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刚力士本是印度佛教的护法神,随佛教传入我国后成为敦煌石窟中极具艺术价值的典型化艺术形象。但其艺术形像却随佛教教理、石窟结构和金刚力士地位的变化,及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相适应而呈现出与印度佛教护法神形像完全迥异之态。故对金刚力士形貌特征转变的分析可进一步探究中国石窟艺术本土再造历程背后的深层文化涵蕴。
[中图分类号] J30 [文献标识码] A
【关键词】敦煌石窟;北魏;金刚力士;汉化
被誉为“东方卢浮宫”的敦煌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西端,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所塑造的佛教人物形象多样,有耳熟能详的菩萨、佛祖,也有鲜为人知的天王、力士等。其中,金刚力士本是印度佛教的护法神,随佛教传入我国后成为佛教石窟艺术中极具艺术价值的典型化艺术形象。敦煌莫高窟现存洞窟中以雕塑形式留存下来的金刚力士像共28具,其它均以壁画形式存在。敦煌莫高窟洞窟壁画中现存最早的金刚力士形象出现于北魏中期,但其艺术形像却随佛教教理、石窟结构和金刚力士地位的变化,及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相适应而呈现出与印度佛教护法神形像完全迥异之态。
通过对现存敦煌莫高窟中北魏时期金刚力士形象特征的考察,不难看出佛教文化入传后不可避免地与汉地中原文化和统治阶级政治文化相互碰撞、冲突、依附直至逐渐融合。印度佛教中的护法神在中国富有才智的艺术家手中,其形态、模样与中国石窟艺术内涵发展脉络相一致亦呈现本土再造特质,故对金刚力士形貌特征转变的分析可进一步探究中国石窟艺术本土再造历程背后的深层文化涵蕴。敦煌莫高窟艺术在北魏建国的一百多年历史中,曾被人称为:“多元民族的十字路口”。其艺术形式将西域的佛教美术与中原的汉地文化相融合,创造了一座瑰丽华美的艺术宝库,同时也成就了新兴汉地金刚力士形象。
一、敦煌石窟中金刚力士的来历
金刚力士这一佛教形像传入中国后以龟兹地区最为丰富,分为金刚力士和密迹力士,其造型多为头戴珠冠,身着璎珞。敦煌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星,是我国古时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所以与西域之间的交流甚为密切。龟兹与敦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从三世纪起就有龟兹或印度僧侣长途跋涉进入敦煌进行传教,其代表人物有竺法护、昙无谶、迦湿弥罗以及众所周知的鸠摩罗什。龟兹地区的佛教思想及艺术风格也随之传入,影响着敦煌的佛教艺术。故,敦煌莫高窟六世纪前的佛教艺术风格均与龟兹相近。
二、北魏政治文化背景
北魏除太武帝外,诸帝崇佛,尤以孝文帝为甚。孝文帝继位后极力推崇汉化,采取易汉服、改汉姓等一系列举措,使胡、汉文化得到了充分融合[2]。文化的融合进而影响此时佛教石窟艺术的塑造。北魏中后期敦煌莫高窟越来越多地受中原文化影响,佛像的袈裟、头饰、表情等均糅合诸多汉文化元素。因此,此时的金刚力士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相适应,更多的采取中原习俗呈现异质交融的格局。
北魏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是促进敦煌莫高窟中金刚力士“汉化”趋势的强劲催化剂,在胡汉融合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潮流下,金刚力士从服饰、表情、地位等均走向“汉化”道路,且反过来影响着中土文化。
三、北魏时期敦煌石窟金刚力士的特征
北魏敦煌开凿石窟18座,六世纪前窟内所绘金刚力士形象包括身披华美饰物的菩萨形和身穿甲衣的武将形两种,此两种类型几乎同时并行。
