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建民,一位有着近四十年艺龄的竹编手艺人。虽然已经花甲之年,但观念却十分开阔。想通,想透的同时,更能想着如何求变。
快节奏的工作,让人迷失方向,浮华的生活,又让人忽视了生活中值得纪念的日常。比如竹制品,早些年家家户户能见到。如今,也许是使用得太习以为常,也许是早已从生活里消失……但依旧有手艺人,有寻常百姓,还在坚持制作、使用。
我叫金建民,今年60岁,从12岁开始,不算在海宁给人当司机的10年,做竹编正好38个年头。小时候,隔壁住着一个打竹子的老头,我没事就往他那里跑,一连好几个月,他看我这么有耐性,就收我当了学徒。我觉得一个人干什么活也是一种缘分,大毛竹与我也有一种缘分。
那时候,东西坏了肯定是要修的,舍不得丢。修理也有讲究,不像现在修理篾器太随便,上色就用工业染料应付,按过去的做法,篾坏了连染料都得用一模一样的补。
当时基本上都是手工,唯一不可缺的工具只有一把劈刀。有台手摇破篾机算是最先进的了,一般情况下像打篮子这类的工艺都用不上。那时年轻也有力气,一个篮子10块钱,一天最多能打上10个。上世纪80年代啊,100块钱是不得了的。
过去,手艺就是本事。现在,手艺就像腊味骨头,不啃它呢有点香,啃它呢,一嘴的骨头,反正让你吃不饱也饿不死。
后来,渐渐就没有东西给我们做了。人和人以外的事物都在变化,生活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物也一同在变化。其实,这几年我也还在做修补的活,年轻人看不上这些器物,但还是有老农民来找我,还是得给他们修,这就是本。
我现在五点钟左右起床,到港口的市场上吃早饭,再给小孙子带点回来,基本上六点钟就开始上班了。平时上网就爱去看看有什么好的、新的东西我能做出来。有次看NHK讲日本的雨伞,人家就说我:“你听也听不懂,看个什么?”其实,我就是看那个工艺咯!
这些年用手,基本上每根手指的关节都发生了变化,自从四十岁后开始发胖连蹲下做的活也停了,五十来岁又惹上痛风。好在很多事都彻底想通了,很多事也都无所谓了。唯一遗憾的是,我们这代人已经丢掉了很多看似无用但却好的东西。
对于普通人家的竹制器物,也许不只是一门技艺,也不只是一件物品,而是关于时间的沉淀,关于岁月的留念。
竹椅
这把竹藤椅,是在北京东城剪子巷里发现的,它的扶手已经褪色,坐垫也塌陷得厉害,可对于胡同和生活在里面的人来说,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天气好的时候,坐上去晒晒太阳,碰到雨天,就被四邻街坊收到屋檐下面。(杨致远 武汉)
竹拍
这把竹藤拍是在北京小婶家发现的,据说每年入冬之前,家里人都要把在柜子里放了快一年的棉被拿出来透气,一边用拍拍打棉被上面的灰尘。这大约是它一年里最忙的季节,忙着扬尘,忙着除旧,也忙着迎新。(许意 北京)
竹篓
清理走廊堆放的杂物时,发现两只布满灰尘蛛丝的竹篓,洗净晾干后发现二十多年过去了,它们依然坚固。记得小时候爸爸去钓鱼,傍晚提着前面那只小口大肚子竹篓回来,倒出些鲫鱼……那时候总觉得它很腥,碰都不肯碰一下。可现在,到处是被私人承包的水塘,谁都可以钓上来。那种拿个钓竿提着竹篓,偷得浮生闲出去钓鱼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了。(赵念 湖北)
花瓶
老爸在一年秋天,弄回4个碗口粗的竹筒,摆弄一番,在上下端车出几条凹痕,说是搭配黄菊更雅致,又找美术老师,在竹筒上画了梅兰竹菊,再配上一首诗。老师神笔落定后,老爸迫不及待拿回家上清漆保护。每到冬天,家里都会拿出来插腊梅,搬了两次家,它总会被带走。今年找出来一看落款:丙子年。掐指一算,呀,它已随我们家19年。(孙凝异 重庆)
筲箕
儿时生活在竹林边,家里满是竹制品,筲箕用处最大。爷爷最会编:锯断、劈开、削篾、编织,最后在筲箕边缘缠上一圈青篾。或许是奶奶离世,或许是塑料制品开始充满厨房……筲箕逐渐淡出生活,爷爷便也不再编织。这番不知什么事情让80岁高龄的爷爷再度出手,一编就是十几个,分到每个儿孙家。或许,他把这次当做自己最后一次动手吧。(马妮儿 湖南)
