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充分利用“形”把题中的数量关系形象、直观的表示出来,而且把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进去,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数形结合 形象化 传统文化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31-02
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质即通过
数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把抽象的数量关系,通过形象化的方法,转化为适当的图形,从图形的结构直观地发现数量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解决数量关系的数学问题。数形结合的思想充分利用“形”把题中的数量关系形象、直观的表示出来,例如通过作线段图、树形图、长方形面积图、集合图、数轴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使数学概念问题简明直观甚至使一些较难的问题迎刃而解。而在小学数学创建数形的“传统味”,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教育部明确指出:要把传统文化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教师要努力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数形结合,使之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可以这样做——
一、渗透传统味,挖掘数学的数形之美,激发学生求知欲
挖掘数学图案的数学思想 体会传统文化之美。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世界文明艺术宝库中的巨大财富。从那些变幻无穷,淳朴浑厚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在教学《图形与变换》时,先展示给学生一些战国时期的铜镜、唐代花鸟纹锦、瓷器、剪纸、年画、脸谱等等吉祥图案,然后让学生搜集有关图案的资料,了解每幅图案的出处、年代以及代表的含义或者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学生们经过调查、上网、查阅书籍等方法,知道了图案的来历和发展;了解了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又如,在教学《数学方广角――对策》时,引用“田忌赛马”的故事,播放这个故事的Flash影像,回顾赛马过程,利用课件演示对阵图,在归纳、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经历了每一个回合的过程,体会了最优化的思想。创建这样浓浓的“传统文化味”,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添了学生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二、渗透传统味,数形结合解新知
在教学新知时,不少老师都会发现很多学生对题意理解不透彻、不全面,尤其是到了高年级,随着各种已知条件越来越复杂,更是让部分学生“无从下手”。基于此,把从直观图形支持下得到的模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沟通图形、表格及具体数量之间的联系,强化对题意的理解。
如教学《对称》时,让学生收集图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轴对称图形,学生找到了树叶、蝴蝶、衣服等,特别是有的同学还找到了剪纸、脸谱、风筝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事物,这时老师适时地对他们进行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技艺的教育,并利用电脑设计“对称”图形,加深认识。
三、渗透传统味,在理解算理过程中,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数学内容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计算问题,计算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但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忽视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尤其在课改之后,老师们注重了算法多樣化,在计算方法的研究上下了很大功夫,却更加忽视了算理的理解。”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也算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一方面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本节课借助《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原题进行介绍, 并通过学生冥思苦想该问题的画面激发学生解决该类问题的兴趣。由于“鸡兔同笼”原题的数据较大,不便于学生进行探 究, 所以教材以化繁为简的思想为指导, 先在例 1中安排一道数据较小的 “鸡兔 同笼”问题让学生探索解决的方法。教材先让学生利用列表法来解决问题, 再向学生介绍“假设法”和列方程的解题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 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合作交流学习,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可以运用图形结合帮助理解。这里运用到的一个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们动笔画一画,用一个简单的圆形来代替动物的头,用竖线来表示动物的脚,在画的过程中发现多了或少了可以马上就改。比如:鸡兔同笼,有6个头,20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设计好图形用多媒体出示,这样,可以学生直观的看到有2只鸡,4只兔。
大多学生对这类题目的第一个感觉是难,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化抽象为直观,感觉就是有趣了。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的策略也是不同的,所以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当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形结合渗透传统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老师应该首先注重把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努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染,产生共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然后采取数形结合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让他们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2014年3月26日.
[2]吴晓慧. 传统的算术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J]. 数学大世界, 2016,(4).
[3]杨 柳. 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 考试周刊,2018,(18):96.
[4]张坤恒.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J].小学时代,2017(04)99-100.
【关键词】数形结合 形象化 传统文化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31-02
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质即通过
数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把抽象的数量关系,通过形象化的方法,转化为适当的图形,从图形的结构直观地发现数量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解决数量关系的数学问题。数形结合的思想充分利用“形”把题中的数量关系形象、直观的表示出来,例如通过作线段图、树形图、长方形面积图、集合图、数轴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使数学概念问题简明直观甚至使一些较难的问题迎刃而解。而在小学数学创建数形的“传统味”,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教育部明确指出:要把传统文化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教师要努力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数形结合,使之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可以这样做——
一、渗透传统味,挖掘数学的数形之美,激发学生求知欲
挖掘数学图案的数学思想 体会传统文化之美。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世界文明艺术宝库中的巨大财富。从那些变幻无穷,淳朴浑厚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在教学《图形与变换》时,先展示给学生一些战国时期的铜镜、唐代花鸟纹锦、瓷器、剪纸、年画、脸谱等等吉祥图案,然后让学生搜集有关图案的资料,了解每幅图案的出处、年代以及代表的含义或者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学生们经过调查、上网、查阅书籍等方法,知道了图案的来历和发展;了解了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又如,在教学《数学方广角――对策》时,引用“田忌赛马”的故事,播放这个故事的Flash影像,回顾赛马过程,利用课件演示对阵图,在归纳、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经历了每一个回合的过程,体会了最优化的思想。创建这样浓浓的“传统文化味”,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添了学生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二、渗透传统味,数形结合解新知
在教学新知时,不少老师都会发现很多学生对题意理解不透彻、不全面,尤其是到了高年级,随着各种已知条件越来越复杂,更是让部分学生“无从下手”。基于此,把从直观图形支持下得到的模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沟通图形、表格及具体数量之间的联系,强化对题意的理解。
如教学《对称》时,让学生收集图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轴对称图形,学生找到了树叶、蝴蝶、衣服等,特别是有的同学还找到了剪纸、脸谱、风筝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事物,这时老师适时地对他们进行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技艺的教育,并利用电脑设计“对称”图形,加深认识。
三、渗透传统味,在理解算理过程中,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数学内容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计算问题,计算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但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忽视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尤其在课改之后,老师们注重了算法多樣化,在计算方法的研究上下了很大功夫,却更加忽视了算理的理解。”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也算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一方面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本节课借助《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原题进行介绍, 并通过学生冥思苦想该问题的画面激发学生解决该类问题的兴趣。由于“鸡兔同笼”原题的数据较大,不便于学生进行探 究, 所以教材以化繁为简的思想为指导, 先在例 1中安排一道数据较小的 “鸡兔 同笼”问题让学生探索解决的方法。教材先让学生利用列表法来解决问题, 再向学生介绍“假设法”和列方程的解题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 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合作交流学习,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可以运用图形结合帮助理解。这里运用到的一个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们动笔画一画,用一个简单的圆形来代替动物的头,用竖线来表示动物的脚,在画的过程中发现多了或少了可以马上就改。比如:鸡兔同笼,有6个头,20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设计好图形用多媒体出示,这样,可以学生直观的看到有2只鸡,4只兔。
大多学生对这类题目的第一个感觉是难,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化抽象为直观,感觉就是有趣了。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的策略也是不同的,所以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当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形结合渗透传统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老师应该首先注重把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努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染,产生共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然后采取数形结合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让他们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2014年3月26日.
[2]吴晓慧. 传统的算术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J]. 数学大世界, 2016,(4).
[3]杨 柳. 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 考试周刊,2018,(18):96.
[4]张坤恒.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J].小学时代,2017(0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