(一)菩萨形金刚力士
莫高窟254窟有北魏中期最具代表性的菩萨金刚力士形象,一腿悬垂一腿盘坐,右手握金刚杵,头戴冠状物,上身裸露,半披天衣,位于佛陀左侧。与克孔尔同时期石窟内的金刚力士形象无论在坐姿还是在冠饰上皆有诸多相似之处。为受龟兹克孜尔石窟的影响所致。北魏后期,菩萨形金刚力士开始出现顺应世俗的变化。虽此时金刚力士仍手握金刚杵,头戴冠状饰物,却身着中国式X字型天衣,为金刚力士“汉化”的初期显现。后随时间变化,这种披着“中国式X形”天衣的金刚力士形象开始成双出现于窟龛外侧。敦煌435窟中的金刚力士头冠及耳饰消失,面部表情狰狞狠厉,立于洞窟两侧。此种形象在克孜尔石窟中末见,却于云冈、龙门北魏石窟中觅得其踪迹。故,北魏后期石窟艺术受中原地区影响,明显呈现“汉化”趋势。
(二)武将形金刚力士
武将形金刚力士的典型例证是第257窟雕塑和壁画中所塑之形象,(下转第11页)(上接第9页)中心塔柱东向龛外北侧,身穿甲衣的武士形金刚力士塑像为北魏时最早的雕塑,与第263窟壁画所绘金刚力士形态一致,身着甲衣,肩臂着护带,眼珠突起,双手握拳,外披天衣。立于佛左侧,右侧为菩萨,与佛陀形成三尊形态。
(三)“汉化”的金刚力士
六世纪后,敦煌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石窟内建筑显现汉化因素,壁画、雕塑亦然。金刚力士的变化首先表现在站立形态上,从以前独立于佛陀左侧变为成双立于佛陀两旁。其次,武士形金刚力士消失殆尽,只留有身披X形天衣的金刚力士。另外,北魏后期金刚力士赤裸上身,面部表情好似凶神恶煞般狠厉狰狞。北魏前期的金刚力士虽手握金刚杵,充当佛陀的守护神,但其面容祥和。此种变化乃金刚力士的作用与地位发生改变所致。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立于佛陀两侧的金刚力士不仅是佛陀的守护神,且是整个寺院的守护神。他们站在石窟外抵挡外来入侵者,面部表情随之变得凶猛。同时,据考证金刚力士也与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门神形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金刚力士于唐代达到顶峰,面部表情更加凶煞,肌肉表现夸张,硕头球脑,大眼怒目,给人以彪悍之感,成为一新型金刚力士形象。有镇压邪气、威慑邪魔的作用。故金刚力士形象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随之被改造为汉文化中的门神。
四、敦煌石窟中金刚力士“汉化”的意义
以六世纪为界点,北魏前期的金刚力士受西域、龟兹佛教艺术风格的影响,其形像与龟兹克孜尔石窟中的金刚力士或密迹力士并无太大差异,散发着浓郁的西域气息。而从北魏中期后,敦煌金刚力士面容形态逐渐从西域型变为独具中国文化特征的中国金刚力士形象。衣着从身穿甲衣或半披天衣到着“中国式X字型”天衣;表情从和善过渡到怒目圆睁;位置从单一立于佛祖旁侧,到两位金刚力士分立于窟龛两侧;作用从单纯护法过渡到镇窟驱邪。
金刚力士本是印度佛教的护法神,经西域传入中国后成为佛教石窟艺术中的一员。印度佛教通过龟兹地区僧侣与敦煌地区人民或僧侣的往来使西域文化思想、艺术风格深深影响着敦煌地区的石窟建造。经历北魏鲜卑政治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特殊时期,金刚力士逐渐被赋予汉民族的特有色彩,并与汉文化中的门神形像相融合成为人民的庇佑神。此时金刚力士等众佛形象更加贴近北魏人民的文化认知,更加容易被人民所接受。故,六世纪后西域风格的金刚力士逐渐转变为带有汉族文化特征的中国金刚力士形象,是北魏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对金刚力士衣着、表情、体型等形貌特征转变的分析可进一步探究中国石窟艺术本土再造历程背后的深层文化涵蕴。
参考文献:
[1]霍旭初.龟兹金刚力士图像研究[J].敦煌研究,2005,(3).1-7.
[2]蔡伟堂.敦煌佛教造像汉族化与世俗化的形成[J].敦煌学辑刊,2005,(1).82-89.
