,此段前后环环相扣,阐发深刻的道理。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道”是先导,“法”为法度,“则”即规则。君子以身作则,以自身之行为引导百姓,甚至于后世众人,从一个“世”字可看出,“君子”不仅要考虑的全面,更要考虑的长远。
六
“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这种状态是笔者想要努力追求的:在远处有威望,在近处也不使人厌恶。我多么想成为这样的人啊,我也愿意为成为这样的人而去努力,去修行。读到这句话真是让笔者感动不已,瞬间与内心世界的期待共鸣。想来,人生能得此一箴言,实乃幸运之至!由此,笔者也能够懂得古代圣人,君子“在彼无恶,在此无射”的目标指向了,“以永终誉”,“庶几夙夜”又有何妨?
七
“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他说一个人修养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要想在历史文化万古留名、万古流传,是不可能的,必须要真的道的修养、道德修养到家。那么为什么我们再三强调讲,子思这个文章是答复天下人对他祖父所提的怀疑的问题,也说明了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之所在,为什么呢?他一路写到这两段,写完了,提出来说明孔子、他祖父所走的学问思想的路线。
《中庸》的核心观念是“诚”。“诚”是“天”的本性,是天地万物皆赖以存在的根本,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工夫,“择善而固执之”,以求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境界。核心观念“诚”对于我们现实社会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没有了诚心,没有了诚意,那么任何事情将不会达到预想的结果。
读《中庸》是让人感动的一种体验,时时被戳中内心,句句能振聋发聩,阅读中有体会,体会后有目标,追求时有努力。但《中庸》之道不止如此,还有更多的智慧需要笔者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发掘,作为一位已有追求的阅读学习者,既然深受感动,便应为阐发其奥义而努力,如此才可实现“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的追求状态,如此才可把握“中庸”之道。
【关键词】中庸 儒家哲理 处世智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48-01
《中庸》乃四书之一,是蕴含儒家大哲理的一部著作。全文三十三章,处世智慧处处可显;全篇3568字,人生哲学字字珠玑。从开篇至末句,句句箴言,令笔者感到醍醐灌顶。人生之路常堵塞或内心之感常悲喜之处,竟多可以《中庸》之道疏导,这恐怕正是大智慧的魅力:无所不包,无处不亲。杨庆中先生认为: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人常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虽似指《论语》,却又不止于《论语》,更是说儒学之道广涵了人生之旅的方方面面。笔者只与《中庸》中第二十九章短短的一段话产生共鸣,竟也能得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品味此段确是越读越为其推广的人生哲学而启发,越读越为其时代的处处适用而叹服。最始料未及的是,笔者从中寻到了为人处事追求的目标对照,对此真是让我甚为欣喜。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一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以文章所出现时代来看待这一段话,应该主要是指天下的管理者,要求他们治理天下能够做好议订礼仪,制订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要的事。同时要求在上位的人,行为一定要得到验证,使人信服,老百姓才会听从。因此,作为在上位者,因其尊贵地位,应当比下位有更多的担当,让百姓更能信服,并提出从哪些方面进行验证。
二
“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这句话里的“下焉者”,就人物来讲应当就是家喻户晓的孔子,孔子的一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多奔走在各诸侯之间。“虽善不尊”,虽然很好,但人们对信仰的力量還远远不够,依然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尊重,一般人们不尊重他、不珍惜他,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正因为不相信、不尊重、不珍惜,所以一般人们也不会认可这个思想,学习这个思想,进而跟着这个思想走。
三
“本诸身”即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导阅读学习者善于让自己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联系上小段,要求学习者明白知行合一的道理,并时常考查“知”的正确与否,我认为要求验证的几个重要方面可以这样理解:“庶民”为大众;“三王”为制度,权威;“天地”为自然,规律;“鬼”为内心的天然畏惧,“神”为内心的纯洁信仰。所以在知行之前要先接受此般种种考验,这是最全面的考验,经历过种种才可实践。而读“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我知,古代儒者已经考虑到后世对其时代,其话语的理解了,并劝解其他读者,学者一起重视该点,这难道不正是“君子之道”,“中庸之道”吗?这难道不正是圣人“本诸身”吗?
四
“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这里的“百世”是形容词,中国上古文化小的是三十年一世,大的是三百年到五百年为一世,所以百世就是百代,就是说要经历成千上万年,你所建立的文化事业,流传于百代,至千秋万代。历史的长河里有大圣人、成功人出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真理只有一个,完全一样,要吻合,才行。
五
“知天也”,“天”为何物?可能是指天理,包括天道,伦理。如此正与前文提到的信仰,畏惧和规律联系起来。在古代的信仰体系中,自然和天地是不可动摇的存在;而“知人也”,“人”应该是人情,仁,德,由此可知,古代儒者已然明白,“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存在是社会的前提,没有一个个现实的人的存在,也就没有社会。”这样的“社会”概念,并重视人的价值,所以前文也提到必须验证于百姓处。也由此可见,此段前后环环相扣,阐发深刻的道理。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道”是先导,“法”为法度,“则”即规则。君子以身作则,以自身之行为引导百姓,甚至于后世众人,从一个“世”字可看出,“君子”不仅要考虑的全面,更要考虑的长远。
六
“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这种状态是笔者想要努力追求的:在远处有威望,在近处也不使人厌恶。我多么想成为这样的人啊,我也愿意为成为这样的人而去努力,去修行。读到这句话真是让笔者感动不已,瞬间与内心世界的期待共鸣。想来,人生能得此一箴言,实乃幸运之至!由此,笔者也能够懂得古代圣人,君子“在彼无恶,在此无射”的目标指向了,“以永终誉”,“庶几夙夜”又有何妨?
七
“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他说一个人修养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要想在历史文化万古留名、万古流传,是不可能的,必须要真的道的修养、道德修养到家。那么为什么我们再三强调讲,子思这个文章是答复天下人对他祖父所提的怀疑的问题,也说明了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之所在,为什么呢?他一路写到这两段,写完了,提出来说明孔子、他祖父所走的学问思想的路线。
《中庸》的核心观念是“诚”。“诚”是“天”的本性,是天地万物皆赖以存在的根本,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工夫,“择善而固执之”,以求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境界。核心观念“诚”对于我们现实社会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没有了诚心,没有了诚意,那么任何事情将不会达到预想的结果。
读《中庸》是让人感动的一种体验,时时被戳中内心,句句能振聋发聩,阅读中有体会,体会后有目标,追求时有努力。但《中庸》之道不止如此,还有更多的智慧需要笔者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发掘,作为一位已有追求的阅读学习者,既然深受感动,便应为阐发其奥义而努力,如此才可实现“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的追求状态,如此才可把握“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