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地理环境;民间住宅;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2(B)—0035—02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民族众多,地域辽阔,东西相距5500千米,南北相距5300千米,东西跨60多个经度,南北跨50多个纬度,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因而各个地区在多种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传统住宅。住宅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它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环境,避免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以保证人身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住宅,无论造型、结构,还是材料、功能都体现出了独特的地方风格,折射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与民风、民俗的融合。
我国的民间住宅根据各地的地形、气候、降水和地理环境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 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为了适应当地高寒、多风的气候,往往选择居住在两山之间的河谷地带,在气候较温和的向阳一侧,充分利用岩石、灌木等建筑材料,建造的住宅形似“堡垒碉房”。藏民在建房时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其用岩石砌成较厚的墙体,而窗户开得较小,以利于防风御寒。碉房一般分为2~3层,低层作为畜舍,上层住人,楼向上逐层缩小,上层屋顶为阳台,是供晒谷物用的。那些肃穆宏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即是如此,如拉卜楞寺、塔尔寺、大昭寺等,是这一形式典型的代表。
二、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因受夏季暴雨的冲刷,流水侵蚀地表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在黄土高原上,窑洞是农民重要的住宅形式之一,人们利用黄土结构较均匀,具有胶结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在坚实的黄土沟谷的崖面上,垂直向下挖洞,再横向凿洞,顶部修成拱形,室内不用梁柱,洞口用砖砌成半圆形,装上门和窗户,俗称“砖石窑”。而在没有山崖,土层又比较厚实的地方,人们就地挖下一个方形的坑,然后再向四壁凿洞,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院中的树梢,不见房屋,称之为“地坑窑”。如今的人们生活富裕了,很少挖土窑洞,取而代之的是石窑和砖窑,其结构美观大方,坚固耐用。有的人则搬出窑洞,住上了砖瓦房。
煤炭富足的山西等省,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煤炭烧砖,建窑更为方便,建筑窑洞依山就势向地层内部索取空间。这种建筑不占有耕地,不破坏地面植被,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又东暖夏凉,省工、省料、省地,造价低廉,赢得了当地农民的喜爱。
三、“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腾格尔那悠扬天籁般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大草原。内蒙古地处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夏季降水量较多,占到全年的60%以上,多高温天气,气温年较差35~40度左右,海拔在1000~1200米左右。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牧草生长,故夏季时节这里“千里绿海,牛羊如云”。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牧民,为了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房屋叫“蒙古包”。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运方便。蒙古包为圆柱形,通常为木质支架,包内的面积有10平方米左右,它是用厚实的毛毯和毛皮制成帐篷,顶部可以打开,以便采光透风,放下则可以防晒、防雨。牧民们迁徙时则把帐篷装上马车,赶上牛羊,浩浩荡荡走到哪、吃到哪、住到哪。
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的新疆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之说。当地木材缺乏,但土质好。因而,维吾尔族的传统民居以土坯建筑为主,多为带有地下室的单层或双层拱式“平顶”,农家还用土坯块砌成晾制葡萄干的镂空花墙的晾房。住宅一般分前后院,后院是饲养牲畜和积肥的场地,前院主要为生活起居空间,院中引进渠水,栽植葡萄和杏等果木,葡萄架下人们则可以蔽日纳凉。院内有用土块砌成的拱式小梯通至屋顶,梯下可存物,空间很紧凑。还有一种住宅,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平面布局灵活,前室称“阿以旺”,又称夏室,开天窗,有起居会客等多种功能,后室称冬室,做卧室,一般不开窗。
四、 我国的华北地区西靠太行山,北接燕山,东临渤海和黄海。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雨季集中在5月至9月份,降水量大于400毫米,气候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冬季受北方冷气流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因此,“四合院”是我国华北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建筑。其四面是房屋,中间是院子,因冬季寒冷,墙体则较为厚重,多为青砖灰瓦,色泽不艳,南窗较大,有利于光照。四合院不仅御寒性能好,而且与外界隔开,环境安静幽雅。