[3]林玲爱.敦煌石窟北魏时期金刚力士的“汉化”过程[J].中华文化论坛,2008,(4).5-12.
[4]黄嫄.佛教文化与敦煌石窟艺术探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4).52-55.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艺术系)
[中图分类号] J30 [文献标识码] A
【关键词】敦煌石窟;北魏;金刚力士;汉化
被誉为“东方卢浮宫”的敦煌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西端,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所塑造的佛教人物形象多样,有耳熟能详的菩萨、佛祖,也有鲜为人知的天王、力士等。其中,金刚力士本是印度佛教的护法神,随佛教传入我国后成为佛教石窟艺术中极具艺术价值的典型化艺术形象。敦煌莫高窟现存洞窟中以雕塑形式留存下来的金刚力士像共28具,其它均以壁画形式存在。敦煌莫高窟洞窟壁画中现存最早的金刚力士形象出现于北魏中期,但其艺术形像却随佛教教理、石窟结构和金刚力士地位的变化,及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相适应而呈现出与印度佛教护法神形像完全迥异之态。
通过对现存敦煌莫高窟中北魏时期金刚力士形象特征的考察,不难看出佛教文化入传后不可避免地与汉地中原文化和统治阶级政治文化相互碰撞、冲突、依附直至逐渐融合。印度佛教中的护法神在中国富有才智的艺术家手中,其形态、模样与中国石窟艺术内涵发展脉络相一致亦呈现本土再造特质,故对金刚力士形貌特征转变的分析可进一步探究中国石窟艺术本土再造历程背后的深层文化涵蕴。敦煌莫高窟艺术在北魏建国的一百多年历史中,曾被人称为:“多元民族的十字路口”。其艺术形式将西域的佛教美术与中原的汉地文化相融合,创造了一座瑰丽华美的艺术宝库,同时也成就了新兴汉地金刚力士形象。
一、敦煌石窟中金刚力士的来历
金刚力士这一佛教形像传入中国后以龟兹地区最为丰富,分为金刚力士和密迹力士,其造型多为头戴珠冠,身着璎珞。敦煌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星,是我国古时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所以与西域之间的交流甚为密切。龟兹与敦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从三世纪起就有龟兹或印度僧侣长途跋涉进入敦煌进行传教,其代表人物有竺法护、昙无谶、迦湿弥罗以及众所周知的鸠摩罗什。龟兹地区的佛教思想及艺术风格也随之传入,影响着敦煌的佛教艺术。故,敦煌莫高窟六世纪前的佛教艺术风格均与龟兹相近。
二、北魏政治文化背景
北魏除太武帝外,诸帝崇佛,尤以孝文帝为甚。孝文帝继位后极力推崇汉化,采取易汉服、改汉姓等一系列举措,使胡、汉文化得到了充分融合[2]。文化的融合进而影响此时佛教石窟艺术的塑造。北魏中后期敦煌莫高窟越来越多地受中原文化影响,佛像的袈裟、头饰、表情等均糅合诸多汉文化元素。因此,此时的金刚力士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相适应,更多的采取中原习俗呈现异质交融的格局。
北魏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是促进敦煌莫高窟中金刚力士“汉化”趋势的强劲催化剂,在胡汉融合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潮流下,金刚力士从服饰、表情、地位等均走向“汉化”道路,且反过来影响着中土文化。
三、北魏时期敦煌石窟金刚力士的特征
北魏敦煌开凿石窟18座,六世纪前窟内所绘金刚力士形象包括身披华美饰物的菩萨形和身穿甲衣的武将形两种,此两种类型几乎同时并行。
(一)菩萨形金刚力士
