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让“赏析课”春意盎然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man_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七年级上册教材里传统的经典写景散文,走进朱自清先生营造的唯美春天,品味语言之美,使学生在美的语言中得以滋养和文学的体验,这无疑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课文的主体是绘春的五幅图画,语言之美不言而喻。赏析课的常规思路似乎大同小异。或按照五幅图画的顺序教师徐徐引导而来,或是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处,说说写得好在哪里?这样做未尝不可,然而实际课堂中,前者易陷学生于被动,亦步亦趋;后者更易四处开花,割裂画面,使美好的“春景”被解剖得支离破碎。因此在《春》这样的写:
  一、引导学生亲近文本,领略文字深处美
  刚刚跨入初中的学生活泼大胆,课堂上乐于表现自己,但对写景散文不如叙事作品兴趣浓厚,阅读也相对粗疏。设计课中活动的目的在于搭建一个语言赏析的平台,即不仅要求学生知道作者在“说什么”,更侧重的是明白作者是“怎么说”以及“为什么这样说”。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言语形式,而不是言语内容。而《春》这样美文值得关注的更应该是后者。如果仅仅简单要求“画面起名”,充其量也就是培养概括能力。因此活动强调“必须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起名或插入该句古诗的理由”,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言语的形式,漫溯于文本深处,领略文字深处的语言之美,情境之美。
  如给“春雨图”起名时,有学生起名为“细雨绵绵”,有起名为“润物细无声”,有起名为“春雨绵绵”,教师引导学生要分析出“春雨”的三个比喻的区别以及雨的“细密、亮泽、轻柔”特点,体会雨中景物“草儿”、“树叶儿”被润泽后焕发的勃勃生机。而评价“润物细无声”这个命名时,又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是“无声”的,这样文中描绘“安静而和平的夜”之意境的文字赏析自然牵引而出,段落的整体赏析与概括画面就能如雨入水,相融无痕。
  二、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提升文学修养
  写景类作品大多以画面铺陈来表达作者细腻的情思,诸如本单元课文《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等作品,其实都可以设计“画面命名”的课中活动,促使初一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
  如在命名第三节画面时,一学生将之取名为“青青草园”,教师引导其思考“草园”一词的指向不够准确后,要求同学在命名时可参照第六节的画面名称“细雨绵绵”的结构,使两个画面名称构成对仗,虽然要求对于新初一孩子而言略微高了些,但是在教师引导下很快那个学生自己将“青青草园”修改为“草色青青”,两个“命名”比较,自然后者更能概括文章第三小节所描绘的内容。长此熏染,学生的概括能力自然会日渐提高。
  活动要求中,教师没有明确命名画面非得自己概括,于是出现了用诗句概括图画的别具匠心的创意。例如“风”的画面,一学生用“春风又绿江南岸”命名,虽然不够准确,但是教师可喜地发现学生能够隐隐感知到文中描绘的是江南之春。藉此,教师带领学生从作者的文字中去感知江南气息,隐秘在学生心灵深处的唐诗宋词也汩汩而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课堂上的古诗朗诵声琅琅而出,师生合奏出一章章诗意的春天。沉浸在这样的情境中,“文学”的种子定会潜滋暗长成密密的树林,摇曳出更多的风景。
  三、发扬“自主性”,尊重学生形象思维
  毋庸置疑,阅读文学作品是需要形象思维的。尤其是《春》这样的画意盎然的美文。很多时候我在想,做久了教师容易“僵化”的主要原因也许是应试的功利心或是惰性。而在这样功利性的驱动下,课堂往往就出现了失衡之态,只认准教参或者标准答案的唯一性,而忽视了尊重学生形象思维。曾听说过这样课堂片段:一教师在讲《陋室铭》中的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翻译,学生回答:苔藓像绿色的地毯铺满了台阶,碧绿的小草长得很高映上了青青的门帘。教师对这样的答案的评价是:错的,看书下的注释。于是孩子的灵性在“棒喝”中云散,且不说这是扼杀“美好的想象”,但也正是语文课堂了无生趣的原因罢?
