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也是教育“质”的指标,它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最好时期,我认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养成教育 严爱结合 潜移默化
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他的利息。”此话指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注重养成教育。那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习《守则》、《规范》,弄清是非,从理论上知道该怎样去
人们常说:“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让小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逐条理解的基础上,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某一件事该怎样去做。让小学生先从思想上有所认识,再去实际行动,最后逐步养成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从生活中的小事抓起,注重细节教育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有些教师只注重讲道理却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行动的指导。于是出现了嘴里说的头头是道,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倒背如流,在实际生活中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骂人打架,明明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在校当值日生时不搞卫生,回家过着“小皇帝”的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见,养成教育要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抓起,从细节入手。如:刚入学的学生在礼仪方面,让他们见到师长要问好;在环保方面,让他们看到果皮、纸屑自觉捡起放入垃圾桶;在学习方面,从坐、行、站、立入手,从收发作业入手,从整理学习用具入手。这些看似平常小事,却是教育的好机会。所以,我们当老师的平时要多细心观察,多看看,多了解,多发现,多指导。这样,养成教育才会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三、养成教育要抓学生行为习惯,在行为上加强引导,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的过程。正如叶圣陶指出的那样:“心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可见,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要抓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就得长期抓,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次,训练要严爱结合,严而有爱,爱中有严。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矫正几次仍未见效,便半途而废,停止教育。这不行,得继续坚持下去,持久才有收获;最后,在培养其好习惯时要讲究方法,多创设一些学生喜欢的形式,增加游戏性,趣味性,避免训练过程的枯燥乏味。
四、养成教育可通过开展“雏鹰争章”活动来树榜样,让小学生有一个活生生的行为标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并在各个方面设一些奖章,开展争章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如:在遵守纪律方面,设立“我是小小纪律员”奖章;在爱护卫生方面设立“我是环保小天使”奖章;在好人好事方面,设立“我是小小活雷锋”奖章;在文明礼貌方面,设立“礼仪好少年”奖章;在作业书写方面设立“我是小小书法家”奖章等,让他们在评比活动中去体验,去理解,让学生为此去努力,得到奖章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中再接再厉,还给未得到者树立了榜样,这样得到奖章的同学的言行成为全班同学心中一个活生生的标准,从而去模仿。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了,他们会努力学习、效仿,心中渴盼老师的表扬,也希望自己成为他人的榜样,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氛围,使人人都要求自己进步。这些活动既有趣味又能在养成教育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五、养成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自制和自律,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情感而非规则,我们应当让学生养成主动维护和尊重这些制度。以往,我们让学生遵守制度总是以“武力”去吓唬,如:教育学生要爱护班级的公共财产时,我们总是用命令、吓唬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胆小的同学被吓住了;胆大的同学若破坏了公物,我们便用棍棒来几下,用武力来征服。试想一下他们走出校外,又会是怎样的一番表现?群众来告状:有用石头打破玻璃的,又偷小卖部东西的,有打架斗殴的等等。可见,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一把软刀子。我们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自己的真诚换取学生的真诚。处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当他们犯错误时 我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急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打击,多一些帮助,心平气和地帮学生找原因,耐心指导。“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教师把爱撒给学生,相信学生也会慢慢爱上我们教师。学生爱其师则信其道,爱其人则听其言。
六、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催化剂
养成教育还需要借助家庭的力量。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形成不仅是学校、教师的教育任务,也应该是家长的首要任务,所以我们不能孤军奋战,要联合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其第一任启蒙老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脱节现象,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了5天加强性的教育,但当学生回到家后休息两天,学生在下周到校时,忘得差不多了。这是有些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所导致的。如许多家长只让学生学习却不让孩子干任何家务,这与学校教育理念相违背。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产生的效果,为了孩子的明天,家长和教师必须眼往一处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才会有好的效果。
总之,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不能忽视的,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家庭教育是学校养成教育的基础,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保证,也是少年儿童有意识、有目的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家长必须和教师配合,同心协力,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最后衷心祝愿每个孩子都能养成终身受益好的习惯,让好习惯给孩子们照亮成功的道路。同行们,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努力吧﹗