莫高窟254窟有北魏中期最具代表性的菩萨金刚力士形象,一腿悬垂一腿盘坐,右手握金刚杵,头戴冠状物,上身裸露,半披天衣,位于佛陀左侧。与克孔尔同时期石窟内的金刚力士形象无论在坐姿还是在冠饰上皆有诸多相似之处。为受龟兹克孜尔石窟的影响所致。北魏后期,菩萨形金刚力士开始出现顺应世俗的变化。虽此时金刚力士仍手握金刚杵,头戴冠状饰物,却身着中国式X字型天衣,为金刚力士“汉化”的初期显现。后随时间变化,这种披着“中国式X形”天衣的金刚力士形象开始成双出现于窟龛外侧。敦煌435窟中的金刚力士头冠及耳饰消失,面部表情狰狞狠厉,立于洞窟两侧。此种形象在克孜尔石窟中末见,却于云冈、龙门北魏石窟中觅得其踪迹。故,北魏后期石窟艺术受中原地区影响,明显呈现“汉化”趋势。
(二)武将形金刚力士
武将形金刚力士的典型例证是第257窟雕塑和壁画中所塑之形象,(下转第11页)(上接第9页)中心塔柱东向龛外北侧,身穿甲衣的武士形金刚力士塑像为北魏时最早的雕塑,与第263窟壁画所绘金刚力士形态一致,身着甲衣,肩臂着护带,眼珠突起,双手握拳,外披天衣。立于佛左侧,右侧为菩萨,与佛陀形成三尊形态。
(三)“汉化”的金刚力士
六世纪后,敦煌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石窟内建筑显现汉化因素,壁画、雕塑亦然。金刚力士的变化首先表现在站立形态上,从以前独立于佛陀左侧变为成双立于佛陀两旁。其次,武士形金刚力士消失殆尽,只留有身披X形天衣的金刚力士。另外,北魏后期金刚力士赤裸上身,面部表情好似凶神恶煞般狠厉狰狞。北魏前期的金刚力士虽手握金刚杵,充当佛陀的守护神,但其面容祥和。此种变化乃金刚力士的作用与地位发生改变所致。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立于佛陀两侧的金刚力士不仅是佛陀的守护神,且是整个寺院的守护神。他们站在石窟外抵挡外来入侵者,面部表情随之变得凶猛。同时,据考证金刚力士也与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门神形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金刚力士于唐代达到顶峰,面部表情更加凶煞,肌肉表现夸张,硕头球脑,大眼怒目,给人以彪悍之感,成为一新型金刚力士形象。有镇压邪气、威慑邪魔的作用。故金刚力士形象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随之被改造为汉文化中的门神。
四、敦煌石窟中金刚力士“汉化”的意义
以六世纪为界点,北魏前期的金刚力士受西域、龟兹佛教艺术风格的影响,其形像与龟兹克孜尔石窟中的金刚力士或密迹力士并无太大差异,散发着浓郁的西域气息。而从北魏中期后,敦煌金刚力士面容形态逐渐从西域型变为独具中国文化特征的中国金刚力士形象。衣着从身穿甲衣或半披天衣到着“中国式X字型”天衣;表情从和善过渡到怒目圆睁;位置从单一立于佛祖旁侧,到两位金刚力士分立于窟龛两侧;作用从单纯护法过渡到镇窟驱邪。
金刚力士本是印度佛教的护法神,经西域传入中国后成为佛教石窟艺术中的一员。印度佛教通过龟兹地区僧侣与敦煌地区人民或僧侣的往来使西域文化思想、艺术风格深深影响着敦煌地区的石窟建造。经历北魏鲜卑政治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特殊时期,金刚力士逐渐被赋予汉民族的特有色彩,并与汉文化中的门神形像相融合成为人民的庇佑神。此时金刚力士等众佛形象更加贴近北魏人民的文化认知,更加容易被人民所接受。故,六世纪后西域风格的金刚力士逐渐转变为带有汉族文化特征的中国金刚力士形象,是北魏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对金刚力士衣着、表情、体型等形貌特征转变的分析可进一步探究中国石窟艺术本土再造历程背后的深层文化涵蕴。
参考文献:
[1]霍旭初.龟兹金刚力士图像研究[J].敦煌研究,2005,(3).1-7.
[2]蔡伟堂.敦煌佛教造像汉族化与世俗化的形成[J].敦煌学辑刊,2005,(1).82-89.
[3]林玲爱.敦煌石窟北魏时期金刚力士的“汉化”过程[J].中华文化论坛,2008,(4).5-12.
[4]黄嫄.佛教文化与敦煌石窟艺术探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4).52-55.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