  回顾《春》的课堂之所以“生机勃勃”,也许得益于“命名活动”的开放性,因为它没有僵化的固定答案,尊重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扬。无论怎样形式的命名,合乎文本的“信”“达”是基本原则,起名能做到“雅”就要给与掌声了。就像“春雨图”的画面命名过程中,“细雨绵绵”与“润物细无声”,前者自己概括,后者借用古诗,虽然略有高下,但都有学生思维的轨迹,这也许是语文学习中最珍贵的东西。
其他文献
古人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生如果学好三年的初中语文教材,在考试中能 “盘活”教材,有效发掘教材资源,也就能占领中考作文的制高点。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优秀作文,很多都是直接得益于语文教材,考生如果能把教材学好用活,在考场上就能信手疾笔,且文采飞扬,极易写成佳文。“盘活”教材,应从三个方面为作文增添亮点。  一、含英咀华,积累名句,注重品味语言。  现行语文教材是一座富矿,新选文章绝大多数文质兼
期刊
“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考得满意”一直以来是每个老师的愿望。然而考试使得语文教学除了学课本、就是做习题。学生读书的时间很少,而且根本没有多少书可读。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学生大量的练习,老师口干舌燥,学生筋疲力尽。语文老师出力不讨好。尽管这样,语文考试也是大海捞针,语文教学的现状让我们在困惑中探索。  识字教学——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自从有了汉字便有了识
期刊
作文教学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策略,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要想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如善于发现作文的闪光点,用肯定的态度去欣赏并利用这些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激发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一、发现学生作文中精妙的词、句  着名教育家家叶圣陶认为:“学生作文中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都应找出来,肯定他的想法和写法。”我们认为,学生
期刊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读得透,方能学有所得。在现代社会里,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下要学好语文,也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读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语感,吸收祖国语言精粹,提高写作的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自己的文化素质。  教师引导,由课内阅读导向课外阅读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多观察自然、观察社会,从而发现问题,产生了困惑,才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只要有了想读的
期刊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其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那么,如何有效进
期刊
首先谈谈快速写人。描写人物的方法其实很多,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等。快速写人的过程中,同样也会用到这些方法,但在运用到这些方法时一定要立足于快。其具体步骤是:  1.品德定向。因为写人的文章,主要是写出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品德。写正面人物,就要写出他的高尚品德,以此来教育人和鼓舞人。写反面人物,却要写出他的卑劣品德,使之成为反面教材,以此来鞭策人和警示人。因此只要一看到
期刊
一、严重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是学生在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的交际工具。在口语交谈中,要表达自己的心思,就要对构成语言的材料有所掌握才能进行灵活运用,要灵活运用就要有一定的语法知识才能使说话有技巧,表达才能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对于初中学生口语表达,放到平时说话的最低标准,最起码对构成语言的材料要组合到位。现在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时常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训练中,就发
期刊
记叙文的语言赏析考查历年来备受各方面的关注,推究其原因应该有这样两点:一是把着眼点放在了语言文字的操作层面上,考查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的掌握运用情况。二是将着眼点放在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上,考查学生对于文本透露出来的作者的情感态度的理解能力。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语言赏析教学虽然受到老师们足够的重视(我也是一样),结果却并不理想,这从历次中考或平时阶段性的考查中可以发现——此项得分率不高或
期刊
文本是生活的反映与归纳,是老师教学的教材及工具,是学生感悟生活的导师。学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认知,在老师的引领与自身的解读下,达到认知生活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文本的同时,应当适时地联系现实生活。透过文本了解生活,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反过来通过生活感受升华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  一、透过文本认知生活,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看待社会  文本是生活的反映与归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学生认知社会、学会生活
期刊
今年以来,乳山市中小学立足实际,扎实开展“竞教竞学”活动,促上了教学效益,提升了学生素质,优化了教风学风。  一是“竞教”锤炼教师内功。竞高效课堂:通过“四课推进”活动,即立标课、打磨课、达标课、提升课,抓实高效课堂建设。竞学科发展:从科组内、学科间两个方面推动教师间的竞争,弘扬先进,奖励进步,掀起竞教热潮。竞帮教学生:在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基础上,每个任课老师负责帮教若干名同学,在课堂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