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歇后语》教学实录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积累背诵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大意,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积累歇后语的兴趣。
  2.创设不同的语境、情境让学生恰当灵活地运用歇后语,并试着在交际与习作中灵活恰当地运用歇后语。
  3.让学生养成勤于积累歇后语、熟练运用歇后语的好习惯,感受歇后语的魅力,感受汉语言的丰富多彩,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教学重点难点】
  积累背诵歇后语,学会恰当地运用歇后语。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激趣导入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特别喜欢旅游的人。有一天,他来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发现这里人们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这里环境幽雅,人们悠然自得。他东看看,西瞧瞧,可总是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只好向正在下棋的一老一小打听。小孩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口说不出。老人说:“我们这里是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游客说:“您可别包子咧嘴——美出馅了。说不定,有一天,我们那儿会来个砌墙的砖头——后来者居上。”老人呵呵一笑,说:“那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发现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
  生:故事中有很多歇后语。
  (板书:走近歇后语)
  师:这个学期,我们通过多种方式积累了很多歇后语。在积累过程中,你发现歇后语有哪些特点?
  生:我发现歇后语非常短小,很有趣。
  生:我发现歇后语就像谜语,可以看着前面猜出后面。
  师:那么歇后语到底是什么呢?今天,老师就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歇后语是我国特有的语言文字形式,是民间群众俗语的一种。它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多是形象的比喻,也可以说像谜面,如小葱拌豆腐,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和说明,就像是谜底,如,一清二白。(师边解说边出示灯片示意图)
  谜面 —— 谜底
  ↓ ↓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设计意图:在故事激趣导入之后,让学生自己根据收集整理歇后语的长期准备工作说说歇后语的特点,然后教师进行小结,给出比较系统明确的定义,从而让学生对歇后语的认识更加理性。】
  二、积累大比拼
  师:同学们到底积累了多少歇后语?下面老师想用比赛的方式检查一下。全班同学分成AB两大组进行PK,两组各派一个同学上台当计分员,协助老师计分。比赛分四轮进行:
  第一轮:补充歇后语。
  第二轮:看图猜歇后语。
  第三轮:歇后语接龙。
  第四轮:寻找背诵能手。
  (两个学生上台,做好计分准备。)
  第一轮比赛,补充歇后语
  师:请一名同学读读比赛要求。
  生:第一轮比赛,补充歇后语。AB两组开火车交替作答,每说对一个加一分,答不出的不得分,得分多的小组胜出。
  师:你们准备好了吗?A组第一位,开始作答。(出示灯片)
  生: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师:对。
  生:老虎嘴里拔牙——冒险。
  师:你是油炸麻花—— 干脆!
  生:提着灯笼砍柴——(生答不出)
  师:看来这个有点难度,不要紧,好好想。很遗憾,你不能得分,我们来看看正确答案。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生: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师: 真棒。第一轮A组得3分,B组准备答题。
  第二轮比赛:看图猜歇后语
  师:让我们进入第二轮比赛。
  生:第二轮比赛,看图猜歇后语。每组答四幅图,答对一幅加一分,得分多的小组胜出。
  师:A组准备(师用幻灯片依次出示四幅图),看仔细了作答。
  生:老鼠进书房——咬文嚼字。
  师:你真棒,反应这么快。
  生:龙王爷出海——兴风作浪。
  师:对了。
  师:看来同学们对看图猜歇后语兴趣很浓,准备得很充分。第二轮比赛结果:4:4,还是平局。看来两组是棋逢对手——不相上下。竞争很激烈啊!
  第三轮比赛:一分钟歇后语接龙
  师:本轮比赛要求不间断,不重复。注意听清别人说的歇后语。参与人次多的小组胜出。A组的同学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倒计时开始!
  生:(依次)芝麻开花——节节高;瞎子点灯——白费蜡;偷鸡不成——蚀把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师:你们背了这么多,看来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你们真不愧是头上站鸭子——顶呱呱。
  师:B组准备。倒计时开始!
