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套养鳜鱼试验

来源 :水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 ,在沅江市白沙乡八形汊渔场的上湖 (16 0hm2 )进行了套养鳜鱼与下湖 (140hm2 )未套养鳜鱼的对比试验。结果 ,上湖平均鲜鱼产量 2 810 6kg/hm2 ,比下湖的 2 915 7kg/hm2 低 10 5 1kg/hm2 ,但上湖的产值、利润、投入产出比分别为 17973 75元 /hm2 、886 3 13元 /hm2 、1∶1 97,依次分别比下湖的 11496 43元 /hm2 、4813 5 7元 /hm2 、1∶1 72高 36 0 %、45 7%、12 7%。 In 1998, a comparativ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between Shanghutu (16 0hm2) in Octagascar fishery in Baisha Township, Baisha Township, Yuanjiang City, and the unhurried larvae of Lower Lake (140hm2). As a result, the average fresh fish production in Shanghu was 2 810 6kg / hm2, which was 1051kg / hm2 lower than 2 915 7kg / hm2 in Xiahu Lake, but the output, profit and input-output ratio of Shanghu was 1797375yuan / hm2, 886 3 13 yuan / hm2, 1: 1 97, 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the lower lake 11496 43 yuan / hm2, 4813 57 yuan / hm2, 1:1 72 high 36 0%, 45 7%, 12 7%.
其他文献
以模拟L-亮氨酸废水为处理对象,用S-433D型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经三维电极处理不同时间后水样中L-亮氨酸含量.经拟合发现三维电极降解L-亮氨酸反应为一级反应,当废水中L-亮氨酸初始
为了解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回捕率下降原因,1995~1998年我们对在黄海北部中国对虾 (Penaeus chinese) 放流的仔、幼虾进行了病毒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从山西老陈醋醋醅中筛选到一株醋酸菌S12,鉴定为醋杆菌属巴氏醋杆菌。经N^+注入诱变,获得生产性状优良的醋酸菌株SM12—87。在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发酵培养基中30℃静置培养5d,总
1998年5月,从福建购得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受精卵200万粒,经10 h充氧运输,获上浮好卵150万粒,次日孵出仔鱼120万尾.在水温18~22℃条件下,经40 d培育,育出2 cm鱼苗38
研究了复合生物酶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对低值鱼蛋白酶解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酶浓度提高,水解时间延长,均明显提高低值蛋白水解率.复合生物酶最适水解温度为50℃,
丹东市具有大型水库集中、宜渔水面大的资源优势,在开发利用上存在一些不足.笔者认为应从调查生物量,评价鱼产力入手,进行科学决策.今后要提高投放鱼种质量,发展小网箱养名优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