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 能力 实践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7404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可见口算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它能促进学生情感、思维发展,能力的提高。
  口算又称心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只依靠记忆、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直接得出结果的计算方法和方式,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新课标准降低了一部分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但唯独没有降低口算教学的要求,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新课标为何如此重视口算?我们认为,原因在于口算有它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可以利用它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作为打开数学之门的金钥匙。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基于变换形式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
  口算教学在计算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以枯燥乏味的训练代替丰富的思维活动,直接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发挥口算应用的作用。恰恰相反,在我认为正因为简单,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练习方式上采用多种形式,在练习中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充分调动他们训练的积极性。我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采用口算比赛、抢答游戏等生动有趣的训练形式,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例如,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进行口算抢答,计算到今年10月1日是建国几周年,更多的学生是直接2017-1949算的,甚至有同学小声嘀咕“四位数减法太繁了”,而抢答到的同学却给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口算方法:117-49,因为可以看作是49年到117年来算。同学们也给予了赞许的目光,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更加喜欢数学这门学科。
  二、基于算法优化培养学生口算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虽然已经降低了对笔算复杂性和熟练程度的要求,但沒有降低口算的要求,而是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口算并不是只需要计算结果,更是为学生计算思维的灵动历练提供平台,所以说口算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出示口算0.125×16,35×12时,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律,想成0.125×8×2和35×2×6,让学生主动去寻找最优化运算的意识。对于一题多解的口算题目,鼓励学生打开思路,一题多解,善于将题目转化,创造新的解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多变性。如,25×44=25×(40 4)=25×40 25×4=1000 100=1100;25×44=25×(4×11)=25×4×11=100×11=1100;25×44=(5×2)×(5×22)=10×110=1100。这道题目就有三种不同的思维解答过程了。因此,口算不只注意解题结果是否正确,更注意解题的思维过程。适时地指导口算方法,有针对性地纠正不快速的思维,促使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要求,也鼓励思维水平较高的学生向前发展。实施算法优化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新意识都很有好处。
  三、生活实践提升学生口算的运用能力
  口算在人们的实际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也是会经常碰到和利用上的。实施数学生活教育,就是要引导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也离不开数学”。要养成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应用数学的积极性。从这个层面上讲,口算是“有价值的数学”,也是“必需的数学”。
  例如,这是班级里要求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跟爸爸妈妈去菜场,并帮忙口算出需付的钱和应找回的钱。在交流活动时就有这样两个故事。第一个:王华来到一位老农民的摊位前买了1.2斤的菠菜,每斤2.4元。正当他低着头看着手指头比画着,老农民却脱口而出:“2.88元,便宜点,共2元8角。”回来的路上王华跟爸爸说:“我还未算出要付多少钱,而摊主却早已口算出正确结果了,真令人佩服!”爸爸笑着说:“可以先算2两需要0.48元,再加上1斤2.4元就可以很快地知道是2.88元了。”第二个:曹刚在水产摊买了37元的鱼,妈妈付了100元,找钱时摊主没有1元的零钱,就要求妈妈再付2元,于是找回65元。在回来的路上,他终于想明白了:“100 2-37=65,付100元应找回63元,再付2元和找回的3元凑成5元,共65元。”这充分说明口算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口算是与各种具体情景直接相联系的;是与个体的生活经验直接相联系的。
  数学中的问题有时用我们生活中的小事来解决,我们是不是就会感觉到既有趣,又简单易懂。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使其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疲地去学习,有意识地去实践。
  综上所述,口算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口算教学不仅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教学过程,它更是学生思维、心智的训练过程。口算教学应该追求的是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心智健康和谐发展。我们要充分开发它独特的特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建议”中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现代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是基础,是关键。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有效的学习。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乒乓球特色学校,小学阶段对学生学习乒乓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启蒙时期,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开展乒乓球教学,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我校开展的乒乓球教学中,倡导自主学习方式,培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体育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而且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和发展幼儿之间的合作关系。”可见,体育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发展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基本的活动能力,也培养了幼儿优良品德和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那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农村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教学现状,如何有效地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呢?  一、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幼儿体育,不仅
苏霍母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既要教书,更要引导学生热爱读书,享受阅读的乐趣。语文课堂的教学,不应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要让学生充分地享受阅读的幸福感。  有幸聆听著名特级教师武琼的《杨树之歌》的示范课教学,受益匪浅。在武琼老师的理念中,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要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陈鹤琴老先生在“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提出了方法论。即: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科技活动中,小制作活动成为一项幼儿喜欢的动手活动,小朋友平时在游戏活动中就喜欢把各种盒子做成一辆汽车、一次性纸杯做成一朵菊花、卫生纸卷筒做成一个小丑娃娃……而这些活动也能使幼儿手指的小肌肉很快发展起来,动作变得协调而灵活,从而也促进幼儿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意识和兴趣,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获取、传递以及处理和应用。而为了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学生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这会让课程教学更容易进行。文章就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态度教育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态度教育的重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