  ……
  第四轮比赛,寻找背诵能手
  师:接下来进行最后一轮比赛,寻找背诵能手。AB两组分别选派一个代表背诵歇后语,在规定时间内背诵歇后语多的同学胜出。
  ……
  【设计意图:这个积累展示环节分四次比赛进行,从“补充歇后语”到“看图猜歇后语”,“一分钟歇后语接龙”,到最后的“寻找背诵能手”,一轮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重趣味性、丰富性相结合,学生参与面较廣。比赛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应用显身手
  师:在刚才的积累比拼中,大家的表现都很精彩,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我们积累歇后语光会背还不行,还得会用,否则就成了猪八戒吃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了。下面进入“应用显身手”环节。
  1.选填歇后语
  师:(出示幻灯片)请根据幻灯片中提供的语境,选择最恰当的歇后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生:妈妈要求小林每天早上吃过早饭后读一会儿书再去学校。小林哪有心思读书,就随便乱读一气,妈妈说他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师:你真是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这个歇后语用得恰到好处。
  生:校园艺术节上,同学们唱歌的唱歌,绘画的绘画,纷纷展示自己的才华,这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师:你是棒槌打锣——响当当。
  生:我们现在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师:幸福的生活。
  2.运用欣赏
  师:看你们一个个都是巧嘴八哥——能说会道,老师我是九月的甘蔗——甜了心。其实,如果说一篇优秀的作文就像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那么歇后语、谚语、格言、警句就像是盐,讲究的是一个适量,用得恰到好处,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我国在唐朝的时候,民间就出现了歇后语,而且很快被文人墨客用到了文学作品中。几千年来,歇后语在文学作品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有哪些文学巨匠在他们的作品中运用了歇后语。(幻灯片出示)
  (1)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写道:猪八戒说:“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要——两下里耽误。”
  (2)关汉卿在《陈母教子》中说:你去时人前夸大口,还家只得探花郎。凤凰飞在梧桐——自有旁人话短长。
  【设计意图:在运用展示歇后语环节中,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在说话中选用合适的歇后语,在习作中恰到好处地引用歇后语,使歇后语的积累真正落到实处,学以致用,真正体现语用课堂的实效性。为了不让学生觉得为难,在写片段之前我做了大量的铺设:欣赏名家应用,学习本班同学的精彩应用片段。这两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后来自己动手写片段变得水到渠成,轻松自然。】
  四、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走近歇后语,了解了歇后语的相关知识,同学们都是春天的蜜蜂——闲不住,非常勤奋。当然,我们课后还可以收集更多的歇后语,在说话和作文中恰当地运用。老师相信这对大家来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不过在嚴肃庄重的场合,不要随便使用歇后语,那样可能会弄巧成拙。
  师:最后,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作业自助餐,请大家自己课后选做。这是自助餐,请大家根据自
  己的爱好选择一项,不要贪多。
  (出示:作业自助餐)
  积累篇:留心生活中的歇后语,并随时记录下来。
  应用篇:选择合适的歇后语,用在自己的说话和作文中。
  创新篇: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试着自己创作歇后语。
  【设计意图:作业的设计,特别注意了坡度,兼顾到学生学情的不同,让他们有自主选择的空间,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意识。】
其他文献
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读好课文、写好字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读书与写字的指导。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学习经验少,在朗读长句子时很容易出现磕巴、唱读、顿读等现象。教师应把学生能入情入境朗读句子作为朗读教学的重点,以使学生能够逐渐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读好整篇文章。  一、范读引路,鼓励模仿  在低年级的课文中,有些句子较长,有些句子含义深刻,学生在朗读
个性化阅读是课标在阅读方面指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对于文本的理解感悟也就各有各的观点。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创造条件。  一、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虽然个性化阅读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的活动,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强调个性化阅读的体验,但是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如何达到课标提出的要求呢?两年来,我依托课本将阅读与写话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了仿写、续写、创编的训练,使他们的写话兴趣得以激发,写话水平得到提高。  一、仿写,为学生写话奠定基础  教学低年级学生进行仿写,不能操之过急。句子是构成段、篇的基本单位,句式训练是学生习作表达的基础。
【教材分析】  《大象的耳朵》(统编本二年级下册)是一篇有趣的童话,主要讲了小动物们都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后来大象也认为自己耳朵有毛病,就把耳朵撑起来,可是总有小虫子钻进耳朵眼里让它很心烦。最后,大象还是把耳朵放了下来,做回了自己。这是一篇活泼有趣又蕴含哲理的故事,很适合二年级的学生阅读和学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认读“似、扇”的读音,学会书写半包围结构的生字。 
探究式教学是课标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探究性问題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可以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设计探究性问题呢?  一、关注课堂生成,设计探究性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教师虽然有了完整的教学预设,也不一定能满足实际课堂的需求。因此,教师应根据课堂进程的发展,极力捕捉生成点,设计
【教学目标】  1.交流、总结说明性文章的特点,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  2.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3.能和同学分享习作并交流各自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知识储备  1.小组合作完成或独立完成。  学习课文《太阳》和《松鼠》后,从文章的内容、表达方法、语言特点等方面分别对两篇课文进行小结,总结学习收获。  【设计意图:对两篇不同类型
阅读与习作,犹如语文教学的双翼,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笔者认为,其实对于习作来说,说难也不难,关键是要从中摸到窍门。例如写人,毕竟写人记事在小学习作中占比很大,教师不应放手让学生写,而是应从用词造句、构段谋篇等方面让他们先临摹后创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习作难度,还能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  一、从外貌入手,把人写出“精神”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要把人写“活”
统编本教材亮点特别多,新增的“和大人一起读”就是其中的一个。对于这个栏目,很多教师产生了困惑:如何制订教学目标?乡下的留守儿童多,对于留守儿童,如何教学?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阅读?……对于这类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我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正确理解“和大人一起读”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所谓“和大人一起读”,是指孩子和大人共同阅读。“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正
对话人  钟以俊:珠海市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珠海市教育局局长  陈昭庆:广东教育杂志社副社长,《广东教育·职教》杂志执行主编  时间:2009年9月22日  地点:珠海市教育局会议室    近几年来,珠海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广东乃至全国都引人瞩目。基础教育,拥有4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珠海市第一中学、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珠海市第二中学和珠海市实验中学;中职教育,拥有5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铃声响起,我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了教室。和煦的风透过窗户轻拂着学生们的脸庞。在春风的轻抚下,他们安静地趴在了课桌上。  “看看,老师手里拿着的是什么?”我故意把奖状晃了晃。  “谁又得奖了?”学生们果然兴奋了起来,两眼放着光芒,小声地猜测着。  我清了清嗓子,开始宣布:“罗洋同学在宣州区第三届中小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中获得小学男子甲组三等奖,祝贺他!”学生们开心地鼓起了掌,一个个小脸通红,就好像自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