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i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就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保持宽容的心态,建立融洽的课堂氛围
  教书育人首先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最微妙、最细腻的互相接触,有些学生身上确实有许多毛病,但老师不能采取横加指责、动辄训斥、甚至公开批评的办法,而应以自己的模范作用,用宽容的心态逐步化解学生的消极情感,使学生产生感激之情,促使学生向好的方面转化。况且,学生的爱好、个性千差万别,缺点与优点并存。教师要切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的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要把自己爱的情感成功地传递给学生,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生之间感情融洽,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至关重要。作为教师,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要充分了解他们的要求,体谅他们学习中的难处。对于班上的每一个学生,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能只注意和喜欢成绩好的学,只表扬尖子生,而忽视成绩差的学生。因为这样,势必人为地加大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设置师生之间的感情障碍,直接挫伤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指导,以消除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卑与长期以来形成的怕和教师交往的心理障碍。
  创设良好的课堂學习情境,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精心设计提问。提问是课堂上师生进行教学的主要桥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方式。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我在接任新的班级的时候,首先要尽量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新生的情况,并尽快记住全班同学的名字,使学生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也占有一定的位置,从而唤起他们积极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而一旦有了这种自我意识和自信心,他们往往会尝试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努力配合我完成语文课堂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我还注意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鼓励。在课下,主动与学生聊天,并参与他们的一些语文课外活动。总之,当教师用自己的热心和耐心换回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时,他们也会更加尊重教师,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并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种互相尊重、融洽的师生感情与课堂氛围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投入,有投入才会有高效率。一个兴趣浓厚、想象力丰富的人,创造力就强,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知识重新加以组合,创造出种种的新形象,或幻想出前所未有的形象。因此,我们教语文,不能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知识、结论,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千万不能把语文学习歪曲成只识几个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应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激发他们神思飞越,处身于创造气氛之中,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
  三、教学内容安排得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对学习内容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伴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注意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课文内容图文并茂,富有特色,学生对新颖适度的教材甚感兴趣。教师在安排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时,应考虑两个“必须”。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因为完全不为学生所了解的课题,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必须能给予学生以某种新的知识。因为学生早已理解透彻的内容,也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据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善于安排处理前后联系的教材,赋予抽象的教学内容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注意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讲授某些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系统中。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
  四、恰当地组织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时,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过反复思考,在谈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时,我采用了语文实践活动中经常用到的社会调查法,要求学生写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调查电视、报刊或学生所在城乡中存在的语言文字使用混乱的状况。这种方法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高兴地答应了。再上语文课时,同学们争着诉说自己的调查成果。我发现他们调查的范围极广,从电视、报纸、包装袋上印的字到当地的广告招牌、餐馆的菜谱等,发现的问题也很有代表性。
  总之,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尝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还需要深入研究,大胆探索,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创造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最佳教育、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一般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城市谋生,而还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共同生活的儿童。其中尤其指那些已经到达入学年龄,在学校学习的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可见,农村留守基本上是由处于在学校读书阶段的未成年人组成。因为缺乏第一监护人父母的监护,而且在身体上、思想上又未成熟,故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近年来较为突出的社会矛盾焦点
期刊
什么是教育?那么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什么样子的?我相信每一个幼儿教育的工作者都有着自己的体会和理解。简单的概括一句,教育就是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探索和创造。通过专家和同行们的讲解和自己的教育实践,我对高质量幼儿教育的真谛有了自己的感悟。我认为:慢下来,给孩子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去成长,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建构自己的生命奇迹——这就是高质量的幼儿教育。  去年这个秋天,我开始了自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和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实施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下语文教学应该实施“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在规定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做到“六要”可以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期刊
蒙古族传统元素中的动植物图形体现了蒙古族崇尚自然与接近自然的特征,民族品牌中既要体现蒙古族传统元素又要体现其品牌特色,如何让能将两者完美结合呈现给大众,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蒙古族被人們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尚白尚蓝的文化特征使其传统元素别具一格,传统元素是蒙族文化中最灿烂的一部分,通过各种造型诠释蒙族文化,体现在民族品牌中包括有蒙文字、图形以及色彩,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推动现代民族品牌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自学校提出“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这一教学模式以来,我便积极响应,深入到教学模式的尝试中,历史课改让人激动、兴奋,关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我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是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以学为主”,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突出的是学生学习这个主体,体现的是学生获取知识增长能力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当堂达标”,强调的是每一节课上的目标的达成,这个目
期刊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对于低中年级学生特别吃力,尤其是两步及两步以上的解决问题大多学生无从下手,于是出现解决问题片段化(两步只做一步),胡乱凑计算式子(不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相同单位的数相乘除),解决问题出错率特别高,教师教的头疼,学生学得痛苦,究其原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既没有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不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尝试如下。  一读:读清题意  
期刊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中不断拓宽培训思路,围绕“科学化、实效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工作方针,坚持“研训一体,管训结合,以校为本”的原则,逐步形成适应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培训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  一、创新培训内容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教师培训需求分析走向深度调研  坚持“立足两个角度、注重三个层面、规范四个步骤”的调研需求方
期刊
“行动”是指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而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对周围现实的改造实现人的需要或目的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将行动理解为德育的一种载体,即具有德育功能或意义的外部活动,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  “育德”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德育是对学生进行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育德”即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德育的核心。  “行动
期刊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好习惯、强能力来自后天教育与环境的影响,幼儿时期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养成的最佳时期。  一、集体教学活动是提高幼儿认知水平的便捷方式  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依据幼儿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 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 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 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究。  一、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