五、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湘西、黔西南的苗族地区,由于气候炎热潮湿,树木茂密,雨量充沛,地势较低的地方很容易积水,住房要求防潮防湿。在当地,盛行一种“高角楼”,居室墙壁高,开间大,上层木结构住人,下层砖结构做畜圈、碾米场、储藏室,前后门贯通,既可隔潮、通风、换气,又能防虫、蛇、野兽的侵害。有近一半的居民在水上高角楼木屋内,用木板铺设小桥,把一幢幢高角楼连成一片,形成中国最大的“水村”。
四川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少雪,风力不大,雨水较多,“平房瓦顶,四合头,大出檐”则成为本地主要建筑特色。由于四川多山,山区住宅不十分讲究朝向,大多是因地制宜,天井纵深较浅,以节省用地面积。其房屋相连,雨天可免受雨淋之苦,夏日不致于使强烈的阳光过多射入室内。而且宅出檐及悬山挑出很大,也可防止夹泥墙或木板墙、桩土墙遭到雨水冲刷。
六、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厦门、汕头一带,街道两旁的房屋往往从二楼伸到人行道上,成一条人行走廊,广州人称为“骑楼”。这种建筑就是为了适应夏季强烈的阳光和对流雨,行人在“骑楼”下行走,既可遮阳又可避雨。
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门、台阶、过道均设在水旁,民居自然被融于水、路、桥之中,多楼房,砖瓦结构为主。青砖蓝瓦、玲珑剔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江南地区纤巧、细腻、温情的水乡民居文化。由于气候湿热,为便于通风、隔潮、防雨,院落中多设天井,墙壁和屋顶较薄,有较宽的门廊或宽敞的厅阁。
我国台湾的高山族雅美人所处的兰屿气候为热带气候,最低气温为20度左右,盛夏超过40度,且多台风。为适应这种气候条件,雅美人把房屋建在离地两米多的地下,雅美人称“穴屋”。居室四周围木板而且不装门面,只有出入孔道。但“穴屋”幽暗潮湿,所以他们又在离穴屋不远处搭有六七尺高的木架,顶上铺草隔热,四面通风,是接待亲朋好友及纳凉的好地方。
总之,住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俗、智慧、文化、科技的发展历程,在进入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各类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住宅建筑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旧貌换新颜,越来越美观实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目前,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构想,必将使我国的民间住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规划要求,如今中国的许多地方道路平坦,住宅漂亮,电讯畅通,网络发达,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画面正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2(B)—0035—02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民族众多,地域辽阔,东西相距5500千米,南北相距5300千米,东西跨60多个经度,南北跨50多个纬度,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因而各个地区在多种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传统住宅。住宅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它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环境,避免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以保证人身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住宅,无论造型、结构,还是材料、功能都体现出了独特的地方风格,折射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与民风、民俗的融合。
我国的民间住宅根据各地的地形、气候、降水和地理环境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 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为了适应当地高寒、多风的气候,往往选择居住在两山之间的河谷地带,在气候较温和的向阳一侧,充分利用岩石、灌木等建筑材料,建造的住宅形似“堡垒碉房”。藏民在建房时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其用岩石砌成较厚的墙体,而窗户开得较小,以利于防风御寒。碉房一般分为2~3层,低层作为畜舍,上层住人,楼向上逐层缩小,上层屋顶为阳台,是供晒谷物用的。那些肃穆宏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即是如此,如拉卜楞寺、塔尔寺、大昭寺等,是这一形式典型的代表。
二、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因受夏季暴雨的冲刷,流水侵蚀地表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在黄土高原上,窑洞是农民重要的住宅形式之一,人们利用黄土结构较均匀,具有胶结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在坚实的黄土沟谷的崖面上,垂直向下挖洞,再横向凿洞,顶部修成拱形,室内不用梁柱,洞口用砖砌成半圆形,装上门和窗户,俗称“砖石窑”。而在没有山崖,土层又比较厚实的地方,人们就地挖下一个方形的坑,然后再向四壁凿洞,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院中的树梢,不见房屋,称之为“地坑窑”。如今的人们生活富裕了,很少挖土窑洞,取而代之的是石窑和砖窑,其结构美观大方,坚固耐用。有的人则搬出窑洞,住上了砖瓦房。