【关键词】养成教育 严爱结合 潜移默化
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他的利息。”此话指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注重养成教育。那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习《守则》、《规范》,弄清是非,从理论上知道该怎样去
人们常说:“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让小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逐条理解的基础上,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某一件事该怎样去做。让小学生先从思想上有所认识,再去实际行动,最后逐步养成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从生活中的小事抓起,注重细节教育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有些教师只注重讲道理却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行动的指导。于是出现了嘴里说的头头是道,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倒背如流,在实际生活中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骂人打架,明明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在校当值日生时不搞卫生,回家过着“小皇帝”的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见,养成教育要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抓起,从细节入手。如:刚入学的学生在礼仪方面,让他们见到师长要问好;在环保方面,让他们看到果皮、纸屑自觉捡起放入垃圾桶;在学习方面,从坐、行、站、立入手,从收发作业入手,从整理学习用具入手。这些看似平常小事,却是教育的好机会。所以,我们当老师的平时要多细心观察,多看看,多了解,多发现,多指导。这样,养成教育才会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三、养成教育要抓学生行为习惯,在行为上加强引导,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的过程。正如叶圣陶指出的那样:“心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可见,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要抓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就得长期抓,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次,训练要严爱结合,严而有爱,爱中有严。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矫正几次仍未见效,便半途而废,停止教育。这不行,得继续坚持下去,持久才有收获;最后,在培养其好习惯时要讲究方法,多创设一些学生喜欢的形式,增加游戏性,趣味性,避免训练过程的枯燥乏味。
四、养成教育可通过开展“雏鹰争章”活动来树榜样,让小学生有一个活生生的行为标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并在各个方面设一些奖章,开展争章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如:在遵守纪律方面,设立“我是小小纪律员”奖章;在爱护卫生方面设立“我是环保小天使”奖章;在好人好事方面,设立“我是小小活雷锋”奖章;在文明礼貌方面,设立“礼仪好少年”奖章;在作业书写方面设立“我是小小书法家”奖章等,让他们在评比活动中去体验,去理解,让学生为此去努力,得到奖章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中再接再厉,还给未得到者树立了榜样,这样得到奖章的同学的言行成为全班同学心中一个活生生的标准,从而去模仿。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了,他们会努力学习、效仿,心中渴盼老师的表扬,也希望自己成为他人的榜样,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氛围,使人人都要求自己进步。这些活动既有趣味又能在养成教育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五、养成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自制和自律,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情感而非规则,我们应当让学生养成主动维护和尊重这些制度。以往,我们让学生遵守制度总是以“武力”去吓唬,如:教育学生要爱护班级的公共财产时,我们总是用命令、吓唬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胆小的同学被吓住了;胆大的同学若破坏了公物,我们便用棍棒来几下,用武力来征服。试想一下他们走出校外,又会是怎样的一番表现?群众来告状:有用石头打破玻璃的,又偷小卖部东西的,有打架斗殴的等等。可见,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一把软刀子。我们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自己的真诚换取学生的真诚。处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当他们犯错误时 我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急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打击,多一些帮助,心平气和地帮学生找原因,耐心指导。“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教师把爱撒给学生,相信学生也会慢慢爱上我们教师。学生爱其师则信其道,爱其人则听其言。
六、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催化剂
养成教育还需要借助家庭的力量。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形成不仅是学校、教师的教育任务,也应该是家长的首要任务,所以我们不能孤军奋战,要联合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其第一任启蒙老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脱节现象,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了5天加强性的教育,但当学生回到家后休息两天,学生在下周到校时,忘得差不多了。这是有些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所导致的。如许多家长只让学生学习却不让孩子干任何家务,这与学校教育理念相违背。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产生的效果,为了孩子的明天,家长和教师必须眼往一处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才会有好的效果。
总之,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不能忽视的,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家庭教育是学校养成教育的基础,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保证,也是少年儿童有意识、有目的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家长必须和教师配合,同心协力,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最后衷心祝愿每个孩子都能养成终身受益好的习惯,让好习惯给孩子们照亮成功的道路。同行们,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