快节奏的工作,让人迷失方向,浮华的生活,又让人忽视了生活中值得纪念的日常。比如竹制品,早些年家家户户能见到。如今,也许是使用得太习以为常,也许是早已从生活里消失……但依旧有手艺人,有寻常百姓,还在坚持制作、使用。
我叫金建民,今年60岁,从12岁开始,不算在海宁给人当司机的10年,做竹编正好38个年头。小时候,隔壁住着一个打竹子的老头,我没事就往他那里跑,一连好几个月,他看我这么有耐性,就收我当了学徒。我觉得一个人干什么活也是一种缘分,大毛竹与我也有一种缘分。
那时候,东西坏了肯定是要修的,舍不得丢。修理也有讲究,不像现在修理篾器太随便,上色就用工业染料应付,按过去的做法,篾坏了连染料都得用一模一样的补。
当时基本上都是手工,唯一不可缺的工具只有一把劈刀。有台手摇破篾机算是最先进的了,一般情况下像打篮子这类的工艺都用不上。那时年轻也有力气,一个篮子10块钱,一天最多能打上10个。上世纪80年代啊,100块钱是不得了的。
过去,手艺就是本事。现在,手艺就像腊味骨头,不啃它呢有点香,啃它呢,一嘴的骨头,反正让你吃不饱也饿不死。
后来,渐渐就没有东西给我们做了。人和人以外的事物都在变化,生活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物也一同在变化。其实,这几年我也还在做修补的活,年轻人看不上这些器物,但还是有老农民来找我,还是得给他们修,这就是本。
我现在五点钟左右起床,到港口的市场上吃早饭,再给小孙子带点回来,基本上六点钟就开始上班了。平时上网就爱去看看有什么好的、新的东西我能做出来。有次看NHK讲日本的雨伞,人家就说我:“你听也听不懂,看个什么?”其实,我就是看那个工艺咯!
这些年用手,基本上每根手指的关节都发生了变化,自从四十岁后开始发胖连蹲下做的活也停了,五十来岁又惹上痛风。好在很多事都彻底想通了,很多事也都无所谓了。唯一遗憾的是,我们这代人已经丢掉了很多看似无用但却好的东西。
对于普通人家的竹制器物,也许不只是一门技艺,也不只是一件物品,而是关于时间的沉淀,关于岁月的留念。
竹椅
这把竹藤椅,是在北京东城剪子巷里发现的,它的扶手已经褪色,坐垫也塌陷得厉害,可对于胡同和生活在里面的人来说,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天气好的时候,坐上去晒晒太阳,碰到雨天,就被四邻街坊收到屋檐下面。(杨致远 武汉)
竹拍
这把竹藤拍是在北京小婶家发现的,据说每年入冬之前,家里人都要把在柜子里放了快一年的棉被拿出来透气,一边用拍拍打棉被上面的灰尘。这大约是它一年里最忙的季节,忙着扬尘,忙着除旧,也忙着迎新。(许意 北京)
竹篓
清理走廊堆放的杂物时,发现两只布满灰尘蛛丝的竹篓,洗净晾干后发现二十多年过去了,它们依然坚固。记得小时候爸爸去钓鱼,傍晚提着前面那只小口大肚子竹篓回来,倒出些鲫鱼……那时候总觉得它很腥,碰都不肯碰一下。可现在,到处是被私人承包的水塘,谁都可以钓上来。那种拿个钓竿提着竹篓,偷得浮生闲出去钓鱼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了。(赵念 湖北)
花瓶
老爸在一年秋天,弄回4个碗口粗的竹筒,摆弄一番,在上下端车出几条凹痕,说是搭配黄菊更雅致,又找美术老师,在竹筒上画了梅兰竹菊,再配上一首诗。老师神笔落定后,老爸迫不及待拿回家上清漆保护。每到冬天,家里都会拿出来插腊梅,搬了两次家,它总会被带走。今年找出来一看落款:丙子年。掐指一算,呀,它已随我们家19年。(孙凝异 重庆)
筲箕
儿时生活在竹林边,家里满是竹制品,筲箕用处最大。爷爷最会编:锯断、劈开、削篾、编织,最后在筲箕边缘缠上一圈青篾。或许是奶奶离世,或许是塑料制品开始充满厨房……筲箕逐渐淡出生活,爷爷便也不再编织。这番不知什么事情让80岁高龄的爷爷再度出手,一编就是十几个,分到每个儿孙家。或许,他把这次当做自己最后一次动手吧。(马妮儿 湖南)