煤炭富足的山西等省,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煤炭烧砖,建窑更为方便,建筑窑洞依山就势向地层内部索取空间。这种建筑不占有耕地,不破坏地面植被,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又东暖夏凉,省工、省料、省地,造价低廉,赢得了当地农民的喜爱。
三、“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腾格尔那悠扬天籁般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大草原。内蒙古地处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夏季降水量较多,占到全年的60%以上,多高温天气,气温年较差35~40度左右,海拔在1000~1200米左右。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牧草生长,故夏季时节这里“千里绿海,牛羊如云”。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牧民,为了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房屋叫“蒙古包”。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运方便。蒙古包为圆柱形,通常为木质支架,包内的面积有10平方米左右,它是用厚实的毛毯和毛皮制成帐篷,顶部可以打开,以便采光透风,放下则可以防晒、防雨。牧民们迁徙时则把帐篷装上马车,赶上牛羊,浩浩荡荡走到哪、吃到哪、住到哪。
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的新疆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之说。当地木材缺乏,但土质好。因而,维吾尔族的传统民居以土坯建筑为主,多为带有地下室的单层或双层拱式“平顶”,农家还用土坯块砌成晾制葡萄干的镂空花墙的晾房。住宅一般分前后院,后院是饲养牲畜和积肥的场地,前院主要为生活起居空间,院中引进渠水,栽植葡萄和杏等果木,葡萄架下人们则可以蔽日纳凉。院内有用土块砌成的拱式小梯通至屋顶,梯下可存物,空间很紧凑。还有一种住宅,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平面布局灵活,前室称“阿以旺”,又称夏室,开天窗,有起居会客等多种功能,后室称冬室,做卧室,一般不开窗。
四、 我国的华北地区西靠太行山,北接燕山,东临渤海和黄海。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雨季集中在5月至9月份,降水量大于400毫米,气候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冬季受北方冷气流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因此,“四合院”是我国华北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建筑。其四面是房屋,中间是院子,因冬季寒冷,墙体则较为厚重,多为青砖灰瓦,色泽不艳,南窗较大,有利于光照。四合院不仅御寒性能好,而且与外界隔开,环境安静幽雅。
五、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湘西、黔西南的苗族地区,由于气候炎热潮湿,树木茂密,雨量充沛,地势较低的地方很容易积水,住房要求防潮防湿。在当地,盛行一种“高角楼”,居室墙壁高,开间大,上层木结构住人,下层砖结构做畜圈、碾米场、储藏室,前后门贯通,既可隔潮、通风、换气,又能防虫、蛇、野兽的侵害。有近一半的居民在水上高角楼木屋内,用木板铺设小桥,把一幢幢高角楼连成一片,形成中国最大的“水村”。
四川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少雪,风力不大,雨水较多,“平房瓦顶,四合头,大出檐”则成为本地主要建筑特色。由于四川多山,山区住宅不十分讲究朝向,大多是因地制宜,天井纵深较浅,以节省用地面积。其房屋相连,雨天可免受雨淋之苦,夏日不致于使强烈的阳光过多射入室内。而且宅出檐及悬山挑出很大,也可防止夹泥墙或木板墙、桩土墙遭到雨水冲刷。
六、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厦门、汕头一带,街道两旁的房屋往往从二楼伸到人行道上,成一条人行走廊,广州人称为“骑楼”。这种建筑就是为了适应夏季强烈的阳光和对流雨,行人在“骑楼”下行走,既可遮阳又可避雨。
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门、台阶、过道均设在水旁,民居自然被融于水、路、桥之中,多楼房,砖瓦结构为主。青砖蓝瓦、玲珑剔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江南地区纤巧、细腻、温情的水乡民居文化。由于气候湿热,为便于通风、隔潮、防雨,院落中多设天井,墙壁和屋顶较薄,有较宽的门廊或宽敞的厅阁。
我国台湾的高山族雅美人所处的兰屿气候为热带气候,最低气温为20度左右,盛夏超过40度,且多台风。为适应这种气候条件,雅美人把房屋建在离地两米多的地下,雅美人称“穴屋”。居室四周围木板而且不装门面,只有出入孔道。但“穴屋”幽暗潮湿,所以他们又在离穴屋不远处搭有六七尺高的木架,顶上铺草隔热,四面通风,是接待亲朋好友及纳凉的好地方。
总之,住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俗、智慧、文化、科技的发展历程,在进入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各类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住宅建筑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旧貌换新颜,越来越美观实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目前,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构想,必将使我国的民间住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规划要求,如今中国的许多地方道路平坦,住宅漂亮,电讯畅通,网络发达,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画面正展现在世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