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文章都是有感而发的。纵观当前学生作文,说的、写的大都不是自己的心里话。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是为考试而教,注重所谓的写作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情感因素。在这种功利作文模式训练下,学生不是为表达而作文,而是为作文而作文,为考试而作文,这就偏离了作文教学的本源。我认为,情感是作文的源泉,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根本,同样也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因为作文是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鼓励小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使之“为情而作文”。现就本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酝酿情感
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写作的心理基础。叶圣陶曾说:“作文必有可写之材料,材料之来源为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到大自然中去玩赏,到社会生活中去经历,成为生活的实践者、发现者、主人翁,从而萌生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可见,生活不能无“情”,作文更离不开“情”。因此,要指导学生投身生活,不仅要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更要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使之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感情。“为情而造文”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形象、生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创设适宜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师生心理沟通、情感融洽的特定的“和谐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加深体会,激荡情感。
例如在《记一次活动》习作时,我通过播放学生春游活动的录像,让学生回到春游当日的情境中。当同学们看到那熟悉的面孔和场面时立即兴奋起来,他们一边看录像,一边回忆。亲身的经历和场面细节的重现,自然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再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起春游趣事。如此,学生在情境中酝酿了感情因素,通过想象把自己放入活动的情境中,进入角色,让往昔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浮现于脑海,使那些与题目有关、可憎可恶或可歌可泣的事一起涌上心头,这时头脑中便会形成或高兴或愤怒或赞美或批评等激越的思想感情,从而找到写作的突破口,产生写作冲动。此时只要再略作布局谋篇,即可能有“神思灵感”出现,若再快速写作成篇,往往就是一篇真实生动的文章。
创设情境,使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触景生情”,引起共鸣;使之易于下笔,乐于表达,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有感”来自生活。
二、引导合作,让学生激活情感
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和审美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实现相互间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这些都是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要求,也是21世纪公民应该具有的素质。有效的合作学习,将会使课堂开启富有生命力的乐章,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据此,我把合作学习引进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集体智慧,让学生在讨论、思考、游戏、评说中完成作文。例如在《记一次活动》习作时,通过创设情境,学生酝酿情感后,产生了“不吐不快”、并想“先吐为快”的表达冲动。我让学生在小组中由一个人先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进行评说;然后再互换角色陈述,最后每个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说作文,师生参与评议。这样,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中激情高涨,各自打开话匣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喜怒哀乐及作文设想等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来,气氛热烈。如:一个同学按所见、所闻、所感的顺序,说出了活动过程;还有的按活动的时间顺序说活动经过等等。当小组代表说作文时,我对他们大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当学生说得好时,我把该生作文的优点或要点进行板书。学生间的互评也表现不错,恰到好处。
小组合作说作文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达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也让学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情感。
三、点拨引导,让学生升华情感
“感人心者在乎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的实质就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只有敞开心扉,坦诚亲切,才是“心声”,才能字字真情,句句实意,达到“我手写我心”。如果缺乏了真实情感,就不可能有感人的力量。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写好作文感情体验的“感人点”,即让感情升华。
在教学中,让学生小组合作“说作文”后,在写作之前,我根据学生说的情况,进行现场指导。每个段落主要写什么都已说过,每个人的措辞和观察顺序则多有不同。但对于在哪里要重点写或略写,学生大都把握不好,特别是如何写好“感人点”,这是教师要重点进行指导的。这时我让学生找寻自己最有感触的活动场面,并把它写具体。有些能够感动自己的事例、片段和场面,也往往会感动读者。如果能够把这些自己感动的事例和场面与题目紧密结合,情感的印象便会清晰起来,就会感觉写作并不难,写作的欲望便会产生,并乐于去写。若再能升华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那么一篇优秀的文章就可能在学生手中诞生。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符合儿童心理规律,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之为情而造文,才是作文教学之根本。
(作者单位:深圳市福田区梅丽小学)
(责任编辑:肖方)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酝酿情感
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写作的心理基础。叶圣陶曾说:“作文必有可写之材料,材料之来源为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到大自然中去玩赏,到社会生活中去经历,成为生活的实践者、发现者、主人翁,从而萌生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可见,生活不能无“情”,作文更离不开“情”。因此,要指导学生投身生活,不仅要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更要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使之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感情。“为情而造文”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形象、生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创设适宜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师生心理沟通、情感融洽的特定的“和谐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加深体会,激荡情感。
例如在《记一次活动》习作时,我通过播放学生春游活动的录像,让学生回到春游当日的情境中。当同学们看到那熟悉的面孔和场面时立即兴奋起来,他们一边看录像,一边回忆。亲身的经历和场面细节的重现,自然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再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起春游趣事。如此,学生在情境中酝酿了感情因素,通过想象把自己放入活动的情境中,进入角色,让往昔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浮现于脑海,使那些与题目有关、可憎可恶或可歌可泣的事一起涌上心头,这时头脑中便会形成或高兴或愤怒或赞美或批评等激越的思想感情,从而找到写作的突破口,产生写作冲动。此时只要再略作布局谋篇,即可能有“神思灵感”出现,若再快速写作成篇,往往就是一篇真实生动的文章。
创设情境,使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触景生情”,引起共鸣;使之易于下笔,乐于表达,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有感”来自生活。
二、引导合作,让学生激活情感
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和审美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实现相互间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这些都是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要求,也是21世纪公民应该具有的素质。有效的合作学习,将会使课堂开启富有生命力的乐章,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据此,我把合作学习引进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集体智慧,让学生在讨论、思考、游戏、评说中完成作文。例如在《记一次活动》习作时,通过创设情境,学生酝酿情感后,产生了“不吐不快”、并想“先吐为快”的表达冲动。我让学生在小组中由一个人先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进行评说;然后再互换角色陈述,最后每个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说作文,师生参与评议。这样,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中激情高涨,各自打开话匣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喜怒哀乐及作文设想等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来,气氛热烈。如:一个同学按所见、所闻、所感的顺序,说出了活动过程;还有的按活动的时间顺序说活动经过等等。当小组代表说作文时,我对他们大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当学生说得好时,我把该生作文的优点或要点进行板书。学生间的互评也表现不错,恰到好处。
小组合作说作文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达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也让学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情感。
三、点拨引导,让学生升华情感
“感人心者在乎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的实质就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只有敞开心扉,坦诚亲切,才是“心声”,才能字字真情,句句实意,达到“我手写我心”。如果缺乏了真实情感,就不可能有感人的力量。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写好作文感情体验的“感人点”,即让感情升华。
在教学中,让学生小组合作“说作文”后,在写作之前,我根据学生说的情况,进行现场指导。每个段落主要写什么都已说过,每个人的措辞和观察顺序则多有不同。但对于在哪里要重点写或略写,学生大都把握不好,特别是如何写好“感人点”,这是教师要重点进行指导的。这时我让学生找寻自己最有感触的活动场面,并把它写具体。有些能够感动自己的事例、片段和场面,也往往会感动读者。如果能够把这些自己感动的事例和场面与题目紧密结合,情感的印象便会清晰起来,就会感觉写作并不难,写作的欲望便会产生,并乐于去写。若再能升华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那么一篇优秀的文章就可能在学生手中诞生。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符合儿童心理规律,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之为情而造文,才是作文教学之根本。
(作者单位:深圳市福田区梅丽小学)
(责任编辑: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